APP下载

大美贺兰山

2022-04-09沈光初

中国周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贺兰岩羊贺兰山

沈光初

贺兰山雪景图

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贺兰山风光秀丽,山涧潺潺、林涛阵阵。每到春季,百花芬芳,争奇斗艳;夏日来临,更是郁郁葱葱,群山叠翠;时值金秋,瑪瑙般的樱桃、山杏、野葡萄挂满枝头,绽红吐绿;冬日时节,一片冰雪覆盖美景而令人心醉。贺兰山山势险峻,怪石嶙峋。伫立于主峰放眼东眺,宁夏平原尽收眼底;极目俯瞰,草原景色一览无余,是人们理想的旅游观光胜地。

贺兰山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主峰敖包疙瘩,主峰海拔3556米,是宁夏与内蒙古的最高峰,同时也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贺兰山山体东侧巍峨壮观,峰峦重叠,崖谷险峻。山前地带西夏名胜古迹丰富多彩,有西夏陵园、滚钟口、拜寺口双塔等名胜古迹和独特的沙湖风景区。

贺兰山地区垂直气候带较为明显,东西侧自然景观及农业生产有很大差异。贺兰山西部和北部有著名的腾格里大沙漠和乌兰布和大沙漠。具有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雨雪稀少,风大沙多,蒸发强烈的特点;而贺兰山东部则是银川平原,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因盛产大米、西瓜、苹果、枸杞等而闻名中外。

连绵不绝的贺兰山脉

贺兰山的物产十分丰富,光是野生植物便有500多种,经济价值高的达100种以上,像青海云杉、油松、青杨、山杨、榆树、丁香、山里红、黄柏树、山葡萄、野玫瑰、黄刺梅等等。贺兰山还是个天然的动物园,据不完全统计,共有野生脊椎动物17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16种。飞禽有草雕、秃鹫、雀鹰、百灵、斑鸠等几十种;走兽有雪豹、猞猁、赤狐、马鹿、盘羊、獐子,甚至还有牦牛。

在贺兰山深处蕴藏着丰富的地下矿藏。煤炭蕴藏量大,内蒙古和宁夏均建有许多大中型煤矿。中国稀有的铬、镁等金属都有许多储量,铁、磷以及享有较高声誉的宁夏“五宝”之一的贺兰石的储量也很可观。

贺兰山中森林资源更为丰富,属阿拉善盟贺兰山林场范围的森林面积约240平方公里,以云杉、油松为主,其余为山杨、山榆、桦树及多种野生果木和灌木。山地上部还有面积不的亚高山灌丛与草甸,是良好的夏季牧场。贺兰山的林草资源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也成就了山两侧的“中国骆驼之乡”和“中国滩羊之乡”。

贺兰山林鸟

贺兰口岩画景区风景秀美、景观奇特。自“水关”至“芦沟窑”900多米的山谷两侧,百步一景,处处有传说。贺兰口又称“豁了口”,在贺兰口沟内平卧着一块大石头,很像人的一只脚,在大石头上又磨刻着两个大脚印,一前一后,好像一个巨人跨大步时留下的印痕。传说仙人在此开山时豁了口,留下此足印,黑狼氏初祖踏了仙人的足迹后有了身孕,繁衍成后来的贺兰部,因此,“豁了口”又被称作贺兰口。当地农民还称贺兰口为“豁了口”。

贺兰山在我的脑海中想象是灰蓝色的石头寸草不生,以为在这又冷又高的环境下不会长草更不会长树。但一进山,双眼所见颠覆了我之前的想象。这里不但草丛茂密,而且还有面积广阔的原始森林。有山有水有石有木,绵延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天然屏障,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界线,也是历朝历代必争之地。

走进贺兰山才知道,贺兰山外围是光秃秃的大石头山,内部石山上林木丛生。进入峡谷,满沟的大石头,踩稳这个石头跳到另一个石头上,滚圆的石头不规则,有的踩上去还摇晃,背着个二三十斤大包艰难地行进,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在乱石中。与其说是走不如说是跳,就这样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到了休整地。吃了顿早餐稍作休息,再到转角楼三公里山路,卸下大包留一人看装备。每人背个小包,装一瓶水和一些补充体力的食物,向目的地进发。十一点半到练驴坡山脚下,三公里石头山路走了两个多小时。抬头往上看真的是“练驴的坡”,陡坡有六七十度,四肢并用往上爬都很困难。练驴坡,老驴也生畏的练驴坡。不知哪位高人给这个坡起的这个名字,真是名副其实。好在坡上原始松林遮挡住正午骄阳,累,但晒不着,时不时还有山风降温凉快一下。山中的岩羊随处可见,它们身姿矫健地攀爬在陡峭石壁上,皮毛颜色与岩石混为一色。

爬上练驴坡就是厚厚的绿绿的高山草甸,放眼远望,翠绿的原始林与山体起伏,与蓝天相互呼应衬托,美极了。躺在厚厚草甸上可以美美地睡一觉。

转角楼的东北侧山脚下是一大片高山草甸,海拔2600米左右,草甸郁郁葱葱,艳丽山花盛开是休闲纳凉、欣赏贺兰山风光的绝佳地方。顶部就是转角楼,一百多米距离。转角楼是贺兰山地标性山峰之一。贺兰山转角楼,也是滚钟口最美的风景线。站在转角楼,也是观察整个贺兰山全貌的最佳位置。东面是银川市,站在高处看,既辽阔无边也雾霭氤氲,正是那些风景坚定了我们不断登山的信心和勇气!站在转角楼顶端,北望延绵的贺兰山群峰,南眺腾格里沙漠,东观银川平原,西瞰贺兰山第三高峰巴彦笋布尔峰,脚下是大片的原始森林,眼界开阔,风光雄美,景色宜人。转角楼东南方向,是银川平原及贺兰山余脉,山势逐渐降低,几乎再没有海拔超过三千米的山峰。转角楼西南侧方向是漫漫黄沙,那是腾格里沙漠。近些年的沙漠治理为银川人开辟了一片“宝地”,银川市也获得了“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贺兰山云海景观

来到宁夏去过贺兰山景区,最让我动心的当是西夏王陵遗址。之前曾多次看过西夏王陵遗址的图片,那几个光秃秃的土丘曾让我遐想无限,所以,这次走近西夏王陵,感觉早已熟知。

漫步在宁夏博物馆的蜡像馆里,当站在西夏国开国之君李元昊的蜡像前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个如真人般魁梧高大的李元昊栩栩如生,头中间剃成秃顶、两边长发披肩,执刀全身铠甲地站立着,强悍英俊,桀骜不驯,只觉一股霸气咄咄逼人,细细体味又让你感到他面带悲愤,怒视前方,真是活灵活现。

承载了先辈的祖荫,再加上个人的努力,34岁的李元昊于1038年正式称帝,国号“大夏”。他使一个颠沛流离的民族终于有了一块相对固定的栖息之地,自此西夏作为一个国家经历了10位国君,历时190年,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来到陵园门口,远处除了几个大土丘,没有其他什么景观,众人都抢着在那块巨大的黑色花岗岩门牌前留影。

从大门往里的水泥路面足有三里地,顺路便来到对游人开放的七号陵——一个大土丘,用不了三四分钟就能绕其一周。结实的夯土堆,已经历经八九百年的风霜雪雨,依然高高挺立。如今倘若不是被人们善意地用铁栏杆围起来,放置别处,和普通的土丘别无二致,但谁能想到这个光秃秃的土堆上曾经拥有的文明是那么的灿烂。导游说这些土丘原来可不是这样的,作为王陵,都是庞大的建筑群,后来被蒙古军队的大火付之一炬。同样,这个曾拥有辽阔的疆土、创造了西夏文字,以及在文学、绘画、宗教、建筑等领域都有过辉煌的党项人王朝,也在这把火中消失殆尽。

贺兰山景色

在贺兰山看岩画时,一只老岩羊已早早立在山口一座高高的山崖上盯着我了。我看的第一幅贺兰山岩画在山口,山口那地方奇峰叠翠,流水叮咚,大大小小的岩石遍布山脚。我想这地方很适合远古人作画。事实上,贺兰山岩画大都刻在人轻易就能抵达的地方,而不是刀砍斧削的悬崖峭壁。

眼前的一幅岩羊图,几只岩羊,双角突出,像两把迎风的弯刀。其中的头羊异常警觉,似乎稍有风吹草动,便会迅速带领着其他羊迅速撤离,從一块岩石弹跳到另一块岩石上。而其它的羊,有的似在河边刚刚饮足了水,在低头安静地吃草;有的在来回走动、玩耍。岩画显然是先开凿,而后用石块打磨,看上去简单、朴实、平滑、微妙而又传神。之后,画随人移,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或单只或成群的牛、马、驴、鹿,还有它们周围徘徊着的狼或老虎,更多的是人首像。简单、奇异,长着犄角,插着羽毛,戴着或尖或圆的帽子。还有戴头饰的,有挽发髻的,姿态飘逸。有的甚至嘴里还噙根骨头,脸上是一道一道的线纹或弧形纹,离奇又古怪。据说,贺兰山岩画多刻于春秋战国或更早时期,少数刻于后来的西夏,系羌戎、月氏、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北方游牧民族所为,是他们那时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的反映。

贺兰山蓝马鸡

贺兰山滚钟口岩羊

从画里不难看出,那时的人们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它们是一群纯真的人,就像一群孩子。我一边看着岩画一边想,没有文字只有图画和简单符号的世界,其实也是不错的。如今稿纸、便笺、留言条上的一张笑脸、两瓣红心,是那么地容易让人受到感染、感动。

贺兰山岩画(组图)

看完了岩画,要离开贺兰山时,我又回头寻找山崖上那只盯过我的老岩羊。此时,它已经离去,也或许已经下山,正躲在某块离我更近的岩石后面。作为这里已达上万只的贺兰山长久“居民”之一,它有权这样审视我。我觉得,它们才是贺兰山岩画的亲历者和守护者。它们也许也曾和我一样,无数次端详、研读、抚摸、思考过那一幅幅岩画,甚至还和画里的岩羊、北山羊“咩咩”地交流过。

从景区出来,景区入口分别建有一座银川世界岩画馆和韩美林艺术馆,都是值得慢慢观看的。据说当代著名艺术家韩美林的许多作品灵感是来自于贺兰山壁画。走进馆内,惊叹于韩美林的艺术领域如此之广阔,成就如此之多。可惜我们的时间有限,来不及慢慢品味了。

猜你喜欢

贺兰岩羊贺兰山
贺兰山沿山地区强对流潜势预报方法研究
贺兰砚雕刻技艺与传承
印象贺兰山
朋友
战胜狼的岩羊
武则天外甥为何死于非命
战胜狼的岩羊
战胜狼的岩羊
《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