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2-04-09孙丽华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内容语文

孙丽华

文学是心灵的窗户,教师是心灵启蒙的引导者,语文是学好文学的基础,让孩子学会阅读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阅读。学会阅读,孩子就获得了一把学习的金钥匙。想要培养好学生的阅读习惯,不能只有老师单方面进行培养,学生家长必须和老师配合,双方结合,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和素养,只有认真阅读,才能更好地表达。

一、阅读的价值

阅读可以保持大脑的活跃,防止它失去能力,同时阅读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汲取丰富的营养,学习到多方面的知识,与书中的人物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非常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对于丰富学生的词库积累,提高多种语文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同时,阅读是一个理解、领悟、吸收、赏析文章的过程,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生活里没有了書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了解书籍最重要的手段和最好的途径。小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的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成绩,同时也可以做到坐地日行八万里,了解天下大事;不出国门,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阅读好的书籍,还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例如,读到鲁迅先生的“我以我血荐轩辕”时会被鲁迅先生的爱国之心所打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学生会被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所折服,在以后的生活中拥有保尔一样不畏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这个阶段,教师作为课堂主体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师以固定的模板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虽然可以快速完成教学目标,但是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传统教材内容单一,内容设置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由于老师和家长的影响,学生阅读材料的目标过高,只能理解文章的表面意义,导致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设计内容单一,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选择的阅读材料混合,不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此外,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也不够密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教学能力不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但目前有些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对文章的理解也较浅,无法给学生带来深入的讲解。同时,教师不了解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不能因材施教,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无法深化。

(四)课外阅读材料不合适

目前,在小学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不能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要求为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虽然一些阅读材料的内容比较积极,但内容并不符合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制约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策略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备课单元的主题和写作要求,分析课文内容的“读”与“写”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教学前对单元的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与安排,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活动。首先,要引导学习者仔细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要进行引导,看看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环境的,使学生能感受到文章的写作技巧。其次,将精彩内容作为重点,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阅读,丰富语言材料的积累。第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主题阅读法,介绍与主题相似的文本,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索相同和不同的写作方法,进一步感受写作的乐趣。最后,引导学生仔细思考课文内容,然后学会观察自然和生活,丰富联想。在备课中,教师将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关联起来,将“读”和“写”的教学内容与教材结合起来,围绕写作要求把握学习文章的特点和表达,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实践中,学生首先要理解阅读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掌握写作方法,练习写作,最终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找到“读”与“写”的合适结合点,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要传递的阅读内容,然后进行写作练习。练习的具体内容要清晰详细,让学生一眼就能理解。在教学中,要结合单元内容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没有阅读内容,我们就不能说出写作的要领。我们不能用实例分析来代替作文指导,要让学生把单元阅读内容衔接起来,有效地把读和写结合起来。

好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都是小学生的典型特点。阅读课上,坚持不到一段时间,有的学生就开始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甚至窃窃私语,不是站起来,就是趴在桌子上偷玩儿,根本读不进去。一节课下来,收获甚微。

想要改变这种学情,可以使用读写结合的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是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方式。有的阅读内容存在理论性强、难度大等特点。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要求,使得学生两极分化的问题变得极为严重。特别是对于刚进行阅读时不适应的学生,不能很快地改变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导致阅读进度的落后以及对于阅读的不自信。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充分发挥写的作用,读写结合极为重要。想要完成读写结合,就要完成四个教学环节。这四个环节贯穿整个小学阅读学习,分别是课前准备、课上阅读、内容思考以及课下记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课下记录。老师要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下记录中应该怎样着力,对于阅读能力好的学生来说,要尽可能通过课下记录,促使其形成阅读特长;对于中下层的学生来说,应该通过课下记录美文、段落,培养他们对于阅读的兴趣与爱好。课下记录与课上阅读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下记录一定要突出学生是主体,要灵活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参加不同类型的阅读笔记小组。在较高要求的阅读笔记小组中,老师要跳出教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读写结合的阅读教学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所提出的新式教学方案。其目的是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培养其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简介: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龙门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内容语文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主要内容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