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绥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意义

2022-04-07孔园园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根据地革命精神

孔园园

(吕梁学院 思政部(系),山西 离石 033001)

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教育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各种困难并走向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晋绥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开展对整个根据地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一、晋绥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晋绥革命根据地创建于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晋西北、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组成,地理位置上包括现山西省西北部、内蒙古的东南部地区。近代以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晋绥革命根据地之前,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晋绥地区的文化教育落后,新的进步因子很少。

(一)鸦片战争以前当地人民在思想文化上受封建迷信影响很深

晋西北地区由于处于中国内陆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封闭,自然环境恶劣加之历史上封建社会的长期统治,使得当地民众在社会心理和思想文化上受旧式传统教育的影响,观念较为落后,大多将生活的苦楚和救赎寄希望于宗教信仰[1]。绥远地区地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叉地带,地广人稀,边境冲突不断,朝廷又多次进行移民开垦,形成了蒙古族、满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各民族文化共存的特点。正由于这一点,该地区思想文化开放包容,移民带来的各种文化通过碰撞与交融,使得绥远地区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但当地的文化教育远远落后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近代以来晋绥地区有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近代以来清王朝为自救几次求学于西方,在社会上宣传新的文化思想,达到了广泛的思想启蒙作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学习西方近代化经济、文化、教育最早也是最为迅速,而晋绥地区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兴起晚,新思想文化的传播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如洋务运动的推行,山西地区在19世纪80年代才缓缓进行。新式教育学堂仍然是旧式书院性质,还局限于省会城市太原,后来由于边疆危机直接停滞不前。但是在辛亥革命中,深受封建压迫的晋绥地区人民响应革命号召,与封建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有着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中,晋绥地区产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革命人物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晋绥地区有了积极探索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道路的思想萌芽。

(三)辛亥革命以来晋绥地区有了新的文化教育理念和实践

受中国政治形势的影响,近代以来教育仍以旧式科举教育为主。在民国政府成立后,实行“民主共和制”,推行西方教育模式,但却与混乱不稳定的中国社会不适应,增加了就业难题。1917年阎锡山明确提出了要改变科举。他认为培养人才的目的应该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并从社会需求出发兴办一些新式职业教育,但大多都集中于城市。除此以外,还有地方开明绅士刘肇基、牛友兰、刘少白等人积极宣传新学,在兴县等地创办山区学校,实现普及性的教育政策,使得山区教育迅速发展。通过推广新学,民众对民国时期的新政治有了初步了解,思想上接触到新的因子。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后,这些文化和教育建设陷入停滞。

总而言之,在根据地建设之前晋绥地区文化教育落后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些成为了晋绥地区社会发展的阻碍[2]。虽然晋绥地区人民的民族意识、反抗意识开始觉醒,地方统治者在文化教育上也相应做出一些努力,但是这些努力轻而易举被的战火摧毁,晋绥地区迫切需要一种新的革命力量领导和思想启迪。

二、晋绥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根据对中国革命和战争形势的分析,晋绥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种战略布局。“晋西北是华北和西北联系的桥梁,地位非常重要,中心任务是建立巩固的模范根据地。”[3]403晋西北的地理环境优势对中国共产党进行中国革命战争有着天然优势。同时落后的文化、教育和整体环境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导,这为中国共产党进行思想文化传播和教育改造,革命力量的扎根、积蓄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因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中国共产党根据晋绥根据地革命情况和未来发展,摈弃了封建旧的、落后的思想文化,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文化教育活动。

(一)提出了关于文化教育建设的相关思想理论

晋绥根据地“这个新政权成立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中,敌寇在其‘确保占领地’的方针下,‘治安肃正’积极活动,加紧了对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全面进攻。”[4]30在此形势下,晋绥根据地根据陕甘宁边区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相关指示,将新文化建设放在与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文化也成为晋绥根据地革命统一战线中必要的战线。根据地建立初期颁布的《施政纲领》《教育纲领》等文件,明确了根据地文化发展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为抗战服务,防止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文化渗透,与敌人进行思想战、宣传战;二是铲除旧社会遗留的封建思想,巩固根据地的政治和群众基础;三是对根据地军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提高农民、工人关于无产阶级的认识,组织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斗争[5]。在首府兴县召开的教育会议上“副处长梁膺庸作了《新文化教育建设的方向》的报告,说明了教育纲领和施政方针的主要内容,指出新文化教育是民族的、反帝的、民主的反封建的、科学的反愚昧迷信的、大众的文化教育。”[4]32关向应也在1940年晋西北戏剧工作座谈会上阐述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文化建设问题,提到了“中国新文化发展方向,即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6]266,谈到根据地文化建设的目的、领导权和性质,都是与传统文化完全不同的新文化。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如何做,就是要做到“团结”,才能保证顺利成功。

(二)采用了新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方式

与传统宣传形式相比,根据地文化宣传的主要形式和动员活动,融合了多种手段,采用了新的方式。关于根据地文艺活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对一些老式传统的戏剧、话剧团体组织加以利用并进行有计划的公演,将剧团的表演赋予其新的内容,成为了文化宣传的主要力量。结合抗战情况改编戏剧来传播抗日文化、新思想,扫除民众思想迷信,坚定革命信念,如新编历史剧《千古恨》宣传伟大的民族精神,唤醒了普通群众的民族意识和反侵略意识。创办了许多杂志、报刊,例如《新西北报》《晋绥大众报》等,运用新的传播媒介进行思想文化宣传[7]。《抗战日报》创刊二周年时,贺龙以《强有力武器》为题写道:“抗战日报犹如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一面旗帜,广布新民主主义光华,团结着晋西北的群众奋斗前进”[8]。1946年7月1日晋绥分局决定将《抗战日报》更名为《晋绥日报》,以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晋绥日报》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抗战期间,“《新西北报》在岢岚创刊,一二零师办《解放》杂志,动委会出版《战地通讯》,其他如《战旗》《火花》《抗日先锋》《大众呼声》,以及《先锋半月刊》《西北战场》《大众化》《长城报》《前线月刊》《民中学生报》等,不下百余种。”“这些宣传抗日、鼓舞斗志的报刊,对人民的教育尤其及时、生动、深刻。”[4]28此外通过开展一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进行扫盲教育,如冬学运动、卫生运动,还有一些大众黑板报、巨幅彩色墙画、标语口号等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不仅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得以提高,而且其思想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三)探索和实行了新的教育模式,发展抗战文化

抗战初期三至四年内晋绥地区教育事业受战争影响陷入停顿,后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晋绥根据地开始恢复发展教育事业。1941年5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在《教育宗旨及实施方针》中规定:“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之教育,以革命的三民主义、抗日建国纲领、行署施政纲领为准则,以提高晋西北人民的文化政治水平与生产技能,使教育为抗战建国而服务。”[4]33教育政策方面主张实行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统一战线的教育,小学教育还实行免费公费办法,带有现代性免费义务教育的元素,给予根据地不同阶层出身的学生以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根据地中小学教育有了极大的发展,晋西北人民的文化水平得到提高[9]210。为适应抗战需要,晋绥根据地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贺龙中学、晋绥一中、晋绥二中和实验学校等干部学校,为根据地培养了大批干部。在学校教育的行政管理上,设置专门的行政领导系统,如县级民政科,设置中心学区和下级小学校,还改造落后私塾和封建教育管理办法,在没有学校的村子设立小学,帮助破除迷信改造、巫神迷信等等。在教学内容上更加进步,新学校的学生学习国语、历史、算数、地理、美术、音乐、时政、军事常识这些课程,还增添了一些实践模式,如教育与实际生产、社会的融合,既符合战争和实际需要,又一步步传授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

三、晋绥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晋绥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建设的缩影,一些举措和探索对于根据地整体发展和抗日战争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随着时代进步,在传承晋绥根据地重要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大力弘扬抗战时期革命精神对于当代社会也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一)晋绥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对根据地各项事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是建国前关于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代表作,文中对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做了相关论述,指出一定时期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晋绥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是抗日战争和根据地政治、经济的反映,对根据地其他方面建设有着重大影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扫除了晋绥革命根据地建设旧思想旧文化的阻碍,为探索新的社会发展道路奠定了思想文化方面的基础[10]19。对于抗战统一战线的建立,晋绥革命根据地文化宣传和教育活动团结了不同阶层的群众,有利于形成坚实的群众基础,增强革命力量。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宣传活动的开展组织动员了广大群众,巩固发展了“三三制”的民主政权,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民主革命的领导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文化教育活动是与生产、生活相结合进行的,一些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调动了群众从事生产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促进工商业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独立自主进行根据地经济建设。

(二)晋绥革命根据地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晋绥根据地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关系到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危亡,所以晋绥根据地的巩固攸关整个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的巩固。晋绥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激发了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抗日决心,壮大了抗日的革命力量,对抗日战争胜利起到重要作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使晋绥地区人民身陷绝望境地。中国共产党在晋绥地区的文化教育建设,不仅为其提供了一条新的社会道路,即无产阶级的、大众的、民主的社会道路,而且给予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晋绥地区形成了坚固的文化战线。“吕梁精神”就是晋绥地区人民在这样的文化土壤和战争背景下形成的,在吕梁精神的支撑下人民群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一次次伟大的抗日战役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表达和化身,构筑了稳固晋绥革命根据地的精神堡垒。

(三)晋绥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中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有着巨大的时代价值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与革命战争、晋绥地区社会发展、晋绥人民的生死存亡紧密相关,是支撑晋绥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脊梁。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走上民族复兴之路的根基和灵魂就是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因此,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的回归可以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习总书记在吕梁考察调研时强调要继承弘扬吕梁精神,将其与新时代的社会建设任务和脱贫攻坚相融合,在社会生活和实际中传承和践行伟大的革命精神,使这些精神随着时代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而绵延不绝。晋绥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中凝结的革命精神是革命年代传承给新时代人们的一种红色情怀和坚定信仰。结合当前社会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不足,这些革命精神被现代社会和人们所需要,可以为当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柱,成为引导社会发展道路和人们正确人生道路的指向标。

四、结语

晋绥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事业开展的一些举措在抗战后也一直在延续,并适应中国社会发展和解放战争需要,特别是在战争时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改变了根据地文化落后的情况,使得根据地军民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道路提供了思想文化的准备。在根据地文化教育中最重要的是革命精神的形成和传承,这些精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精神动力。因此,革命精神的现代回归也必将成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继续前进和发展的精神源泉!

猜你喜欢

根据地革命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拿出精神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