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学院心理工作模式探究
——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艺术学院“艺术心声”工作站为例
2022-04-07易凤霞
易凤霞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1)
心理健康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出台,标志着国家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1 二级心理工作站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目前由3名专职教师和心理辅导员兼职组成,学校目前在校生近万人,要保证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纯的校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难以满足在校生日常心理成长的需求。二级心理工作站的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心理育人目标的重要实现载体。各二级学院应该在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指导下,成立心理健康工作站,配备心理辅导员,结合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日常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紧密结合,弥补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对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和健康辅导覆盖面和影响不足的现状。因此,探究二级工作站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2 目前艺术学院“艺术心声”工作站的现状
2.1 “艺术心声”工作站组织构成与工作思路
“艺术心声”工作站由学院党总支书记担任站长,整体指导和协调。工作站的具体工作执行由心理辅导员担任。“艺术心声”工作站的成员来自全院四个年级各班级经过培训的心理委员。2021年艺术学院在班人数1531人,三个本科专业,一个专科专业,行政班级有47个,在学生人数相对较多的情况下开展心理工作还是存在一定的挑战。目前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艺术心声”工作站建立了以心理辅导员为中心,各班级心理委员为重点,各班级寝室长为依托的心理健康工作思路,开展学院的各项心理工作。
2.2 “艺术心声”工作站工作内容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统一部署,结合艺术学院的心理健康情况,目前“艺术心声”工作站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板块。
2.2.1 日常心理关注
日常工作主要是对问题学生的关注和重点学生及时上报。经过培训的心理委员,密切关注班级同学的心理动态。一方面心理委员的朋辈辅导能利于部分同学的心理困惑的疏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心理委员的及时上报,对于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危机情况也能实现及时干预、快速解决。
2.2.2 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推广
学院宣传活动主要是配合校心理健康中心在学院各班级宣传和普及心理知识。二级工作站的重心还是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2.2.3 心理主题活动开展
每年两次开学季和5月份,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学校会举办各类型的心理主题活动。我院心理工作站会积极组织参与学校活动,同时也会在这些特殊时期,组织学院相关集体活动和策划班级活动。活动由各班级心理委员策划,组织班集体参加的相关主题活动,力图实现心理健康知识全员普及。
2.2.4 定期心理委员培训
心理委员有入校任职培训,各二级工作站也会定期培训和访谈,以提升其工作能力,保证学院心理工作的有效运行。
3 当前的不足与展望
我院“艺术心声”工作站对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面临发展问题有待解决。
3.1 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理念尚未成形,有待完善
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应该是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1]。“艺术心声”工作站主体是辅导员,精力所及的是对少数心理问题学生的甄别与关注。心理辅导员因长期重心在应急咨询上,对发展性咨询的经验不足,不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难以激发学生自身拥有积极力量来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对学生的培训还难以达到内化于心的效果。因此,对学生群体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上起的作用有限。
3.2 工作方法、内容单一,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艺术心声”工作站是居于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和班级心理委员的中间环节。日常除了接收校心理健康中心任务安排外,一般工作模式是应急干预,及时上报,是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转运站”,工作运行模式单一。“艺术心声”工作站咨询工作由2名辅导员担任,主要是谈心谈话的工作方式。由于事务性工作繁杂,心理咨询时间有限,“艺术心声”工作站的咨询工作断断续续,并未能充分开展。工作站的2名辅导员都具备心理咨询资质,但是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心理咨询效果有限。
3.3 心理健康工作缺乏政策和经费的支持与保障
要想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政策的倾斜支持,并辅以相应的经费支撑作为保障条件[2]。学院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整体重视程度不够。“艺术心声”工作站没有单独的心理咨询空间。心理咨询工作要么是借用学生活动室,要么是利用其他老师下班后的空办公室,紧急情况下还需要清空正在办公人员腾出单独空间。保障学院心理工作推进的办公室场所和设备目前没有配备,也没有经费预算支撑。
3.4 心理辅导员工作缺乏保障制度
心理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大,学校及学院层面缺乏督导疏导机制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工作,导致心理辅导员自我价值感降低,不利于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同时因为工作站的建设还在摸索阶段,工作站缺乏有效的评估激励体系,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工作没有被承认载体,长此以往心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
3.5 心理辅导站工作常态化、有序性还有待加强
目前“艺术心声”工作站没有自己的特色品牌活动,工作开展计划性不强,还不能做到常态化的一月一活动,暂时只有毕业季、开学季、考试季、5·25等重点时段活动开展。
4 加强工作站建设的措施
4.1 树立科学的工作理念,指导工作进行
目前积极心理学观念越来越受到认可,积极心理学一方面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治疗,减少疾病和减轻痛苦;另一方面更注重人自身积极的力量和优点。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性和发展性作用[3]。因此,学院应该把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实际工作中,改变“艺术心声”工作站“救火员”的单一角色,充分发挥“预防者”“维护者”“陪伴者”的角色。学院可以未雨绸缪提前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帮助全体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有效预防部分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心理辅导员要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积极品质,激发和帮助学生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与资源应对和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促进个人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4]。
4.2 探索多样的工作方法,完善工作内容
心理工作站要有效开展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拓展线上和线下两大载体[5]。
线下教学期间,“艺术心声”工作站的工作开展可以通过两个群体进行渗透到学院的日常工作中。一是心理委员群体,“艺术心声”工作站指导心理委员组织主题班会,制作心情故事信箱,方便同学们纾解内心的困惑,有计划、多渠道地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辅导员群体,日常工作中要将心理辅导的理念融入学生工作,将团体辅导融入班级建设,提高工作效果。在两大群体工作的基础上,“艺术心声”心理健康工作者要做好学生心理分级,跟踪管理和危机干预,创建心理档案,科学管理档案追踪管理,夯实心理防护网络,使心理工作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全方位发挥心理育人功能。
4.3 建立有效考核评估体系,保障工作成效
针对“艺术心声”工作站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考核评估体系缺乏的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需要依据定量和定性的原则,将心理辅导员日常的院级咨询和配合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咨询工作,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工作量,计入辅导员工作量,适量减少辅导员带班人数,保证心理辅导员的精力分配。
4.4 着力站点特色品牌活动,提升学生认知能力
围绕二级工作站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任务开展特色品牌活动,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做好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及时发现、干预、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心理危机。预防的最有效方式就是通过各种心理主题活动,打造站点品牌,释放学生情感,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