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河流生态廊道规划设计

2022-04-08衡先培

水利技术监督 2022年4期
关键词:广丰丰溪滨河

衡先培

(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海淀 100871)

1 相关概念

1.1 全域旅游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升,游客越发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在“两山理论”、“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引领下,全域旅游作为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带动了城乡的高质量发展。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1.2 河流生态廊道

生态廊道作为生态安全格局的骨架,承担着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限制建设用地无序蔓延的功能,为城市提供水资源供给、雨洪调节、水质净化、生物栖息、审美启智、休闲游憩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河流生态廊道是重要的生态廊道之一,其复合的生态功能,不仅支撑了生态系统运作,同时也具有重要休闲游憩功能。

2 研究区域概况

上饶市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三清山等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于2016年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近年来,上饶市启动了百里信江风光带建设,旨在加快提升上饶市旅游服务影响力。百里信江(丰溪)风光带目标是将信江流域打造成一个空间融合与三产功能融合的大平台、大舞台,使信江流域成为赣东地区最具活力的秀美风光展示廊、美丽经济先行地、乡村振兴范区和人文休闲活力带。

广丰区丰溪河作为上饶市最重要的一级河流生态廊道之一,同时也是百里信江风光带重要段落,战略意义重大。项目位于上饶市广丰区丰溪河滨江区域,西至清湖村,东至三都村,规划范围包括丰溪河两岸约200m宽空间,长度约27km,总面积约10.8km2。然而现状丰溪河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下,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建设挤压河道:丰溪河作为广丰母亲河,滋养着沿岸城乡建设。而河道驳岸硬化、滨水生物栖息地破坏、水质恶化、及季节性洪涝等水问题综合征影响了河道的健康。

(2)城市背水发展,河道边缘化,人水关系弱:丰溪河是广丰城区与上饶市区的联系纽带,滨河的快速路、工业园等建设,阻断了生活与河流的联系,河流逐渐边缘化。

3 规划策略

规划将丰溪河打造为一条集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体验、滨水生活于一体的生态廊道。总体定位为“百里丰溪生态绿廊,千年广丰生活画卷”。以丰溪河为纽带,联系广丰与中心城区,打造一条慢生活走廊,激活沿线旅游资源与美丽乡村,提升上饶中心城区旅游影响力;加强广丰-中心城区的联系;转变发展思路,提升广丰发展质量。

3.1 河道生态修复系统

丰溪河是信江河谷的主要河流,宽度120~180m不等,河道摆动较大,两岸多为山溪性支流,主要河道与两侧山谷、平原联系密切,形成了“居于野,市于河”的适应性景观。基于对当地特色景观的研究,规划从“源头-中途-末端”全过程对丰溪河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恢复。

3.1.1源头蓄水系统

丰溪河两岸多山,经过多年的耕作,谷地区域形成了传统的谷地-陂塘蓄水系统。规划识别并保护恢复谷地-陂塘系统,在源头调蓄雨洪,保障南北山体与丰溪河的生态过程联系;同时保留传统的谷地-陂塘农业生产模式,作为生态科普廊道。禁止建设项目阻断谷地-陂塘系统与丰溪河的联系。

3.1.2中途引水系统

丰溪河历史上摆动较大,形成了较为宽广的河漫滩,为保障漫滩平原的农业灌溉,在主河道上构建了“堰坝-引水渠”系统,形成了滨河两岸平原丰富的“毛细血管”水系网络。规划通过恢复与利用水系网络,以提升滨河两岸的生态调节功能。通过历史卫星地图识别历史河道及引水渠,排洪渠等,恢复其引水、排水功能,以提供区域地块雨洪蓄集、流动的通道。同时对城区绿地斑块进行海绵改造,按照海绵城市要求进行建设,调蓄雨水,净化面源污染。

3.1.3末端防水系统

丰溪河末端防水系统包括滨河湿地系统与堤防系统两部分。丰溪河郊野段生态条件较好,规划划定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河口湿地、沙洲湿地等3类滨河湿地,提升丰溪河末端生态功能。对于现状不满足防洪要求的堤岸,通过生态退台式驳岸、生态自然式驳岸改造提升完善全段防洪堤坝的建设,达到20年一遇的防洪要求。

通过对丰溪河“源头-中途-末端”全过程的生态系统恢复,规划划定了丰溪河廊道-斑块-基质的生态格局。

3.2 滨河旅游慢道系统

丰溪河现状滨河交通以快速交通为主,规划以慢游为导向,提出三级慢道系统,构建多层次的滨水旅游道路系统。

3.2.1快达风景道

将丰溪河南北两岸快速交通功能外移,以稼轩东大道、丰州大道为主,两条道路以景观大道标准进行建设,同时在滨河景观节点的区域,增加联络线,保障快速达到水岸。

3.2.2滨河绿道

为观光电动车和自行车铺设滨江慢行绿道,总长88.91km,宽度不低于4m,主要对堤顶路进行合理利用、对现状低等级道路进行风貌提升改造以及对已建或规划高等级道路进行路权调整,同时增设慢行观光车道。滨河绿道增设12处主要服务驿站,保障各节点换乘中心与快旅游线结合。并配置服务中心、问询处、停车场站、换乘站点、餐饮场所、公共厕所、垃圾箱、医疗站点等功能。

3.2.3亲水栈道

在规划设置的主要节点附近,沿丰溪河滨水湿地布设步行栈道、亲水平台等,宽度1.5~2.5m,采用架空模式,对河漫滩的干扰最小,但亲水体验最佳。

图1 丰溪河河流廊道生态格局

3.3 文化及休闲旅游功能提升

丰溪河是历史上连接上饶与福建的古驿道必经之处,码头商埠繁华;近代以来则是广丰卷烟厂、芦林纸厂等大型企业的哺育者,历史文化悠久,旅游潜力大。通过梳理农田风貌、引导村庄改造、提升滨河环境、植入创意产业、活化传统记忆等手段,打造丰溪生活画廊,展现不同时期生活记忆,同时划分农业文化、手工业文化、工业文化、现代文化四大风貌特色的滨河自然风光带,由西向东包括田园乡村段、洋口特色小镇段、芦林工业记忆段、城市品质栖居段。

3.3.1田园乡村段

以田园为核心资源,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功能,并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吸引不同类型游客。植入农业观光、康养居住、会议会展、乡村生活、文化体验、研学教育等产品。

3.3.2特色小镇段

依托洋口老街商贸古镇的历史,改造洋口老街,打造综合旅游服务中心,同时联动周边木雕城、月兔奥莱等商贸产品,形成一处商贸旅游的综合段。植入休闲观光、民俗体验、特色商贸等产品。

3.3.3工业记忆段

保留现状芦林纸厂、广丰卷烟厂等厂房建筑,植入文化创意功能,将工业记忆与现代产业融合,提供工业区休闲服务产品。植入文创休闲、工业记忆、制造工坊、孵化基地、企业会所、特色酒店等产品。

3.3.4品质栖居段

丰溪河广丰城区段,重点为滨江景观与基础设施的提升,结合滨江公园、绿道,提升周边居住环境品质,营造滨江活力岸线。植入生态观光、运动休闲、生态栖居、滨水商业等活动。

3.4 示范节点建设方案——河滨北路滨江公园

节点位于广丰综合城市组团,是打造精品城市、活力城市、营建丰溪河景观带的重要建设项目。设计范围西至环城南路,东至翠屏桥,南以丰溪河为界,北以河滨路为界,东西长约960m,南北最宽处约100m,总面积约5.3公顷。

节点作为丰溪河示范段部分,旨在打造一条以生态修复为目标的海绵绿廊,一个充满活力城市休闲场所。方案分为3大片区。

(1)台地潜流净化区。场地北侧环城沟为周边城市排水暗渠,携带大量面源污染的雨水及少量生活污水直排丰溪河,对水质造成污染。公园设计以台地的形式化解堤顶路与滨江绿地之间的高差,同时利用台地设置水质净化湿地,将环城沟的水引入湿地净化后再排入丰溪河,减少污染;

(2)表流湿地稳定区。部分滨江绿地结合地形的填挖方,设置可淹没的湿地,洪水时期可提供调蓄空间,减小河道防洪压力;以此修复滨江公园的生态基底,在生态基底的基础上植入多样化的休闲游憩空间。

运动休闲场所:公园可提供慢跑道、骑行、亲水漫步栈道等多类运动休闲空间;

儿童活动乐园:结合活动场地植入儿童活动设施,打造亲子公园;

生态科普基地:结合水质净化湿地,设置各类生态科普解说设施;

(3)景观道路区。北河滨路限制过境机动车交通,构建一条以自行车、电瓶车为主的滨江生活道路,拉近公园和生活的距离。

公园建成后能优化滨水生态环境,带动周边居住品质,让公园绿地唾手可得。

图2 丰溪河慢生活走廊总平面图

图3 河滨北路滨江公园鸟瞰图

4 结语

河流生态廊道具有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传统水利规划的理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不满足于人民的需求。本文通过研究丰溪河流域地域特色,构建生态修复、滨河慢道、旅游功能三大系统,将丰溪河打造为具有复合功能的慢生活走廊,串联滨河旅游资源与美丽乡村,提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促进区域全域旅游的发展,并为同类型流域型河道规划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广丰丰溪滨河
胡旭光
昌平滨河森林公园健身绿道系统建设
洪涝适应性滨河景观设计——以湖南省永州一中河段为例
广丰木雕传承与发展研究
城市滨河湿地生态景观营造探索
玫瑰余香
发红包
赵广丰:曾经背拍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