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表征及应对

2022-04-07王小静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软性虚无主义话语

王小静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 454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智能媒体的快速发展,历史虚无主义发生了流变与转向,新媒体所带来的即时性、互动性、开放性等优势,既为新时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增添了新渠道,也让历史虚无主义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高校学生以及对活跃在网络媒体上的社会青年有了可趁之机。作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浅尝辄止,排斥深度,重视‘指尖传递’”[1],其议题设置全面转向社会底层,不断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容易被主流意识形态理论工作忽视的边边角角延伸,目前有效地识别这种具有广泛性、日常性的议题确实存在一定困难[2],其在内容呈现上更加生活化、大众化,在虚无手法上更加隐蔽化,在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上更加自动化和精准化。媒体智能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给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带来了极大便捷,并在中国迅速生根、萌芽,甚至蔓延,这使青年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政治觉悟、社会心态等方面产生了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因此反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其本质、表征及对策。

一、从哲学角度去认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要探究新时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当代特征,有必要先从哲学角度去认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经常借助网络新媒体“乔装打扮”,裹藏伪装,尤其善于通过某些具体表面的细节来过分夸大历史,是典型意义的形而上学,其价值观上也是消解中共党史与革命史的一颗毒瘤。

(一)本体论上的唯心史观

首先,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社会存在第二,历史只是纯粹的精神或观念在发展,完全不承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其次它认为人类思想动机、英雄人物的主观愿望和某种高于自然的客观力量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否认历史客观规律以及抹杀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主观唯心主义总是不可避免陷入荒谬的“心并是一切”[3]147“心外无物,心外无事”[3]150的唯我论。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总是对流量与资本趋之若鹜,依据主观愿望和某种目的,在既定的现实和立场上对中国历史肆意裁剪篡改,否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他们忽视了人民群众的决定力量和背后存在的客观规律,没有认识到社会基本矛盾才是社会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不了解各阶级之间的矛盾都是激发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才爆发了革命。在他们看来各个阶级的矛盾并不存在,他们仅仅从个人的想象和主观愿望出发。也正是因为唯心史观的局限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才一味地鼓吹、宣扬“告别革命”,进而模糊是非,迷惑大众。

(二)认识论上的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否认人能够认识自然、社会和思维世界,粗浅地认为世界上只有现象、感觉和心理是可以认知的,其它本质的、内在的、客观必然性的事物是无法被认知的。它否认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还怀疑人的认识能力和认知领域,否认各种社会活动带来的作用,不承认人类知识的客观规律性。毛泽东强调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4]。这种实践的观点恰恰批驳了不可知论,实践决定了认识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实践检验正确则为真理性认识,反之则为谬误。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违背了实践第一的观点,没有去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现实冲突,更没有认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是对历史不合逻辑的涂鸦与裁剪,诱导人们跌入不可知论甚至怀疑主义的窠臼,致使人民群众、广大青年对社会发展和中国历史丧失信心。其不从客观规律的现实出发就去否定历史,极容易使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丧失思想意识自主权,造成不可知论的恶性循环。

(三)方法论上的形而上学

中国共产党尽管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失误,但仍坚持直面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在不断纠正失误中前进。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一步步走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因为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这是党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坚持变与不变的统一,我们党坚守了初心和使命,但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不断自我革命,自我革新。

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不是部分,部分不是整体”[5],而在娱乐至死的流量时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通过一些具体事件的细枝末节孤立、静止、片面地去对待历史问题,割裂历史背景、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关系,经常性地高喊“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但却以“取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片断材料来做所谓的历史“学术研究”,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有选择地过滤与渗透,它把实践活动仅仅看成是单个人的、孤立的历史性活动,以偏概全;把某个英雄人物或杰出精英的主观意志看成历史转折的关键性节点;把好人戏说成坏人,把损害国家利益的小人演变成伟人。其不仅在时间轴上展现了一部静态的历史,更在评价历史人物关系时用“冰山一角”的支流末节去遮掩已经盖棺定论的整个历史事实。

(四)价值论上的反历史性

任何事物的联系和作用都会产生一个“有没有意义”“是否值得”的问题,人的一切思想、行为、情感等都会有一定的利益和目的,有什么样的价值思维和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历史性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由于历史存在的一维性……而形成一个连续的历史过程,当我们的目光转向过去的时候,便见到了历史。”[6]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在价值观上总喜欢去大作文章,大肆炒作,喜欢去窥探阴暗面,漠视正史,信任野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恶搞文化严重破坏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敬畏之情,弱化了英雄模范人物的教化功能,最终弱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塑造功能,影响青年大众的价值观。例如,“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刘胡兰等英雄模范人物身上蕴含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倡导的价值道德取向,弘扬他们的模范精神,能够更好地发挥意识形态的塑造功能,影响青年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却断章取义扭曲历史真相,模糊了道德价值的真理基础,从而颠倒青年大众的价值观,消解了其对共产党的信仰、对革命先烈的敬畏、对道德模范的情感认同。同时一些所谓的公知与反华势力勾结,把历史看成是“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为了个人的蝇头小利不惜损害本国的利益,拿着昧良心的钱去诋毁、诬陷革命烈士的伟大事迹。这种否认历史,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背后完全是物化逻辑和资本逻辑在作祟。

二、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当代表征

要抵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必须认识其当代特征。“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7]。以史为鉴,知古鉴今,我们要认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新时代的表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一)政治立场的意识形态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8]。党走过了百年峥嵘岁月,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把主要目标指向于中国近代以来的重要史实中,其诬蔑国家领袖、抹黑正面人物、诋毁为了民族利益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摧毁历史真相、重写反派角色的历史等,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给国家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更对青年学生的政治立场带来了冲击。而迷失在景观制造的镜像中享受“刺激感”和“快感”的受众,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以致“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9]。思想防线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底线,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趁机随心所欲地抽象出具体细节,用大量现象替代本质的综合,有选择性地进行过滤渗透,解构剥离,从而动摇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丧失青年受众对历史事实的正确评判能力,尤其影响青少年历史观的正确树立,出现政治信仰危机。

(二)话语叙事的柔性化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话语形式上不再聚焦宏大的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而是以庸俗化、肤浅化的表情包、动态图、流行语等这些更为柔软、隐晦的话语间接灌输观点[10],网络恶搞文化通过戏谑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红色经典文化以及英雄人物形象来吸引“流量”,博取公众的关注。这种“吸睛”的网络恶搞行为严重违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挑战。另外,恶搞文化标新立异、“幽默风趣”,满足了一些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奶头乐”,但其对英雄模范人物、红色经典及优秀传统文化的恶搞,冲击了历史文化本该有的神圣与严肃。

对于一个群体来说,叙事是记忆建构的重要环节[11],有了叙事,“世间发生的事才能讲出头绪”[12],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一改此前“明火执仗”的影响灌输,在广大青年肤浅的娱乐与短暂的精神快慰中模糊了历史真相。为了进一步迎合受众兴趣,贴合受众猎奇心理,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竭力放大反面人物柔情一面,暗地实现审美范式的柔性转换。相对于以往硬性思潮的灌输,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将目标投向“流量为王”的新媒体平台,其更加注重“言在意外”“托物言志”的叙事手法,利用沉浸式、参与式的抖音和快手短视频等,呈现了更加柔和的渗透方式,其中戏谑随意、反讽隐喻的网络段子能够与青年受众形成轻松愉悦的话语氛围,通俗化的话语表达方式更加注重休闲随意的感受,一方面增加了柔性叙事的粉饰,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把关人的阻断拦截,一定程度上祛除了学术话语的学理逻辑。

(三)虚无手法的隐形化、软性化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经常采用“隐而不显”、含沙射影的语境暗示手段,引诱青年受众的情感想象,网络媒介现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向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途径。从网友“外国的空气比较甜、月亮比较圆”到现在的“此生无悔入华夏”的文化自信,中国古诗词、戏曲、典籍、武术、文物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在思想穿透力、文化影响力、艺术感染力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呈现,虽然我们已经从以前的文化自卑树立起了文化自信,但新时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经常打着文化交流的口号,利用影视作品隐蔽地把自由主义、实用主义、颓废主义等错误思潮渗入我国,诋毁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甚至制造污蔑中国共产党和我国国家形象的言论。

近期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软性历史虚无手法的隐形化。教材插画不仅没有呈现中国当代青少年儿童健康的精神风貌与生活状态,相反把一些不良的行为举止及畸形的审美理念嫁接在插画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国历史文化界的失衡,是对中华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失敬,也消解了作品本身的价值意蕴。中国外交官李杨也曾经指出,“这绝不是审美标准及技术问题,个人认为这就是一场意识形态阵地争夺战”。因此,绝不能容忍文化虚无主义的侵蚀,更不能丧失文化自信,要牢牢坚守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三、在实践中破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

高校学生、广大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对来说具有不稳定性,当国家的意识形态受到威胁、侵蚀广大青年群体思想时,必须旗帜鲜明地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敢于发声,敢于亮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来维护我们的民族利益。

(一)加强青年群体的“四史”教育

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能够生根、发芽、蔓延甚至肆虐,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国民历史素养偏低。因此,应加强“四史”教育,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形成挤压态势。第一,强化高校学生群体的“四史”教育。对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校青年学生,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整体、系统地学习“四史”,自觉承担历史使命。另外,高校教师要言传身教。首先自身要学通党史、国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其次要创新上课授课方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在课堂上讲好大学思想政治公共课,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讲故事、开展班会等活动交流心得;最后坚持好“两点论”原则,不仅要上好专业知识的必修课,还要学好党史国史中华文明史的选修课。第二,创新“互联网+四史”的教育传播手段。各行各业的青年群体大都活跃在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抖音等软件平台上,各级单位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播放共战疫情、抗险救灾、共渡难关的公益电影,增强公众的情感共鸣。第三,高校及相关部门要利用新媒体“短、平、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英烈事迹、革命故事和革命歌曲进行宣传,使青年群体能够利用零碎的时间了解真实的历史,端正历史态度。

(二)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

分析和研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话语体系和话语叙事,以开放性的学术视野来展开对其话语叙事的研判工作,对话语主体、话语方式、话语立场和话语说理进行全方位剖析,把“批判的武器”转化为“武器的批判”,是抵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举措。学术界特别是高校要加强史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深度追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代表性观点及具体性姿态。第一,丰富话语内容和主题,增强话语感召力。高校及相关部门要提升议题设置能力,搞好分众传播,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原创力,探寻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在中国“行”的密码,巩固其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此外,青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要坚定其马克思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引导其定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深刻内涵并思考当代价值。第二,话语主体上,要建设新时代话语传播人才队伍。通过培养复合型传播人才,加强传播队伍建设,适应新时代发展。意识形态的工作不单单要依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需要社会各个群体壮大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阵地。高校作为我国智库的重要阵地,要提高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术能力,从而传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坚决抵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对于“老祖宗的书”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要善于在大数据时代借助网络新媒体去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话语立场上,要廓清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立场。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带有一定的欺骗性,一定要从理论上去深刻剖析并批驳其关键要害。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中国共产党人要牢记宗旨和理念,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第四,在话语说理上,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态度和立场,兼顾宏观叙事与微小叙事。除此之外,还要增强意识形态说理能力,要有理可说,有理会说,情感说理,说理可传,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增强理论自信。

(三)强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潜伏在网络舆论平台上,其形式多样,手法隐蔽。因此抵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是一项重大的工程,不仅要加强青年学生群体的网络主权意识教育,还要把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网络技术应用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13]。相比于国家领土、领空、领海主权意识而言,公众的“网络主权”意识比较薄弱。第一,高校应该加强青年学生群体的“网络主权”意识教育。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不仅仅需要党和国家的努力,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果。高校学生、社会青年群体的“网络主权”意识往往比较薄弱且容易被误导,所以,在党和国家认识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以后,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网络主权”,对青年学生进行维护“网络主权”意识教育,强化他们的“网络主权”意识。只有强化了“网络主权”意识,青年学生才能够在网络行为中自觉地维护我国“网络主权”,为我国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贡献力量。第二,注重法规机制及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强化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智媒时代的飞速发展,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形式、手段和内容越来越隐蔽化,因此相关政府、媒体、组织也要与时俱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形成威慑。尤其是网络立法和网络机制体制的设立,要加强对网络信息发布端的监管,从根源上去切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培养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对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要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加大对事件的惩治力度,让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主动缴械投降。一方面网络监管部门要做到“守土负责”,严格审查信息发布的内容,对于微博、微信、贴吧等舆论平台上公开挑衅、否定我国历史和制度的相关造谣者要加以严惩,追究其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借助强大的5G、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利用好相关网络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信息筛查,建立科学高效的网络舆情研判、分析、监测系统,对于传播不良思潮的言论要及时通过“防火墙”拦截,对于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思想要充分弘扬。

(四)在坚持文化自信中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足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14]。坚持“四个自信”,归根到底是坚持文化自信。历史上有些国家对自己创造过的悠久灿烂文明持虚无否定的态度,这是极端可怕的,丧失文化自信终将灭国灭本。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总是趁虚而入去鼓吹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从而让广大青年学生受众产生不平衡、不满意甚至逆反情绪,进而怀疑和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甚至觉得“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是荒诞离奇的。因此,必须批驳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从根本上遏制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文化场域的蔓延。第一,高校要充分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在坚持文化自信中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一体的民族情怀,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理念价值以及人文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为天地立心”,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坚决批驳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不猎奇、不盲从,从而消解文化自卑心态。第二,高校要重视革命文化,弘扬革命英雄精神。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精神动力。保护好历史文物,带领学生去红色基地亲身感受红色基因与文化氛围,厚植爱国主义情感,坚决抵制对革命先烈诋毁污蔑的低俗网络文化,是树立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第三,国家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实践性。加大对文化产业、文化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来满足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坚持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适应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下大力气增加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激发青年群众的文化兴趣,有利于推动文化全局大发展。文化认同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的一项重要工程,因此高校要积极化解社会负面情绪,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辩证思维去对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追踪研判广大青年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对待文化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要科学分析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及时阻断并消解社会非理性情绪。毋庸讳言,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和国家软实力是一个敌进我退的关系,国家软实力落后,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必定肆虐成灾,而国家软实力强大,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则会影响甚微。因此,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不被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牵着鼻子走”,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

总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凭借虚假、割裂、隐蔽、断流的手段来暗箱操作,进而颠倒历史真相、动摇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严重影响了广大青年、高校学生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的正确树立。贯穿“四史”教育,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保护和传承好中华优秀文化尤其是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的回击。

猜你喜欢

软性虚无主义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一种软性薄膜压力传感器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虚无主义的症状、成因与马克思论虚无主义的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