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经济主义思潮的批判及其方法
——以《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为中心的考察
2022-04-07尚英萌孙迪亮
尚英萌 孙迪亮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日照 276826)
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出现许多新变化,各种扭曲、误读、攻击马克思主义有关资本主义论述的错误思潮也相伴而生。经济主义思潮曾在社会民主党内占据一时优势,是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以下简称《抗议书》)是列宁在流放地接到被姐姐安·伊·乌里扬诺娃-叶利扎罗娃称为俄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的信条”(以下简称“信条”)的经济主义文件后起草的。“信条”中充斥着鼓动工人变政治斗争为经济斗争等错误观念,其作者是国外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联合会的成员叶·德·库斯柯娃。为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捍卫马克思主义,列宁召集包括其本人在内的同在米努辛斯克专区叶尔马科夫斯克村流放地的17位马克思主义者开会讨论了“信条”和批判“信条”的《抗议书》,与会17人一致通过并签署了《抗议书》。《抗议书》对“信条”中的错误论断和观点展开了全面、系统的批判,列宁在批判“信条”时所运用的方法,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捍卫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实践价值。
一、批判经济主义思潮的缘由
经济主义思潮妄图假借马克思主义的名义修正、歪曲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使之堕落为改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不同于与马克思主义站在对立面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生于马克思主义内部的经济主义思潮极具迷惑性,使部分马克思主义者甚至社会民主党人发生了思想动摇。鉴于此,以列宁为代表的社会民主党人必须要批判经济主义思潮,澄清经济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改良,捍卫和发展革命的马克思主义。
(一)“青年派的信条”使列宁深谙经济主义思潮的误导性和破坏性
早在“信条”传入列宁之手前,经济主义思潮已颇具影响力。经济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工人经济运动取得的可喜成绩,使得部分社会民主党人将暂时的成就幻想成最终的目的;二是资产阶级和沙皇政府妄图通过作出一定的妥协让步来迷惑无产阶级。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为此所惑,坚决支持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而反对政治斗争。甚至在1895年列宁领导创立的、作为俄国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最早萌芽的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中也出现了力挺工人阶级仅作经济斗争的“青年派”,他们另立中央,完全背弃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领导工人运动的政治斗争学说。由于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是俄国当时所有组织中最大、最成熟、最有影响力的组织,这使得“青年派”的思想迅速而又广泛地传播到包括莫斯科在内的俄国各主要城市,“青年派”的拥护者遂遍布俄国全境。此外,国外的俄国社会民主党人也深受其害,分裂为“青年派”与“老年派”。国外“青年派”成员叶·德·库斯柯娃对经济主义思潮赞不绝口,并为其写作“信条”。“信条”在社会民主党人尤其是“青年派”中间广泛流传,列宁的姐姐安·伊·乌里扬诺娃-叶利扎罗娃从“青年派”活动较为活跃的彼得堡将“信条”寄给了身处流放地的列宁。
接到“信条”后,列宁精准捕捉到了经济主义思潮的误导性和破坏性。“信条”全景式地展示和概括了彼时的经济主义思潮,其错误论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西欧工人运动的历史出发,认为对政治自由的争取应归功于资产阶级,忽视无产阶级的努力;二是对比西欧工人运动的历史与“现状”,认为工人政治斗争的低迷表明经济斗争已成为工人运动的唯一出路,并借此鼓吹“马克思主义危机论”,妄图阉割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三是支持工人政党放弃独立的领导地位,改变对反对派政党的态度,主动配合资产阶级自由派,积极参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活动;四是抹杀工人运动的阶级性,幻想动员包括资产阶级在内的社会力量帮助无产阶级谋求解放;五是将上述言论套用到俄国,得出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的唯一出路是帮助工人开展经济斗争并参加资产阶级自由派活动的谬论。列宁在接到“信条”后,深刻认识到了经济主义思潮对无产阶级及其解放事业的误导性和破坏性:第一,经济主义思潮假借片面的马克思主义反对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致使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迷失方向、思想混乱;第二,经济主义思潮反对工人政党独立的实质是支持资产阶级自由派夺权,进而继续剥削压迫无产阶级;第三,经济主义思潮“集社会之力解救无产阶级”的说辞只不过是一种空想,资产阶级只想榨取剩余价值而不可能真正关心无产阶级;第四,经济主义思潮对俄国工人运动形势的误判,会使俄国走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继而导致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疾而终。基于此,列宁在接到“信条”后,于1899年8月写作《抗议书》,意图系统地批判经济主义思潮。值得注意的是,《抗议书》只是拉开了列宁同经济主义思潮作斗争的序幕;此后,列宁又写作《同经济主义的拥护者商榷》等一系列论战性文章,并修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希冀摧毁经济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1902年《怎么办?》的问世宣告了经济主义思潮的彻底失败。
(二)经济主义思潮使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发生思想动摇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便一直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主要是站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之外对马克思主义发起攻击。1883年,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去世;12年后,自称为“第二小提琴手”的恩格斯也与世长辞。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主义内部阵营发生分裂,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始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诋毁、污蔑马克思主义,具体如下:
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初,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之外。诚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在它存在的头半个世纪中(从19世纪40年代起)一直在同那些与它根本敌对的理论进行斗争。”所谓“根本敌对”,即马克思主义以及与其斗争的理论都站在“自己独立的基地上”[1]150。在这50年间,马克思恩格斯直接领导批判了四种独立于马克思主义基地之外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上的唯心主义;经济上坚守小资产阶级私有制永存的普鲁东主义;反对国家和独立政党的巴枯宁主义;以杜林为代表,只承认“纯粹经验”、反对唯物主义的实证主义。上述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虽然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因其站在自己独立的基地上,因而迷惑性不大,马克思主义者能清醒地认知到上述思潮的错误之处,自然不会发生思想动摇。
19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于马克思主义内部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崭露头角。“马克思主义创立以后的第二个50年(从19世纪90年代起)一开始就是同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个反马克思主义派别进行斗争。”[1]149这个派别就是尾随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民粹派,此后新生的经济主义思潮也是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变种。民粹主义、经济主义思潮“已经不是站在自己独立的基地上而是站在马克思主义这一共同基地上”[1]150修正、反对马克思主义。如果说独立于马克思主义基地之外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被影响者是非马克思主义者,那么与马克思主义站在共同基地上的经济主义思潮的受众群则包括马克思主义者甚至社会民主党人。囿于经济主义思潮假借马克思主义外壳的迷惑性、伪装性、内隐性,当马克思主义者受到经济主义思潮的冲击时,难免会无法理清马克思主义与经济主义思潮之间的关系,继而迷失方向、动摇思想、不知所措。列宁在批判经济主义思潮时曾写道:“我们不知道是不是会有许多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赞成这种观点。但是,无疑总会有人赞成这种思想的。”[1]86由是观之,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可能成为经济主义思潮的拥趸,俄国普通民众更是如此。如果放任经济主义思潮自由发展,作为社会民主党人指导思想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极有可能被修正为改良主义,这样一来,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便只能付之东流。列宁敏锐地觉察到了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尤其是同与马克思主义站在共同地基上的经济主义思潮作斗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遂写下《抗议书》等多篇著作批判经济主义思潮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诘难与扭曲,以期坚定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民主党人的革命信念、捍卫革命的马克思主义。
(三)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列宁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阵营在经济、社会、军事等力量上都远优于社会主义阵营。上层建筑必然要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决不会容许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学说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非马克思主义者的攻击,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的学说直接为教育和组织现代社会的先进阶级服务,指出这一阶级的任务,并且证明现代制度由于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这一学说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也就不足为奇了。”[1]148因此,当资产阶级为维护本阶级利益而捏造的经济主义思潮出现时,一方面,无论是出于对无产阶级的同情、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还是出于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维护和遵循,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者都不应坐视不管,而是要竭力对资产阶级所维护的、恶意攻击曲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主义思潮作批判。需要注意的是,批判本身不是目的,批判经济主义思潮的终极目标是澄清、阐明和捍卫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正名。列宁在《抗议书》中开篇便指出了本书的写作目的:“告诫全体同志务必防止俄国社会民主党脱离既定路线,这条路线就是组织一个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密切联系的、以争取政治自由为当前任务的独立的工人政党”[1]86。此外,列宁每每批判完经济主义思潮及其错误论断,都会阐明该错误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以及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由是观之,相比于单纯批判经济主义思潮,列宁作《抗议书》的重心更偏向于捍卫、阐明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
另一方面,在同经济主义思潮作斗争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本身也会得到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这种理论本身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者对其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批判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发展的重要路径:一是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总的原则指导,但囿于时代、地域,它不可能回答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问题。而经济主义思潮是19世纪俄国的产物,在批判经济主义思潮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则的指导下,结合时代要求和特殊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之问与国家之题,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二是批判经济主义思潮有助于从侧面加深无产阶级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不减反增。诚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每次被官方的科学‘消灭’之后,却愈加巩固,愈加坚强,愈加生气勃勃了”[1]149。
二、批判经济主义思潮的维度
经济主义思潮以西欧工人运动的历史和“现状”为考察对象,分析了以往西欧工人政治运动高涨的条件和“目前”西欧工人政治运动冷淡的缘由,从西欧工人运动的斗争策略由政治斗争转为经济斗争的前提出发,推出了三个伪命题:作为工人运动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危机、作为工人运动领导力量的工人政党不再独立、作为工人运动依靠力量的工人阶级丧失斗志,意图说明俄国社会民主党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工人阶级开展经济斗争。列宁从前提到结论系统地批判了经济主义思潮的上述论点,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方法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斗争观,从而批驳了经济主义思潮的“马克思主义危机论”。
(一)斗争策略:批判经济主义思潮脱离政治斗争、煽动经济斗争
经济主义思潮以西欧为例,力图说明马克思主义是西欧政治斗争实践的理论表现,“即比经济斗争占优势的政治斗争在理论上的表现”[1]84。而目前由于“政治活动的精力已经消耗殆尽”[1]84以及无组织的“工厂无产阶级愚昧群众走上舞台”[1]84,党内早已发生“实际活动方面的根本变化”[1]85,即由政治斗争转向经济斗争的根本变化。
列宁从三方面对经济主义思潮脱离政治斗争、鼓吹经济斗争的言论展开了批判:第一,澄清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理路。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比经济斗争占优势的政治斗争在理论上的表现”。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政治斗争低迷时期。马克思主义产生时,非政治的空想社会主义风靡一时,正是因为马克思找到了政治斗争这条解放无产阶级的具体路径,马克思主义才真正成为科学社会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不是因政治斗争兴盛而生,而是为反对“非政治的社会主义”、号召无产阶级开展政治斗争而生。第二,阐明了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的辩证关系。针对经济主义思潮所谓的党内早已发生“实际活动方面的根本变化”,列宁认为这根本不是变化,因为“马克思主义把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1]87,“马克思一开始就承认无产阶级经济斗争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1]88。因此,党内出现支持经济斗争的现象是正常的,甚至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在强调经济斗争的同时,“不应该回避工人阶级的一般政治运动和社会运动”[1]88。质言之,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两者缺一不可。第三,明确了政治斗争的首要地位。马克思阐明了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的辩证统一关系,但对于两者谁更重要的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列宁根据实践经验,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政治斗争的首要地位。“历史经验又确凿地证明,当无产阶级没有政治自由或者政治权利受到限制的时候,始终必须把政治斗争提到首位”[1]88-89。
列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政治权利受限时政治斗争是首位”的观点。这为进一步批判经济主义思潮的“马克思主义危机论”、捍卫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支持工人政党独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指导思想:批判经济主义思潮鼓吹“马克思主义危机论”
经济主义思潮先入为主,认为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工人政治运动的高涨时期。而在目前政治斗争冷淡的背景下,伯恩施坦主义粉墨登场,强调政治革命已不合时宜、资本主义将以经济改良的方式和平转入社会主义。经济主义思潮将伯恩施坦主义奉为圭臬,并以此为据,认为伯恩施坦主义的出现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危机”[1]85。
鉴于此,列宁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危机论”是一个伪命题,并发出保卫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号召:一是大多数社会民主党人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危机”。“马克思主义的危机”是经济主义思潮夸大社会党人争论的产物,他们的真实目的是造成各社会党的分裂。伯恩施坦主义只不过代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某一小部分人的思想,而他们要“把革命的工人政党变为改良主义者的党”[1]87的企图,“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多数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坚决谴责”[1]87。假如伯恩施坦主义传播到俄国,“也会遭到绝大多数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同样坚决的回击”[1]87-88。概言之,坚守伯恩施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人数甚少,构不成对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威胁和挑战,也构不成“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二是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的唯一旗帜。虽然马克思主义也支持工人将经济斗争作为解放自身的路径,但是马克思主义绝不支持将经济斗争作为工人解放的唯一和最终路径。俄国革命的社会民主党人的成就证明,“只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1]92。工人阶级只有通过政治斗争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和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才能除掉身上的枷锁、掌握国家政权,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反之,仅开展经济斗争,无产阶级就会永远处于被统治的状态,就无法实现真正彻底的解放。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政治革命道路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不但没有出现危机,反而呈现勃勃生机,当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面对经济主义思潮之流的无理指责时,社会民主党人“要保卫它,使它不致像许多‘时髦理论’那样常常被曲解和庸俗化”[1]92。
(三)领导力量:批判经济主义思潮放弃工人政党的独立性
经济主义思潮从西欧阶级斗争由政治斗争转向经济斗争的错误前提出发,得出了全世界工人政党都要“改变对其他反对派政党的态度”,“参加自由主义反对派的活动”[1]85的荒谬推论。此外,经济主义思潮认为西欧社会民主党是在“已经打扫干净的政治活动场所”[1]86建立起来的独立工人政党,而俄国社会民主党饱受资产阶级和沙皇政府的双重压迫,所以必须先完成反对封建沙皇专制的任务,因而目前俄国“关于独立工人政党的议论,无非是把他人的任务,把他人的成绩搬到我国土地上来的结果。”[1]85
对于以上言论,列宁进行了逐一批判。第一,社会民主党可以争取同盟者,但必须保持独立。马克思早就指明了工人政党对其他反对派政党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夸大反对派政党的反动性,也不能减弱对反对派政党的警惕性。一方面,工人政党不应该把其他反对派政党置于对立面,而“应该支持进步阶级和进步政党去反对反动阶级和反动政党”[1]89。因此,经济主义思潮所谓“改变对其他反对派政党的态度”是不成立的,因为争取同盟者共同为劳动群众争取政治自由是工人政党的一贯行为。另一方面,“只有独立的工人政党才能成为反对专制制度的坚固堡垒”[1]92,才能摒弃资产阶级的动摇性,“其余一切争取政治自由的战士只有同这样一个政党结成同盟并且给它援助才能发挥积极作用”[1]92。因此,不应该是工人政党“参加自由主义反对派的活动”,而应该是自由主义反对派参加独立工人政党的活动。第二,建立独立工人政党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经济主义思潮声称建立独立政党是俄国照搬他人成绩的结果,“这也只能证明他们完全不懂得俄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的最迫切的任务”[1]89-90。一方面,绝大多数社会民主党人赞同建立坚强、独立的工人政党组织和领导工人取得政治自由;另一方面,俄国大部分工人也有建立独立工人政党的觉悟和要求,他们利用报纸发声,表达对政党独立的期盼。概言之,建立独立工人政党是俄国人民群众根据俄国工人运动的现状得出的科学结论,并非照搬他人任务的结果。第三,政党独立已经实现。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将《工人报》作为党的机关报,并通过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言》,其中明确规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独立的工人政党。因此,经济主义思潮反对在俄国建立独立工人政党的行为实际上是“大大倒退了一步”[1]91。列宁指明了在俄国建立独立工人政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突出了政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为批判经济主义思潮抹杀全社会的阶级性质作了铺垫。
(四)依靠力量:批判经济主义思潮幻想联合资产阶级解放劳动群众
经济主义思潮不仅反对工人政党独立,而且主张“党将承认社会”[1]85,他们认为“对于社会阶级的划分持过分死板的看法”,“固执己见的、否定一切的、原始的”[1]85马克思主义,“将让位于民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1]85。
列宁认为经济主义思潮上述言论的错误有二:其一,抹杀阶级斗争的阶级性质,使马克思主义失去革命性,堕落为改良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立场,强调要同一切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阶级作斗争。经济主义思潮所谓的“党将承认社会”,其实质在于制造工人阶级的思想混乱、削弱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作斗争的积极性和战斗力。经济主义思潮妄想党承认社会、集社会之力完成解放劳动阶级的任务,但受资本宰制的资产阶级只会为追逐剩余价值而加重对劳动群众的剥削,因此经济主义思潮倡导的社会民主党人只需要“适应现代实际情况和根据民主原则改变或改良现代社会”[1]85是完全掩盖阶级性的和不可行的。从反对政党独立到抹杀阶级性质,经济主义思潮提倡的“民主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彻底丧失革命性,堕落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其二,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民主党的基本原则,未能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党将承认社会”意味着党将臣服于资产阶级的统治,党的活动被限定为经济活动。经济主义思潮曲解马克思主义解放劳动群众的本质,拘泥于形式上的解放,满足于经济上的加薪、升职、减时,但事实上劳动群众仍然受制于资产阶级、没有获得彻底解放。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暴力革命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使国家政权牢牢掌握在劳动群众手中,从而彻底解放劳动群众。两者相较,马克思主义更注重保障工人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经济主义思潮则只停留于工人暂时利益、局部利益的获取。
(五)主要任务:批判经济主义思潮将经济斗争视为俄国的唯一出路
经济主义思潮低估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抹黑俄国工人阶级的形象,认为他们经常为“政治压迫所窒息,甚至发不出纤弱的幼芽”,“不像西欧战士那样具有组织精神的传统”[1]85,最终得出了“参加,也就是帮助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1]86是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唯一出路和“阻力最小的路线”[1]86的谬论。
对于上述反动言论,列宁用铁一般的事实进行了批驳。第一,经济主义思潮提出俄国工人阶级为“政治压迫所窒息”,“这只能证明他们对俄国革命运动的无知”[1]89。1878年最终目的为“推翻国家现行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1]325的“俄国北方工人协会”以及1875年强调暴力革命、政治斗争的“南俄工人协会”的成立就是明证。事实证明,俄国工人阶级具有政治主动性和组织精神,他们有意愿、用实行同政治压迫作了斗争。第二,俄国具有深厚的政治革命传统。“民意党人”曾登上过俄国的历史舞台,扮演过“推翻专制制度和为人民争取政治权利”的英雄角色。虽然由于依靠力量弱小、指导理论错误,“民意党人”未能实现其政治夙愿,但社会民主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无产阶级的支持下,应该“继承俄国以前一切革命运动的事业和传统”,“把争取政治自由当作全党当前任务中最主要的任务”[1]92。第三,列宁深刻剖析了经济主义思潮鼓动工人仅限于经济斗争的真实意图:“让‘自由主义反对派’在马克思主义者的‘参加’下去争取‘法的形式’”[1]90。换言之,经济主义思潮从根本上代表并维护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利益,鼓动工人进行经济斗争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和维护资产阶级政权。因此,如果马克思主义者承认经济斗争的唯一地位,“就等于政治上自杀”[1]90,这不仅不会帮助俄国工人运动,而且会大大阻碍和弱化俄国工人运动。
三、批判经济主义思潮的方法
列宁在批判经济主义思潮时,充分运用了实事求是的方法和辩证分析的方法:既忠实于马克思主义,又运用大量数据资料,还发动民众公开讨论;既肯定经济主义思潮出现的合理性,又否定其错误内容;既全面批判,又重点突出;既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予以创造性发展。
(一)实事求是的方法
当革命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被经济主义思潮歪曲和庸俗化为改良主义,列宁立刻为马克思主义正名,他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引导人民群众回归马克思主义,一击即中“经济主义思潮”的靶心。
1.回归马克思主义本相
批判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回归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反击非马克思主义的歪曲误解,以达成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
一是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部分著作都是用德文写成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广泛传播,必须将其译为俄文。在将德文译为俄文的过程中,由于部分翻译人员缺乏一定的学科素养、背景知识和宽广视野,译文难免会出现词不达意或以偏概全的问题,所以列宁强调“我们必须根据德文原著来译出引文”[1]179。
二是还原马克思主义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者不仅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其主要观点,而且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换言之,马克思主义者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如上所述,经济主义思潮认为马克思主义于政治运动高涨时诞生,并由此炮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危机论”。列宁从马克思主义生成的宏大历史背景出发,以空想社会主义为例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恰恰生成于政治运动低迷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列宁的批判并未就此止步,而是运用大历史观,考察分析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时期的政治运动状况:“甚至当马克思主义已经具有全副理论武装(《资本论》),并且组织了著名的国际工人协会的时候,政治斗争也绝不是一种流行的实践(当时英国有狭隘的工联主义,在罗曼语国家有无政府主义和蒲鲁东主义)。”[1]87
三是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貌。经济主义思潮以西欧国家政治斗争惨淡、经济罢工活跃为例,强调注重政治斗争的马克思主义已不合时宜,从而走上推崇伯恩施坦主义的改良之路。列宁批判经济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片面性,指明马克思主义既支持工人经济罢工,也支持工人政治斗争,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因此,经济罢工活跃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范围,仍在马克思主义的预想范围之内,党内活动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2.摆事实讲道理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靠实践检验其正确性。空谈道理很难让人信服,科学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彰显其真理与价值光芒。列宁在批判经济主义思潮的错误论点时,不仅求马克思主义之实,而且求实践与事件之实,力求用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列宁力图用事实支撑其论点。列宁在《抗议书》中将经济主义思潮信奉的“信条”原封不动地置于篇首,这一行为本身就体现了列宁忠于事实的态度。此外,列宁批判经济主义思潮的每一论点时,都有事实材料作为支撑,这些材料或是在正文中直接引用,或是用括号加以解释说明。其次,列宁列举的事实具有多样性。列宁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来支撑理论,以图说明论点的必然性而非偶然性。例如,列宁在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于“非政治的社会主义”时期时,就曾列举欧文主义、傅立叶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作为对“非政治的社会主义”的解释说明。如此一来,读者便能自行想象出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无产阶级政治斗争惨淡的时代,经济主义思潮宣传的马克思主义是“比经济斗争占优势的政治斗争在理论上的表现”的谣言便不攻自破。总之,摆出大量事实支撑所要讲解的道理,既有助于读者理解道理,又有利于读者根据事实提升理论认同感和价值判断力。
3.真理越辩越明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还是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都不应该被刻意隐藏:一方面,真理从来都不怕被公之于众,恰恰相反,它迫切渴望为大众所认知和讨论。马克思主义是经实践检验并被证明正确的科学理论,因此无惧错误思潮的挑战,愿意被公开讨论。马克思主义不会因公开讨论而发生任何动摇。另一方面,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不能因其迷惑性、误导性而不被公开,因为这不仅达不到防止其扩散传播的目的,而且很可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结果适得其反。列宁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一定能战胜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挑战,他在《抗议书》中写道:“我们请一切社会民主党人和一切工人小组都来讨论上面引用的“信条”和我们的决议,并明确表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以便消除各种意见分歧,促进组织和巩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事业。”[1]93发动民众对正反两种思想进行公开讨论,一是有利于了解民情,弄清楚民众的思想动态,找出他们被错误思潮引导的根源所在,以便掌握舆论制高点、对症下药,以真理之“矢”更精准地射中错误思潮之“的”;二是民众在讨论中必然要对两种思想进行思考和比较,这种通过主动学习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认同感要比被动灌输更深刻、更透彻、更强烈、更有力量;三是有利于在全社会掀起一股讨论热潮,只要加以引导和设计,这股热潮便能顺势转化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热潮,从而拓宽马克思主义的受众和影响。
(二)辩证分析的方法
实事求是地批判经济主义思潮要求列宁对经济主义思潮作辩证分析,不能完全否定,更不能完全肯定。对经济主义思潮要做全面、系统的分析,突出重点错误。同时,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者不仅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
1.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人们在批判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时,所犯的错误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思绪被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带偏,完全加入敌对阵营;其二,刻意、全面否定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为了否定而否定。其实,一味否定并非提高说服力的最佳路径,而适度肯定有时却能为否定注入强大力量。
在这方面,列宁对经济斗争的否定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他先是赞同“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承认无产阶级经济斗争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给予经济斗争充分肯定;20年后,国际工人协会第一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中也“确切地指明了经济斗争的意义”,但是决议同时强调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应该回避工人阶级的一般政治运动和社会运动”,而应把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结合起来;当前,俄国资产阶级勾结沙皇政府对工人的残酷压迫、无情剥削和暴力镇压的事实表明,“当无产阶级没有政治自由或者政治权利受到限制的时候,始终必须把政治斗争提到首位”。列宁“从有到无”“从肯定到否定”抽丝剥茧地批判了经济斗争至上的说法。先肯定后否定或“欲抑先扬”,既能用宏阔的视野全面、深刻地讲清楚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思想来源,即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产生的来龙去脉和历史渊源,又能给听众足够的反应期、过渡期和适应期,使其慢慢理解、逐步认同对错误思潮的批判。
2.全面与重点的统一
列宁认为,在批判经济主义思潮时,既要全面分析,又要重点批判。全面分析时既要对经济主义思潮的内在逻辑作系统梳理,又要对经济主义思潮的错误点作全面回击;重点批判是为了抓住主要错误,并以此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打通对错误思潮的批判经络。
其一,对经济主义思潮的理解要全面。全面掌握、深刻理解经济主义思潮是与其作斗争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先悟透“批判”本身,“批判的批判”才不会漏洞百出。列宁在对经济主义思潮及其代表作“信条”展开批判之前,先概述了“信条”的主要内容及逻辑进路:“上面引录的《信条》,第一,是‘西欧工人运动发展进程的概述’,第二,是‘对于俄国的结论’。”[1]86
其二,对经济主义思潮的批判要全面。正是基于对经济主义思潮的精准把握,列宁才能得心应手地对其展开从西欧工人运动的前提到俄国工人运动的结论的全面批判。列宁首先批判西欧以往争取政治自由的工人运动是西欧工人阶级参加的结果而不应全部归功于资本家;其次,列宁又批判了经济主义思潮对西欧工人运动“现状”的误读误解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持的偏见,指明经济主义思潮崇拜的伯恩施坦主义“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大多数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坚决谴责”;最后,列宁强调:“由于《信条》作者们关于西欧工人运动的前提不正确,他们得出的‘对于俄国的结论’就更不正确了。”[1]89从而进一步说明了俄国工人阶级开展政治斗争的必要性。
其三,对经济主义思潮的批判要突出重点。只有重点突出,民众才能把握理论命脉,才能跟进思路,抓一点而通全局。列宁在《抗议书》中的每一段论述甚至每一句话,都以政治斗争为中心、为政治斗争服务。如上所述,列宁正是从对“经济主义思潮脱离政治斗争”的批判引出了对经济主义思潮反对政党独立、抹杀阶级性质和鼓吹“马克思主义危机论”的批判。只要抓住政治斗争这个中心和主线,对其余错误观点的批判便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3.坚守与发展的统一
实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理论的创新也应紧跟实践和时代的步伐。在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特别是同“借口现实变化背离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思潮作斗争时,尤其要注重理论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生活在距离马克思较为遥远的时代,不发展马克思主义,很难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做斗争。但我们不能凭空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应沿着经实践检验正确的道路继续发展。总之,批判非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既要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又要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
在谈到1866年国际工人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支持工人运动将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时,列宁科学地预见到了回答两者“谁更重要”这一问题的必要性,“从那时起,各国工人政党已经不止一次提出,当然将来还会不止一次提出一个问题:在某个时候是否应该偏重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或者偏重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1]88对此,列宁根据俄国的实践,总结出了当工人政治权利受限时政治斗争应排首位的历史经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但列宁同时强调“总的或原则的问题,现在还是同马克思主义原先提出的一样”[1]88,即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相结合的原则不可动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永不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