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及与炎症细胞因子、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2022-04-07刘婷段刚峰胡必成何啸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胆汁酸心室细胞因子

刘婷,段刚峰,胡必成,何啸兰

(武汉市第一医院1.体检中心心血管内科,2.检验科,3.生殖中心,湖北武汉43002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若不及时干预,严重时可威胁生命[1]。目前临床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多集中在改善临床症状及心肌重构方面,早期诊断对延缓并防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重构发展有重要作用,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风险[2-3]。既往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相关因素有诸多研究,如血清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Ⅰ等,但目前临床关于血清胆汁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心室重构的关系尚存在争议[4-5]。因此,本研究对此展开初步探讨,旨在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6 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分级标准[6]分为NYHA Ⅱ级组(35 例)、NYHA Ⅲ级组(32 例)、NYHA Ⅳ级组(29 例);另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36 例为对照组。NYHA Ⅱ级组男性18 例,女性17 例;年龄18~75 岁,平均(42.84±9.44)岁。NYHA Ⅲ级组男性18 例,女性14 例;年龄20~72 岁,平均(43.61±7.12)岁。NYHA Ⅳ级组男性15 例,女性14 例;年龄22~73 岁,平均(43.18±7.62)岁。对照组男性19 例,女性17 例;年龄20~70 岁,平均(44.42±7.35)岁。4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7];②年龄≥18 周岁;③近30 d 内无抗感染等药物治疗史。

1.2.2 排除标准①急性心力衰竭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③伴急性心肌梗死、缩窄性心包炎等其他心脏疾病者;④合并感染性或免疫性疾病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⑥近60 d内有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史者;⑦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资料收集

包括年龄、性别、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血糖[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餐后2 小时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脂[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合并疾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超敏C 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心室重构参数[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 LVPW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end-diastolic thickness, LVPWd)、左心室后壁收缩末期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end-systolic thickness,LVPWs)、室间隔收缩末期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end-systolic thickness, IVSS)、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mass index, LVMI)]、血清胆汁酸。所有研究对象均经同一专业人员采集身高、体重信息,计算BMI,BMI=体重/身高2(kg/m2)。

1.4 实验室指标检测

采用BK-12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济南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6、hs-CRP、TNF-α 水平;酶循环法检测胆汁酸水平;直接法测定LDL-C、HDL-C 水平;酶试剂法测定TC、TG 水平;高相液压色谱法测定HbA1c。采用590 悦准血糖仪(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测定FPG、2 hBG 水平。采用BP-705 电子血压计(韩国AMPall 公司)测定SBP、DBP。

1.5 心室重构参数的检测

采用HY-M50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无锡海鹰医疗有限公司)检测所有研究对象LVPWT、LVPWd、LVPWs、IVSS、LVMI。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用SNK-q法;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 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一般资料比较

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NYHA Ⅳ级组、对照组年龄、性别、BMI、合并其他疾病、血压、血脂、血糖、HbA1c 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组一般资料比较

续表1

2.2 4 组血清胆汁酸、炎症细胞因子、心室重构参数比较

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NYHA Ⅳ级组、对照组血清胆汁酸、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hs-CRP)、心室重构参数(LVPWT、LVPWd、LVPWs、IVSS、LVMI)比较,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NYHA Ⅱ、Ⅲ、Ⅳ级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NYHA Ⅳ级组高于其他组(P<0.05)。见表2。

表2 4组血清胆汁酸、炎症细胞因子、心室重构参数比较 (±s)

表2 4组血清胆汁酸、炎症细胞因子、心室重构参数比较 (±s)

组别n 心室重构参数胆汁酸/(μmol/L)11.23±1.52 13.69±1.44 15.47±1.63 5.69±1.22 288.307 0.000炎症细胞因子/(ng/L)IL-6 55.78±12.36 81.97±31.44 105.48±42.23 7.14±2.05 87.815 0.000 NYHA Ⅱ级组NYHA Ⅲ级组NYHA Ⅳ级组对照组F 值P 值35 32 29 36 TNF-α 7.12±1.25 11.63±2.36 13.48±5.41 4.05±1.23 70.023 0.000 hs-CRP 5.26±2.11 9.89±3.04 12.63±4.18 3.16±1.88 78.659 0.000 LVPWT/mm 9.26±3.25 12.28±4..63 15.79±5.87 7.14±2.32 26.600 0.000 LVPWd/mm 15.36±5.15 18.41±6.06 20.33±9.18 9.14±3.05 21.710 0.000 LVPWs/mm 10.33±3.41 14.85±4.54 17.99±5.56 7.63±2.43 41.870 0.000 IVSS/mm 10.26±3.88 14.25±4.87 16.43±6.13 8.44±3.54 20.140 0.000 LVMI/(g/m2)2.61±0.42 3.56±1.29 4.36±1.62 1.86±0.42 35.978 0.000

2.3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与炎症细胞因子、心室重构的相关性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胆汁酸水平与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hs-CRP)呈正相关(r=0.421、0.284 和0.398,P=0.000、0.022 和0.000);与心室重构(LVPWT、LVPWd、LVPWs、IVSS、LVMI)呈正相关(r=0.238、0.325、0.289、0.341 和0.391,P=0.020、0.012、0.022、0.010 和0.001)。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多因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因素致心肌损伤而引起,可造成心肌结构变化,影响心肌功能,导致心室泵充盈功能低下[8-9]。近年来较多研究指出,心室重构是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而炎症反应也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10-11]。但目前血清胆汁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炎症细胞因子及心室重构的关系还存在争议[12]。

胆汁酸内含有多种成分的有机酸,经肝细胞合成分泌,参与脂质转运、吸收及胆固醇代谢等过程。有研究指出,血清胆汁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关系密切[13]。本研究中,NYHA Ⅱ、Ⅲ、Ⅳ级组血清胆汁酸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健康人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显著增高,表明胆汁酸参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胆汁酸经胆固醇分解代谢产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输出量显著减少,肝脏动脉血流量降低,易引起肝脏瘀血,影响肝功能,阻滞肝脏正常分解代谢胆汁酸,导致肝脏循环障碍,提高胆汁酸水平;而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心力衰竭加剧,肝功能受损越重,机体肝脏代谢障碍越明显,体内胆汁酸蓄积量越高。本研究中,NYHA Ⅳ级组血清胆汁酸水平显著高于NYHA Ⅱ、Ⅲ级组,进一步表明随着病情加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胆汁酸水平越高。

有研究显示,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14]。本研究中,NYHA Ⅱ、Ⅲ、Ⅳ级组IL-6、hs-CRP、TNF-α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 分级增加,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越高,与路轶晴等[15]研究结果相似。有学者表示,炎症反应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主要因素,也可能是最终结果,因此,将炎症细胞因子作为慢性心力衰竭辅助诊断指标对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发展有重要作用[16-17]。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受损或缺氧的心肌细胞会产生自由基,促进IL-6、TNF-α 等炎症细胞因子释放,诱导氧化应激;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发病早期即可出现炎症反应,并始终伴随疾病发展过程,引起持续性的炎症反应,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最终导致心脏重塑;而心脏重塑可加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损伤程度,进一步促进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产生恶性循环;随着心力衰竭的发展,机体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导致心肌细胞间质胶原沉积,心室壁增厚,心脏形变能力降低,引起心室重构。本研究结果表明,NYHA Ⅱ、Ⅲ、Ⅳ级组LVPWT、LVPWd、LVPWs、IVSS 厚于对照组,LVMI 高于对照组,同时随着NYHA分级增加,患者心室重构参数值越大,表明心室重构或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清胆汁酸水平与炎症细胞因子、心室重构参数均呈正相关,说明血清胆汁酸除参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外,还介导机体炎症反应,导致心室重构,进一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加重患者病情程度,与张蕾等[18]的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胆汁酸是促炎因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体内胆汁酸水平升高可增加心脏毒性,促进IL-6、hs-CRP等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增加心肌细胞纤维化程度;同时胆汁酸可通过介导炎症反应,进一步引起心室重构,加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减少肝脏动脉血流量,使体内胆汁酸蓄积过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血清胆汁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及预后的有效指标。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所选样本量过低,在今后可适当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论证。

猜你喜欢

胆汁酸心室细胞因子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胆汁酸高是肝脏出问题了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