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逻辑·特征·价值:新时代奋斗观的三维审视*

2022-04-08曾献辉杨建义

高校辅导员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产党人中华民族总书记

曾献辉 杨建义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奋斗观,一般是指行为主体对奋斗及其相关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根本认识,是行为主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实践、展现出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包括奋斗内涵、奋斗主体、奋斗内容、奋斗价值等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考量,多次在讲话中提及 “奋斗”之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显著作用。新征程上,深刻理解习近平奋斗观,准确把握其内涵和特征,了解其价值意蕴,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奋斗观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奋斗观的内涵深刻,包含“为谁奋斗、谁来奋斗、怎样奋斗”等现实问题。它以马克思主义的奋斗观点为根本,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轫自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

(一)理论逻辑:赓续于马克思主义奋斗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的初衷就是从人民利益出发。他们明确了通过革命斗争建立联合体的奋斗目标,主张联合更多先进阶级为全人类解放而共同奋斗,来实现“为全世界工人联合起来而奋斗的共同事业”。[1]马克思主义的奋斗观点具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和利益主体,即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而奋斗,体现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同时,“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3]马克思还主张通过实践来改变人和自然界,来改造世界,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增进人类福祉。这些都是马克思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终生的人生写照。列宁延续了“为了共同事业的奋斗”思想,认为无产阶级奋斗的目标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不懈奋斗。他尤为关心青年的成长成才,常常叮嘱青年“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平凡的、日常的工作”,[4]以此感召青年脚踏实地奋斗奉献。新时代奋斗观正是依循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奋斗观点,并在总结其奋斗内在要义的逻辑溯源上凝练出的思想观点和总体认识。

(二)历史逻辑:渊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藏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奋斗底蕴。在中华经典书籍里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等名言警句,记载着“愚公移山”“铁杵磨成针”等奋斗故事,流传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为代表的奋斗思想。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奋斗的阐发,展现出古人崇尚拼搏,在磨砺中追求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提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等话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以史为镜,推陈出新,观照于治国理政的实际运用中。可见,新时代奋斗观既蕴藏着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价值品格,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6]新时代奋斗观正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源而生成。

(三)实践逻辑:发轫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

“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7]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是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带领人民在逆境中奋发、在奋斗中自强的实践中形成的。回溯党的百年历程,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用奋斗书写了民族复兴的恢宏画卷。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有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李大钊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先驱立志奋斗于救国救民,担起重整山河的重任,彻底结束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黑暗岁月;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有“农民将军”甘祖昌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英雄,为实现社会变革、人民致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扭转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困难局面;在东风浩荡的改革开放时期,有“改革先锋”李保国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勇于开拓,锐意进取,使中国人民走向富裕道路;在激情奔涌的新时代,有“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为代表的一大批功勋人物在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忘我奉献,向世界宣告了现代中国的大国崛起。这些伟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源自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奋斗信念和永久奋斗的坚强意志。党的百年奋斗实践突显了奋斗是立党立国之基。新时代奋斗观正是出场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进阶于共产党人知行合一的奋斗实践。

二、新时代奋斗观的主要特征

新时代奋斗观有着鲜明的人民性、传承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把握这些主要特质,能够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接力奋进,不断向前发展。

(一)新时代奋斗观具有人民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是现实的个体,包括社会历史中的“每个人”,人民依附于社会并在自身发展中推动社会进步,充分肯定了人民的主体地位、社会属性和人本价值。体现社会嬗变与历史进步的决定力量是人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坚持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本质要求和永葆政治本色的显著标志。历史证明,我们党来自人民并始终致力于解决好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在发展中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承诺从未改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

新时代奋斗观集中体现了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主旨,为人民做实事的宗旨,以人为本的原则和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而奋斗的初心使命。一方面,新时代奋斗观主张将奋斗与人的幸福相连,以“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价值观,促使人民在循环往复的奋斗过程中寻觅到幸福真谛,获得长远幸福,即奋斗的最大目的在于收获幸福。阐明服务人民、奉献祖国、做奋斗者是“现实的人的幸福”标准,也就是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要由人民去奋斗的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另一方面,新时代奋斗观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同人民齐奋斗的价值理念,坚守“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中汲取奋斗力量,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我们党把为人民造福的事业推向前进,需要党员干部矢志为人民服务,不辜负人民的重托,需要青年练就奋斗本领,投身于为人民的伟大奋斗中。这些是新时代奋斗观人民性特征的价值遵循。

(二)新时代奋斗观具有传承性

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之所以绵延不绝,得益于华夏儿女奋斗不止的延续。古有屈原洞中苦读的持之以恒、岳飞学艺的矢志不渝、司马光警枕励志的奋斗不止,当今有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流淌在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如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抗疫精神等大批反映奋斗品格的精神。中华民族发展靠的是自身的艰苦奋斗,在民族历史推延中,接续奋斗已然融汇成中国人民的精神坐标。

新时代奋斗观指出了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和其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保持的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表现为继承艰苦奋斗作风和肩负实现中国梦的使命。一方面,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艰苦奋斗作为自己的鲜明作风和重要精神驱动力。历史证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壮大、创造辉煌的重要保证,正是我们党把艰苦奋斗这个“传家宝”融入共产党人的血脉中,才使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成为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9]另一方面,实现中国梦需要共产党人把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作为信念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真正实现当家作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人民“富起来”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强起来”解决绝对贫困问题。这些伟大成就是共产党人秉承艰苦奋斗的传统,铭记肩负复兴重任的使命奋斗而取得的。新时代奋斗观传承了艰苦奋斗的精神血统,遵循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凝练出新的含义,鼓舞着新时代奋斗者砥砺奋进。

(三)新时代奋斗观具有实践性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0]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启示我们,只有经过实践检验并能成功指导实践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新时代奋斗观的实践性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奋斗的亲身实践上。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毅然去往条件异常艰苦的梁家河插队,在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村民干生产、搞建设,开办沼气池、铁业坊、代销店,体现了青年习近平立志办大事的开拓精神和一心为民谋福祉的奋斗初心。

“从自觉适应新环境与群众一道接受艰苦劳动,闯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的‘五关’,表现出他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从容及保持穷且益坚而不坠青云之志的奋斗进取姿态。”[11]七年知青的实践经历,所培养出的立鸿鹄志和实干务实的风范,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成型的萌芽。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等重大命题,解答了“为何要奋斗”等问题。“他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可能面临着各种风险和挑战,发生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等不同领域,这就尤其需要增强忧患意识的持续奋斗、不懈奋斗、永远奋斗”,[12]“应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3]他亲临基层调研、体察民情的工作导向,旨在率先垂范要求党员干部推崇真抓实干的奋斗理念,体悟“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奋斗真知。新时代奋斗观是解决当今中国发展实践中有关问题探索的智慧积淀,体现出的新理念和新举措对社会主义建设十分重要,能够继续为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

三、新时代奋斗观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奋斗观聚焦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它立足当下,指引未来,其丰富内涵为凝聚思想共识、营造社会风气、实现宏伟目标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一)为夯实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凝聚思想共识

奋斗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武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闪烁着奋斗精神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14]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映现于其走中国道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奋斗历程中,夯实共产党人奋斗精神,是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精神标识和精神旗帜。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思想最深层要素,直接关系人的思想和行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15]共产党人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经受住战火连天、糖衣炮弹等各种复杂环境的考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奋斗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其保持政治定力、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因素,冲破新发展阶段的险阻,需要理想信念这座灯塔来指引。二是加强党性修养。党性是共产党人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决清除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16]先进性要求共产党人锚定奋斗目标奋斗在前,做带领人民奋斗的表率。纯洁性要求共产党人以身作则,坚守初衷,始终践行“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7]三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是团结奋斗的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18]怀揣爱国主义情感,共产党人在艰辛奋斗中,绘就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发展祖国的恢宏画卷,让中国人民成为“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19]共产党人凝聚“祖国需要就是最高需要”的爱国共识,在“报国行”中用奋斗诠释责任担当,“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20]书写新的更大辉煌。

(二)为营造崇尚奋斗意识的社会风气提供价值遵循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因社会转型出现了某些不良风气,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路,为此,营造奋斗为荣的社会风尚,创设健康向上的社会生态,有助于整个社会平稳发展。营造尊崇奋斗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我们党培养具有奋斗精神的时代新人。一是肯定劳动价值。劳动是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优良品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21]奋斗者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幸福生活,在奋斗中获得成就。劳动可以纠正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的思想;劳动是个人通往成功、成就人生的必经道路;劳动能让美好的生活接踵而至,从而保证人民奋斗的劳动成果归其实质占有和享受,旨在建构崇尚奋斗有为的良好社会风尚,促成社会环境的风清气正。二是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各种错误思潮沉渣泛起,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擘画了国家发展、社会建设与公民培育的奋斗蓝图,凝聚了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和全体人民的价值追求。弘扬奋斗价值观就是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奋斗方式,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奋斗思想。三是加强“四史”学习教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要从“四史”这部浩瀚广大的厚重典籍里理解中国人民自古至今甘于奋斗的内涵、价值和习惯,“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23]社会应着力拓宽传播手段、创新环境、搭建奋斗场域,高质量推介 “四史”中蕴含的奋斗教育资源,使人们在党史的学习中品味先辈的奋斗精神,构筑起富有奋斗风气的精神家园。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指明奋斗路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两个大局”背景下,唯有坚持奋斗,踔厉奋发,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24]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要靠共同奋斗。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同奋斗的本质是全体人民的奋斗,是每个人为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意志和共同心愿而奋斗。全体人民是奋斗的主体力量,为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就能汇聚成共圆中国梦的磅礴伟力。党领导人民一起奋斗,戮力同心、同甘共苦,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25]其次,要靠接力奋斗。接力奋斗是对奋斗历史进程的把握和持续努力的状态。奋斗是长期的,需要一代代人民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我们党牢牢抓住奋斗目标,带领人民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以优秀成绩驶至终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就来自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的接力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26]最后,要靠顽强奋斗。顽强奋斗体现了不畏艰险、不屈不挠,攻坚克难、勇于斗争,面对风险挑战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撸起袖子加油干”,直面抉择拥有敢于“啃硬骨头”的必胜信念。新的赶考之路,崭新的“娄山关”“腊子口”摆在眼前要跨越和征服,这需要我们党讲好革命故事,启迪人民从党史中品读共产党人奋斗的精神密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27]

猜你喜欢

共产党人中华民族总书记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共产党人的感情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