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机理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
2022-04-07张利菊张苗
张利菊 张苗
(1.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内一科,陕西 榆林 719000;2.榆林市星元医院急诊科,陕西 榆林 719000)
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于幸存者而言,其会出现不同程度言语吞咽障碍、认知障碍以及运动障碍等情况[1]。家属在患者康复期间承担主要照顾者责任,其照顾负担以及照顾能力将会对照顾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疾病康复[2]。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主要是对护理工作进行改善,进而提升护理质量水平。急性脑出血患者家庭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引导患者和照顾者主动参与日常护理活动,进而促进机体康复[3]。伴随临床对家庭护理研究的不断深入,时机理论在家庭护理中得到有效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接收的急性脑出血患者照顾者80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及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男5例,女35例;年龄(55.26±5.17)岁;平均每日照顾患者时间(8.22±1.15)h。实验组男4例,女36例;年龄(55.30±5.23)岁;平均每日照顾患者时间(8.26±1.20)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均为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每日照顾患者时间≥4 h;年龄≥18岁;对本次研究同意,自愿签订医疗文书。排除标准:在照顾期间需要获得报酬者;存在精神系统疾病者。
1.2方法 常规组照顾者予以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照顾者予以基于时机理论为家庭中心的护理干预:(1)组建护理小组,全部组员均开展时机理论以及家庭护理相关内容学习,通过开展小组讨论以及查阅有关资料,共同分析后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同时依据目前患者实际病情和临床特点制定健康手册。(2)护理措施,依据时机理论将护理措施划分成诊断期、稳定期、出院准备期、实施期以及适应期,其中前三个时期为医院内干预措施,后两个时期是医院外干预。诊断期患者机体状况较差,照顾者将关注更多放在患者健康状况方面,极易出现焦虑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与照顾者沟通,予以其精神及情感支持,向其介绍疾病相关内容,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在稳定期,教授其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的方法,掌握患者病情,并为其介绍接下来的治疗、护理措施等。在出院准备期,为照顾者介绍患者院外康复措施和心理干预,尤其需要介绍复诊的必要性,药物不良反应观察要点,开展居家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同时予以心理支持,鼓励其增强照顾信心。在实施期,由于照顾者需要承担主要照顾任务,故而压力较大,并且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导致其出现不良情绪,医院护理人员需定期开展电话随访,社区护理人员进行上门指导,协助其更好地适应新角色,指导照顾者定期陪伴患者来院复查。在适应期,照顾者已经适应新角色,并且该时期患者病情得到有效康复,护理人员为其介绍疾病预防有关内容,包含控制情绪、药物、饮食以及运动等,帮助照顾者使用智能设备学习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合理调节生活节奏。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照顾能力和照顾负担。选择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量表[4]评估照顾能力,最终得分同患者照顾能力呈反比;选择照顾者负担量表[5]评估照顾负担,最终得分同患者照顾负担呈正比。
2 结 果
干预前,常规组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24.36±5.39)分、照顾负担得分(39.75±8.26)分,实验组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24.28±5.31)分、照顾负担得分(39.72±8.19)分;干预3个月后,常规组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18.40±4.11)分、照顾负担得分(20.08±5.11)分,实验组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14.42±3.26)分、照顾负担得分(15.63±4.02)分。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照顾负担得分均低于常规组(t=4.798、4.329,P<0.05)。
3 讨 论
时机理论认为伴随时间发展,照顾者的照顾体验会出现相应改变,其将患者康复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医护人员需在相应阶段,依据照顾者需求、情绪以及能力等对干预措施进行合理调整,最终发挥提高照顾水平、改善不良情绪以及促进机体恢复的目的[6]。当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时机理论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获得良好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分、照顾负担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分析结果可知,结合时机理论将护理措施划分成5个阶段,分别是诊断期、稳定期、出院准备期、实施期以及适应期,为患者照顾者开展基于时机理论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在干预后患者神经功能逐渐恢复,需要面对回归社会,此时患者对照顾者的需求不断升高,同时参与护理积极性也有明显提升。但是照顾者在心态以及情绪方面波动性较大,因此在院内干预阶段,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健康宣教,提升其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教授其疾病护理措施,同时予以照顾者心理支持,进而能够使其在患者出院后及时转换角色,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患者照顾中,进而可提升其照顾能力[7]。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神经功能逐渐恢复,照顾者不仅需要鼓励患者回归社会,还会担忧疾病复发。但是由于其缺少专业指导,进而增加照顾负担。对照顾者开展基于时机理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院内干预时期,照顾者能够获得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掌握药物不良反应评估和处理措施,了解居家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内容,使其照顾信心增强[8]。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并逐渐回归社会时,医院医护人员以及社会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定期随访,指导其掌握疾病预防相关内容,协助其更好的在不同阶段进行角色转换,并对家庭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因此能够减少照顾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