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CCA 的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预测及分析
2022-04-08朱北宇
朱北宇,周 侗
(1.南通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2.南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0 引言
元胞自动机(CA)模型能够在离散的空间单元内进行非线性的复杂问题模拟[1],且具有强大的可视化特点,被广泛用于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动态模拟预测研究。由于单纯的CA 模型难以满足多种地类结构变化的模拟,开始出现各类优化的CA 模型,如结合神经网络与CA 模型模拟复杂的土地利用系统[2],融合多智能体系统的CA 模型等[3]。
虽然上述模型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土地利用结构模拟预测研究,但某些地块内部存在多种地类混合现象,CA 模型无法体现内部的复杂性,而MCCA(Mixed-cell Cellular Automata)模型能够探究每个元胞内部的多种用地类型及其覆盖比例,解决了上述问题[4]。本文选取MCCA 模型,对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模拟研究,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为上海市后期规划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上海市地处我国东部的长江入海口,位于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4米,总面积达6 340.5 平方公里。上海市共有16 个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重要科技中心、经济贸易中心。
1.2 数据来源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根据中国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遥感监测数据分类系统,进行重分类处理,将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五种土地利用类型。
基于已有研究[5],本文在考虑数据完备性与可获取性的基础上,对影响因子数据进行搜集,数据均来源于国家公开网站平台(表1)。
表1 影响因子数据列表
2 研究方法
2.1 MCCA 模型
MCCA 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地利用结构的复杂性,在小尺度研究区域上可以更加精确地体现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有利于相应政策建议的提出,MCCA模型的运作机理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4]:
(1)土地利用变量转变的机理挖掘。根据已获取的两期土地利用结构分布数据获取各用地间的变化情况,利用随机森林回归得到各类用地与驱动因素间的关系,进而得到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规律。
(2)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模拟。首先,获取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总体变化概率;之后,对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总变化概率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通过轮盘赌方式确定每个元胞内各用地类型的增长比例;最后,根据各类用地增长比例,获取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减少比例。
2.2 土地利用混合度模型
土地利用成分的混合度与社会、经济及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是研究单元内土地利用成分变化的重要方法,由于MCCA 模型能够得到亚元细胞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情况,因此可以根据各用地类型的覆盖比例,根据熵值直接测算混合度,熵值越大表明土地利用的多样性越高。
式中,Hi代表元胞i 的混合度,且Hi∈(0,1);pi,k代表元胞i 内第k 种土地利用结构的占比。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地利用结构模拟效果验证
基于MCCA 模型,选取2005 年和2010 年两期上海市土地利用数据进行模拟,得到上海市2015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布结果,并以2015 年上海市实际土地利用结构作为依据,对模拟结果进行精度检验(表2)。检验结果显示,总体精度(OA)为0.942,Kappa 系数为0.909,两者均达到0.9 以上,说明模拟结果与土地利用实际情况一致性较高,证明MCCA 模型可以用于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模拟。
表2 2000-2015 年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模拟结果精度评价
3.1.1 土地利用结构模拟结果时间变化分析。由于上海市根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了2025 年与2035 年的发展目标,因此本文基于2000-2015 年四期上海市土地利用数据,结合该市耕地红线规定,利用MCCA 模型预测了2025 年与2035年五种用地类型占比,清晰地反映了上海市五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表3)。
表3 上海市土地利用类型占比表
2000-2015 年,耕地的总占比高于建设用地,但2025-2035 年,建设用地反超耕地,成为上海市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的用地类型。耕地面积占比的大幅度下降主要是建设用地侵占造成的,然而建设用地增加是上海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1978 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加快了上海的发展建设;其次,国务院2001年5 月正式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 年-2020 年)》纲要,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建设新城,加快郊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建设用地的占比量;最后,上海作为我国经济中心,其优质的基础设施与劳动待遇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外来人口的流入使得建设用地面积再次增加。草地虽然在五类用地类型中占比最小,但在整个预测年限内,依然呈现出稳步的增长状态,其主要原因在于上海市对城市公园的规划建设,如上海市绿委会宣布2017 年规划新增20 座以上的城市公园,完成绿地建设不少于1 200 公顷;2021年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内容,提出完善绿化建设布局,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水域和林地的总体占比稍有下降,由于历史上上海就是一个少林区,且地价昂贵,因此林业发展有所忽略;此外,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部分林地和水域也将会被开发成为建设用地。
3.1.2 土地利用结构模拟结果空间变化分析。本研究结合人口、GDP 等社会经济数据和高程、坡度等环境数据(详见表1),以2015 年上海市土地利用数据为初始点,根据预测的各类用地覆盖比例数据,分别模拟了每个元胞内2025 年和2035 年的五种地类密度分布情况,并得到综合的土地利用结构分布格局(图1)。根据图1 可知,2025-2035 年耕地主要以徐汇区、长宁区和普陀区等市区为中心,向外呈现缩减状态,耕地整体破碎度提高,斑块间连接度降低。
图1 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分布图
随着耕地的减少,建设用地在“南—北”“东南—西北”两条轴线上呈现出蔓延扩张趋势。“南—北”轴线上,主要以北部崇明区和南部的金山区为极点,向四周进行建设用地扩张。北部的崇明区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剩余开发空间,长兴岛作为崇明区内离上海市区最近的工业重地,集中了大量产业。随着全市产业更新与迁移,崇明区内的建设用地将持续增加。同时崇明区位于上海市区与南通的连接轴,2011 年崇启大桥的正式投用,进一步加快了崇明区的发展建设[6]。南部金山区临近浙江嘉兴与宁波,2020 年上半年,金山区交通委启动《金嘉甬立体交通研究》,正式明确金山区的铁路枢纽功能定位,随着沪甬跨海铁路的建设,金山区的部分耕地也将逐渐变为建设用地。而在“东南—西北”轴线上,主要以东南方向的浦东新区和西北方向的青浦区为极点,向外进行建设用地的扩张。浦东新区是上海各区中发展最快的市辖区,2002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启动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工程,促使浦东浦西联动发展;2013-2020 年实施“五免五减半”政策等吸引大量的投资企业进驻浦东办厂,加上房地产迎来飞速发展的红利时代,使得浦东新区的建设用地逐年增加。青浦区紧挨江苏昆山和浙江嘉兴,作为沪杭、沪苏及沪皖南等多条发展线交汇点,青浦区于2018 年分别同浙江、江苏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其建设用地面积总量也将逐渐上涨。
研究期间长江水域和黄浦江水域变化不大,大治河水域面积稍有缩小,主要减少区域为青浦区南部与金山区西部,结合建设面积的发展趋势,判断是交通枢纽的建设导致两区水域面积占比下降。最后,林地与草地的面积占比变化微弱,由于两者生长区域的特殊性,大多分布于长江、黄浦江以及大治河两岸。
3.2 土地利用结构混合度变化分析
图2 反映了研究期内上海市五种土地利用结构混合度的变化情况。2015-2025 年,混合度下降的元胞数量明显高于混合度上升的元胞数量,且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于市中心,主要由上海市中心建设用地外扩导致。建设用地的增加迫使耕地、林地及水域等用地面积下降,使得区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多样性逐步减少,从而导致混合度的降低。在2025-2035 年,上海南部地区依旧保持着上述趋势,而上海北部的崇明区,混合度上升的元胞数量却多于下降数量,主要是因为崇明区大力发展产业与生态,使得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多样性增加。总体而言,未来上海市由于持续不断的发展建设,城市用地逐步外扩,草地、耕地与水域持续减少,加上林地的演变,其土地利用混合度将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图2 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混合度变化图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本文基于四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MCCA 模型对上海市2025 年和2035 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模拟,从时空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同时运用土地利用混合度模型,探讨了研究期内土地利用多样性的增减变化情况。首先,上海市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建设用地将超过耕地,成为市内总量最大的地类结构,其扩张方向主要为“南—北”与“东南—西北”两条轴线;其次,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建设用地的侵占,而水域、林地和草地的变化幅度不大,且林地与草地大多分布于水域两岸;最后,上海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导致整体的土地利用多样性呈下降趋势。
4.2 政策建议
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规范耕地用途转换行为,切实保护城市粮食与生态安全“生命线”,同时推动全市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优化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耕地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打造城市空间新格局。推进嘉定、松江及青浦等新城建设,强化南汇、普陀等老城区城市管理制度,禁止侵占水域面积,还江(河)于民,坚持新城与城市管理并重,形成“一极多强”的城市格局。
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绿色城市。大力建设城市公园与绿色廊道,增加绿化面积,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将具有先天地理优势的崇明岛打造为世界级生态岛,提高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