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路径优化

2022-04-07王晓宇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2年12期
关键词:服务业文化企业

王晓宇 常 莉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暗含了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满足群众的精神需要,一种新兴产业——文化服务业应运而生。该产业是一种兼具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灵活的组织方式和新型的营销模式等多种特征的融合型产业[1]。公共文化服务业所具备的特殊性质使其在生产和消费等众多领域中既能平衡民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能提升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从2005 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到最近的《“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提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快速飞跃,文化服务业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民之所向,大势所趋。

二、公共文化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服务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初级的生活性服务业到高端的生活性服务业的转变,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并且同消费性服务业一起,不断朝着信息化、创意化和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化全面发展,新兴技术与文化产业不断渗透融合,市场需求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使得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崛起。其中,文化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也呈现出逐年提高的态势[2]。尽管文化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水平偏低,但未来仍有较大的产业优势和发展空间。

(一)文化服务业的产业规模和社会效益

文化服务业总量不断增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数据结果可知:2018 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数量达到了157.38 万个,比第2013 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时期增加了95.77 万个;2020 年末,我国文化服务产业法人单位总资产接近211265.2 亿元,比2013 年增加了317.07%,我国文化服务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扩张。

文化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国文化服务业法人单位的主营业务收入由2013 年的21358 亿元增加到2018 年的36046.6 亿元,增幅达到了68.77%;2020 年末文化服务业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数量达到了1147.7 万人,比2013 年增加了339.3 万人,增长41.97%。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增加了就业,改善了民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了更好的分析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环境,依据《中国经济普查年鉴》的划分标准,对文化产业的三个子行业——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文化服务业进行比较。以2008 年到2020 年的统计数据为观察对象,通过计算可得,文化制造业的从业人数由2008 年的508.14 万人增加到了2020 年的582.92 万人,年均增速1.15%;文化批零业则从63.59 万人增加到163.17 万人,年均增为8.17%;文化服务业从2008 年的436.49 万人增加到2020 年的1147.7 万人,年均增速8.39%。从年均增速可知:文化产业的三大子产业中,文化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增长最快,发展势头迅猛。

(二)各类型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对文化服务业企业按照登记注册类型进行划分可以分为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我国的文化服务业企业中内资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2020 年末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中内资企业的数量为31789 个,占全部企业的95.6%;营业收入达到了34293 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70.16%;同年吸纳308 万人就业,占全部就业人数的87.37%。而在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企业单位数、年末从业人数以及营业收入依次是20262个、132 万人、17091 亿元,分别占据内资企业同类别的63.73%、42.84%以及49.83%。内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按企业控股情况来看,2020 年末,所有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中,私人控股企业具有24408 个,实现营业收入22614 亿元,占全部收入的46.27%;就业吸纳人数117 万,占总数的50.45%。在整个文化服务业行业吸纳就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不同类型的文化服务业企业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私营公司和私人控股的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力量在文化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文化服务业的内部行业进行划分,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标准,公共文化服务业可以分为核心文化服务业和交叉型文化服务业。核心文化服务业主要以传媒产业和公共文化设施为主,交叉型文化服务业则是由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融合产生的。在文化服务业的细分产业中,2020 年,广播电视电影创收收入达到了7717.76 亿元,相比较2008 年增长了471%;以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为首的相关文化机构营业收入为1801.2 亿元,同比增长900%;文化艺术服务业营业收入418 亿元,同比增长340%;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了698.29 亿元。目前传媒产业仍然是公共文化服务业的支柱性产业,是文化服务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三)各地区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依据《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对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产业的数据指标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我国规模以上的文化服务业企业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只有四川、陕西两省的文化服务企业数量比较突出。例如,2020 年,我国文化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的五个省份是北京4406 个、广东4253 个、江苏3978 个、上海2602 个和浙江1982 个。相比之下,西藏、宁夏等地规模以上的文化服务业企业都没有超过50 个,足以看出不同地区之间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就业方面,对我国不同地区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在2020 年末的就业人数统计表进行分析,选取了就业人数超过10 万人以上的地区,并且按不同的地理位置进行分类可以发现:2020 年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几个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在超过10 万人以上的企业中,东部地区就占据了七个省份,剩下的省份中有三个位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只有四个省份文化服务业的就业人数超过了10 万人。东部地区2020 年末文化服务业就业人数占了全国的62.25%。足以看出,东部地区在文化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具有绝对优势。

除此之外,通过比较文化产业的三大子产业也可以发现,文化制造业发展较好的几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湖南、浙江、江苏、山东;文化零售及批发行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和江苏三省,文化服务业则是集中在北上广地区。文化产业在不同地区呈现差异性主要是由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特征、地理位置以及不同的文化资源所造成的。但是总体来看,我国中东西部地区在文化服务业发展的过程形成了较大差距,东部地区发展水平较高。

三、问题

(一)企业自身问题

从企业层次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层次不高,整体效益偏低。整个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屈指可数,通过中小型企业的数量堆积才形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业的行业版图。除此之外,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并且缺乏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企业。从整体上看,大部分企业未能对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的局限性也导致了企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不能完全发挥[3]。从文化服务业细分行业来看,以传媒产业和公共文化设施组成的核心文化服务业仍然是文化服务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虽然触及到文化产业的核心层,但是未能利用好文化产业的外围层资源,即文化服务业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热潮中没能及时搭上互联网的便车实现产业融合,缺乏进一步创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从而丧失了更多的发展机会,造成了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也未能发挥出文化服务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潜在推动力。

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将小组合作的效用展现出来,师生间的密切配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至此,在这其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效用,来辅助学生找寻角色定位,使学习目标得到进一步地明确,保障小组合作的顺利开展,使每位学生都有所收获,将该模式的效用展现出来。

(二)地域差异问题

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地文化差异显著等原因,使得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业在企业数量、公司规模、就业吸纳能力以及企业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从区域视角来分析公共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效率可知,文化服务业效率较高的几个省份位于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地。究其原因,多半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当然也与各地的具体政策和对于文化服务业的重视程度有关。文化服务业的地域发展失衡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连带问题,正常情况下,公共服务水平高的地方,其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4]。公共服务水平无疑成为了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条件,较高的公共服务水平往往具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环境,根据人力资本外部性理论,当地的预期工资的增长速度也会越快。除此之外,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互补性也使得该城市的企业需要不断的提供物质资本的投资,以较高的资本量来匹配由于部分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而出现的高技能的劳动力,从而增加了劳动力的需求量。长此以往,公共文化服务业的不均衡发展也会导致一定规模的人口聚集,不利于各地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三)宏观管理问题

公共文化服务业的崛起是国家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作用的结果。但是现实中,更多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更多的是在做“无用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对于“服务”理解不到位导致了在供给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偏差。除此之外,还存在着供给空间错位的情况,资源供应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及偏远地区仍严重缺乏文化资源。

四、政策建议

(一)企业层面

1.科技赋能

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聚焦于各种文化场馆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线下活动的开展,然而无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是文化服务产业的发展都需要适应时代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看世界,新的服务方式对传统的文化服务产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特别是电影、图书以及其他娱乐服务业。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实现文化服务业优化发展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利用好高新技术+互联网技术,将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一方面,需要依靠科技赋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数字能级,即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实现公共文化网络化发展,“线下开门”转为“线上开花”。云直播、云展览、多媒体、智慧服务空间等科技手段的运用,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的同时又提高了实效性,也符合互联网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在改变文化服务方式的基础上,还需要提高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企业在影视创作、电子出版、文艺演出等方面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管理,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打造核心文化创意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产业创新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业的产业创新,不仅仅是单纯的“线下”到“线上”的改变,还需要明确可行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文化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无疑就是内容和创意两方面[5]。因此需要加强内容和服务的创新,改变原先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结合多元化的行业发展渠道,开发新产品,融入新理念。文化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如果只对其本身进行挖掘利用,便会降低其附加值,为了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企业可以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提高其附加值。通过产业融合,将公共文化服务业不断融入其他行业,实现行业联动。近几年,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的产业,一个是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另一个就是文旅融合发展。无论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服务方式创新还是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产品创新,最重要的就是打造企业自身的文化品牌,找准自身的企业优势,以创意为主导,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企业竞争力,通过不同渠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终实现价值增值和溢出。

3.人才培养

行业模式的创新需要与高素质的劳动力相匹配,公共文化服务业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在设施建设和行业发展中运用了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和创新理念,这就要求从事相关行业的劳动力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就业方式,提高自身要求,通过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科技手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业的发展。人是创新的本源,除了要求企业员工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还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从国家角度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于劳动力的培训,提升我国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引入社会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其次企业自身也应该重视创新型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引入优秀的文化创作师、文化经纪人、管理者和投资者等高级人才,形成科学的组织架构和人才体系,致力于明确企业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政府层面

首先,国家通过各种经济、政治策略进行资金调节,保证足够的资金流向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服务业,一方面,需要政府不断加强投资性支出,改善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的建设,通过物质资本的投入刺激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继续加强消费性支出,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工资待遇和岗位福利来刺激就业,吸引更多劳动力投身于公共文化服务业领域。其次,国家还需要通过意识形态的领导促使更多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流向文化服务业,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该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多元化的投融资形式。

2.多方均衡

国家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发挥国家和政府的本位作用,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管控,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管控,落实整体理念,把握大局观念。一方面,需在宏观把控下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供需协调”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有效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在发挥政府本位的同时,同样不能忽略公众主位或者市场立场。目前对于公众主位研究意识的缺失,使得学者对于公众立场的研究少之又少,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缺乏现实依据,造成文化资源的低效利用。因此,要改变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单方面的文化供给模式,引入公众需求,加强社会评价,形成一种新的自下而上的“以需定供”的新模式,完善需求反馈机制,有效的改善“需求”偏差,更好的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区域协作,将文化资源投入到农村地区或其他文化服务不发达的地区,同时利用各地特色实现优势互补,加强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五、结语

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拉动就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举措。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应该继续出台相关政策,不断落实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业的各项指标,将文化传播和产业发展相结合,持续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文化服务业的长久健康发展。

引用

[1]付小颖.河南加快文化服务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学习论坛,2015(7):4.

[2]韩东林,夏传伟,吴瑞.中国文化制造业与文化服务业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20,36(1):6.

[3]闫宁宁,江明娟.基于非径向SBM 模型的文化服务业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研究[J].企业经济,2019,38(2):8.

[4]夏怡然,陆铭.城市间的"孟母三迁"——公共服务影响劳动力流向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5(10):13.

[5]贾世奇.高质量发展视域下中国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潜力研究[J].创新,2021,15(5):12.

猜你喜欢

服务业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谁远谁近?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