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原创性理论贡献

2022-04-08王军旗王海山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民主马克思主义特色

王军旗王海山

(1.天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南开300354;2.国防科技大学 西安基地,陕西 西安710061)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阐述每个历史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后,高度概括了党所取得的理论成果,总结了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三次飞跃”,这反映了理论对实践的引领作用,揭示了真理的强大威力。《决议》提出,第一次“飞跃”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创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展完善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第二次“飞跃”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三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决议》强调指出:“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这一重要论断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界定,进一步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诸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作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

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

马克思主义是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己任并且成功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指出人类社会最终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全人类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从遭遇曲折到重新奋起的曲折历程。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接续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成功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宝贵理论成果,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只要中国社会主义不倒,社会主义在世界将始终站得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承担起进一步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使命,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谱系和理论图景增添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调整、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持续加大对中国打压遏制,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方面肆意宣扬“历史终结论”“中国崩溃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错误论调,妄图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力回击了这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和污蔑,在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崭新论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习近平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使这些奇谈怪论不攻自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当代中国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继续坚定地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肩负起了在21世纪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使命,用自身的发展实践探索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2]10,这就为马克思主义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出了中国贡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这就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这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更加充分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更加鲜明地展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这无疑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了深远的世界影响力,使得世界上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积极变化,科学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努力下被更加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打破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打破了西方国家所鼓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只有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路径依赖,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树立了中国榜样,实现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的新突破,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引领世界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理论高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样态,这是历史的大趋势和理论的大逻辑[3]6。

二、对坚持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新丰富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有人民性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在马克思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4]马克思主义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在为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为人民实现自由和解放指明道路。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从建党之日起就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取向。百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主题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实现人民自由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主题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主题是使人民摆脱贫困,全面建设和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主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满怀真挚的为民情怀,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并使之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所有重要方面和关键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推进到一个崭新的理论高度,其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5]。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只要我们把团结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够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6]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我们必须牢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忘却。如果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中国共产党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新年献词中指出:“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7]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顺应民意,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必须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拿出更多改革创新举措,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事业的成败。”[8]他告诫全党:“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9]366-367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10]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的各种考验、克服脱离群众的各种危险,就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始终贯彻群众路线,永葆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百年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国要飞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4亿多中国人民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必须激发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劳动创造精神,必须让全体劳动人民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必须把机遇留给勇于创新和善于创造的青年群体,必须团结和依靠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开创民族复兴的新天地。

真正让人民扮演好“阅卷人”的角色。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群众是我们工作政绩的最高裁决者和最佳评判者,“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评价干部、衡量政绩的第一标准。无论是制定政策、出台规范,还是评选评比、考核表彰,都要注重群众评价,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率和满意度。

三、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新突破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要相互适应,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等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坚定不移地带领中国人民继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在很多方面实现了新的理论突破。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又面临诸多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中国提出的“时代之问”。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阐明了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一致性。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新发展理念聚焦“发展”这个人类社会的永恒课题,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科学回答了“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凝练升华,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跃升。

提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飞跃。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能否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健康发展。从党的十四大提出“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六大提出“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可以看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逐步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比较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飞跃。

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谱写了新篇章。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强调,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命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下,生产即供给,生产和供给是第一性的,是生产方式的决定性方面,处于主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创造性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1]252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国民经济运行平稳,结构不断优化,新兴动能加快成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完全正确、非常及时的,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

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强调,一切皆以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为转移。及时主动调整发展战略是我们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宝贵经验,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在新发展阶段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主动作为,既不是被迫之举,也不是权宜之计。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新发展格局是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国内循环是主循环,是双循环的基础;国际循环是次循环,是国内循环的辅助和延伸。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新发展格局从本质上讲就是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形成的内需主导、内生增长的新发展模式,是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的新路径。

四、对人民民主思想的新拓展

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求自由、求解放的理论,追求人民当家作主是其一以贯之的理论品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理想就是建立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广泛民主权利、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阐明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是其中一大显著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很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作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

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人民是国家治理的主体,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新社会,从世界上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以往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国家治理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探索国家治理问题上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也发生了严重曲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新的角度和宏阔的视野思考和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时代课题,提出从各个领域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实现了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更大程度、更广范围上发扬了人民民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从国家治理的层面深刻回答了“怎样更好地治理社会主义国家、怎样更好地发挥人民民主”的时代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指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有利于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包括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但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和规律进行高度理论概括,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实践形态上升为理论形态。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12]29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协商民主让广大人民享有了实实在在的民主权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11]29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对协商民主的优势进行了集中论述,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极大地丰富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民主的渠道,加深了民主的内涵,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为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中注入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新内容。

创造性地提出了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课题。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13]92021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13]260-261这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为集中、最为权威的科学阐释。从内涵上讲,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是全体人民平等普遍真实享有的民主,是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全面性。西方民主主要聚焦在政治领域、政党之间,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领域和范围全方位、广覆盖、无盲区、无禁区,涵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贯穿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各个领域。二是真实性。西方民主在政治上宣称人民主权和人人平等,但政治上的形式平等与经济上的实质不平等之间的巨大落差构成资本主义的结构性矛盾,因而具有虚假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整个民主过程中由人民亲身参与,有真实的现场体验感,体现在通过民主制度的刚性约束,实现人民民主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寻求有序民主带来的实质性治理绩效,实实在在地维护人民的民主权利。三是有效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巩固国家政权、夯实政权的民意基础、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的合法性、正当性,也具有吸纳民智、体现民意、代表民利、开发民力的良好作用。全过程人民民主注重把民主的价值落实到现实中去,能够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管理国家的愿望能够在参与实践中得以实现。

五、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新挖掘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思想文化上层建筑,思想文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只要人民群众掌握先进的思想文化,就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错误落后的思想文化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障碍。思想文化建设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全党全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政治认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建设理论,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9]153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决定着国家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一刻也不能削弱和放松。坚持以什么思想理论指导意识形态工作,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并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明确提出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关系我国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制度创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领导文化建设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形成的方针原则,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

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的高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强调文化自信,充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为广大中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思想引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八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表达了我们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要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重全方位贯穿、深层次融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深入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得到了更深层次的挖掘。

六、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新深化

马克思设想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不仅将共产主义社会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和最高理想,而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现实情况分析所处的历史阶段,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确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论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能否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认识和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作出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抓住了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指明了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准确的认识前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中心任务是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

对摆脱贫困提出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影响最广的脱贫攻坚战,坚持“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消除绝对贫困的过程就是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迈进的过程,也是补足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弱项的过程。经过十八大以来的持续奋斗,我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14]这些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擘画了新的方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中央将实现共同富裕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为人民谋幸福的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及时吹响了“促进共同富裕”的冲锋号。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5]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好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四条原则,在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等方面综合施策[1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努力方向和实践路径,充分体现了百年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坚定决心,进一步彰显了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而且提供了生产资料。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反之,如果人类向自然过度索取,甚至破坏自然,那么迟早会招致自然的报复。这一理论深刻启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重要观点,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的科学理念。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主要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例如,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并且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而且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和全球生态治理提出了中国方案。再如,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过去一段时期,我们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了保护自然环境,甚至将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对立起来,归根到底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内在统一的辩证关系,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向人们指明了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协同共生的现实路径。这些理论观点和重大论断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更深层次上的认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八、对世界历史思想的新提升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深刻洞察到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大趋势,高瞻远瞩地预见到人类交往的世界性。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紧密,日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的科学预见性。

经济全球化是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量。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当前也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趋势,一些国家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习近平总书记把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逻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逻辑紧密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课题,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6]208“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7]209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在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在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促进文明交流、加强文明互鉴、实现文明共存;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的大视野、大格局、大谋略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愿景、中国方案。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并且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一带一路”建设主张世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基础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繁荣,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全球抗击疫情斗争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普遍赞誉。

九、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的新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专门研究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弥足珍贵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对于党的阶级性质、党的先进性、党的奋斗目标、党的领导权、党的理论建设等问题都作出过重要论述。但是,由于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无法作出详细具体的论述,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对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都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宝贵成果。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推动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思想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在党的领导问题上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特别是在共产党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之后,更不能削弱甚至放弃党的领导,这方面是有深刻历史教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针对一段时期忽视、淡化、削弱党的领导的问题,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决定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17]这就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联系,从理论上阐述了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全面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和客观必要性。

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强调要把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好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8]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诸多方面,但政治建设是居于首位的根本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严明的政治纪律,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永葆政治本色、夯实政治根基、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这样就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问题。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在党的纠错机制问题上强调勇于自我革命,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1]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回望百年奋斗征程,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才能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高度看待自我革命,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转变作风到通过科学管理、严格监督和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切实管住权力,从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到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全面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到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中国共产党在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中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在新征程,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理论贡献除了以上方面外,还有很多精彩亮丽的篇章,例如总体国家安全观、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逐渐体悟,深刻领会,更加全面深入地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运用。

猜你喜欢

民主马克思主义特色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完美的特色党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