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盯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
2022-04-08胥慧娟
○胥慧娟 李 明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盯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把力量凝聚到点上,着力解决涉及全局的突出问题,以点带面,推动全局,避免‘撒胡椒面’式地这里抓一下,那里敲一点,浅尝辄止、朝三暮四”。这不仅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即“怎么办”问题,而且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掌握马克思主义战略方法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领导干部盯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就要在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辨识事关全局的关键点上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一、盯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战略分工理论
盯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的实质是“在战略中怎么办”的问题。这一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战略方法论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战略观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战略观强调战略家与战术家分工。在马克思主义战略观发展过程中,恩格斯最早提出了战略家与战术家分工的观点。他在《1852年神圣同盟对法战争的条件与前景》一文中指出,由于战争参与者的众多性,战略家与战术家不能再集于一身,他们之间便产生了分工。也就是说,战略家负责各军行动的协调,战术家则负责战术行动的指挥;战略家主要是从战略大局的高度通盘考虑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分工、战略步骤、战略路线、战略方法、战略原则、战略方针等全局性问题,战术家则主要是落实战略意图、贯彻战略方针和完成阶段性战略任务。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略观中战略家与战术家分工的思想。在指挥军事实践中,毛泽东指出:“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研究带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1](P175)在他看来,虽然战略学、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都是研究战争指导规律,但是三者却有着全局与局部的不同分工。这是战略与战术、战略家与战术家分工的理论总结。陈云也强调,我们党内应该有踱方步的、专门考虑战略性问题的人。具体到革命斗争的工作实际,毛泽东侧重于研究战略问题,其他同志则侧重研究战役、战术和兵器等问题。毛泽东认为,“某些战役,高级指挥员有亲自参加之必要,其他则无此必要”[1](P177)。这是战略与战术、战略家与战术家分工思想的具体运用。从现实意义上讲,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党政机关的“一把手”,他们是各地区、各部门的战略家,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战略分工理论,有利于他们在本地区、本部门总揽全局、协调开展和部署各项工作。
二、盯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要善于从战略高度看问题想问题
盯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关键在于胸怀全局和大局。领导干部能否围绕事关全局的重点开展各项工作,取决于他们能否站在战略的高度上看问题、想问题,能否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所在地区、部门工作的全局上。毛泽东曾强调:“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战争的全局上面。”[1](P176)什么是全局呢?他说:“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性质的,都是战争的全局。”[1](P175)全局关照得好不好,是关乎战争胜利的首要问题,也是关乎事业发展的关键一着。列宁指出:“在中央委员会的每一次会议上——对于每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没有一次没有开过中央委员会会议或中央委员会常务局会议——我们没有一次不是解决基本的战略问题。”[2](P172)由此可见,中央委员会在党内的分工是负责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一方面,每一次中央委员会开会讨论解决的都是重大的战略问题;另一方面,每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也都需要在中央委员会会议上进行讨论解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是从全局、长远、大势上作出判断和决策。”[3](P31)这实际上强调了战略全局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必须明确,各级党委的工作尽管是党的事业全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战略局部,但也有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战略全局的问题,也有统筹本地区、本部门战略全局的任务。因此,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党政机关“一把手”要将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作为根本职责、中心任务。
如何从战略高度统筹全局?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掌握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全局战略从局部工作中产生,全局战略也要落实到局部工作中去。也就是说,既要普遍地认识局部,做到对全局中的各个局部都了然于胸,又要认识到全局中各局部的特殊性。领导干部能否将注意力放在全局上的标志,就在于他是否真正懂得各个局部在全局中占何等特殊的地位。那些缺乏战略头脑的人,要么片面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么主观地臆想全局中各局部的地位和作用,最终往往陷入平均用力、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局面,或陷入忙而无序、忙而无功的庸俗的事务主义,甚至贻误战略机遇、影响战略全局。
三、盯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要有辨识关键局部的“火眼金睛”
盯住事关全局的重点工作的具体方法在于辨识关键局部、关键环节。全局由一个个局部构成,但各个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有的局部带有全局性,是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局部;有的局部则没有全局性,是对全局没有决定意义的局部。由此就产生了引起全局发生变化的两种情况:其一,有决定意义的局部变化了,全局就随之发生变化;其二,组成全局的多数带局部性的局部发生了变化,全局才随之发生变化。毛泽东强调:“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1](P176)因为在这些事关全局的问题和动作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事关全局的问题常常被表述为中心任务、头等大事、“牛鼻子”或“国之大者”,等等。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党委、各级党政机关“一把手”的中心任务就在于将最重要的问题提高到战略上去解决,把事关全局的局部放到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
事关全局的关键是全局中最特殊的局部,需要指挥全局的人用特殊的方法才能抓住。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党政机关“一把手”在充分研究局部的基础上,要将注意力从局部转向全局,并进一步通过抓住关键局部来带动全局。“局部—全局—事关全局的关键局部”的辩证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在战略中怎么办”问题的回答。领导干部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战略方法论,掌握抓住关键带动全局的战略方法,将有利于紧紧围绕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跃升。
从本质上讲,所谓带全局性、起关键作用的局部就是事物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诸方面中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就要求全局指挥者既坚持全面把握矛盾的两点论,又重视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重点论;既有统筹全局的大局观,又有辨识、把握事关全局的关键局部的“火眼金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什么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3](P30)党的百年奋斗史告诉我们,善于从战略全局上把握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大势,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是我们党化解风险挑战、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是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领导干部学会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战略方法论,善于统筹战略全局和局部,善于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推进局部问题的解决,善于把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放到党的事业全局、事业大局中来认识、来把握、来推进,就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动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