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德育引领
——以遵义市高校大学生为例

2022-04-07郑宏颖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长征理想信念红军

魏 佩,郑宏颖

(遵义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1]这种精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意志,同时也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建设者,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使命,因此,以长征精神的丰富内涵和优秀品质来武装大学生的精神头脑,使之将民族复兴与个人担当精神融为一体,对于激发大学生爱国情怀、培养优秀思想品质、导向价值观念具有积极作用。在遵义这座红色老城,中央红军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于五天之内,二渡赤水,再取桐梓,攻占娄山关,复克遵义城,毙伤敌 2 400余人,俘敌3 000余人[2],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使红军得到及时补充,并取得短期休息机会。遵义会议更是长征精神和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辉煌画卷。因此,文章以遵义大学生为切入点,在挖掘长征精神价值内涵的过程中,进一步剖析长征精神对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引领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研究。为了解当前遵义市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文章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制定 “关于长征精神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访谈” 提纲,采取实践调研的资料收集手段,对遵义市六所高校的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以及专科生共136人进行校园访谈。访谈问题主要涉及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主流社会价值观、社会责任感以及自身组织纪律等方面。笔者通过对访谈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遵义地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况总体比较积极,但仍存在个别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革命理想信念弱化

在访谈中,大多数学生表示认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示支持肯定,渴望能够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但在具体的自我人生理想方面,71人对未来充满迷茫,学习无目的性且内心充满焦虑,占总人数的52%;53人对于理想比较欲望化,注重实际利益,只重眼前,不看长远,占总人数的39%;还有9%的人表示自己对理想信念问题无过多追求,比较安于现状、愿意过随波逐流的生活。由此来看,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青年,他们的革命理想与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之间还有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信念不够坚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部分大学生却未同步成长,抗挫抗压能力较弱。第二,缺乏远大社会理想。当代部分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理想甚于社会理想,而社会理想才是理想的核心,是处于最高层次的理想。被访问的部分大学生只重视眼前的小目标,未来规划不清晰,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强。第三,理想不切实际。大学生在追求个人理想的过程中,偶尔会脱离实际,脱离社会。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不计后果,不计能力,这样只会让自己的理想信念化作灰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要素,也是国家繁荣复兴的根本保证。

(二)主流价值观认同虚化

遵义地区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切认同。但在访谈中,61人表示自己的周围存在着盲目攀比的现象,85人表示自己如有能力也一定会购买名牌服饰和昂贵电子设备,分别占总人数的45%和63%;还有27%的人在提升自我方面,主要以学习为主。可见,个别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与当前主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一方面,部分学生虚荣心作祟,不考虑实际经济状况,盲目追求奢侈品,超前消费;另一方面,少数大学重才轻德,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学识上,忽视品德培养,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因此,培养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 “三观” 的问题,已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紧要任务。

(三)社会责任感淡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履行社会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访谈中,81%的学生对于红军舍生取义的行为感到由衷钦佩,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红军的这种奉献精神是认可的,但仍有26人难以对红军战士为国捐躯的行为产生共情,占总人数的19%。由于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溺爱使部分孩子逐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其在追求理想时,往往关注自我价值实现和完善,没有与社会理想统一起来,如在参加集体活动时,过分强调自我,如面对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将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集体主义意识十分淡薄。

(四)组织纪律观念相对淡薄

当今大学生大多数在入学时会接受学校的军事化训练,且89%的同学都有加入党组织的意愿,表明大学生在思想上对于组织纪律是认同的。但在访谈中,仍有75名学生承认自己在日常的上课中会迟到,无法像红军战士那样恪坚职守,且仅有2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做到了与长征精神相契合的行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纪律观念总体发展趋势是较好的,但部分学生在组织纪律上还存有态度不端正的行为,如时间观念不强,上课玩手机,旷课以及逃课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部队需要遵守严格的组织纪律,社会发展需要遵守社会秩序,学校教学同样需要遵守校规校训,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养成遵守组织纪律的良好习惯,无论对于学生自身还是对于学校而言,都是极为必要的。

二、长征精神的价值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1]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长征精神位列其中。长征精神的价值内涵丰富,其具体价值底蕴表现如下:

(一)坚韧不拔的理想信念

二万五千里的红军长征路正是无数英勇奋战的红军战士用他们鲜红的生命铺就而成。面对前方恶劣的战斗环境,后面还有狡猾凶狠敌人的围剿,身处于这样令人绝望的环境中,红军战士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英勇的红军战士宁愿牺牲掉自己的生命也要同这险恶的环境作斗争,这背后支撑他们的正是这种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革命到底且坚韧不拔的革命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是红军顺利实现战略大转移的力量源泉[3]。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4](P80-81)要补足精神之钙,就必须加强理想信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引领作用

(二)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

毛泽东同志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总结得出: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5](P149-150)长征点燃了革命的火焰,播撒了革命的火种,扩大了革命影响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伟大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面对外有强敌天险、内有分裂危险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正是凭借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克服一切困难和危险,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逐步走向强大,中国共产党最终能取得革命的成功,靠的就是我们党与生俱来的坚贞不屈的革命战斗意志,长征精神所体现出来的革命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强敌不屈不挠、英勇奋战的生动总结。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长征”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赖于每一代人的不懈奋斗。

(三)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1]长征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的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遵纪爱民,使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红军就是自己的队伍,这种心系人民、根植人民的行为,使得人民群众真心拥护和支持,紧紧依靠群众是长征胜利的一大根本保证[6]。可见,正是由于党和红军时时刻刻践行 “人民至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宗旨,依靠群众且与群众共生死,把群众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使群众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红军是坚实可靠的强大后盾。

(四)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

甘于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湘江战役后,长征人数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7],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只为获得民族解放。爬雪山、过草地牺牲的红军战士,他们有家人,有朋友,也有梦想,但是他们的心中更有为人民服务的信仰,在祖国和人民需要自己的时候,他们义不容辞,体现了红军战士甘于奉献的崇高品质。在艰难险阻中历练出来的长征精神,是我国工农红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奋勇向前的力量和源泉,更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三、长征精神的德育引领

(一)坚定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人生信念

风雨如磐般的长征路上,湘江战役、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吃鞋底树皮……无数革命战士的鲜血铺就而成的二万五千里,留下了 “金色的鱼钩” “七根火柴” 等感人至深的故事。在长征途中,红军不怕苦、不怕难,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一路披荆斩棘,创造了长征胜利的伟大奇迹。遵义市大学生可以通过在红军山 “重走长征路” 深切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继而提升自身艰苦奋斗的人生信念。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加强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人生信念教育,就要引导大学生用初心砥砺信仰、用理论坚定信念。即便在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的今天,大学生也不应忘也不能忘记革命初心,应以长征精神作为精神激励,奋力拼搏,建设祖国,奉献人民,不负人民与国家的重托。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使远大的抱负和崇高的志向成为引领前进的强大动力[8]。

(二)引领大学生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念

欧文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他一生的每一时刻中所处的环境和他的天生品质使他成为什么样的人[9](P337)。长征精神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鲜活教材和宝贵资源[10]。长征精神所体现出的中国人民坚定的革命信念,坚信革命最终胜利,追求理想的价值观念,以及中国人民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价值追求[11],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推崇的价值观念是一致的,因此,长征精神对于培育大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尤为重要。高校可以通过组织遵义大学生参观遵义会址、实地考察娄山关战斗遗址等红色基地,帮助大学生树立和强化正确价值观。

(三)培育大学生团结协作的互助意识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相互协作,同舟共济,克服无数艰难险阻,这体现了团结协作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高校可以引导和组织遵义大学生通过暑期实践,效仿红军当年对革命老区的匡扶,参与到新时期的乡村振兴建设中来,进一步提升团结协作的互助意识。

马克思同志指出: “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能分割的操作(例如举起重物、转绞车、清除道路上的障碍物等)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12](P378)以长征精神中的革命集体主义对大学生的团结意识进行引导,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区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辩证关系,构建宏观视野和整体思维,这对于访谈中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淡化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四)培养大学生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3](P365)红军战士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爬雪山、吃树皮、吃鞋底、吃草根、吃皮带等艰难的革命过程,即便革命本身是艰苦残酷的,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的长征中,革命战士并没有因为路途险阻而放弃。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带给了红军战士胜利困难的希望和动力。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14](P71-75)大学生在漫漫求学路中,难免会遭受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需要将长征的乐观主义精神传递到当代大学生的心中,指引大学生乐观向上,奋发向前。

四、结 语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支柱[15]。万里长征孕育出了英勇奋战、不怕牺牲、坚韧不屈等优秀品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未来。当代大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深刻理解长征精神的内在价值,赓续传承长征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长征理想信念红军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少寨红军桥
十送红军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再唱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