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钻石与克拉自由
2022-04-07文|马迪
文| 马 迪
业界不断尝试培育人工钻石,还演变出现了多种方向不一的技术。
说到钻石,人们总会将它与爱情联系在一起。
因为质地纯净、具有极高的反射率,经过精心雕琢的钻石在接受光线照射会同时发生折射、反射和色散现象,呈现出璀璨的光芒,在爱情的加持下,散发出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钻石的价格也一度居高不下,每克拉天然钻石的售价高达数万元,且越大的钻石越稀有,每克拉的价值也越高,成为奢侈品中的必备元素。但你是否发现,近些年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消费级钻石,价格非常友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钻石的原石被称为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18世纪末,在彻底烧掉了几颗金刚石和其它很多实验品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不但发现了氧元素、燃烧的原理,也推测出了金刚石的本质—一种在数亿年高压、高温环境中形成的碳元素单质晶体。
金刚石属于天然矿物,很多人认为它跟黄金等贵金属一样,属于稀缺的矿物资源,但事实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碳元素了,在地壳深处高压、高温的环境中,金刚石并不罕见,难的是如何获得它—通常只有在特定类型的火山喷发后,金刚石才会被带到离地表较近的区域,成为可供开采矿床。比如总产量8.65亿克拉的澳大利亚阿盖尔矿(Argyle),几乎独占全球已探明天然储量的1/3,在开采了37年后于2021年关闭。
看过电影《血钻》的人都知道,天然钻石开采存在着工作环境恶劣、安全防护缺失等问题,对地表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极大破坏,同时消耗大量水和能源,产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破坏自然环境。目前每年全世界天然钻石产量为9000万-1亿克拉,其中80%只能作为工业使用,仅有20%达到了宝石级,被钻石行业的产销巨头所垄断。
既然我们知道钻石的构成元素,又知道它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产生的,那么在实验室中模拟这种环境,我们就能造出钻石来吗?
事实上,早在20世纪中后期,业界就不断尝试培育人工钻石,还演变出现了多种方向不一的技术。1952年,美国联邦碳化硅公司的科学家威廉·艾弗索首次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含碳的气体不断沉积在钻石籽晶上,成功合成出金刚石;1954年,通用电气霍尔博士带领团队研发成功“高温高压法合成钻石”,模仿钻石自然形成的高温高压环境,制造成本更低,被后来者广泛使用。
一颗天然钻石的形成周期长达亿年,而生产一枚同样的培育钻石,只需要几周时间。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来,无色钻石的培育技术更加成熟,已经在颜色、粒度、净度等方面都能做到与天然钻石并无差异,只有专业的检测机构才能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发布珠宝指南,删除了钻石基本定义中的“天然”一词,间接认定培育钻石也是钻石,后者的地位瞬间得到提升。
如果你不追求所谓的“纯天然”,1克拉培育钻石的裸石价格只需要天然钻石的35%左右,而随着克拉数增大,培育钻石的价格优势成指数型增长。世界最大天然钻石开采商戴比尔斯也无法抵挡这样的吸引力,正式进军培育钻石行业。
在培育钻石行业里有一句话:世界钻石看中国,中国钻石看河南。
1960年10月,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的王光祖教授接到了国家下达的121研究任务—合成人造金刚石。1963年12月6日晚,在北京通用机械研究所的高压试验室里,王光祖和同事们使用国产超高压装置,在第32次实验中成功合成出了闪闪发亮的黄绿色晶体,这就是中国第一颗人造细粒金刚石。
时间快进到2020年,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已突破200亿克拉,占世界总产量95%以上;全球珠宝级别的原石产量约为600万-700万克拉,中国产能占比约50%。河南省作为中国超硬材料的发源地,全国80%以上的培育钻石出自这里,常年供不应求。在90年代初成立的主做金刚石微粉业务的河南公司“力量钻石”,如今已经可培育最大30克拉的人造钻石毛胚,打磨后成品可达到10克拉。
在年轻的消费者眼中,钻石类珠宝首饰已经与爱情逐渐解绑,在性价比面前,天然或培育也慢慢变得不那么重要。喜欢的才是最好的,“自己买花自己戴”。真心希望钻石能够回归它的原始价值—一种纯粹的、美丽的装饰品,成为每个人自我表达、自我犒赏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