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草害的类型及防治措施
2022-04-08王公卿
王公卿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加强水稻栽培,控制与预防各种病虫草害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确保水稻健康成长的关键。
一、水稻病虫草害的类型
(一)水稻虫害
各地因生长环境条件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害虫种类和世代个数。通常一种新的水稻传播害虫从田间就可观察其不同生长和发展周期,本身具有快速迁移性和飞行能力的水稻害蟲,可以直接飞到空中并借助高空气流的快速动作和飞行力量进行快速迁移,产生远距离的害虫传播。
(二)稻田草害
杂草通常生长较快,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能力较强,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有着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抗逆(如耐干旱等不良条件)。由于杂草繁殖所产生的种子具有数目众多(如一棵稗草的植物种子最少可以增长到1万粒)、种子的生活能力强(一些杂草植物种子在土壤中能够长期保持其发芽能力达数年之久)、种子成熟早等特点,给水稻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三)水稻病害
侵入水稻个体的病害微生物不仅可以通过水稻种植和继续繁殖而不断增加数量,而且水稻种植后所产生的各类有害微生物同样可以继续侵入感染并传播到其他水稻。有害病原体和细菌的持续繁殖生长速度惊人,如果水稻在病害发病后初期不及时采取有效的病害预防和控制措施,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水稻上的伤口主要是由于在大自然或者其他各种自然环境、风雨等因素作用下,在某些稻株的内部表面所感染造成的水稻病毒抗原物不能够经由感染水稻上的伤口而直接通过侵入感染到新稻株内部所引起的。
二、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整地稻田翻耕是在水稻收获后,把位于耕地稻田附近的排水沟、池中的土壤杂草进行清理或焚烧,消灭处于越冬期的病虫,减少越冬病菌的传播来源。冬闲田可在每年入冬前适时对耕地进行整地翻耕,并灌溉一定量的深水,降低翌年各类水生害虫的发病及繁殖基数。害虫的频繁发生具有一定的气候变化规律和时间要求,而水稻必须在具备一定温度和土壤环境变化条件时,根据水稻种类及穗期害虫频繁发生的时间特点,调节水稻在不同穗期生长和繁殖发育阶段,采取适期多次联合播种的施肥形式。做到科学施肥,合理控制氮肥。严格实行标准化栽培管理,可大大增加大田的透风性和透光性,减少遮蔽地带,降低湿度,促进水稻植株健壮生长及组织变硬,从而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和杀菌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工作要着力控制好苗期和孕穗破口期这两个时间段,密切观测各类病虫害发生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高效、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苗期要确保秧田的健康。中期查看病情,及时进行喷药防治。准确诊断,用药,按照所需喷洒面积设置药物数量,控制每次喷洒时间,确保达到预测防治目标。在开展药剂防治工作时,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用药标准,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农药。
(三)有机水稻草害防除
有机稻田优先采取人工除草或稻鸭共育等手段达到除草的目的。如果稻田中杂草相对较小,可人工进行拔除,通常在大范围稻田移除前采取人工除草,这对后续控制田间杂草具有重要作用。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针对大龄杂草要求开展多次人工除草。
在水稻移栽后45 d,需要对种植区域进行持续性灌溉,确保田地处于湿润状态,诱导杂草生长。然后对土地进行多次耕翻,将杂草连根拔起后翻入土地,降低田间出现杂草的可能性,有效控制有机水稻田的生长。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应采取更加全面的种植手段实现多方位杂草控制。采用稻鸭共育的方式,要求鸭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水稻种植区域内利用鸭子的活动来抑制杂草的出现和生长。
(四)加强病虫害监控与通报
对疾病多发情况做好记录工作,研究得出当地疾病多发的原因及其产生规律,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风险防治措施。水稻病虫害的预防和处理工作需要联合国家气象部门预测未来一年天气情况,从而对病虫害情况作出准确预测。通过网络或传媒手段,向种植户告知所采取的相应预防和处理措施,提早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并对处理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培训,使农民充分了解到绿色农业技术的优势。
(责任编辑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