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
2022-04-08吴月
吴月
在北京大学,有一门思政课堪称“爆款”:授课地点有2000个座位却场场爆满,选课需要靠“抢”;每堂课持续至少2小时,学生全程沉浸其中……这门课的名字叫做“形势与政策”,每节课都会邀请知名专家授课。
(3月3日《人民日报》)
教室满满当当、上课聚精会神,体现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喜爱;课上“点头率”的提高、作业中的深入思考,彰显了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成效。近年来,随着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越来越多的思政课成为校园里的“爆款”课程。比如,在复旦大学,原本只有120個名额的选修课“中国共产党历史”吸引了400多名学生报名。火爆的思政课,在很多学校成为一道亮丽风景。
思政课成为“爆款”,源自向外拓展,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有助于推动课堂成为认识社会的窗口。讲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便请来知名经济学者;阐释文化自信,邀请博物院院长走上讲台;介绍外交政策,请相关部门同志答疑解惑……在思维的激荡、情感的共鸣中,学生们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所学所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思政课成为“爆款”,也源自向内深耕,将科学理论与认知规律紧密对接。课堂上,学生们踊跃提问;老师鼓励交流,希望多提问。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就能创造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除了形式的改变、方法的创新,还需要将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如此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因此,思政课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解疑释惑,也要在课堂外引导学生学思践悟。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一门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形势与政策”研讨课上,专家和扶贫干部深入交流;在西藏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学生们走进青稞地,体会劳动的价值意义,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才能推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堂的火爆,反映了学生们对高质量思政课的需求和期待。与此同时,通过积极拓展课堂渠道、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越来越多的思政课也在学生中“圈粉”。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我们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