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建设的体制机制探索

2022-04-07刁有江徐金强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产教山东应用型

刁有江 ,刘 悦 ,李 凌 ,徐金强

(1.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2.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长期以来,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山东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保证。随着山东地方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提速增效,应用型人才供需失调的问题在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中日益凸显,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2015年,国家有关部门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进行统筹规划,引导普通本科高校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推动校企紧密合作,促进产教有机融合[1]。为增强普通本科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2020年10月,山东省下发了《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筛选确定39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推动产教融合[2]。2020年岁末,山东省发布《推进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实施方案》,鼓励全省本科高校加快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改革,破解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建设障碍,打造应用型、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3]。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和产业两个系统之间互相协作的协同育人模式,是区域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抓手[4]。当前,山东省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已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本研究基于对山东39所应用型本科高校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分析,梳理了当前山东省区域性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建设实践和存在的不足,尝试对山东区域性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组织保障、平台保障、机制保障的理论体系建设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以期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体制机制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1 山东省区域性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建设实践

山东省目前确立了39家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其中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已拥有深厚的产业背景和鲜明的学科特色。为更好地适应山东省现代产业升级的发展要求,39所普通本科院校主动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积极适应区域产业发展需要,聚力产与教的共融发展,努力提高为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1.1 产教融合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政策保障是区域性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建设改革的指挥棒[5]。党的十九大以来,以《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为标志,国家和山东各级政府部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将产教融合纳入制度安排[6-11]。以《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产业学院发展的实施意见》为例,意见基于潍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服务潍坊地方经济发展为方向,提出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任务、机制和激励措施,鼓励学校、企业多元主体办学,强调潍坊市区域企业在产业学院办学中的主体作用,破解产教融合的堵点,推动驻潍应用型高校与潍坊当地企业紧密合作,对推动应用型本科教育融入潍坊地方经济建设,促进潍坊市职业教育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2]。

1.2 产教融合办学形式多样

当前山东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积极探寻产教融合办学的新路子。青岛滨海学院以校内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实体为载体,把教学过程融入生产过程,校企无缝对接;德州学院与区域重点行业企业如中华老字号品牌企业 “德州扒鸡股份”等共建产业学院,地方特色明显;菏泽学院深化校地融合,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二级学院;烟台南山学院依托南山集团优势推行校企一体化办学;青岛城市学院探索实践产业学院建设,在专业、课程、师资、科研以及就业等各方面与企业展开全面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深度融合;烟台科技学院依托葡萄酒产区的独特地域特色和知名的葡萄酒企业,成立葡萄酒学院,地域特色和产业特色鲜明;枣庄学院加强校地对接,定期发布企业难题清单,提升了教师对枣庄区域产业的科研服务水平。

1.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推进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与山东和康源、华为等龙头企业共建本科专业,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课程资源、共建实践基地、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拓展就业渠道,探索实施校企“双主体、五共同”的协同育人模式;山东协和学院以产业学院建设为平台,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确定教学内容,共建教师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施人才培养,共施人才质量评价,形成校企一体、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新模式;枣庄学院构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123456”“枣庄”模式,“1”为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2”是指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3”指学生培养过程贯穿“素质、知识、技能”三个主线;“4”即责任、价值、内涵、愿景等四个驱动;“5”指学校办学的五个定位,即应用型、创新型、区域化、国际化、高质量;“6”是指构建“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教师团队、实训基地、就业创业”等6个着力点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1.4 实习实训平台建设不断改善

多数山东应用型高校的实训条件不断改善,校外实训教学平台在山东各地遍地开花。以滨州学院为例,该校不断挖掘专业对口的优质资源,开展校所合作、校企联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70处,每个专业优质实践教学基地达3个或以上,2020-2021学年校外实训基地共接纳学生15800人次以上。与山东网商集团、深圳大疆等合作企业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31处。

2 山东省区域性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存在的不足

2.1 山东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设置老化,专业发展方向与山东地方产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是现象依然存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与区域产业需求对接。

2.2 政府部门、学校层面协同发力不足,缺乏指导、协调保障产教融合的领导机构,很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及二级学院尚未建立产教融合领导机构。产教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2.3 山东省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普遍缺乏,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教师为企业服务的科研能力不强,校企人员双向交流不畅,行业人员兼职授课的稳定性较低。

2.4 校热企冷现象依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较浅,企业参与的主动性不足。

2.5 产教协同育人的平台机制尚不完善,学生所学非企业所需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和学校之间信息交流的渠道不畅。

3 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保障体系的架构思路

3.1 组织架构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涉及校、企、政、行等多方主体,产教融合的深化需要各主体间的统筹协调。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产教融合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产教融合,做好区域内产教融合建设的组织实施,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建立由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等多主体产教融合领导机构,负责学校产教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审议各二级学院及各专业产教融合建设方案,负责学校产教融合推进、协调、二级学院校企合作情况的检查评估等具体工作。

二级学院应建立由学院、区域企业、行业等多方参与的产教融合理事会,对学院重大事宜进行决策;建立院长负责制的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按照产业链需求设置专业教研室;制定完善的二级学院办学制度。理事会和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中,应由企业出任负责人,人员组成比例应向企业和行业的人员倾斜,保证企业和行业人员的主体参与作用。在一体化管理原则上,以学院总体管理要求为主线,同时结合企业特色教学模式和企业特色管理模式、实习实训模式,最大限度优化双方资源,共同协商,创新管理模式。

3.2 平台保障

第一,各级地方政府和高校应搭建校企对话交流的信息平台。依托信息平台,校企双方定期发布供需诉求,拓宽校企对话渠道,促进产科教的紧密结合。第二,建立产教融合联盟。依托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等实施共建,打造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人才培养、促进创新创业,公开企业技术需求、公开校企人才信息、公开科技成果目录。第三,建立各级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托这个平台,推进应用型教育教学标准与职业应用能力的契合。第四,推动多元投资主体,共建职教集团、混合所有制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第五,对接产业需要,搭建产教融合的科研平台,共同开展应用型技术攻关。第六,校企共建共享对学生、企业员工和教师开放的实践平台。

3.3 机制保障

①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地方教育部门应建立专业设置指导委员会,定期发布山东应用型院校专业链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状况的分析报告,发布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

②健全产教融合的推进机制。在学校层面,推动山东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改善建设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企业层面,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加强用地、资金支持、税收减免、学生实习实训补偿等激励政策,降低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运行成本,校企联合共同攻克行业技术难题,提高地方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在政府层面,支持地方政府推进以城市为载体,以行业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的产教融合型示范城市建设,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

③完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融合,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共制培养方案,共造育人环境,共建实践平台,共制课程内容体系,共建校企合作课程,共施教学活动,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产与教融合协同育人贯通体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④完善校企人员双向流动常态化机制。第一,建立校企人员一体化互补流动机制。政府应积极制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的原则和实施方案,明确政、企、校在人才流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人才流动的长效机制。第二,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的政策保障机制。在专兼职教师招聘、职称评聘和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技术人才倾斜。第三,搭建校企人员双向交流的激励机制。适当为流动人员减负,明确规定流动人员的工作范围,减少本单位工作任务的安排,保证流动人员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流入方的工作任务,切实提高流动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校企流动人员在流入方的工作成果纳入本单位绩效考核,并将流动工作经历作为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增加应用型学术成果特别是横向课题在职称评聘中的比重,根据横向课题经费的额度赋予级别,校企双方共享应用型学术成果,保证校企流动人员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培训均应核定教学工作量。对校企双向流动的人员,针对个人专业技能短板,精准对标,制定工作目标。根据工作任务,制定考核标准,由校企人事部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计入流动人员绩效考核中。

⑤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第一,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政府牵头,产教联合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第二,强化“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通过拜师结对、企业锻炼、学历进修、创新创业项目训练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健全企业为应用型高校培养教师的机制,打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兼备的应用型教师队伍。第三,完善“双师型”教师激励政策与约束机制。在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建立“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明确退出机制。

4 结语

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10]。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产教相关各方参与主体的共同努力。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锐意改革,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产教融合体制机制,积极探索适合山东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教育与区域产业的互动融合,强化人才培养质量,为山东省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产教山东应用型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