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2022-04-07常亚倩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2年10期
关键词:秦安县蝼蛄块茎

常亚倩

(秦安县农业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甘肃 秦安 741600)

马铃薯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营养成分全面,具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等多重功效,食用价值、工业价值较高。为满足市场对马铃薯的高产量、高品质需求,积极推广应用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秦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北部,总面积1 604 km2,下辖12个镇、5个乡,常住人口416 337人。秦安县属陇中南部温和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降水较少,干旱频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湿冬干,年平均气温10.4℃,年平均日照2 206.7 h,无霜期年平均174 d,独特的气候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马铃薯是秦安县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秦安县主栽优势作物之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加大了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创新推出“联合党支部+联合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了以种植马铃薯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农业发展格局。据统计,当地常年马铃薯播种面积约0.87×104hm2左右,并建设了马铃薯示范基地。在助推马铃薯种植产业升级的同时,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助推了乡村振兴发展。

但是,调查发现当前秦安县马铃薯种植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栽培品种混杂、良种覆盖率低、优质专用品种少,田间管理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科学等,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降低了农户种植效益,不利于马铃薯产业良好发展,因此推广应用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势在必行[1]。

2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2.1 科学选地

结合马铃薯生长特性,优选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灌水排水便利、土壤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富含有机质的地块,以pH值为5.5~6.5的酸性土壤种植马铃薯最为适宜。要远离各类污染源,包括:化工厂等,防止影响马铃薯品质。以成片集中土地种植马铃薯为宜,便于机械化播种、收获作业,提升马铃薯生产效率。

2.2 整地施肥

选地后需对土壤进行翻耕处理,翻耕深度控制在25 cm左右,让土壤接受阳光暴晒,杀灭土壤中的虫卵和病原菌。整地时需将田间的杂草、石块、枯枝败叶等清理干净,避免对马铃薯生长造成影响。整地时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0.067 hm2施加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尿素30 kg、过磷酸钙40 kg、硫酸钾20 kg。有机肥撒施在地表深翻入土,化肥施入大垄中间浅沟中[2]。

2.3 合理选种

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气候环境、降水情况、土壤墒情、市场需求、用途等多方面因素合理选种。优选具备较强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的优质、高产马铃薯品种,以播种脱毒马铃薯为宜。以秦安县为例,适宜播种的马铃薯品种主要包括:庄薯3号、陇薯3号、陇薯3号、青薯3号等。要确保所选择的马铃薯品种净度>95%,纯度>99%,发芽率>95%。同时确保薯种型完整、无病虫害、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禁止选用畸形薯、龟裂薯、粗糙薯。

2.4 种薯处理

2.4.1 催芽

在播种前2~3周将种薯放置于温暖向阳的环境下催芽,温度控制在13℃左右,每间隔2 d翻动1次,确保晒种催芽均匀,晒种时避免遭受雨淋和霜冻,在发现种薯幼芽变绿变紫后即可进行切块处理。

2.4.2 切块

播种前2 d对种薯切块,每块薯块质量控制在30 g左右,要确保每个薯块至少有2个芽眼。切块时应做好切刀的消毒工作,可用高锰酸钾、酒精等消毒,切块时遇到病薯,应及时更换切刀,防止传播病毒。

2.4.3 拌种

种薯切块后,用草木灰拌种,并放置于阴凉通风的位置让伤口愈合再播种。

2.4.4 种子包衣

推广应用种衣剂对薯块进行包衣处理,起到杀菌杀毒的效果,降低烂种的概率,保证出苗率[3]。

2.5 播种管理

第一,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为宜,当气温稳定在10℃~15℃时即可播种;第二,要合理选用播种方式。降雨多、灌溉便利则应垄作,相反则平作。播种时选用马铃薯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起垄、铺地膜、铺滴灌带等各项工作,优选幅宽90 cm的地膜,滴灌带配置采用一膜一管,一管双行,行距控制在20 cm、60 cm,株距25 cm,滴灌带间距控制在100 cm,播种深度控制在10 cm左右,播种量每0.067 hm2用种150 kg左右;第三,应控制播种密度,早熟品种保苗密度为5 500株/0.067 hm2,中晚熟品种4 500株/0.067 hm2;第四,播种作业时应在播种机上配备1~2人,密切观察播种情况,避免出现漏播、多籽等现象。

2.6 田间管理

2.6.1 破膜放风

一般情况下,马铃薯在播种2周后会陆续出苗,此时要做好田间查看工作,及时破膜放苗。在子叶出土并张开时用手指、刀片将地膜开一小口将幼苗引出膜,并将开口位置地膜用土封严,避免灌风。应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合理控制放苗时间,避免高温导致烧苗。

2.6.2 查苗补苗

破孔放苗时,如发现存在缺苗现象,应及时补栽。播种时可将多余的薯块密植于地头,便于后期补苗使用。补苗时,需挖穴浇水,并施加少量肥料再移栽补苗,保证移栽成功率。如无备用苗,可从多苗穴自其母薯块基部掰下多余的苗移栽,达到齐苗的目的。

2.6.3 中耕培土

做好中耕培土工作,可提升土壤疏松透气性,加快根系生长,促使块茎膨大。应密切留意土壤状况,如土壤存在板结现象,应及时松土,提高出苗率。一般情况下,齐苗后即可中耕培土1次,深度控制在8 cm左右,同时要去除田间杂草。间隔2周后再中耕1次,此次中耕培土宜稍浅。进入现蕾期后,即可进行第3次中耕培土,增厚结薯层,防止后期薯块外露。

2.6.4 水分管理

一般情况下,在发芽1.5 cm时如无降雨则可浇水1次;块茎形成至初花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出苗至块茎形成期,应确保表土2 cm见干见湿;初花至收获前3周,是马铃薯生长需水关键期,此时应保证土壤含水量达到80%左右,在收获前1周应停止浇水。

2.6.5 肥料管理

前期施加充足基肥的情况下,后期可不追肥。否则应结合马铃薯生长情况及时追肥。幼苗期,可结合中耕培土每0.067 hm2用尿素6 kg兑水浇施,利于保苗;马铃薯开花后,可每0.067 hm2用0.5%磷酸二氢钾溶液50 kg喷施于叶面;针对氮肥不足的地块,可增施尿素100 kg/0.067 hm2,每间隔2周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即可;针对缺硼、缺锌的地块,可每0.067 hm2用0.3%硼砂溶液60 kg喷施,每间隔1周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需要注意,马铃薯属喜钾作物,因此农户应重点施加钾肥,减少对氯化钾等肥料的使用,避免对马铃薯品质造成影响[4]。

2.7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对马铃薯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绝产,给农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农户应结合当地马铃薯病虫害流行特点、趋势、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控方案,综合应用农业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提高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水平,保证马铃薯产量和质量。

2.7.1 早疫病

早疫病是马铃薯栽培中常见病害之一,该病也被称为轮纹病,其病原为茄链格孢,会对马铃薯块茎、叶片造成较大的危害。叶片患病后,会出现褐色斑点,呈圆形,后期变为暗褐色,病斑处有霉状物,呈黑色,后期叶片逐渐枯死。块茎患病后,会出现暗褐色病斑,有的呈椭圆形,有的呈不规则形,后期会逐渐腐烂。该病多发于马铃薯生长后期,会导致产量下降。温度达到25℃且湿度达到80%时发病率显著升高,尤其是7月—8月是该病的高发期。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种,优选高抗性早熟品种;科学选地整地,增施有机肥,提升植株抗病力;控制播种时间、密度,避免影响田间光照和通风;及时追肥、灌水、除草,满足生长对肥水的需求;重视对田间病残体的清理,防治病菌传播;坚持轮作,优先和非茄科作物轮作;如发现病薯,应及时清除。②化学防治。预防时,可喷施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发病后,可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要轮换使用药剂,防止出现耐药性。

2.7.2 晚疫病

秦安县马铃薯晚疫病发病率较高,其病原为致病疫霉,会对茎、叶、块茎、花蕾、浆果等造成较大的危害。叶片被为害后,会出现黄褐色的斑点,呈不规则状,潮湿环境下病斑不断扩大并形成霉状物,颜色为白色,干燥环境下不会出现霉状物。茎部发病后,会出现褐色的条斑,潮湿环境下会出现白色霉状物。薯块患病后,会出现凹陷褐色病斑。该病发生后会导致植株枯死,进而减产。阴雨连绵天气时发病率升高,尤其是一些滥用氮肥和地势低洼的地块,发病率最高,危害最大。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做好选种工作,优选抗病性强脱毒马铃薯品种。切块时做好对切刀的消毒工作,防止病菌的传播;合理轮作,禁止和番茄及十字花科作物连作。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保证田间排水畅通,控制土壤湿度。科学施肥,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适当增施钙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如发现有病株应及时将其清除并撒石灰;②化学防治。预防时,可在马铃薯幼苗期、地下块茎膨大期叶面喷施25%嘧菌酯悬浮剂水溶液1 000倍液、50%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水溶液800倍液。发病后,可喷施2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霉灵锰锌600倍液,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3次即可[5]。

2.7.3 蚜虫

蚜虫会对马铃薯造成较大的危害,以桃蚜为主。蚜虫通过积聚在叶背、花蕾等部位吸食汁液,导致营养流失,影响正常光合作用,后期被危害的部位逐渐弯曲枯卷。不仅如此,蚜虫亦是病毒传播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马铃薯正常生长。

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做好田间杂草清理工作,破坏其栖息场所;越冬前灌溉,杀灭虫卵及成虫;②生物防治。利用黄蜂、甲虫等害虫的天敌可捕食诱杀蚜虫;利用蚜霉菌亦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③化学防治:穴内施杀虫剂,如:70%灭蚜松可湿性粉剂、3%乙拌磷颗粒剂等,可有效防治蚜虫;喷施0.1%灭蚜松、0.2%敌百虫、杀灭菊酯3 000倍液,效果显著。

2.7.4 蝼蛄

蝼蛄亦会对马铃薯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蝼蛄属杂食性害虫,啃食马铃薯幼苗根茎,极易导致幼苗死亡。同时,蝼蛄可吃新播的种子,喜食刚发芽的种子,造成缺苗断条。安全越冬的蝼蛄,次年会继续危害马铃薯生长,导致减产减收。

防治方法:施用充分腐熟发酵的厩肥、堆肥等有机肥,可减少蝼蛄的产卵;将敌百虫、辛硫磷等药剂拌入麦麸或者米糠等饵料中制成毒饵并撒施在地面上,可有效诱杀蝼蛄;苗期用40%的辛硫磷乳液2 000倍液灌溉,效果显著;利用蝼蛄的趋光性,在蝼蛄羽化期用设置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可起到不错的诱杀效果。

2.8 收获作业

马铃薯成熟后,应及时收获。大部分叶片变黄枯萎且块茎停止膨大易与植株脱离时即可收获。收获前5 d,需用马铃薯茎叶杀秧机切碎茎叶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便于后期收获。收获时,需结合马铃薯用途、土壤环境合理选用机械设备,常用机械包括:简易挖掘机、分段收获机、联合收获机等。马铃薯收获后需晾干块茎,食用薯则禁止长期日晒。贮藏马铃薯时,应按照菜用型、加工型马铃薯的收购标准分级堆放贮藏,控制好贮藏环境,温度以1℃~3℃为宜,湿度以85%为宜,防止马铃薯腐烂变质影响品质及销售效益。

3 结语

综上所述,马铃薯是秦安县特色、优势、主导农业产业之一,保证马铃薯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针对当前秦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所暴露出的各项问题,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推广应用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掌握马铃薯栽培技术要点,提高马铃薯产量质量及种植效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发展,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秦安县蝼蛄块茎
“五项全能”好手
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在秦安县召开帮扶衔接会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省直及中央在甘单位帮扶秦安县工作推进会召开
甘肃省秦安县桥楠初级中学学生书画作品选登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不靠谱的蝼蛄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走进天水市秦安县王窑初级中学——大山上最美是坚守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