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旗县艾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2-04-08杨雨晴
杨雨晴
艾草为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全草入药有温经、散寒、去湿、止血、消炎、平喘、止咳、抗过敏等作用。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多样化,近几年艾草的开发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艾被、艾香包、洗发露、沐浴露等一系列产品应运而生,艾草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社旗县以艾草种植和深加工为主导的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日益壮大,艾草的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产品种类不断创新,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社旗县艾草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规模
社旗县自2016年开始种植艾草,经过近几年不断的培育发展,种植面积达800 hm2,主要分布在桥头镇、大冯营乡、唐庄乡、饶良镇、李店镇、太和乡、赵河街道等7乡镇(街道)。培育扶持了南阳国医仲景艾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南阳蓝海森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社旗县益康艾业有限公司、南阳市盈祥艾草科技有限公司、社旗县晓雷艾草种植专业合作社、社旗县华芍家庭农场等为代表的艾草种植加工主体。
(二)种植及加工效益
从艾草种植效益来看,每667 m2平均生产干艾草1500 kg,按照每公斤2.8元计算,每667 m2干艾草平均产值4200元。从加工艾绒效益来看,每667 m2干艾草可生产艾绒45 kg,经济效益7000元,艾草残余物经济价值1000元,每667 m2综合效益可达8000元。从艾草加工精油效益来看,每667 m2平均生产鲜艾草3000 kg,每667 m2鲜艾草可提取淬炼精油1.5~2 kg,经济效益4000~6000元;每667 m2鲜艾草可提取艾露1000 kg,经济效益3000元;艾草残余物1000 kg,经济效益1000元。艾草加工后每667 m2综合效益可达上万元。
(三)产品加工及品牌情况
目前,社旗县推广种植的艾草品种品质优良,艾叶含绒量大,挥发油、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高,保障了艾制品加工原材料的质量。围绕艾草产业发展,全县建设了艾草深加工标准化车间5个,艾草产品初加工生产线15条。社旗县艾草加工企业不仅生产有艾柱、艾绒、艾条等传统艾草制品,还创新开发出了以艾草为原料的精油皂、足浴盐、洗发露、护发素、沐浴露、艾枕、艾被、艾垫、艾香包、护膝宝、肩劲宝、艾灸宝、明目灸箱、腿灸、腰灸等几十种产品,主要品牌有南阳国医仲景艾草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宛都仙艾”和南阳蓝海森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SONRANY”等。
二、艾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艾草行业缺乏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目前,社旗县虽然有一些艾草加工企业,但整个行业发展大而不强,缺乏平台构建,存在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的问题,导致对艾草的需求量小,艾草种植规模受到限制。缺乏对艾草的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和高端产品的研发创新,艾草产品的市场开发和研制创新能力弱,造成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导致社旗县艾草产业进一步发展受限。
(二)艾草种植、加工缺乏技术规程
社旗县的艾草种植多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大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在艾草种植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艾草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相对落后,造成艾草的品质退化严重,艾加工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差,导致艾草种植经济效益不高。同时,在艾草加工环节缺乏规范的国家标准,缺少标准化管理体系。目前,大部分艾草加工企业都沿用其他企业标准,依据不一,导致艾制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限制了艾制品的销路。
(三)艾草加工企业招工难
社旗县用工工资相比发达城市的工资待遇较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大城市务工,不愿回乡就业。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大多在大中城市就业,且农业类企业还存在季节性用工需求不一的因素,导致企业招工存在困难,招聘有專业技术的人员更加困难。
三、艾草产业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
社旗县要想艾草企业发展壮大,就要不断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招引艾草精深加工企业,不断培育壮大艾草行业的企业规模。通过与科研院校或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加大艾制品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延长艾草产业链,培育艾草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不断扩大艾草产业规模和提高产业化标准化水平。
(二)加大技术培训,严把产品质量关
社旗县政府部门应积极邀请河南省、南阳市及本地的中药材专家对艾草产业进行技术指导,尤其要做好艾草种植前的技术培训,突破艾草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的瓶颈。在艾草种植环节上,相关部门制定并下发艾草种苗种植作业指导意见,指导各个经营主体进行科学规范的生产管理,提高艾草原料的品质和产量。在加工环节上,相关部门严格依据南阳艾草产业协会制定的艾草产业联盟标准,严把艾产品的质量关,以质量求销路。
(三)搭建平台,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
社旗县政府人力资源部门为艾草加工企业搭建专项招工平台,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介发布招工信息。同时,社旗县政府可组织艾加工企业在每年大中专院校毕业季,进入校内进行招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并开展好工人就业技能培训,为企业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责任编辑 程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