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研究

2022-04-07李建伟杨梦佳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弘扬科学家精神

李建伟,杨梦佳

(1.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2.浙江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杭州 310018)

2019年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吹响了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号角。[1]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2]在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短时期内不会完全消失,而是会时起时伏,人类无法回归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状态,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各方面都会继续受疫情的影响,同时,也让人们充分认识并体验到了科技的力量,唤醒了科学家精神的形塑价值。在这一背景和趋势下,科学家精神的弘扬既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之必须,又是建设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之必要,更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价值旨归。

大学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潜在力量,将担负起科技强国的历史重担,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一代代科学家所孕育的科学家精神至关重要。因此,准确把握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探究其所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形成与发展

恩格斯说过:“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3]精神作为人实践的产物,是人独有的自我意识存在,也是人在具体实践中追求理想、实现价值的最终呈现。后疫情时代的科学家精神既是中国科学家当下实践活动的价值体现,又是中国特色科学文化的核心内容,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贯穿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始终,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科学家精神涵盖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精神特质,是对科学精神时代化的守正创新,具有教育、引导和规范等诸多功能,而大学生作为创新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潜力人群,必然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推动者以及创造者。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最鲜明的特征,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尤其是在目前疫情还没有完全消失,需要全人类合作应对的形势下,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下苦功夫学习,打好知识功底,突破思维定势,涵养创新能力。同时,科学家精神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团队协作的责任感以及勤勉拼搏的奋斗精神等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因此,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回应,也是其自我人格塑造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4]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就要厘清“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育什么样的才”的时代问题,明确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具体任务。[4-5]后疫情时代,一方面科学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包括重大疫情在内的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然要培育和发扬科学家精神,把握科学家精神“所以必然”的时代脉络,推动大学生科学家精神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向建构,探讨科学家精神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蕴含的价值。

人格是一个人特有本质的存在状态,反映个体以相对稳定的特有的行为和态度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素质。[6]科学家精神在大学生人格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大学生通过对科学家精神所蕴含的高尚品格的撷取和认同,逐步内化于自身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情感表达和行为模式之中来提升自我。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人格向度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自立自强的爱国情感。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爱国意识,尤其是关乎到国家安全、民族尊严等重大事件,大学生自觉在网上线下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表达出强烈的国家责任感与民族尊严感,并且能够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爱国意识与奋斗目标紧密相连,肩负时代使命,树立报国之志。第二,锐意进取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在常规的思维模式基础上进行开拓和超越,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寻找更有价值意义的解决模式,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课外实践的过程中常常能够灵活贯通、举一反三,具有独立思考和敢于实践的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第三,求真务实的纯粹信念。学问之道在于求真和务实,大学生在科研实践中保持实事求是的理性思考,摒弃人云亦云的盲目思维,勤学苦练,深入研究,致力于真理的探求。第四,乐于奉献的道德品质。科学家在科研事业中始终保持静心笃志、潜心钻研的定力,不为名利所动,艰苦奋斗,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时代的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为他人和社会服务,逐步养成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例如,无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前往教育、人才贫乏的地区,为祖国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其道德品质在实践中得到极大提升。第五,团队协作的责任意识。科技创新需依托于团队协作,不同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携手攻关,集中团队的智慧助推科研工作实现新突破,同样,大学生也应当具备团队意识,与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全力以赴共同完成同一目标。以“创新、求实、协同”等为内核的人格特质有机地统摄在科学家育人精神的价值意蕴之中,发挥科学家精神内在的育人功能。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应“内外兼修”,既要注重涵养内在品格,又要增强外在行事能力,将科学家精神由潜化显地融入到自身的思维模式和言行举止中。因此,弘扬科学家精神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维度,也是大学生科学人格养成以及全民科学素质发展的核心所在。

二、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现实境遇:问题与困境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人类发展面对更大挑战,需要人类以更负责任、更积极进取的精神去破解和应对。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新时代,思想更加开放,眼界更加宽广,具有更加独立的见解与主张,[7]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也更加强烈。然而,娱乐文化裹挟、育人功能偏失、功利主义腐蚀等多种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使其容易陷入价值选择偏颇的尴尬境地,不利于科学家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对此,在大量梳理和分析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对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问题进行分析。共发放问卷1653份,回收有效问卷1653份,总体有效回收率100%;其中,大一占35.7%,大二占29.3%,大三占22.2%,大四占12.8%;文科占32.9%,理科占17.7%,工科占44.5%,其他占4.9%。

(一)“泛娱乐化”现象消解着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自本世纪初以来,基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输变革,娱乐内容在呈现井喷式发展的同时不断越界并侵蚀人类的精神家园,无处不在的娱乐内容预示着“泛娱乐化”现象的到来。[8]“泛娱乐化”现象主要以新媒体为助推载体,制造娱乐噱头来博取眼球,最大限度地来满足观众的享乐追求和感官刺激,致使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不断涌现。然而,身为“网络土著”的大学生正是“泛娱乐化”所俘获的主要群体,他们正处于接受信息快、学习能力强的阶段,但同时又欠缺对信息辨别、处理和消化的能力,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过程中易受到“泛娱乐化”的麻醉,进而引发大学生价值观真空。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上网娱乐消遣的占83.79%,聊天的占80.46%,听音乐、看电影等占60%左右;大学生的网络利用情况在娱乐空间上占比趋于明显。“泛娱乐化”模糊了科学家精神内涵,呈“知行不一”矛盾态势。部分大学生喜欢享乐的生活状态,他们内心虽敬佩科学家们,但自身不愿意去成为先进典型;高达42.11%的大学生不愿意选择成为科学家并为之奋斗,只有4.84%的大学生“非常愿意”。

(二)高校培育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力度存在偏差

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思潮汇聚之地,是“晴雨表”与“风向标”,[9]同时高校在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显示,高达91.16%的大学生认为当前高校的学术不端、学术造假、学术腐败等现象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影响较大或非常大;可见,高校学术环境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科学家精神的推崇。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高校培育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方法缺乏创新,模式僵化,难以摆脱“一锅煮”的教育方法,实际教育效果不理想,与此同时,德育教育“条块分割”现象不利于科学家精神的整体性吸收和推进。

(三)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自为性意识薄弱

当前,在高校的思想引领与培育下,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自觉性接受”到“自为性发展”转变过程依旧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大学生自身对科学家职业依旧存在刻板印象,对科学家群体认同感不高。大部分学生认为科学家群体具有一丝不苟、高高在上的形象,在自身学习和融合科学家精神过程中自发性地产生差距感,进而对科学家群体缺乏强烈的认同感。其次,一些大学生投机意识强烈,科学家精神式微。大学的学习压力、管理措施等相比高中较宽松,部分学生逐渐放宽对自身的要求,出现“逃课”“沉溺网络游戏”“无效宅”以及“急功近利”等不良行为。最后,大学生易满足于“技术为王”的科学色彩,忽视科学家背后孕育的更高层次的文化精神。大学生对科学的关注更加倾向于实质性的、具象化的科学技术,容易满足于短浅狭隘的“小用”“实用”以及“功用”,反而忽略了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科学家精神的“大用”“无用之用”。

三、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现路径:实践与对策

(一)推进“融媒体矩阵”思想引领,优化网络“软环境”

融媒体作为一种动态的新型媒体,是多功能媒体优化组合的产物,它有机融合了传统媒体的可信性与新媒体的舆论性优势,呈现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10]融媒体环境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运用多重媒体立体传播的模式和框架,充分发挥融媒体的整合性、互动性和多元化等诸多功能,为大学生科学家精神的培育提供有效载体。

首先,构建政府、社会、高校主流媒体“同心圆”,全方位助推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形成。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校协同组织弘扬科学家精神,以科学家精神内涵为向心力,有效整合媒体信息,拓宽新媒体内容深度,推动主流媒体内容价值最优化,从而发挥教育功能,引领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在政府方面,需要提升主流媒体的引领价值,重视主流媒体的内容建设,增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引导和把控社会舆论,使弘扬的科学家精神内涵更加精准、深刻、向上。在社会方面,新媒体行业要加强自身的伦理道德建设,树立规则意识,遵循行业规范,注重传播内容的真理性和真实性,理性表达,并鼓舞各类“大V”“up主”等新媒体用户讲述科学家故事,扩大群众基础,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科学家精神的激励作用。在高校方面,要强化宣传阵地意识,勇担育新人重任,注重大学生科学家精神的培育,校园媒体要始终与主流文化、主流价值同频共振,讲好科学家故事,潜移默化地破除大学生心目中科学家的刻板印象。

其次,构建以学校官方媒体为主导,各部门、院系、社团官方媒体联动的“高校‘微育人’体系”,共同推动高校科学家精神建设。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1]高校要利用好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国精神、优秀文化、科学家事迹等主流价值内容,各个职能部门、院系团委、社团组织官方媒体共同推动学校主流思想建设,组织大学生深入学习科学家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协作精神、育人精神,从而引领大学生继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

(二)构建思政教育立体化模式,打造科学家精神“生态圈”

高校应加紧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将科学家精神渗透到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推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首先,高校要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的课程资源,落实后疫情时代的科学家精神教育。教育主体有意识地将弘扬科学家精神渗透到课程教学,根据不同门类的学科课程,遵循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原则,把科学家精神所呈现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育人”精神融入到课程培养要求中,形成更强大的协同效应。具体而言,思政课要建构科学家精神的专题教育,设置科学家精神的章节体系,把握科学家精神的价值导向,与此同时,将科学家精神渗透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增强科学家精神育人的影响力,使科学家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其次,高校要大力开展科学家精神主题教育。教育主体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践基地等育人资源,挖掘其中蕴含的科学家精神主题,通过组织关于科学家精神的团日活动、志愿服务、学科竞赛、学风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多种主题活动,将科学家精神内化到学生价值体系培养中,外化为学生的实践行动,增强课程思政的“厚度”和“丰度”。

此外,还应改革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涵养校园科学家精神氛围;倡建以“求实、创新、协同”等为核心的科学家精神,完善校园科学文化建设制度和管理体制,把创新精神、爱国精神等融入其中,切实为大学生弘扬科学家精神提供优质载体。

(三)培育大学生科学家精神的“自我教育”能力,凝聚多元化价值导向

后疫情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弘扬既规定着大学生要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又支配着大学生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精神实质纳入自身的内在意识和外显行为。一是树立后疫情时代正确的偶像观,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高校要积极挖掘新时代“偶像”,尤其是抗击疫情期间涌现的模范科学家,赋予其时代意义,解读新“偶像”精神内涵,加强榜样示范教育,激励大学生向先进典型学习,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偶”观。与此同时,高校应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引导大学生媒介主体性发展,科学掌控、有效吸收网络信息,提高大学生网络时代的主人翁意识。二是厚植后疫情时代的科学家精神,增强对科学家的认同感。大学生对科学家精神的认同是在自我建构与反思的动态过程中有效增强价值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唤醒主体意识。在微观上,大学生深刻学习和掌握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和要领,追求科学家精神的价值旨归,做到真学、真懂;在中观上,将科学家精神与日常生活实践、专业课程教育联系起来,将科学家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做到真用;在宏观上,将科学家精神与人生理想信念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立志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弘扬科学家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假如我是科学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