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形成及演出形态演变考述
2022-04-07周伟华
周伟华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29)
采茶戏是在我国南方省份流传很广的地方剧种,对于其形成演变过程,学界一般认为,采茶戏的形成经过了采茶歌、采茶灯、采茶戏三个阶段①关于采茶戏形成及演变的相关论述主要有流沙、毛钆镁:《采茶剧种散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年;苏子裕:《江西采茶戏考》,载《戏曲声腔剧种丛考》第五卷,台北:国家出版社,2009 年。。 但对采茶戏形成初期的演出形态,目前尚缺少深入的研究。 本文力图回到历史场景中,梳理各类文献中有关采茶歌、采茶戏的记载,探究采茶戏的形成及演出形态的演变。
一、唐代至明代文献中“采茶歌”内涵的演变
以“采茶歌”为名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秦韬玉的诗《采茶歌》,其诗云:
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篾。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碾破团圆月。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蚌珠吐。 看着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 老翠香尘下才热,搅时绕箸天云绿。 躭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②张之象编:《唐诗类苑》卷一百八十七《服食部·茶》,曹仁孙万历二十九年刻本,第6 页。。
这一首七言古体诗,通过叙写采茶、制茶、煮茶等意象,抒发“胸中幽思”。 此诗以“采茶歌”为题,虽也涉及采茶,但主要表现的是文人借茶事浇胸中块垒。
南宋时期,文献中“采茶歌”的内涵至少有两种:其一,农人劳作时助力、解乏的吟唱。 如陆游的“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③陆游:《剑南诗稿》卷七十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补配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第8 页。和俞德邻的“山色湖光浑似旧,采莲人唱采茶歌”④俞德邻:《佩韦斋文集》卷七,四库全书本,第9 页。,两人诗中“采茶歌”,均为劳作之人的率性而歌。 其二,宴饮时助兴演唱的曲调。 如王镃的“把盏醉归营月上,檀槽唤拨采茶歌”⑤王镃:《月洞吟》卷一,四库全书本,第13 页。和汪元量的“北客醉中齐拍手,隔船又唱采茶歌”⑥汪元量撰,孔凡礼辑校:《增订湖山类稿》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46 页。,两人诗句所记“采茶歌”,皆为宴饮时助兴的乐歌。
元代文献中,“采茶歌”多了一重内涵,为元杂剧中的曲牌名之一。 元人陶宗仪将元杂剧“诸曲名,分调类编”,其中归入南吕宫调的共有20 支曲牌,【采茶歌】为南吕宫调下的第13 支曲牌①陶宗仪著,文灏点校:《南村辍耕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 年,第371 页。。 元人的杂剧作品中,也常见【采茶歌】曲牌。 如关汉卿的《山神庙裴度还带》中有一段以【采茶歌】为曲牌的唱词:“无才学有权势,有文章受驱驰。 长老这的是鹤长凫短不能齐,比小生剩趱浮财润自己,比吾师身穿几件虼蜽皮。 ”②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第二折,王季烈编校:《孤本元明杂剧》第1 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年。
明代文献中关于“采茶歌”的记载,其内涵有了新的变化。 如明初朱有燉所著杂剧《赛娇容》第三折中,重阳节菊花仙子做东,请诸位花仙来赏玩秋景。 在诸位花仙上场前,花仙们的侍女们——均名梅香,在一起“耍笑饮酒”,其中一名待女云,“俺耍笑唱一个采茶歌来”,引领众侍女边唱边舞,唱了一段采茶歌,其唱词如下:
【采茶歌】正月里赏花贺新年,家家户户列华筵。 到得春来夸美景,梅花儿满树暗香传。
【么】二月里赏花天气和,海棠花下唱新歌。 唱得人心欢喜煞,安排酒饮醉颜酡。
【么】三月里赏花牡丹开,牡丹花有好颜色。 蹴罢秋千闲戏耍,金杯劝酒乐开怀。
【么】四月里赏花芍药红,闹花深处饮金钟。 饮得金钟沉醉了,玉堂春飘过好香风。
【么】五月里赏花萱草黄,菖蒲角黍泛霞觞。 阶下海榴红似火,轻罗小扇送清凉。
【么】六月里赏花莲正开,莲花荡里棹船来。 采得莲花香满把,红裙女子笑盈腮。
【么】七月里赏花栀子香,栀子树下有阴凉。 金凤戎葵侧金盏,斗开争放闹穰穰。
【么】八月里赏花天气清,木犀花下酒初醒。 万斛天香金蕊细,西风吹满凤凰城。
【么】九月里赏花寒露天,菊花园里列华筵。 饮得香醪沉醉了,笙歌引至画堂前。
【么】十月里赏花赏山茶,宝珠如火耀晴霞。 共喜初冬天未冷,紫金盘捧进名花。
【么】十一月中水仙开,水边林下素皑皑。 金盏银台霜雪里,朔风时送好香来。
【么】十二月间蜡梅芳,山南暖处有清香。 踏雪来寻同庆会,一年四季饮瑶觞③朱有燉:《赛娇容》, 王季烈编校:《孤本元明杂剧》第2 册,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 年,第271 页。。
从唱词内容看,以一年中每个月份中有代表性的花卉和气候特征为咏唱内容,从正月一直唱到十二月,整体上烘托出喜庆欢快的气氛。十二段唱词,每段唱词均为四句,每句以七言为主。首个唱段标为曲牌【采茶歌】,其余唱段均标为【么】。 “么”为“么篇”的简称。 北曲同一曲牌连用若干次,从第二支起,不再称牌名而称“么篇”④吴新雷主编:《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493 页。。 由此可知,十二段唱词的曲调,均用同一曲牌演唱。 从表演形态而言,是众人且歌且舞的形式。
明中后期文人袁中道在《寿大姊五十序》中回忆了姐弟三人在家中听“采茶歌”的一段往事:
以故姊于经史百家及稗官小说,少时多所记忆。 曾与中郞及予至厅堂后,听一瞽者唱四时采茶歌,皆小说碎事,可数百句。 姊入耳即记其全,予等各半⑤袁中道:《珂雪斋近集》卷六,明书林唐国达刻本。。
文中本意是称赞大姊对“经史百家及稗官小说”极为熟悉且记忆力过人,不经意却记录了当时“采茶歌”的表演形态和歌唱内容。 “听一瞽者唱”,表明是瞽者坐唱的形式,由“四时采茶歌”的称谓,可知唱词很可能依然是以一年的十二个月份为引子,但所唱内容有极大的拓展,“皆小说碎事”,且篇幅很长,“可数百句”。
明末清初时人毛奇龄,记述了其家乡萧山县祭祀当地神祇萧相公时“念采茶歌”的习俗:
萧相公行九,少时读书云峰山,或授之法,及长为吴越王时词官,掌文史事。 旦日在朝,夜辄还家宿。 其家人窃听唧唧,疑房有他男声。 妻羞之,伺其行时,见蹋双鹊去,即屐也,乃匿其屐,不能去。 事发弃官,住云峰山巅。 邑有旱涝,能兴云致雨,且能以咒疗诸疾。 一日城有疫疠者,请召至,将入城,忽失所在。 乡人思之,塑其像于各庙院潮神之间,以其无专祠,故杂附之,非潮神也。 毎腊尽岁初,乡人召巫赞年祠者,入夜赞萧九相公。 以三巫婆娑,一巫司唱念,击鸡娄鼔,二巫男女各一,无女则以男饰之,作相公与夫人问答,念采茶歌,攒摭萧人乡俗鄙语,他县所不解者,呐呐为笑乐。 其舞男女各旋转,其身若旋风然,名曰罡头旋,以神兽蹋双鹊,又名喜鹊罡头旋。 相公失名①毛奇龄:《西河集》卷一百二十九《九怀词·萧相公序》,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6 页。。
从史料中可知,表演形式为三人且歌且舞,其中一人边表演边伴奏,“一巫司唱念,击鸡娄鼓”,另外两人分别装扮成萧相公、萧夫人,以问答的形式“念采茶歌”,所唱内容为“攒摭萧人乡俗鄙语,他县所不解者”,演出效果则是“呐呐为笑乐”,扮作萧相公及其夫人的两位巫者,边唱边舞,舞蹈动作以旋转为主,“其舞男女各旋转“,动作幅度很大,“其身若旋风然”,舞蹈名曰“罡头旋”,据说萧相公施展法术飞升而去时,脚下所穿双屐化成双鹊,“以神兽蹋双鹊”的缘故,此舞又名“喜鹊罡头旋”。
从有关“采茶歌”文献记载的梳理中,可知唐代到明代以来“采茶歌”内涵的演变有以下特点:唐代,“采茶歌”为诗歌名称,文人借歌咏有关采茶、制茶、煮茶等茶事,以抒己怀;南宋时,“采茶歌”由劳作之人用于助力、解乏时吟唱的小调,或因曲调婉转悠扬,咏唱质朴,直指人心,而成为宴饮时歌妓为客人助兴时的常唱曲调,至于当时“采茶歌”吟唱的内容,限于资料所限,只能暂付阙如;元代,在民间传唱已久和在宴饮时颇受喜爱的“采茶歌”曲调,被元杂剧吸纳而成为曲牌名,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明代文献记载中,“采茶歌”至少呈现了三种新的表演形式:其一,最晚至明初时,出现了众人边唱边舞唱“采茶歌”的表演形式;其二,明中后期,大约在隆庆、万历年间,出现了“瞽者”坐唱“四时采茶歌”的表演形式;其三,约在明末清初,在岁末年初的祭祀场合,出现了三位巫者分角色扮演、且唱且舞的“念采歌”的表演形式。
二、清初南方诸省元宵灯节“扮唱采茶”的盛行
清代康雍乾时期的文献,有许多记载南方诸省元宵灯节“扮唱采茶”的史料。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本《广东新语》卷十二《诗语》“粤歌”条下记载了广东正月表演采茶歌的情形: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本案将这一技术用于无人机摄影测量中,完成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与传统像控点布设模式相比,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像控点布设减少了(48-20)/48=58%,经检验,其成果基本满足我国现行相应规范要求,大大减少了外业像片控制测量工作量,缩短了生产工期,该技术极大促进了无人机航测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值得推广。后期作者将继续探索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在1∶1000、1∶500数字正射影像图制作中的应用。
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欢乐,以不露题中一字,语多双关,而中有挂折者为善。挂折者,挂一人名于中,字相连而意不相连者也。 其歌也,辞不必全雅,平仄不必全叶,以俚言土音衬贴之,唱一句或延半刻,曼节长声,自回自复,不肯一往而尽。 辞必极其艳,情必极其至,使人喜悦悲酸而不能已已,此其为善之大端也。 ……如此类不可枚举,皆以比兴为工,辞纤艳而情深,颇有风人之遗,而采茶歌尤善。 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人,人持花篮,篮中然[燃]一宝灯,罩以绛纱,以絙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 有曰:二月采茶茶发芽,姐妹双双去采茶。 大姐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 有曰: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 两头绣出茶花朵,中央绣出采茶人。 有曰:四月采茶茶叶黄,三角田中使牛忙。 使得牛来茶已老,采得茶来秧又黄。 是三章,则几于雅矣②屈大均:《广东新语》, 北京:中华书局,1997 年,第358-359 页。。
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当时“采茶歌”表演的几个特点:一是众人载歌载舞,表演人数为“每队十二人”,表演形式为“以絙为大圈,缘之踏歌”;二是表演者需要装扮,“饰儿童为彩女”;三是表演时持有道具,“人持花篮,篮中然[燃]一宝灯,罩以绛纱”;四是所演唱的内容,以采茶起兴,既有歌咏采茶与农忙活动,如“二月采茶茶发芽”、“四月采茶茶叶黄,三角田中使牛忙”、“使得牛来茶已老,采得茶来秧又黄”,又有人物动作和心理的描绘,如“姐妹双双去采茶”、“不论多少早还家”、“娘在房中绣手巾”、“中央绣出采茶人”。 这些唱词中出现的虽然都还是“姐妹”、“娘”等女性形象,但盼归、睹物思人的情绪亦得以彰显。
几乎在同一时期,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刻本《岭南杂志》上卷也记载了广东潮州灯节表演“采茶歌”的场景:
潮州灯节,有鱼龙之戏。 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而采茶歌尤妙丽。 饰姣童为采茶女,每队十二人或八人,手挈花篮,迭进而歌,俯仰抑扬,备极妖妍。 又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擎彩灯,缀以扶桑、茉莉诸花,采女进退行止,皆视队首。 至各衙门,或巨室唱歌,赉以银钱酒果,自十三夕至十八夕而止。 余录其歌三首。 有曰:二月采茶茶发芽,姊妹双双去采茶。 大姊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两头绣出茶花朵,中央绣出采茶人。 四月采茶茶叶黄,三角田里使牛忙。 手挈花篮寻嫩采,采得茶来苗叶香。 颇有前溪子夜之遗①吴震方:《岭南杂记》,《说铃》之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这则史料对“采茶歌”表演的描述,与《广东新语》中的记载大同小异。 值得注意的是,潮州灯节的“采茶歌”表演中多出了两个队首,扮演队首者比扮演采茶女者年纪稍长,队首的作用是协调“采女进退行止”。 因此,上述两则材料相互印证,可知清康熙年间广东“采茶歌”的表演形态:正月期间,由十二名左右的儿童装扮成采茶女,手持花篮、彩灯等道具,唱着十二月采茶歌,载歌载舞,到各处进行巡游表演。
清初南方其他省份,也有类似的“采茶歌”表演。 如贵州省,据光绪三十三年《平越直隶州》卷五《地理八·风俗》引用康熙二年徐宏业所修旧志云:
黎峨风俗,正月十三日前,城市弱男童崽,饰为女子,装双鬟,低亸翠,翘金钗,服鲜衣,半背拖绣裙,手提花篮灯,联袂缓步,委蛇而行,盖假为采茶女,以灯作茶筐也。 每至一处,辄绕庭而唱,为十二月采茶之歌。 歌如竹枝,俯仰抑扬,曼而幽怨,亦可听也②光绪《平越直隶州志》卷五《地理八·风俗》,光绪三十三年刻本,第2 页。。
史料着重描述了“弱男童崽,饰为女子”装扮之精美,虽未说明表演的具体人数,但从“联袂缓步,委蛇而行”,可知表演形式也是众人齐舞。 另外,对所唱“十二月采茶之歌”的内容和曲调也有描述,“歌如竹枝”即言所唱内容与吟咏风土的竹枝词类似,曲调“俯仰抑扬,曼而幽怨,亦可听也”。
分析清初广东、贵州两省“采茶歌”表演的史料,可以发现儿童女妆“扮唱采茶”是一个重要的特征。 清代南方的许多省份都有类似的“采茶歌”表演,现将相关史料胪列如下:
广西平乐府:“元宵自初十至十六,和门悬一灯,选清秀孩童艳妆女服,携花篮唱采茶歌,或演故事、赛龙灯、嬉戏以为乐。 ”③雍正《平乐府志》卷五《节序》,雍正四年刻本,第95 页。
云南白盐井:“元夕,庆赏花灯,星桥火树,厥风从古。 儿童扮采茶,击花鼓,放爆竹,俟月到天心,各执香条,诣环龙桥栏杆处遍插,谓之走百病。 ”④乾隆《白盐井志》卷一《风俗》,乾隆二十三年刻本,第27 页。
四川合江县:“元宵自十一日至十六日,居民结棚张灯,敲锣鼓,放花炮,童子女妆,唱采茶,跳竹马。 城乡各作龙灯、虾灯,彼此互迎以为胜,谓之闹元宵。 ”⑤乾隆《合江县志》卷六《风俗》,乾隆二十七年刻本,第36 页。
湖北天门县:“元宵前数日,俗例张灯,无论村市,俱有群少年,饰男女妆,或唱采茶,或唱花歌,历亲邻家,各以意作态。 ”⑥乾隆《天门县志》卷一《地理》,乾隆三十年石印本重印,第40 页。
湖南龙山县:“元宵前数日,城乡多剪纸为灯,或鱼或鸟兽或龙或狮,拣十岁以下童子,扮演采茶秧歌,至十五夜,箫鼓灯花达旦,曰闹元宵。 ”⑦嘉庆《龙山县志》卷七《风俗》,嘉庆二十三年刻本,第7 页。
上述五则史料分别来自清代广西、云南、四川、湖北、湖南等省份府县志的记载,从时间上来看,前四则史料均为雍正、乾隆时期,湖南龙山县的时间稍晚,为嘉庆末年。 这五则史料表明,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南方诸多省份在元宵佳节时,都有童子装扮成采茶女载歌载舞表演“采茶歌”的习俗。
此外,清初文人的诗词中对由儿童“扮唱采茶”的习俗也多有描述。 如顺治时人魏学渠的词作《金人捧露盘·首春客湖南》描写了湖南长沙童子扮女装唱采茶歌的习俗:“恰上元,火树银灯。 采茶连唱,砑罗红粉杂娇声。 ”词后自注云:“长沙上元夜,童子为妇人装,连臂唱采茶歌。 ”①南京大学《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全清词·顺康卷》第5 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第2587 页。另外一首词《抛球乐·元夕荆州》描写湖北荆州元宵节也有同样的习俗:“今夕韶,艳东风,儿童奔走,碎钲零鼓。试罗衫,携翠袖,年少清扬姿度。依稀漏永,倩服玉人,三五雌雄扑朔,采茶歌去,仿佛神女凌烟雾。”词中自注:“楚俗,元夕娈童女装,连臂唱采茶歌。 ”②南京大学《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全清词·顺康卷》第5 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 年,第2631 页。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人董元恺在词作《万年欢·端州元夜》中描绘了广东肇庆元宵唱采茶歌的场景:“云静波恬正琼楼,似水冰轮高挂。 猿舞狮蹲,满路闹蛾争耍。 几队采茶歌罢,看姹女蛮姬如画。 千门映火树星球,清辉翠瀫交射。 ”③董元恺:《苍梧词》卷九《长调》,《续修四库全书》第1725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年,第217 页。词中所言“几队采茶歌罢”,正是由儿童装扮的“姹女蛮姬”所表演。 明末清初浙江绍兴人姚夔的诗作《黄平旅夜观灯》记述了贵州黄平元宵观灯的情景:“山馆春宵火尌葩,盘龙走马竞相夸。 儿童扮出村妆好,手挈花篮唱采茶。 ”④姚夔:《饮和堂集》卷九《思唐又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223 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 年。诗中写道,儿童装扮成妆容娇好的采茶女,“手挈花篮唱采茶”。 清初诗人查慎行(1650-1727)作于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一年间(1681-1682)的诗作《黔阳踏灯词五首》生动描写了诗人在湖南黔阳元宵观灯的所见所闻:
川主庙前喧笑来,花蛮狡狯学裙钗。 马鞭拦入北门去,闲杀新城普定街。
不用弯环竹架棚,长条宛转曳红绳。 月光人影朦笼里,一色花篮廿四灯。
雄蜂雌蝶拥官衙,先后轮番唱采茶。 忽转歌头翻四季,声声齐和牡丹花。
龙尾龙头五丈余,葺鳞镂甲洗兵初。 班头旧岀灵官阁,鼓板中间领木鱼。
赤脚姎徒闹扫妆,木梳笼鬓去随郎。 一年一度芦笙会,又赶春山跳月场⑤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三《慎旃集下》,四库全书本。。
诗中“花蛮狡狯学裙钗”,写的就是少数民族儿童扮成“裙钗”模样,“雄蜂雌蝶拥官衙,先后轮番唱采茶”,则写出了众人在官衙前表演采茶歌的热闹场景。 “一色花篮廿四灯”,既点出了表演者使用的道具是花篮灯,又表明了每队采茶歌的表演人数是十二人,每人手拿两个花篮灯,共计二十四盏。
在有些地方,儿童装扮成采茶女表演“采茶歌”,似乎成为专门的职业,被称为“采茶儿”。 明末清初诗人张仁熙(1608-1691)的诗作《采茶儿》对此有详尽的描述:
采茶小儿年十五,细作画眉双鬓妩。轻红浅翠玉搔头,丹唇向月羞难吐。结队踏歌唱采茶,栏街烟火沿门鼓。 长年灯市说元宵,官息征输吏罢虎。 暂时父老辍鼾眠,竟夕娥眉类高堵。 惊传官唤采茶儿,赏赐金钱不可数。我闻此俗盛滇南,万里要荒竞歌舞。一朝阵鼓塞湖湘,几年战血涂干橹。 请君缷却妖儿装,小邑安然依朴鲁⑥张仁熙:《藕湾诗集》卷三《乐府》,乾隆十六年刻本,第4 页。。
从诗中的描述可知:职业采茶儿的年纪约十五岁,表演时采茶儿的妆容十分精美“细作画眉双鬓妩”、“轻红浅翠玉搔头,丹唇向月羞难吐”;表演方式是“结队踏歌唱采茶,栏街烟火沿门鼓”,众人结队载歌载舞,在鼓乐伴奏下,走街串巷,巡游表演。 元宵期间,官府传唤“采茶儿”表演采茶歌,需要支付不菲的报酬,“赏赐金钱不可数”;“采茶儿”扮唱采茶歌的习俗在滇南尤为盛行。
清初南方诸省盛行的“扮唱采茶”的诸多史料,有以下信息值得关注:1.流行区域主要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南方省份;2.表演时间为元宵期间,且多与元宵舞狮、舞龙灯等其它游艺表演相伴随一起进行;3.表演人员有趋职业化的倾向,有些地方出现了专门从事此类表演的“采茶儿”;4.表演形式大都为众儿童装扮成采茶女,组成歌队,手持花篮灯,载歌载舞,走街串巷,进行巡游表演。
三、清中期以后南方各地“禁唱采茶”之风渐炽
清中期以后,各类文献中多有“禁唱采茶”的记载。 目前可见,最早明确记载禁止“搬唱采茶”或“演唱采茶”的史料,为江西赣县小坌圩兴隆寺门前乾隆年间的两块碑刻。 其一,刻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其碑文曰:“府县两宪准示勒碑严禁:……一禁搬唱采茶,扰乱地方;一禁大秤小桶,须用公秤公桶,毋许重入克出。 ”其二,刻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其碑文云:“奉宪告示严禁碑:又有奸匪每至墟期,疯集市场赌博、私宰、酗酒、打斗,夜则演唱采茶。 ……村坊墟市居民铺户,毋许容留生歹人窝囤、私宰、赌博以及包唱采茶,遗害村庄。 ”①赣州地区文化局,赣州地区戏曲志编辑部:《赣州地区戏曲志》,《文物古迹》(内部刊物)1991 年,第406 页。第一块碑文中包含信息有限,只是点明“禁搬唱采茶”的原因是“扰乱地方”。 第二块碑文提供的信息则较为丰富,“演唱采茶”的时间是“每至墟期”的夜晚,“毋许……包唱采茶”的原因是“遗害村庄”。 之所以在当墟之日“包唱采茶”,其招揽人气、促进墟市交易的意图不言而明,以此也可推知“包唱采茶”的主雇应为经营管理墟市并从中渔利的宗族或地方势力。 从两块碑文提及的“禁唱采茶”之因,可以看出地方管理者主要有两方面的顾虑:一是“搬唱采茶”,观者甚众,易引发斗殴、偷盗等治安案件,扰乱地方秩序;二是“唱采茶”的内容有碍风化,易盅惑人心,冲击以礼教为核心的伦理纲常。
如前文所述,明代至清初,南方诸多省份盛行的元宵节由儿童女装“扮唱采茶”的习俗,不论是文人诗文,还是各地府县志书,对此均未见负面评价。 为何乾隆晚期的两块碑文要“禁唱采茶”呢?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此“采茶”非彼“采茶”,此时的“唱采茶”内涵及表演形态都有了新的变化。 清道光以后的文献,对“唱采茶”的新变化有较详细的记载。 如道光三年(1823)刻本《衡山县志》卷十八《风俗》描述:
采茶歌辞不雅,不足录。其音节低昂徐疾,尚无呕哑啁嘲之嫌。新年民间无事,五六人扮为采茶,男女一唱一酬,互相赠答,以长笛倚之,以胡琴月琴应之,觉悠扬动听,不厌其聒耳也。 其余,樵夫所唱曰山歌,农夫所唱曰田歌,辞与音俱鄙俚,故不录②道光《衡山县志》卷十八《风俗》,道光三年刻本,第17 页。。
这则史料提供的信息量颇为丰富,表演名称虽仍叫“采茶歌”,但表演形式和内容已有较大变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由十几人的歌队表演,变为五六人分别扮作男女角色的表演;2.由歌队成员的轮唱,变为男女角色“一唱一酬,互相赠答”的对唱;3.伴奏乐器更加丰富,由锣鼓而变为“以长笛倚之,以胡琴月琴应之”;4.演唱的内容,由“十二月采茶歌”而变为表现男女之情的歌辞,以致编撰者认为“歌辞不雅,不足录”。 但对于采茶歌的曲调,编撰者的评价倒还中肯,“其音节低昂徐疾,尚无呕哑啁嘲之嫌”、“觉悠扬动听,不厌其聒耳也”。
与此同时,清道光年以来的各类文献中出现了众多“禁唱采茶”的记载。 如道光四年(1824)刻本《宁都直隶州志》卷十一《风俗志》,将“搬演采茶”列为“应禁各条”,其文曰:
一禁搬演采茶,蛊人耳目。 查采茶一名三脚班,妖态淫声,引入邪僻,最为地方之害。 向来老成绅耆及公正之乡约,每相诫不许入境,远近传为善俗。 近来竟有听许搬演者,应拘该管约保重惩,以息此风③道光《宁都直隶州志》卷十一《风俗志》,道光四年刻本,第11 页。。
史料中提及宁都禁止“搬演采茶”的原因是“蛊人耳目”“妖态淫声,引入邪僻”,说明采茶表演因有表现男欢女爱的内容,而遭官府查禁。 “采茶一名三脚班”,表明采茶表演形式有了进一步演变,出现了分角色扮演的演出形态。
江西赣州府的信丰县也将“唱采茶”视为有害人心之事。道光四年《信丰县志续编》卷一《疆域上》记载:“他如唱采茶、演大戏、开标厂,皆属贼盗之媒,实为人心之害。 ”信丰县人谢肇桢,为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曾任教谕之职,道光初年居乡期间有感于“今昔民情风土迥殊,允宜劝诫”,仿白居易的《秦中吟》作《南安吟》十首,其中《采茶歌》为劝诫痴爱采茶歌的乡民而作,其诗曰:
采茶歌,呕哑嘈杂灭平和,土音流传自东粤。 村童装扮作妖娥,周历乡闾导淫液,回眸一盼巧笑瑳,纨绔子弟争打采,指杯谑浪肆摩挲。 可怜铁石燕江口,蚩氓生计下煤窝,满面烟灰十指黑,出看采茶也入魔,辛苦得钱欢乐洒,囊空归去,学得阿妹一声①道光《信丰县志续编》卷十五《艺文四》,道光四年撰,同治六年补刻本,第11 页。。
抛开诗中对采茶歌的偏见不论,诗句还描述了当时“采茶歌”表演的生动场景。 “村童装扮作妖娥”, 表明演员装扮仍然沿袭由容貌清秀的儿童扮作妖艳美丽女子的模式;“周历乡闾导淫液”,可知表演内容带有男欢女爱的情色成分;“纨绔子弟争打采”,表明观众观看表演时掷向舞台的银钱,是“采茶歌”演员所获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看采茶也入魔,辛苦得钱欢乐洒,囊空归去,学得阿妹一声”等句,可知当地以挖煤为生的下层民众,非常喜爱看采茶表演,哪怕将辛苦所赚之钱倾囊而出也在所不惜。 另外,诗中对“采茶歌”曲调的描述“呕哑嘈杂灭平和”,则表明此时“采茶歌”表演时伴奏乐器较为丰富,故而营造出热闹的演出场面。
综合清中期有关“唱采茶”史料分析,最晚在清乾隆年间,具有戏曲特征的采茶戏在南方多地已经初步形成。此时的“采茶歌”表演主要有以下特点:1.具有代言体特征的分角色扮演的表演形式已具雏形;表演人数或为“五六人扮为采茶”,或为三人表演的“三脚班”。 2.能表演具有较完整情节的小故事,内容多为表现男女之情,带有较多的情色成分。3.音乐唱腔以“悠扬动听”取胜,伴奏乐器较为丰富,有长笛、月琴、月琴等。
四、清道光以后采茶戏在南方多地流传
采茶戏形成后,迅速在南方各地流传。 道光年间的各类文献记载了南方多地采茶戏盛行的情景。 江西赣州崇义县因新旧墟市为争夺商户,以雇请采茶戏班演戏酬神为名招揽人气,其文曰:
李建升之祖李子禧等于雍正二年,将坐落上堡地方粮田盖造房屋,设立永兴墟市。 嘉庆十三年,有吴作礼等与生员邱佑助堂兄邱佑庆呈明县府,在相距永兴墟三里地方,合村公设真和新墟,相安多年。 后因真和生意较盛于永兴,李建升心怀不平,道光五年正月,李建升雇采茶戏班,在墟酬神。 邱佑助等恐致匪徒乘机剪窃,禀县示禁②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卷十二《审拟崇义县民李心适京控疏》,清道光年间刻本,第10 页。。
李姓于雍正二年(1724)设立的永兴墟市和吴邱两姓于嘉庆十三年(1808)设立的真和新墟,本来相安多年,互不干扰。道光年间,真和新墟后来居上,生意胜过永兴老墟。永兴墟主事之人李建升“心怀不平”,“雇请采茶戏班,在墟酬神”。 李氏雇采茶戏班在墟演戏,名为酬神,实为招揽人气,力图在新旧两墟的生意竞争中重夺优势。 真和新墟主事邱佑助深知此招厉害,以演戏“恐致匪徒乘机剪窃”为由,“禀县示禁”。此后,新旧两墟聚讼不止,甚至将官司打到了京城。由此可见,采茶戏在崇义县颇受普通民众欢迎,故而成为新旧墟市主事人争夺商户、吸引客源的手段。
道光年间,福建汀州府永定县的采茶戏演出异常兴盛。 据道光十年(1830)刻本《永定县志》记载:
永邑界邻广东之嘉应、大埔,彼处有采茶戏。男扮女装,三五成群,唱土腔,和胡弦。流入于乡村街市,就地明灯,彻夜奏技。 引诱良家子弟,掷钱无算。 淫亵无耻,莫此为甚。 近来知礼之乡,有立约趝逐者。 然尤赖贤司牧严行禁止,庶几远避③道光《永定县志》卷十六《风俗志》,道光十年刻本,第10 页。。
在永定县各地演出的采茶戏班人数不多,“三五成群”, 表演人数上是三至五人左右的规模。“唱土腔”,说明用当地方言演唱;“和胡弦”,则表明用胡琴伴奏。 永定县的采茶戏演出以夜戏为主,“就地明灯,彻夜奏技”,观众人数众多,打采的银钱,“掷钱无算”。 因为表演内容上“淫亵无耻”,屡遭“趝逐”和“严行禁止”。
江西袁州府(今宜春市和萍乡市)和湖南长沙、湘阴等地,采茶戏也颇为风行。 萍乡人黄启衔撰,道光十九年(1839)刻本的《近事录真》记载了当时采茶戏演出的场景:
采茶戏,亦名三脚班,相传来自粤东,二旦一小花面,所唱皆俚语淫词。 近日吾袁州及长沙各处,此风尤炽,乡村彻夜扮演,浅识者多为所迷惑。 吾萍有某家媳,年未及笄,观半月神魂飘落,每于无人处独自舞蹈,低声效其歌腔。 由是戏者渐与苟合,且视女貌丽,亦足未裹,非难远适,因并欲罗致,以为奇货之居。 爰深夜拐逃,剃其发,扮作男样,乳垂则以绢幅约之。 及登台,始复妆饰,旁观者俱莫知其为女子也。 以此行数月,娇音媚态,技冠一时,子衿佻达之流,罔不争相羡慕,后某家访查得其寔,擒缚送县,悉以法惩。
又有湘阴某,亦业是戏,意欲畜一真旦,以渔多金,然卒不可得。 一子甫弱龄,慧且婉娈,爰蓄发敛足,作为幼女。 及长,嫣然一处子也。 教以歌舞,觉闭月羞花,虽国色香姝,无以过之。 尤善针黹,凡大家闺秀罔不爱而扳留,与之同寝,辄被其淫亵。习诈数年,遂获厚利。继恐事露,将女出售。 有某富绅买为妾,女坚不从,强逼则投缳自刭,无所不至。 绅无如何,只得复出。 适一木工者娶之,仍患违逆,心殊疑甚,乃使人褫衣验其下体,则一男子矣。 木工恶其肆害,鸣公讯鞫,彼自认偷香已十数家。官怒并拿其父,均治罪焉。一改女为男,一矫男为女,人事之诡,随可胜道哉①黄启衔:《近事录真》卷一《假妆男女》,道光十九年刻本,第21-22 页。。
江西袁州府和湖南长沙等地,采茶戏演出之风“尤炽”,“乡村彻夜扮演”。 演员构成是“二旦一小花面”,即两女一男,三个人物角色,旦丑两个行当的形式。 “所唱皆俚语淫词”,表明是用方言演唱,表演内容是男女情爱。史料中提及萍乡、湘阴两地采茶戏班中出现的“改女为男”、“矫男为女”的现象,表明旦角表演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换言之,早期采茶戏的表演和欣赏水平还不高。
从文献记载看,采茶戏早期的演员构成,五六人装扮或三人表演,这两种规制同时并存。 如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的《容县志》记载了广西玉林市容县采茶戏表演的情况:
诸戏尤以采茶为陋俗,法用乔妆,男一女二,更唱迭和。 从正月至腊月,逐月皆有茶歌。 语虽俚鄙,然亦多香艳者,大抵竹枝乐府之遗②光绪《容县志》卷四《舆地志·风俗》,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第17 页。。
文中提到演员构成为“男一女二”,女角为男性“乔妆”而成。 演唱是“更唱迭和”的对唱形式,唱词是“从正月至腊月,逐月皆有茶歌”的十二月采茶歌的形式,唱词内容则为表现男女之情的“俚鄙”且“多香艳者”。
同样在广西,民国二十二年(1933)的《同正县志》描述了广西同正县(今广西扶绥县)采茶戏表演的情景:
采茶,则用五六人,男办女装,一手持灯,一手持扇,唱采茶歌,作团圞走,走三步则膝一屈,扇一摇,中间又有长衣小帽一人,杂以道白,亦颇古雅③民国《同正县志》,《民籍》第七,《礼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民国年间同正县采茶戏表演“则用五六人”,同样是“男办女装”。 文中对表演形态有详尽描写,演员“一手持灯,一手持扇”,口中“唱采茶歌”,表演动作为“作团圞走,走三步则膝一屈,扇一摇”。围成圆圈的众演员中,“有长衣小帽一人”,此人在表演时“杂以道白”。 这与清初广东元宵灯节“扮唱采茶”表演似乎颇有渊源。 屈大均笔下,儿童装扮的众彩女亦是“以絙为大圈,缘之踏歌”;“长衣小帽者一人”也颇似潮州灯节“扮唱采茶”表演中的“队首”二人。
采茶戏早期表演的剧目,清末文献也有记载。 如清光绪六年刻本广东《镇平县志》记曰:
邑中每至八九月后,即有匪徒聚众开标,其魁谓之标首,皆里中豪强,能把持衙门,勾结胥役者,为之于夜间开设标场。……开标必须聚众,聚之之法有二,则开宝场、演采茶是也。开宝场者,设为赌局,庄家谓之宝官,管输赢者,谓之宝吏,有官有吏,非官孰能宝此。 ……演采茶,俗谓之打采茶,如演剧然。 有丑有旦而无生,丑曰采茶丑,旦曰采茶旦。 所演剧有盘茶、盘赌、牛踏禾(亦作牛躏禾)、算命、送哥、打海棠、打花鼓、补缸等出,有俗无雅。 每演一出后,采茶旦唱歌,揽其裾向人讨赏,谓之拜钱,此又略似北地之唱档子也。 有此二者,即可以聚至千百人①光绪《镇平县志》卷三《教养》,光绪六年刻本,第22 页。。
清代镇平县八九月间,“里中豪强”以“聚众开标”赢利,开标需要集聚人气,“演采茶”成为吸引人气的重要手段,短时间内能“聚至千百人”。 镇平县的采茶表演,从行当看,“有丑有旦而无生”,即只有丑、旦两个行当,“丑曰采茶丑,旦曰采茶旦”。 文献中特别点出当地采茶戏的演出剧目有“盘茶、盘赌、牛踏禾(亦作牛躏禾)、算命、送哥、打海棠、打花鼓、补缸等出”。 对于这些剧目的内容,史料作者也直言“有俗无雅”。 每一出戏表演结束后,有旦角演员向观众“讨赏”的习俗,“每演一出后,采茶旦唱歌,揽其裾向人讨赏,谓之拜钱”。 这与上文江西信丰县“唱采茶”表演时,观众竞相向舞台掷钱,被称作“打彩”的习俗颇为类似。
清道光以后,随着采茶戏在南方诸省的盛行,从文献中记载中,我们对各地采茶戏表演情形有了更多地了解。 归结起来主要有:1.采茶戏的受众群体和社会功能逐渐固化。 观看采茶戏成为下层民众重要的娱乐方式。 同时,雇请采茶戏班演出也成为商人、地方豪强吸引人气、营造商机、聚赌谋利的重要手段。2.采茶戏的表演形态渐趋定型。演员人数或三人,或五六人,行当上以旦角和丑角为主,演唱形式主是对唱,演出剧目主要短小的折子戏,剧目内容以表现男女情爱为主,为迎合观众,也有些充满情色挑逗的表演。 3.采茶戏表演时,“打彩”或“讨赏”等观演互动的形式逐渐成为习俗。“打彩”或“讨赏”得到银钱的多寡,是衡量台下观众对台上演员表演是否满意的重要标准。 当然,“打彩”或“讨赏”收获的银钱也是采茶戏演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 语
综上所述,茶农劳作之余吟唱的采茶歌应是采茶戏的源头,从采茶歌到采茶戏,其形成演变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从唐到元代,采茶歌的曲调久经传唱,深受民众喜爱,成为影响深远的民间小调。 南宋时期,采茶歌已成为宴饮时歌妓为客人助兴的常唱曲调。 元代,采茶歌被吸纳为元曲曲牌名,更有利于其传唱。 其二,明代,采茶歌以坐唱、载歌载舞的群体表演、祭祀歌舞的形式,成为娱人娱神的重要方式。 坐唱丰富了采茶歌演唱的内容,载歌载舞的群体表演则增添了采茶歌的表演样式,祭祀歌舞则促使采茶歌分角色扮演的演进和活泼、诙谐表演风格的形成。 其三,清代,采茶歌经由元宵灯节“扮唱采茶”的巡游表演形式,最终演变成采茶戏。 元宵灯节“扮唱采茶”的巡游表演样式对采茶戏的最终形成,至少有三个方面的贡献:一是丰富了采茶戏表演动作程式。 长时间的巡游表演,需要更多的表演动作来支撑;二是夯实了采茶戏观众基础。 节日期间的巡游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民众观看,从而形成较广泛的观众群体;三是刺激增强了采茶戏娱乐属性。 巡游表演,可获得巨室或商户赏赐的“银钱”、“酒果”等财物,其盈利功能促使更多民间艺人投身采茶表演,同时为吸引更多观众,在表演中增加男女之情内容,不断强化表演的娱乐属性,从而使采茶戏表演逐渐成为演员谋生的一种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