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创新的双重逻辑

2022-04-07◎王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思想

◎王 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州 450046)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新时代一项重大的历史课题,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问题做出了系统论述,报告指出,社会治理需要形成一种机制体系并且得到完善,这种治理制度的关键词就是“共建共治共享”,要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同时对人民表达个人诉求的通道进行规范管理,要保证人民维护利益的通道是通畅的。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1]这一论述无疑反映了社会治理领域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但这一最新成果与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其历史演进又是怎样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完善和丰富,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实践有何价值,围绕这些问题,笔者深入挖掘阐发了马克思的社会治理思想,并试图揭示其与中国化创新特别是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思想的逻辑关系和历史演进,在此基础上反观新时代关于社会治理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尽管马克思没有对社会治理进行过专门论述,但他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蕴含在他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论证等形成的整体的国家学说之中。[2]马克思的社会观既是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资产阶级国家社会治理的批判,更是对空想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扬弃。马克思从唯物主义角度出发,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反映治理规律的治理方法,逐步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社会治理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不可调和矛盾的现实是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客观需要。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以下三种:即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康德的社会契约思想、黑格尔的社会契约思想。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围绕由什么人来治理、治理什么、治理应得到什么样的目标三个问题展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什么人治理。即治理的主体是谁?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是建立在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基础上的,因此其社会治理思想蕴含着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三重维度,主张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其重要内容,这些主体之间由于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协调。首先,国家是社会治理的主体。“由于私有制摆脱了共同体,国家获得了和市民社会并列并且在市民社会之外的独立存在”,因此,国家就成为社会之外治理社会的独立力量。[3]在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以后,无产阶级政党作为本阶级的代表,也代表国家对社会进行管理,无产阶级是治理社会最核心的力量;其次,社会也变成了社会治理的主体。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集中体现了他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或者说物质关系,这种建立在交换基础上的经济利益关系内在地决定了市民社会更加注重自主治理,社会治理更多是依靠生产交换形成的自发规则进行;最后,人民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典结论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治理的大旗是靠人民去扛的,人民是治理过程中必须依靠的主体力量,所有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也都为了人民。

第二,治理什么。即什么是社会治理的客体对象。关于社会治理的对象,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关注对象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度关注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马克思认为,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因此,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是社会治理的必然要求。同时,马克思还观察到工人的工作环境需要得到改善,工人的安全并没有得到保障。他认为必须通过制定法律来保障工人的权益不受侵害。马克思还十分关注劳动群众的生活需求,保障资金的充裕来维持工人的生活和发展。[4]其次,十分重视就业和教育问题。马克思认为,社会想要正常运作就必须保证社会成员都能找到工作。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能的,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每个人的充分就业;另外,马克思对教育问题也有过十分精彩的论述,认为工人阶级只有通过教育来壮大和发展自己,才能担负起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认为教育不应该分等级而应该是公平的,他主张应该向社会的全体人员普及公平公正的教育。

第三,社会治理的应然状态。即社会治理的目标。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社会应该是充满公平正义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只有无产阶级在政治层面上获得了平等,才是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的第一步,其次就是需要在财产分配上平等。人民群众的生活始终是在前进发展着的,条件也在不断变好,但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不是强制命令的结果,民主制实现后“保障无产阶级的生活”就成为首要任务,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共产主义社会是通过“限制私有财产”的方式来实现社会保障。其次,实现社会自我治理。巴黎公社制度将会成为一种普遍的政治形式,同时将会代替国家权力。其本质是人民主权的制度。在公社中,广大人民拥有参与治理公共事务的广泛权利,这一切都是属于工人阶级的,国家只是工人阶级治理的工具和载体。最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社会中的治理将围绕着个人发展,以促进人类的全面解放为目的。不仅要在劳动方面有所发展。人的发展也需要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人的价值观跟发展观也是不断发展的,缺少任何一项,都不能说是全面的发展。

二、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中国化创新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中国化创新,即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管理制度及思想。

第一,将民主管理和集中管理进行有效结合,坚持社会管理制度的原则性。即使在不同的时代,民主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原则性是必须坚持的。

第二,社会管理方法灵活发展。无论是暴力革命还是制度改革,都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生搬硬套,在实际情况中采取不同方式。

第三,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农业。

第四,分清不同性质矛盾的轻重缓急,要对社会管理的主体对象有清晰的认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社会的管理和建设仍然需要依靠分析社会关系来实现。

(二)第二个阶段:改革开放至新时代之前的社会治理制度创新

第一,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认清国情是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5]。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明确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将维护社会的稳定作为社会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成功地进行了各种制度创新,但在发展加速的同时,由于利益划分的改变,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的社会治理制度创新。社会管理制度的发展创新离不开发展和稳定,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奠定着国家的命运。必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作为创新发展的标准尺度。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布局。

第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治理制度创新。新时代以来我国的社会管理情况已经有了明显变化。社会所能提供的公共产品无法满足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的需要。面对这一矛盾,需要将社会管理和建设置于国家战略布局“四位一体”的新高度。

(三)第三阶段:新时代社会治理制度的创新

第一,进一步加强党在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中国的社会治理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要求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我们才能办大事,办成事。对中国的社会进行治理,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牵引领头,一方面要把社会治理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另一方面对于治理中关键环节也不能松懈,要规范和完善治理制度。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1]

第二,进一步明确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思想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社会发展的受众,社会治理的主体必须是人民。要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治理,同时对人民表达个人诉求的通道进行规范管理,要保证人民维护利益的通道是通畅的。在新时代,社会治理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关键还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是最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最体现人民的利益,同时也影响着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地解决民生问题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条件,从根本源头上将矛盾一一击破。

第三,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二十大报告系统地总结了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经验成果和发展创新。社会治理需要形成一种机制体系并且得到完善,这种治理制度的关键词就是“共建共治共享”,要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这样建设出来的尽职尽责并且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权益的社会,是我们社会治理的美好愿望。

第四,进一步强调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公平正义是我们长久以来坚持走“以人为本”“以民生为本”道路的价值引导。在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全球化,然而收入分配的失衡却越来越严重,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都存在不小的的贫富差距。收入的两极分化不仅会影响人民生活的长治久安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必须始终坚持“公平”和“正义”,才能将人民群众的力量汇聚成一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马克思社会治理中国化的理论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把握了矛盾变化的科学规律,用“社会治理”来代替“社会管理”,这是对社会治理思想内涵的又一次丰富。[6]这些思想,既是对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继承,更是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价值理念、治理能力、治理机制、治理结构及治理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7]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科学指引。

(一)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对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继承

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对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继承不是简单地、机械地照抄照搬,而是充分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核心、精髓、灵魂充分吸收基础上的创造性发展,继承的是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核心,是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继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是建立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基础上的,因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其社会治理思想的逻辑起点,马克思突出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这一点,在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创新进程中,各个阶段都坚定地坚持了这一正确立场,新时代以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在社会治理中,党的领导始终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

第二,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根本主体。马克思明确了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更是历史发展的创造者,社会治理的根本立足点是人民群众。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对人民主体观也有阐释:“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8]因此,在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进程中,我党始终坚持社会治理以人为本,坚持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这一初心,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成果。[1]人民群众既是其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的社会治理思想得到充分的贯彻。

(二)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对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创新发展

第一,治理多元化,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是对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重大创新,该制度一是坚持党建为统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二是培育现代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三是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这不仅是对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充分发展,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其基本特点是一核多元,既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把党的领导力植入基层社会治理中,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激励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了既角色定位准确、权力边界清晰又联系紧密、相互协助的“一盘棋”治理格局,是对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重大创新。

第二,完善治理体系,推动多领域治理。首先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通过加强社会治安预防预警机制建设,提升群防群治水平,从而推进社会整体防控体系建设。其次是国家层面的安全体系,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治理。[9]

第三,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和完善乡村自治、社区自治组织,探索建立基层决策机制,不断加强城乡社区的网格化管理,将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将更多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在基层得到妥善解决,加大基层文化、教育的投资力度,提升基层组织、基层民众的自我治理水平,切实建立法治、德治相结合,城市乡村基层干部治理的体系。

第四,法德并举的社会治理理念。在社会治理中,树立法治观念,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方法化解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治理的不二法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是社会治理的制度保障和基础,必须长期坚持,法治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已为我国民众广泛接受和认同。与此同时,道德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的主要手段,德治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资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道德教化功能,充分发挥法治德治的协同效应就成为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法德并举的社会治理理念就是马克思基本原理与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将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结论

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在社会治理领域,无论是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中国化创新演进的历史逻辑,还是其理论逻辑,都清晰地揭示了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中国化创新就是对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与我国实际国情相适应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对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继承的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的普遍原理,而生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实践与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发展和丰富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不竭源泉,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对未来中国社会治理实践必将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思想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