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颍河干流水沙特性及其变化研究

2022-04-08陈晓成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4期
关键词:输沙量水沙含沙量

陈晓成

(安徽省阜阳水文水资源局,安徽 阜阳 236000)

颍河是淮河最大一级支流,是淮河沙源的主要河流,发源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经周口市、安徽省阜阳市,在寿县正阳关入淮河,全长620km,流域面积36728km2。阜阳闸站位于颍河干流的中下游,控制面积35246km2,1955年起开始降水量、流量和悬移质输沙等项目监测。由于1960年以前的水沙资料部分年份不连续,本次分析采用阜阳闸站的1961—2020年共60年的实测水沙资料系列。

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颍河的水沙特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颍河阜阳闸站的年均输沙量由上世纪60年代的1500万t左右,减少至2000年之后的190万t左右,减少了87.6%,最近10年(2011—2020)年平均输沙量为31.6万t,比多年平均减少了96.1%。颖河输沙量变化如此之大,是气候变化所致还是人类活动影响?为更深入地了解颍河水沙变化特性和规律,本文依据阜阳闸站的水沙实测成果资料,通过数理统计、相对极差、变异系数、双累积曲线、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水沙历史变化趋势和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为颍河“十四五”规划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1 水沙变化分析

1.1 水沙年内变化

径流量、输沙量年内变化大,5—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70%,输沙量占全年的97%。最大月均径流量10.34亿m3(7月),最小月均径流量1.020亿m3(2月),相差10.14倍。最大月均输沙量36.6万t(7月),最小月均输沙量0.24万t(11月),输沙量主要集中在主汛期的洪水过程期间。

1.2 水沙年际变化及趋势

绘制阜阳闸站1961—2020年年平均径流量、输沙量、含沙量过程线,如图1所示,按10a时段统计计算年均径流量、输沙量、含沙量平均值、相对极差和变异系数,见表1。从图1(a)和表1可知:近60年阜阳闸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9.31亿m3,各年代平均径流量呈现交替曲线,总体趋势在减少。多年平均径流量的相对极差小于输沙量相对极差,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异系数小于输沙量和含沙量的变异系数,表明径流量年际均值变化幅度小。

从图1(b)—(c)和表1统计表明:多年平均输沙量810万t,含沙量0.415kg/m3。各年代平均输沙量及含沙量随时间推移均呈明显减小趋势,历年趋势线的下降幅度进行比较,年径流量最小,年含沙量最大,年输沙量次大。2000年以来,年输沙量和年含沙量减少至多年均值以下。1970年前10年含沙量均值为0.916kg/m3,2020年前10年含沙量均值为0.044kg/m3,相差20.82倍。1970年前10年年均输沙量为1530万t,到2020年的前10年减少到31.6万t,减少了96.1%。

2 水沙关系分析

2.1 水沙集中度比较

根据降水、径流、输沙量年内集中度统计表见表2,集中度及其出现时段的特点为:集中度依降水、径流、输沙量次序增大。最大3个月降水出现时间为6—8月,径流、输沙量出现时段为7—9月,滞后于降水1个月;最大4个月、5个月降水、输沙同时出现在5—9月,但径流量滞后于降水1个月。这与颍河干流各级节制闸的建成及调度运行,改变了天然径流与泥沙特性,致使径流、输沙量年内分配较降水更为集中。

表1 颍河阜阳闸站不同年代水沙含量实测特征值统计

图1 颍河阜阳闸站径流量、输沙量和含沙量逐年变化趋势图

表2 阜阳站降水、径流、输沙量集中程度分析表

2.2 水沙双累积曲线分析

采用双累积曲线的方法,点绘阜阳闸站1961—2020逐年累积径流量与累计输沙量关系如图2所示。流域水沙特性如发生突变,在水量、沙量双累计曲线图上将表现出转折,即累积曲线斜率增大或减小。从图2可以看出,阜阳闸站水沙双累积曲线斜率从世纪60年代以来发生两次变化,1980年左右第一次变化、2000年左右第二次变化,每次变化都是逐渐向径流轴偏转,2000年以后斜率变化更大,输沙量呈明显减小趋势。

图2 颍河阜阳闸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累计曲线

2.3 水沙相关性分析

径流量和输沙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的变化特性,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其影响到程度。5—9月阜阳站输沙量占全年的97%,径流量占全年的70%,分时段分析水沙相关性,见表3。1961—1980年段,水沙相关性汛期各月均为高度相关(︱r|∈(0.7,1.0),称为高度相关);1981—2000年段,汛期5个月有3个月为高度相关,2个月为显著相关(︱r|∈(0.4,0.7),称为显著相关);2001—2020年段5个月均为显著相关。总体而言,下一时段的相关关系较上一时段的相关关系减弱,水沙相关性随年代逐渐减弱。

表3 阜阳闸站(5—9月)分阶段水沙相关性分析表

3 结语

(1)径流量、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年代径流量变化不显著,总体有减少趋势;年代输沙量及含沙量随时间推移均呈明显减小趋势,变化显着,输沙量、含沙量年际递减速度比径流量快,沙量的年际变异系数大于径流量变异系数。这是由于在颍河上游先后修建大、中型水库,干支流建有多座节制闸,水利工程拦蓄拦沙作用明显,同时颍河流域不断治理,加强水土保持等,导致颍河干流沙量随年代持续减小。

(2)水沙集中度依降水、径流、输沙量次序增大。这与颍河干支流水利工程建成及调蓄调度,改变了天然径流与泥沙特性,致使径流、输沙量年内分配较降水更为集中。

(3)径流量、输沙量双累积曲线斜率60年来发生两次变化,一次是1980年前后,一次是2000年前后,每次变化都是逐渐向径流轴偏转,2000年以后斜率变化更大。第一次突变时间点是改革开放后,区域耕作方式和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地面裸土面积减小,下垫面环境得到修复,水土流失逐年改善。第二个突变时间点2000年前后,颍河治理力度加大,进行河道疏浚,堤防内居民住户全部迁移出颍河滩地,沿颍河城市建成多处公园,硬化绿化面积扩大,堤防进行加固和绿化,水生态环境进行一步好转,平均来沙量逐年减少趋势更为明显。

(4)水沙相关性分析显示,受人类活动影响,下一时段的相关关系较上一时段的相关关系逐渐减弱。

猜你喜欢

输沙量水沙含沙量
渤海湾连片开发对湾内水沙通量的影响研究
生态空心块体水沙动力效应研究
大型水利枢纽下游水沙变异特征
区域地理学生反馈问题的探究与反思
走在创新最前沿——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固化剂对提高黄土边坡坡面抗冲刷性的试验研究
韩江干流潮安站泥沙变化分析
黄河沿水文站泥沙侵蚀模数计算探讨
60年来湘江干流径流泥沙过程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对流域侵蚀模数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