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以北京门头沟区军庄镇为例

2022-04-07李鹏飞郝佳峰刘晓东

森林防火 2022年2期
关键词:火情规范化乡镇

王 博 李鹏飞 郝佳峰 陈 锋 刘晓东

(1.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防控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2.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 101101;3.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林业工作站,北京 102300)

乡镇是森林防灭火工作源头管控的关键组织,在防火巡护、火源管理、宣传教育、防火设施建设等火灾预防和火情早期处理相关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加强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推动乡镇建立专人负责制,打通终端见效“最后一公里”,对于推进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2]。

2021 年12 月国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乡镇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试点方案》,在全国选择6 个乡镇开展试点工作,为推动全国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探索路子、提供示范[3]。本文结合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试点成效,总结军庄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的主要做法,分析军庄经验对加强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启示,为全国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1 军庄镇森林防灭火工作基本情况

军庄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北部、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永定河),下辖3 个社区和8 个行政村[4]。城市面山植被茂密,政治敏感性高,受可燃物、极端天气、野外火源等因素的影响,森林防灭火形势异常严峻[5-6]。

一是森林植被干燥易燃。军庄镇可燃物分布呈现出森林资源丰富、龄组结构不合理、易燃植被面积大等特点。2019 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显示,军庄镇林地总面积1 669.06 hm2,森林覆盖率40.75%,森林蓄积量8 401.82 m3。龄组结构极不合理,幼龄林占比高达82.92%,自身抗火能力较差。侧柏、灌木等易燃林地占比高,侧柏林分布面积达382.12 hm2,占乔木林面积的56.79%,灌木林面积985.87 hm2,占林地面积的59.07%。

二是高温、干旱、大风等极端天气增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基于历史气象数据统计,北京正面临着多种类型的极端天气风险,局地性、突发性特征明显,有利于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高温、干旱、大风天气增多[7]。2020 年3 月18 日,北京大部分地区阵风8、9 级,局地最大风力达到11 级,北京城区的火警是前一天的56 倍,延庆区永宁镇、平谷区山东庄镇、房山区青龙湖镇接连发生三起森林火灾[8]。

三是火源管理难度大。军庄镇属于城乡结合部,是进入门头沟西部山区的咽喉地段,辖区常住人口13 506 人,流动人口1 992 人,社会单位聚集(包括首发集团、金隅集团、京煤集团、天山陵园、部队等),旅游资源丰富(京白梨、京西古道等),野外违规用火类型复杂多样(包括上坟烧纸、野外吸烟、农事用火、工地违规用火、旅友登山用火等),火源管理难度大[9]。

四是林火扑救风险增加。军庄镇为三角形浅山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包括永定河岸平坦的河滩地、东沟和北沟三部分。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在复杂地形的影响下,容易快速蔓延,形成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立体燃烧态势,并产生极端林火行为,增加扑救风险[10]。

2 军庄镇森林防灭火主要做法

军庄镇通过实施森林防灭火“六个一”工程,建立健全党建引领、科技赋能、末端发力、群防群治、终端见效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基层森林防灭火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一是探索一条建设路径。研究制定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1+N”试点建设方案体系(1 个实施方案,N个实施细则)。经过试点工作摸索,进一步明确“摸清底数、完善台账、查找差距、制定方案、健全机制、优化体系、构建网络、绘制地图、打造队伍、强化力量”的工作思路,探索一条具有军庄特色的基层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路径。

二是构建一张管控网络。整合各方资源,科学划分全镇管理网格,明确各级人员巡、防、查、打等工作职责和管控范围,细化工作流程,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军庄镇森林防灭火指挥管理系统,实现“人防+技防”紧密结合,构建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群防群治的森林防火工作管控网络。

三是打造一支“双一流”队伍。从军庄镇集体林场职工队伍中精选30 名身体素质较好职工,由林场党支部支委担任队长,组建一支以森林防灭火为主、兼顾洪涝、地质灾害和事故灾难救援等多灾种、镇属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队伍建、管、用、养、训制度,全面提高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双一流”的基层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四是建立一本综合台账。对全镇林区、景区、公墓、散坟、军事设施、输配电设施及通信设施周边和林农结合部等森林防火重点管控部位开展“拉网式”排查,同时结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和全镇森林防灭火工作实际,建立包含隐患排查治理、管理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队伍、村口沟口道口等全要素森林防灭火工作综合台账。

五是绘制一幅作战地图。开展森林火灾情景构建,以高清遥感影像为底图,叠加森林防灭火综合台账数据,绘制军庄镇森林防灭火作战图,图中标注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和扑火队伍分布位置,明确群众安全转移避险路线,有针对地做好应急资源规划布局与准备。一旦发生森林火灾,作战图可以为指挥员提供决策依据,实现人员、装备的快速调动。

六是形成一套管理机制。以“军庄镇党政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管理机构健全完全、村级职责分工明确、驻镇社会单位密切配合、辖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为抓手,以定岗检查与动态巡查相结合的宣传引导、应急准备与安全扑救相结合的应急响应、严格督查考核的奖惩、全流程查漏补缺的森林火灾复盘总结等工作制度为补充,形成一套完整的森林防灭火工作管理机制。

3 “军庄经验”对加强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启示

基于军庄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试点建设“六个一”工程典型做法,分析“军庄经验”对加强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的启示,为提升全国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提供军庄经验。

一是落实森林防灭火属地专人负责制。坚持党建引领,整合镇、村(社区)、辖区社会单位森林防灭火管理人员、护林员、安全员、灾害信息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充分利用辖区内现有森林防火检查站、村口沟口山口检查点、社会单位、国有林场、部队等资源,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实现网格化管理,将森林防灭火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头、人头[11]。

二是加强乡镇森林防灭火力量建设。依托乡镇林业站或集体林场组建乡镇森林消防站,依托村屯群众力量建设“微型森林消防点”,形成村级森林消防网络,充实基层森林防灭火力量。依托集体林场职工组建一支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加强森林灭火实战演练和灭火安全培训,推动森林防灭火工作关口前移,提升基层林火防控能力[12-14]。

三要提升森林火情早期处理能力。发现火情后要实行报扑同步,按照“先勘察火场、再组织研判、后早期处理”的方针,综合判断火情态势、火场地形、气象、植被、道路、水源等情况,在确保扑火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做好火情先期处置。同时要增强人民群众安全转移和紧急避险能力,一旦火情难以控制并启动区级应急预案后,积极协助区级部门做好林火扑救相关工作[15-16]。

四是加强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森林防灭火综合台账,摸清风险隐患底数和减灾能力薄弱环节。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引水上山”工程建设,构建水源网络,为初发火早期扑救提供水源保障。建立乡镇森林防灭火指挥管理系统,积极采取“人防+技防”措施,提升防灭火工作科技水平[17]。

4 结语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府,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在森林防灭火源头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规范化管理,建立末端发力、群防群治、终端见效的长效机制,提升森林防灭火基层治理水平,为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火情规范化乡镇
火情侦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种面向森林火情监测的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成功处理沙漠火情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人民调解扑灭“紧急火情”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