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没有植树节,可古人也爱植树

2022-04-08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柳江植树节刺史

每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你知道吗?其实,古代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

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的人,是韦孝宽。韦孝宽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据《资治通鉴》所载,西魏废帝二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段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韋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过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刷,土台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经过调查了解之后,韦孝宽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韦孝宽的这一做法,无疑是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

东晋陶渊明十分爱柳,别号“五柳先生”。他不仅在田园水泽插柳,还在住房前种了五棵柳树,写了许多与柳有关的诗,如“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白居易堪称“种树迷”。他做过多处地方官,官做到哪里,树就种到哪里。任忠州刺史时,他掏钱买花树,并率领童仆,荷锄在城东坡挖沟引水,培土栽种了桃李杏梅等果树,绿化荒山,改善环境。

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一上任便大力提倡植树。在《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这首诗中,他说“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柳宗元把植树要领概括为“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他还发动民众绿化柳江沿岸,并诙谐地写下了“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苏轼少年时就爱种树。他在《戏作种松》诗中说:“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多年的种树经历使他掌握了丰富的种树技术,好多人跟他学习种树经验。他的种树方法被人称为“东坡种松法”。

左宗棠收复新疆时,每到一处都要动员湘军在大道沿途遍栽柳树,用意在于巩固路基、防风固沙、利行人遮阳。后来,人们便将这些柳树称为“左公柳”。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古人手植的树木如今依旧茂密繁盛。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猜你喜欢

柳江植树节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收获满满的植树节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快乐植树节
河北柳江盆地柳江村上石盒子组露头研究
植树节
倒霉的植树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