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初探

2022-04-07彭益民周正刚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业态文化产业文化

彭益民 周正刚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 410006)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和促进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客观需要。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是指文化产业作为系统,其各部分、要素、样式、业态以及其他方面之间处于较好组合和良性运行状态。主要包括文化产业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协调、文化产业各业态的协调、文化产业发展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调等。推动和促进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其贯穿于文化产业发展和振兴的全过程。

一、促进文化产品的供需协调

无论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其产品无不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解决人们的精神“饥渴”问题。文化消费有供给与需求两个侧面,即“供给侧”和“需求侧”。文化作为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必然遵循共同的经济和市场规律,对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改革,是促进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一)拓展文化消费市场,着力需求侧发力促协调

如同物质生产一样,精神生产和文化消费要顺利进行、有效运转,必须正确处理和解决供需矛盾。文化消费的供给与需求相协调,就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适应、相匹配,不存在过分的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常会显露出两方面的矛盾。一方面是群众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但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增长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生产了大量的文化产品,但真正受群众欢迎的不多,有的产品甚至无人问津,供需错位。解决供需矛盾,需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发力,下气力解决好二者的协调和平衡问题。

从文化产业的需求侧看,购买欲望和消费能力是其两个基本因素。如果有消费能力却不购买,或者有需求却没有消费能力,都不能产生现实的需求。当前,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需求在不断增长。我国在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其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购买多样化、个性化文化产品的愿望不仅存在而且很充分。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大大降低,极大增强了居民的文化消费能力。但当前,仍存在文化产品和服务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大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

推进需求侧改革,扩大文化消费市场,一是要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必须在重点领域选择和策划一批有震撼力、有特色、有规模、有辐射作用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扶持,以带动其他产业项目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结构的改善和调整。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热情普遍高涨,群众既需要优质的传统文化产品,也需要形式多样的视听网络文艺、网络媒体、网络出版、网络游戏等新兴文化产品。因此,我们既要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产业,也要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二是要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激发群众内生的消费动力。我国文化消费市场总体上发育还不完善、不充分、不平衡。很多文化消费有市场,群众有消费愿望,但文化产品缺乏。比如,中老年人特别是离退休人员,其休闲时间多、消费能力强,但适应他们的文化产品偏少,其消费潜力没有被很好地开发释放出来。同时,培育文化消费市场也意味着要培育、引导消费者。文化消费旨在提高国民文化和文明素质,并不能完全由消费者凭感性、感觉去选择,而应当由政府和社会加以引领和导向。比如,有些传统文化产品如戏曲、曲艺、民间歌舞、非遗作品等,对于年轻人来说,心理上有距离,可能较少受到他们的青睐。而外来、新兴的娱乐文化形式和样态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也挤压了传统文化产品的生存空间。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和体制机制的引导作用,让更多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产品亲密接触,培育其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另一种情况是,许多文化经典或精品可能因为其“高大上”而缺乏消费者,而大量低层次的文化消费如电游,网游,低俗的娱乐、搞笑等却充斥文化市场,如果任其自由生长不加抑制,就会导致人们精神空虚和素质劣化。这就需要提升文化消费的品质,对低层次的文化消费进行一定的限制和弱化。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虽有了更多的可能,但我们在挖掘、扩大文化消费市场的同时,也要加以规范和引导。三是要建立文化创新体系,创造更多更好广大消费者需要的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对于文化产品,人们更容易“喜新厌旧”。与时代同行,从新时代汲取养分,是文化产品具有生命力的不二法门。只有顺变善变、善作善成,源源不断地创作生产出新产品,人们才能在琳琅满目的精神食粮和文化服务中享受文化的“盛宴”。因此,我们需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状况,着力开发一些文化需求,培养一些文化需求,提升一些文化需求。拓展文化消费市场,生产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是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文化需求的必由之路。

(二)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着力供给侧发力促协调

群众需要文化,需要文化消费,因而优质文化产品是必需品。激发群众的文化消费热情,关键是要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优质文化产品,推进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供给侧发力促协调,就是要在提高文化产品供给质量的基础上,用改革的办法和方式促进文化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供给结构对群众文化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扩大文化的有效供给。

为此,要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大力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群众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缺乏什么,就创作什么;期盼什么,就提供什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要准确把握文化需求信息,捕捉群众的兴奋点,生产群众欢迎、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要下气力解决文化产品过剩的问题,坚决压减雷同积压的库存书、无缘演播的影视剧、圈内叫好不叫座的演艺节目等,遏制文化的无效供给。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和文化精品战略,提高文化产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使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供应充足富余。比如,多生产一些适合中老年的文化产品,能够使他们的文化生活得到提升;多生产一些适合打工仔、农民工的文化产品,使他们单调的文化生活得到改善;多生产一些适合留守儿童的文化产品,使丰富的文化营养浸润青少年的心田;多生产一些有品位、有思想内涵的正能量作品,使文化产品更好地发挥教育人民的功能。做好文化产品的供需协调是篇大文章,毋宁说这是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务必抓实做好。

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最重要的是要强化品牌观念,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一批有深刻思想内涵、有影响力、有代表性的文化品牌。一要品质优化,有思想内涵和内容。空洞无物、镜花水月,再“高大上”,也不可能有长久的魅力。优质文化产品才是致胜之道,消费者愿意为内容上乘的作品买单,不愿为“假大空”的作品付费。当前,我国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整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但离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仍有不短的距离,真正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还不多。特别是人民群众对文化创作生产中存在的粗制滥造、低俗庸俗媚俗、一切向钱看等问题反映强烈。因此,必须加强文化创作生产的引导,坚持内容为王,把生产群众喜爱的优质文化产品作为重点来抓。二要生活化,真实反映社会生活,体现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好作品不仅能够直面社会,把握发展趋势,揭示生活真谛,而且能够接地气,扎心、走心,吸引人、感召人、打动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多采用群众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把尊重市场规律与尊重精神产品创作规律结合起来,把提高和普及结合起来,坚持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喜不喜欢作为评价作品的基本标准。三要美学化,文化产品最突出的特点是审美,塑造美、追求美、体验美,给人美好的享受和追求。无论文化产品的形式如何变化,审美不能丢。现在95%的用户喜欢通过手机终端收看网络视频,传统的电影、电视和个人电脑的“横屏”收看开始转向了重手机终端的“竖屏”收看。手机视频有着重社交、重搞笑、轻故事、轻场景的创作特征,而且海量的信息和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可能会淡化作品的审美取向,因而需要加以规范和导向。我们只有从供需两侧同时发力,既拓展和培养文化需求,又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才能实现文化产品的供需平衡与协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促进文化产业的业态协调

文化产业业态是文化产业的表现形式和现实样态,是其运转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代社会,传统文化业态和新兴文化业态构成文化产业的两大主干。数字时代新技术深度融入和运用于文化,是文化产业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形成和区分的重要标志。没有传统业态就没有新兴业态,传统业态是新兴业态的前提和基础;而没有新兴业态推动传统业态转型升级,传统业态的发展不仅受到影响,有的业态甚至还可能湮灭和消亡。因此,促进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的协调发展,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革新传统业态促协调

如果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其所依托的技术看,可以将文化产业的业态分为传统业态和新兴业态两大类。传统文化业态是历史留传下来已有的比较固定的成熟形态,大致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印刷发行业、文化艺术业、文化娱乐业、文物保护业、体育休闲业、演艺业、广告业等。新兴文化业态是数字化时代不断生成和涌现的新型文化产业形态,主要指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核心衍生出来的文化业态,大体包括数字影像视听、网络信息内容服务、网络游戏、网络媒体、网络出版等多种形式。进入21世纪,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视听、3D打印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新兴文化业态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不少传统文化业态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如传统戏曲、纸质媒体生存艰难,电视、音像受到挑战,文学经典、国粹艺术日渐式微等。因此,如何促进文化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必须应对的新课题。事实上,文化产业传统业态与新兴业态的发展,不应是此消彼长、你退我进、你死我活的关系,而应当互依、互促、互进,相得益彰。传统文化业态是在文化发展的长期过程中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它奠定了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无论过去和现在都还是文化业态的主体,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层。因此,忽视或放弃传统文化业态,将传统文化业态及其从业者看作一种包袱或负担,是极不明智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文化新兴业态的崛起,迅速占领了许多原文化业态的地盘,攻城掠地,使传统文化业态受到极大冲击和影响。因此,对传统文化业态进行保护、改造和革新势在必行。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是革新传统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业态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创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等七部门也联合出台了《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实施和重点投资的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重大项目[1]。对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业态的传承创新,应当把握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和特质,科学运用现代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手段,赋予其日新又新的生机和活力,推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新兴文化业态并驾齐驱。一方面,对那些有重大文化积累和保护价值的业态,应尽量原汁原味地进行保护和传承,不宜过度开发和改造而丧失其原有珍贵价值。比如传统的戏曲、演艺、民间歌舞、非遗、文物古迹、书画等行业和业态,这些业态是千百年来积累传承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形态,对其传承利用不应过度商业化和产业化,而应对其以原生态的形式进行保护、修复和利用。另一方面,对于绝大多数传统文化及其业态,应在传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进行改造、开掘和创新。文化是动态发展的,文化及其业态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人们的需要。传统文化业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采用新的生产理念、管理模式和营销方式,会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一是要将现代新思想、新理念融入传统文化业态,在内容和气质上与时代同行,提档升质。形式为内容服务,旧业态可以移植新内容。比如,历史剧可以新编,诗词可以新作,非遗可以注入新元素形成新产品等。原则上传统的文化形式和文化业态,都可以实现“旧瓶装新酒”的改进,从而使旧的形式和业态为新的内容服务。同时,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将新理念融入影视、新闻、娱乐、书报刊、印刷等传统文化业态,能使其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比如,融入创新理念,可改变文化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精神风貌;融入协调理念,会更加重视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产业链之间,以及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之间的互动;融入绿色理念,会更加重视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环保和节约;融入开放理念,会更加注重创意和做法与国际接轨;融入共享理念,会更加注重文化、教育、娱乐等资源和成果的共享,从而使传统文化业态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功能。

二是要将新技术、新手段融入传统文化业态,改变传统文化业态老套呆板的形式,实现增质提效。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业态,带来了许多传统文化业态的全新变化。比如,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手机报、网上阅读使传媒变得更加快捷和方便。演艺历来是经典的传统文化业态,拥有广泛的观众,但它受到舞台时空的限制。云演播以互联网赋能演出,通过数字技术手段为舞台插上翅膀,建构起艺术创作演出的新生态。同时,观演关系、表现形式、传播介质的改变,又可以反过来影响和创新内容的表达,催生新艺术的创作生产。不仅如此,数字化还渗入文物博览业,给文博业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现在全球很多博物馆都以数字化为手段推出多种形式的活动,人们不仅可以欣赏更丰富的内容,而且足不出户便可免费在“云上”参观艺术殿堂、游览名胜古迹、畅享历史文化成果。我国故宫博物院还通过制作各种类型的“萌娃”等文创产品改进服务,满足参观者的需求,一年产生10多亿元可观的经济收益[2]。新技术、新手段赋能传统文化业态,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可为传统文化业态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是要将新方法、新模式融入传统文化业态,改变传统文化业态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和营销手段,使其获得发展的新动力。数字化技术改变传统文化业态的制作、生产和经营,使文化消费更有品质、更舒适快意。书报印刷和发行业受到网络出版的强烈冲击,但也倒逼了它的转型升级;文艺演出通过声、光、电的植入,大大提升了其观赏性和艺术性,观众范围随之扩展;文物保护已不再养在“深宫”,“谢绝观众”,它可以通过3D和全息技术等实现远距离的观赏。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广播影视业、文化娱乐业、宣传广告业的渗透和介入,更是改变了过去的单向传播模式,创造出了互动交往、个性展示、时空同步的传播新模式。可见,对于传统文化业态发展,我们既要固守“传统”,保持其独特的优势和风格;同时又要善于创新,善于汲取现代新技术、新营养,这样方能返本开新、生生不息,获得长足发展的动力。

(二)实施数字化战略,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促协调

“新兴文化业态”是数字化条件下运用现代新技术产生的文化形式和样态。2007年,“新兴文化业态”一词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随后,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文化和旅游部也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化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都表明,实施数字化战略,培育壮大新兴文化业态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

新兴文化业态是科技引领、数字化融入的产物。首先是科技的引领,科技是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的主要驱动力。文化与科技融合促进了文化产品的裂变式增长和形态的多样化,推动了文化消费观念的更新以及消费手段、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其次是创意引爆,创意是推动新兴文化业态涌现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创意让新思维、新发现、新方法、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新兴文化业态如数字影音、动漫游戏、手机媒体等无一不是创意、创造、创新的产物。三是跨界融合,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新兴文化业态生成和发展的主要模式。如果局限于文化,就文化发展文化,就不会有文化新业态的出现。如数字影音、网络视频、网络动漫游戏等,都是在电影、电视、戏剧、音乐、漫画、游戏等传统业态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新业态。四是集群协同,即产业集群化、协同化是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时代,新兴文化业态要求快速壮大和发展,常会依据其产业间的关联性,从技术链的对接、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提升以及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带动等方面,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形成新兴文化产业集群而集聚发展,从而成长发展为文化产业中的黑马和劲旅。

培育壮大新兴文化业态,是促进文化业态协调发展的另一重要抓手。首先,要把握新兴文化业态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乘势而上。新兴文化业态以数字技术和文化创意为核心,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受欢迎、被青睐,拥有巨大的需求和用户。数字政务、在线学习、交友出行、网上购物、在线娱乐等需求的激增,重塑了文化消费的新形态。数字技术创新了文化消费的内容和形式,但从我国文化消费的结构来看,传统文化产品占比还比较大,新兴文化业态消费还有待培育和拓展。不断发展的数字技术以及数字化应用,必将为新兴文化业态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抓住机遇,可以轻取巧胜;失去机遇,就会丧失文化产业振兴的大好时期。其次,要抓住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态势,体现新作为。数字化赋能文化产业发展,一种文化形式若能附加到一种产业实体或技术上,就能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文化业态或经营模式。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应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深度开发利用好优秀文化资源;深化融合发展,做好“文化+”的大文章;发展文化平台经济,打造经济增长新亮点;培育云演艺业态,振兴演艺市场;丰富云展览业态,用新技术打造会展经济;发展沉浸式业态,丰富沉浸式体验;提升数字文化装备实力,更好地满足文化消费者需求,从而培育充满活力的强大数字文化新业态。当然,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并非就是纯技术的运作和操弄,同时必须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有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引领。再次,要制定新政策,创造新环境。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必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创新文化消费模式。政府主管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明确目标,协调好传统文化业态和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要从新型文化企业的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完善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激励和支持新兴业态发展。同时,要运用市场力量,优化业态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业态的发展和未来,真正使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文化业态成长壮大起来。

三、促进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协调

从空间上看,推动区域、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是当前的重要问题。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较大,区域、城乡发展很不平衡。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系统的、整体的质量提升,一个地方、一个城市发展良好,并不能代表全国或全省的整体发展水平。只有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才能客观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因此,推动文化及其产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区域间、城乡间的统筹和协调。

(一)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区域文化产业是一个地区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的能力及成果的总和。发展区域文化产业,有利于形成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综合实力的增强;也有利于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丰富区域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获得感。从全国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资源富集,资金雄厚,开发较早,文化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中部和西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较滞后,但文化资源比较丰厚,发展文化产业潜力巨大、后劲足。从行政区划看,各省、市、县(区)由于文化资源禀赋不一,基础和起点不同,所采取政策、措施和办法有别,同样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有的区域文化产业规划不切实际,过于“高大上”,缺乏可行性和操作性;有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向不清晰,主导产业不突出,缺乏主打品牌;有的区域文化产业价值链对接阻滞,缺乏特色,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现象严重;有的区域文化产业布局不合理,组织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处于零散纷乱的状态;有的区域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和实际扶持不到位,文创文产长期滞后;有的缺乏区域间的合作,基本上处于一种内循环的封闭模式,如此等等造成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区域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1.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通过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促协调

区域的优势,是相比较而言的。比如,中西部地区开发较晩,发展滞后是劣势,但却有原生态文化遗产保护完好、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东部地区开发较早,经济实力雄厚是优势,但也有资源紧张、用地昂贵等劣势。因此,区域合作,联动发展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提高。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开展交流合作、互动互进可以在多方面展开。比如,资源丰富与资金雄厚互补,用发达地区的资金来开发欠发达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将欠发达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起来,实现共建共享。又如,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互补,发达地区拥有较多从事文化产业开发和经营的人才,欠发达地区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引进发达地区人才到欠发达地区进行文化产业的开发,可以起到“激活一池春水”的作用。文化资源、文化积累、文化传统、文化要素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许多欠发达地区的优势;而文化资本、文化技术、文化人才、文化创新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许多发达地区的优势,二者完全可以相互结合,各取所长。因此,我们要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鼓励中西部地区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引导东部地区文化产业项目向西部转移,形成东中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推动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不要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效应。其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既要体现前瞻性,又要具有现实性;既要联合攻关,又要各负其责;既要政府推动,又要坚持市场导向。特别是政府在二者的合作发展中主要起引导和推动作用,而不能越俎代庖,要坚持按市场规律办事。如果人为地搞“拉郎配”,勉强地将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硬捏拉到一块,通常难以产生满意的效果。

2.围绕并利用文化产业链,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促协调

文化产业链是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结构和必然链条,是文化产业生产链、经营链、价值链的集合,可以延伸到文化的各行业、各领域和各区域。这种产业链的延伸和网络化,无疑是加强区域合作,促进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机制。

一是通过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促协调。文化产业集群作为有效配置区域资源的组织形式,凭借对空间区域中文化元素和创意元素的高端聚合,呈现出创新、创造为特征的块状经济特点,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驱动作用。一个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拉动和牵引几个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比如,我国正在加速建设的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双城等文化产业集群,必然对较大区域文化及其产业的发展产生拉动和带动作用。京津冀文化产业集群不仅能够覆盖影响本区域,而且可以影响、辐射到山西、山东、河南;长三角文化产业集群不仅可以覆盖长江三角洲,而且可以影响、辐射到江西、湖南、湖北;成渝双城文化产业集群不仅覆盖影响成渝城市圈,而且可以带动、牵引西部文化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不仅能够惠及整个大湾区,而且可以把港澳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和做法,引入内地,促进各地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二是通过建设区域文化产业带促协调。区域文化产业带是依自然地理或人文社会条件的某种有机联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地带或纽带,它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区域文化产业带”,形成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带不只是影响几个县域或一个省区,而是要辐射影响全国的大片地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打造和发展黄河、长江、大运河等文化产业带。这些文化产业带必将对其流域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带动和推动作用。建设和发展区域文化产业带,要注重文化线路的选择、文化场景的营造和国家公园的建设等,做到点线面结合、文览游统一。

三是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促协调。文化产业园区是城市、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它能集中资源和资金优先发展,并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建设文化产业园、推动文创产业集聚发展的热潮。但初创时期不少地方也面临主题不突出、同质发展严重和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发展比较好的如上海的田子坊、深圳的华侨产业园、西安的曲江新区、湖南的马栏山等,这些园区已成为当地的名片,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龙头带动作用。新时代文化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突出主题,彰显个性;创意为核,文化为魂;融合发展,完善产业链。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要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一个高质量的园区引爆,可以带动区域文化产业提速增质。

由此可见,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带、文化产业园区,有利于区域文化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有利于地区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文化产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和质量的提升,不仅能大大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实力的增强。现在,国家和不少地方“十四五”规划都对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带和文化产业园区作出了规划,问题是要抓好落实,让这些方案落地,真正在集聚协同中求发展。

3.引导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共进,通过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结对帮扶促协调

正如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要由先富带动后富一样,文化产业也不可能绝对协同、无差别地发展。现在,面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现实,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实行政策倾斜,将项目、资金、物资等向后发地区倾斜,同时鼓励先进地区与后发地区结对,帮助、扶持和带动后发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先进地区帮扶后发地区,可以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园区进行结对帮扶,即共建某个园区、设施或场景等进行帮扶;也可以通过项目进行帮扶,引入好的项目开发后发地区的资源;还可以通过引入启动资金、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和人才培训等,帮助后发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后发地区发展起来后也可以反哺助推先发地区,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互通有无,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和提高。结对帮扶的过程,也是潜力释放、互促共进的过程。要通过规划引导,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的对接合作,重点扶持后发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并激励先发地区进一步改革创新,从而形成跨区域的既各具特色、分工合理、重点突出,又统一协调、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动不同区域文化产业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或增长带。

(二)打造个性特色,促进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城乡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既有地域、城乡特殊条件的原因,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一方面农村文化生活本来就贫乏,缺乏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少农村越来越空心化,更加剧了文化产业向城市集中。但这并非必然的现象,实际上,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也向往美丽乡村的绿水青山、新鲜空气、民俗民风和古朴文化,使得乡村文旅产业越来越活跃。因此,促进城乡互动互补,推动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既是现实需要又有实践基础。以城带乡、以乡融城,把各自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有助于实现全面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1.充分发挥大中城市文化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

大中城市是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地,无疑对区域文化产业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要建立健全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城市的龙头作用,鼓励城市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资本向农村延伸和涌流,激活农村文化市场。一般来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好,带动力强,对周边乡村的溢出效应就愈明显。如湖南省会长沙市,多年来文化产业发展在全国处于第一方阵,入选世界“媒体艺术之都”[3]和“全国最具幸福感”的十大城市,它直接带动了长沙城郊周边乡村和其他一些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是溢出,向周边城郊乡村辐射溢出,带动下属的浏阳、宁乡、望城等市县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周边乡镇的文旅、休闲、文化娱乐业发展一直比较红火。二是扩散,扩散到周围的邻近区域,使比邻成为长沙人周边休闲度假之地。如娄底致力打造长沙的“后花园”而倍受青睐,益阳的“农家乐”成为长沙人双休日休闲的好去处,长沙的文化元素也随之扩散到这些地方。三是移植,将城市的文化元素精制提炼出来,移植运用到外地,与外地的特有文化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特色打造、融合发展。如长沙的娱乐、演艺、歌厅文化等现代文化元素和表演方式,与湘西、张家界的古朴文化和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情结合起来,打造了“魅力湘西”“天门狐仙”等经典演艺节目,成为文化旅游的品牌。所以,大中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在促进城乡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2.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

我国城市化道路并不是一味地发展大中城市,向大城市集中,而是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绝不是“水泥化”,而是要产业化、绿化、靓化、“文”化,使城镇既富有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又有完善的文化服务设施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繁荣发展文化、涵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

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在规划城镇化建设时就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充分发挥和运用好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间民俗等文化资源,把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蓝图规划设计、部署、安排好。新发展理念要求,城镇发展决不能只有经济指标和“硬件”,同时也要有文化指标和“软件”,新型城镇化的这个“新”必须有文化及其产业的定位。

其次,要选择好适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如自然演进模式。该模式一般是在城镇工农业条件较好、文化资源较丰富的基础上,自然开发、演进、发展而成。如湖南长沙县是全国百强县,除了强大的工农业外,红色文化研学、乡村旅游、休闲、印刷等文化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又如资源禀赋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托本地独特的文化资源而发展起来,把特色文化产业的品牌打好擦亮。如长沙的铜官窑、靖港等,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方式,就是利用其独特的资源打造品牌而发展起来的。还如市场选择模式。主要是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把文化市场做活做大,使文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文化产业发展非常灵活,甚至可以无中生有、移花接木。江苏常熟没有恐龙化石,但却办起了恐龙文化产业园;浙江横店也没有影视业,更不是拍摄基地,但市场的魔力可以小题大做、点石成金。再如能人带动模式。即能人运用胆识、智慧、资本、技术等要素带头发展,以一带十、十带百的方式,使某种文化产品迅速成为当地独树一帜的产业。如湖南新化县洋溪镇发展为“中国文印之都”,其遍布全国的从业人员占国内文印市场的70%[4],就是当地能人带头发展的结果。

再次,要制定好的制度和政策措施促发展。只有建立长效机制,通过良好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才能保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和运行。发展城镇文化产业不能凭主观臆断、心血来潮,做起来风起云涌、处处点火;最后却虎头蛇尾、草草收兵。推动文化产业融入城镇化建设,既要有情怀、有主张、有担当,更要有作为、有韧劲、有效果,真正把文化产业打造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亮丽风景。

3.大力培育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特色文化产业是对当地文物古迹、历史人物、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独特自然资源等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市场开发的产业。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很多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都分布于广大农村。因此,在乡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最直接、最现实、最可行的途径。如果农村和城市一样也去发展现代传媒业、影视业、互联网产业等,这就没有任何特色和优势,是很难获得成功的。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如开发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生态农业等资源形成相关文化产品,这恰恰是城市缺乏的,能实现城乡互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也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

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应把握其特性顺势而为。一是其产业来源具有资源的区位性,应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乡村具有的某种历史的、人文的、自然的、绿色的或红色的文化资源,是先天禀赋、不可移易的。盘活区域性文化资源最好的方式就是就地开发利用,打造诸如民俗风情、生态农产、名村名镇等特色文化产品。二是其产业转化具有文化的传承性,这就要求开发利用中必须传承其根脉,汲取其精髓,保护其基因,创新其形式。如许多历史传统文化大都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只有重新挖掘开发,才能大放异彩。因此,我们在开发利用中既要保护其“原生态”的特色,也要适应现代产业化的要求进行加工改造,画龙点睛。三是其资源分布具有分散多样性,发展文化产业时应适当集中。我国特色文化资源不仅总量丰富,而且分布广泛,较为分散。进行产业运作则必须适当集中,进行时空压缩和元素打包,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四是其产品的形式具有文旅的互动性,应当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乡村特色文化产业通常为文旅一体的资源,必须善于在文旅融合上做文章。没有文化资源,难以带动旅游;没有旅游拉动,文化资源也产生不了经济效益。因此,文旅互动、融合发展,是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的基本途径。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最关键的是“宜”。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宜商则商、宜文则文,千万不要搞“大而全”“大而空”的东西,而应专注“小而精”“专而特”。打造个性和特色,才是制胜的关键。如果说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于其规模、气势、新潮,那么农村文化产业则在于其精当、传统、古朴。通过城乡各具特色的打造,互补互促,城乡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就可盼可期。

四、促进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协调

文化产业是一个渗透力、带动力很强的产业,可以引导和带动其上下游产业及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是促进其全面协调、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伴随着传统产业边界的模糊化和新兴产业黏连度与融合度的提高,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生态、农业、商业、制造业、建筑业、体育业、康养业等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而且也能促进和拉动相关产业与之协同发展。

(一)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协调发展

文化与旅游历来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的核心要义。文旅融合并不是两种产业的简单叠加和拼接,而是以文化为灵魂和核心,以旅游为基础和载体,融合成的一个新型产业。二者互联、互渗、互融、互促,有助于文旅产业全面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1.进一步加强文化与旅游的要素融合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是一个现实具体的渗透和融入过程,要体现在内容、技术、品牌、传播、企业等诸多要素方面。内容的融合,是文化通过故事IP或形象IP等与旅游的载体和要素结合起来,使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深深打上文化的印记,具有更深的文化内涵而增值。技术的融合,是运用各种技术使文旅二者结合和融入。旅游运用现代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引入一些如新媒体、短视频等文化形式和业态丰富其内容,而且还可以实现线上与线下旅游的融合,使文旅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品牌的融合,即文化产业品牌和旅游品牌互通互用,塑造文旅一体的品牌。文化产业形成品牌,可以带动旅游,形成精品线路,引领人们前来游历、观光、欣赏。如许多主题公园是文化产业的品牌,但是通常也会成为旅游的品牌。支撑旅游品牌需要文化认知,现在人们已不再像传统那样单纯被景区的美景所吸引,而是需要体验其更深层的文化内涵,更追求快乐的、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所以,像环球影视城、迪斯尼乐园等成功的主题公园,就既是文化产业的品牌,也是旅游的品牌。传播的融合,文化产业需要广泛的传播,以形成自己的“粉丝团”。同样,旅游也离不开大众传播,让人知道“不虚此行”。景区如果具有强大的文化产业项目,必然会传播到旅行者那里,更加剧形成旅游的憧憬和冲动。比如,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天门狐仙”等文化产业项目的广泛传播,就为景区旅游增色不少。企业的融合,文化企业和旅游企业作为实体,在文旅融合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文化产业企业只有开发精彩的文产项目,才能吸引旅行者;旅游企业只有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和平台,才能引入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如韶山实景演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具体是由演艺公司来策划、排演的,而旅游景区则筹集资金,建好场地,配置好相关演出设施等。文旅企业协同、合作,才能共同把文旅产业做大做强。

2.大力发展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重点业态

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必须增强融合意识,着力发展一批重点业态来加速二者的对接与融入。一方面,要着力推动演艺旅游、研学旅游、文化遗产旅游、主题公园、主题酒店、特色民宿等业态的提质升级,不断培育融合新业态。文化产业在拓展融入演艺、研学、文化遗产利用、主题公园开发等方面虽方兴未艾,但整体上无论在广度、深度、质量和效益等方面都还处于初创水平。融合发展不应搞低水平的重复,“遍地开花”;而在于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锦上添花”。“旅游+演艺”是很多景区的经营方式,但有的却门可罗雀,难以为继,主要在于其主题不突出,特色不鲜明,过分追求形式,忽视内容,因而不能持续吸引观众。同样,对于文化遗产旅游、研学旅游等,不能只是单纯地参观介绍,看一看,而应当与文化体验、知识普及、娱乐休闲、亲子互动等沉浸方式相结合,开发新的产品和业态。主题公园的开发,也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过分“西化”,而应尽量体现中国文化元素、民族特色和科技创新成果,形成自主创新的业态。另一方面,要着力推进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加速数字内容向旅游领域延伸,强化文化对旅游内容的支撑和创意的提升。文化融入旅游不只是做外在的添加和输入,而应通过数字化技术进行“润物细无声”的对接,实现水乳交融的融合。比如,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大沉浸式文旅项目的开发,可使受众获得更加强烈的直观感受和体验;加大互动性文旅项目的开发,可使受众的参与性和获得感更强;鼓励文旅志愿者利用互联网,积极推进数字化服务,其志愿服务项目的精准度、服务形式的多样性、服务成效的有效性也会大大提升。

3.着力打造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载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变化,我国旅游业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已从粗放型旅游向集约型旅游转变,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转变,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从单一旅游向文旅融合旅游转变等。实现文旅融合的旅游,必须打造二者融合发展的载体。载体是文旅融合承载的实体,包括园区、景区、街区、示范区、度假区等等。如果缺乏合适的载体,即使创意、设计、构想、计划再好,也会面临“毛将焉附”的困境。因此,我们要建设一批互推互促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园区和示范区。通过融合园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创新业态,进一步提高文旅产品供给质量。要加强国家示范园区建设,改革体制机制,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好的盈利模式,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操作的模式和经验。要充分发挥我国文旅资源丰富的优势,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村。放眼全球,我国无论是自然山水资源还是人文历史资源,都处在世界前列,但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打造有世界影响的文旅品牌,可以提升质量和效益,加速与国际接轨,加快文旅产品“走出去”的步伐。同时,要着力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一般来说,文旅产业越具有人文的在地性和地方性,就越能给人们一种跨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新鲜体验。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能充分体现人文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个性与一般的结合,能够给人以更好更愉悦的休闲体验,尤需加速发展。与此同时,要致力培育和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是以革命纪念地、标志物等为载体,以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而开展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是当前受群众欢迎十分火爆的旅游。乡村旅游也是发展势头看好的旅游,它以村庄旷野为空间,以游居、野行、农桑体验为特色,在领略自然之美的同时感悟人文历史、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之美而成为新宠。进入新时代,大众的文旅消费正在转型升级,已经从过去“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看一看”向“做一做”转变,从“美丽风景”向“美好生活”转变,这就需要我们打造更好更宽的文旅载体和平台,发展更多更优的新兴业态,营造更惠民便民的文旅消费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做好“文化+”文章,以文化赋能其他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以文化赋能产业发展,除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外,还有很多其他形式。文化赋能发展,就是文化赋予某种产品或产业以思想、灵魂和神韵,使它活跃生动起来,实现提质增效。“宜融则融、能融尽融”,说到底,就是把一种创意、一种情怀、一种憧憬、一种愉悦添加到产品中去,使产品变得温暖、生动、灵性和人性化,从而增加其附加值和含金量。实施“文化+”工程,以文化赋能发展可以在多方面展开和推进。

1.做“文化+生态”文章,推动文化产业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局

生态产业是当今和未来发展的大产业,文化产业全面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增色添彩,实现双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将文化融入生态产品,能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体现和融入到产品中,可以减少和杜绝过度包装、豪华阔气、奢靡浪费的产品,从而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文化产业本来就是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崛起并融入生态文明建设,能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社会需求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能够有效转变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促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和生态化;还可以引领生活方式的变革,使绿色产品更畅销、更时尚、更流行,吃得更健康,穿得更简洁,住得更舒适,行得更安全,从而加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步伐。

2.做“文化+农业”文章,推动文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本来是古老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最早形成的产业形式,而文化产业则可以说是现代最时尚的产业,将古老产业和时尚产业融合发展,必然引起强烈的聚合反应,产生全新的冲击和效果。传统的思想、伦理、智慧、文化、习俗等,早已注入和体现在农业和农产品中,并且历久弥新。当今尤可利用生物工程、园林艺术、现代科技手段和数字化技术等进行深度开掘,大力发展创意农产品,使“土里土气”的农产品变得时尚、有趣、营养、好吃,这不仅能满足我们的味蕾,而且能成为农民致富的帮手。如蔬菜做成蔬菜纸片后,显得精致时尚;盆景式栽种的苹果既好看又好吃,而且价格可以翻番。提升农产品的创意和设计水平,可以大大增加其附加值。同时,合理开发农耕文化,体验农忙农事,可以让城里人特别是年轻人体验农耕劳动之苦乐、之壮美,怡心健身。将文化深度融入特色农业,发展富有创意的花卉、采摘、大棚经济,可以丰富体验者的生活。农业文化遗产凝聚着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尤需保护和珍惜,在保护基础上也可以适度开发。如在文旅融合中推出茶艺制作、人工榨油、纺纱织布和其他农产品加工技艺,可以使农业文化遗产获得新的生机。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而且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服务的生活性功能。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庭院经济等特色农业,开展田园观光,发展大棚经济,体察阳台农艺等,都能更好地发展当地经济,提升农村人气,助推乡村振兴。

3.做“文化+工商”文章,推动文化与消费类制造业、商业深度融合

消费类日用品、居家用品、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服装服饰、体育用品等与人们生活直接相关,增加其文化内涵和韵味对于提升产品价值不可小觑。在产品生产和制造中提升这些消费品的文化内涵和设计水平,会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获得感和舒适度。一把纸扇本来并不值钱,但如果注入特殊的创意,如配上名人的画作或书法等,就可以价值倍增。创意设计和开发日用品、居家用品、电子产品等的多个品种、多种类型、多样形态,增加多样化供给,做到设计更加人文化和人性化,可以扩大消费者的选择,满足人们的不同爱好和使用需求。发展品牌授权、连锁生产和品牌产品经营,可以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品牌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样一件服装,如果挂上了一个意大利服装的品牌,则可以卖出高得多的价钱,这其中溢价的就是品牌的文化价值。与此同时,要着力推动文化与商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新兴文化商业综合体。这既可以打造与文艺表演结合的消费业态,给商品的销售造势;也可以使营商与阅读分享结合,带给商品更多的推介和说明;还可以与观影体验相结合,直接体验产品消费的感观。这些与文化产业紧密相连的消费业态的打造,无疑能推动和引导消费的转型升级。

4.做“文化+体育康养”文章,促进文化与体育和康养产业的深度融合

体育产业是现代发展十分强劲的产业,本身就是体能与文化融合的产物。体育产业是万亿级别的消费蓝海,随着健身群体、体育爱好者、球迷等的持续增长,到2035年我国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5]。将文化产业融入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体育中介业、体育培训业、体育传媒业、体育用品业和体育彩票等重点行业,将进一步增加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有量和附加值。各地要善于依托和利用其人文和自然资源举办各种特色体育活动和赛事活动,发展体育竞技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培训、冰雪运动等业态,共享文体产业发展成果。以文化赋能体育,可以使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具现代风采和文化内涵。同样,推进文化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着力开发承载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品,可以把康养产业做得更活更红。康养产业涵盖了健康、养老、养生、医疗、体育、休闲、住宿、旅居和绿色农业等诸多业态,是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产业。将养颜健身、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文化因素融入康养产业,必将极大提升康养产品的附加值和消费量,使康养产业在老龄社会到来之际获得更好更大的发展。

总之,推动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促进文化产业产品供给与需求的协调、文化产业各业态的协调、文化产业发展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调,从而创造更优质高效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切实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多样化需求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业态文化产业文化
为新业态撑起“社保伞”势在必行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谁远谁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播客Podcast业态分析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