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疫情背景下初中区域地理相关问题的教学设计
2022-04-08冀峰
冀峰
一、前言
2020庚子春,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新冠肺炎,汹涌而来,让本是一段阖家欢乐、走亲访友的农历春节显得格外冷清。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抗疫情。在延迟开学的措施下,各地教育部门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指示,教师迅速成为“线上主播”,开启线上教学。新的教学方式的快速登场,让一直适应线下教学的老师们真正的体会到了“互联网+教学”这一学习新形态,推动了课堂教学环境的新变革和教学新模式的创新发展。
在疫情肆虐之时,做出初中生,每一天得到的最新疫情消息多是通过电视新闻等媒体得知,在当下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面对疫情,冷静思考,带领初中青少年,客观分析疫情背后隐藏的地理知识,学会将线上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
本文设计的题为“拨云见雾--审视地理视角下的全国疫情”教学设计是基于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结合疫情发展情况,梳理其中相关的初中地理知识,让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科学客观认识疫情的状况,能够将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课堂的理论知识“活起来”,从而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立足让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1]。
二、情境建构
本文以教材理论知识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为总则,以学生最近发展区和学生学情为依据,立足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实际,从新闻报道和相关新媒体介绍出发,立足《义务地理教育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与教材知识实现融合链接,初步探索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剖析事件背后的初中地理知识,从多个角度将地理知识与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实际相结合,培养具有华夏根基,家国情怀等素养的新时代中学生。
三、学情分析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和中学生,疫情暴发以来,在面对各种媒体报道的事件时,是过度关注关于疫情的新闻,抱着手机频频刷屏;还是过分听信谣言,频繁转发、分享各种小道消息;又或是因憋闷而将矛头指向自己家人等无辜者,甚至是在一线的防疫人员……青春期学生具有情绪波动大,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缺乏主见意识等性格方面的特点,所以作为一线教师,需要及时带领学生客观冷静分析事件,用美的眼睛发现背后正能量的事情,积极应到青少年形成和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湖北省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等自然因素,初步尝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湖北省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了解到自然决定人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2、通过梳理湖北省的交通方式,知道湖北省武汉市在中国地理位置的优势和交通的重要性,从而客观分析人口流动对疫情蔓延的带动性,从而初步树立在公共场合做好防护工作的意识和人口流动机制的学科分析意识。
3、通过对国内一线医疗人员的感人事件和多国援助中国,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事件,充分发挥正能量国际交流合作的引导,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自豪感,同时树立合作是世界各国发展的主题的意识,争做具有华夏根基、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
五、教学重难点:
1、从地形、植被、气候等自然因素角度,分析湖北省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的自然因素。
2、了解中国与世界各国互相援助的友好交往,充分体现国家在世界大家庭中应具有的责任和担当。
六、教学过程:
情境设置:短视频导入,大致介绍全国疫情和湖北省疫情的实际情况。
引导: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湖北省武汉市积极做出封城的决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疫。那为什么会发生在武汉市这个城市呢?我们是否可以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是否可以梳理探究一下背后的相关自然因素呢?
观看視频,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思考,快速进入情境,引起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立足实际,发现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第一部分:野生动物错?人类错?---敬畏自然
第一环节
师:在分析自然环境因素之前,我们先对新冠肺炎疫情进行简单了解。
观看PPT文字介绍
师:了解基本情况后,大家针对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新型冠状病毒发生在湖北省?”进行思考了吗?
过渡:除了部分人吃野味外,这也与武汉的自然环境有关。
学生举手,先尝试基于日常和近期对武汉的了解,尝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及时的归纳学生所说要点并积极鼓励表扬)
师: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有华南海鲜市场暴露史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接下来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武汉市出现新冠肺炎在自然方面的因素吧。
(跟随PPT图片,分别从地理位置、气候、植被、地形4方面进行梳理)
跟随教师的思路,结合自己之前的思考,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思考
初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学习了自然地理要素的类型和分析,同时掌握了对区域地理方面的分析方法。
师: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初步梳理,希望大家能够初步学会将课堂书本理论知识善于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虽然生活实例涉及多种因素影响,需要多学科知识相互融合分析解决,但是希望大家初步形成这样的意识。而且在最新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指出,所有信息均表明新冠病毒来源于自然界[3]。
PPT视频:蝙蝠的自述。
学生观看视频:蝙蝠的自述。进行不同视角思考问题的方法建立。
各因素总结,需要在因素综合影响下,带领学生进行整体分析以及最后产生的重要后果,进行学科知识方面的升华总结。
承接
疫情发生后,为什么武汉市要封城?为什么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方式会关闭?春运多疫情扩散有影响吗?83329F83-9926-4F17-BACF-7F014E664628
学生跟随教师提问进行思考
第二部分:全国各省疫情现状---人口分布和流动
第二环节
师:重复问题,引导学生先积极思考,可以发动小组,积极组内讨论。
小组推荐代表进行发言
经过引导,初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要从多维度、多学科、多层次等方面加以思考;了解现代农业发展不仅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会收到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教师及时总结归纳学生重要思考因素和结果。
师:接下来,我们从一张全国疫情图和教材上的中国人口分布图开始思考,思考两张图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由此可以反映出什么内容?
图片:图1:主流疫情地图呈现方式(地图选自全国地理学研究生联合会“疫情地图项目组”2月1日发表的《可能会说谎的地图-重新审视全国疫情的地理格局》采用2020年1月31日的数据绘制)
师:当中国疫情发生后,世界各国纷纷捐赠物资,相信大家这几天通过多种途径媒体报道了解了一下,请同学们先想一下,积极发言,讲述一下你观察了解到的相关新闻报道。
师:教师及时总结和表扬积极发言的同学,先初步了解青少年对新闻报道的自我感知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展示。
学生思考,总结话语积极表达。
给予学生充分时间进行自我回忆和思考总结,促进学生不断养成用正能量和发现美的心去了解社会。
第三部分:各国援助---互帮互助
第三环节
第1部分:世界各国对中国进行物资援助的新闻报道梳理。
以日本、俄罗斯、巴基斯坦这3个国家为例,结合新闻报道中援助物资文字标识和对应国家新闻报道的列举讲述。
结合自己平时的所听所想,跟随教师思路,梳理援助物资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大国外交,了解到身为“地球村”的一员,在面对危难时,学会互帮互助,携手同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步理解。
立足世界区域地理对国家的学习后,从疫情的角度角度再次学习思考,学生可以立足已经课堂学习知识,进行国家地理位置和文化的联系回忆,培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第2部分:随着世界各国疫情发展,对中国对世界各国的物资援助的新闻报道梳理。
以韩国、日本为例。从同样的角度进行思考,从援助物资上的鼓励交流话语出发,分析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师:我们不仅要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积极树立大国形象和大国担当,梳理国家之间文化积极交流,兼容并蓄。也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美德。
第四部分:团结一致的中国人---家国情怀
第四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第四部分的标题,结合生活实际和对疫情新闻报道的了解,先思考,积极举手发言你通过新闻事件报道,看到的关于家国情怀的事例。
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积极总结。建议这部分可以按照学生的总结事例继续走下去,教师做到随机应变和现场把控能力,通过学生列举的事例进行剖析引导,最终要注重情感升华总结。
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
帮助学生实现综合思维和培养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形成和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自豪感。
总结
我们今天依托新冠肺炎疫情情况,立足湖北省武汉市,分析疫情背后的初中地理知识。现在疫情到了吃紧的阶段,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更加客观冷静对待周围事例,客观分析,从容不迫。
我同时希望大家能够学会珍惜生命,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学会独立思考,多读书、读好书,多听些时政新闻,客观思考新闻事件的真相,不被谣言蒙蔽。
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定会到来,期待在万物复苏的季节,在校园见到充满青春气息的你们。
最后,我们一起跟着合唱一首来自兄弟学校伦华教育·义乌市群星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原创歌曲、由同学们录制的《希望的力量》
短视频:《硬核原创!“疫”去春来,我们用群星之声,唱响<希望的力量>》
最后,同学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精神层次方面能够得到提升,将德育与初中地理课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將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七、教学反思
1、立足疫情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者积极主动建构获取的[4]。教师如何突破教材,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需要教师立足理论知识选取适宜的“脚手架”,而这个“脚手架”就是真实情境。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选取身边的实际案例,可以将课本的理论知识“活起来”,同时,带动课堂分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次教学设计立足于教材理论知识,同时结合当下疫情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客观辩证地科学认识疫情的发展。由于选用了最贴合生活实际的事例,所以能够在整堂课中学生均能保持很高的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加入图表数据分析和视频展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全方位激发学生兴趣,点燃学生的情感。
2、聚焦情境创设,引起情感共鸣
本次教学设计立足情境创设,既能营造好整堂课的学习氛围,同时将真实情境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共鸣。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学科课程,是一门兼具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性课程,具有生活性、区域性、综合性等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时,充分发掘学生身边的实例,将多种因素影响的生活情境按照教学要求化简去繁,留下最能贴合课堂教学实际的内容加以科学设计,借用图表和视频充分调动学生感官,通过听、看、思等过程实现整体学生的情感共鸣,将课堂设计的情感升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3、利用课堂教学,培养爱国情操
爱国自古以来是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深厚情感。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多处都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5],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德育阵地,将精神文明教育落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课堂阵地,通过梳理疫情爆发以来,从 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速度;到创造了一天6000多名医护人员抵达武汉的记录,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态度;再到多位医学专家和数万名医护人员放弃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当一名普通的“逆行者”,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勇气。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举行,积极落实和实践“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对当前疫情的冷静思考和看待,立足学科理论,剖析事件背后的地理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带领学生客观冷静分析背后的学科知识,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当今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83329F83-9926-4F17-BACF-7F014E664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