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市博物馆藏辽瓷选粹
2022-04-06王永兰赵志伟
裴 莹 王永兰 赵志伟
(北票市博物馆,辽宁 北票 122100)
一、辽瓷产生的社会背景、造型特点、装饰技法及纹样题材概述
中国瓷业发展长河中,辽瓷是独具特色的一类。辽(907—1125)是契丹族建立的政权,又称大辽、大契丹等,是与北宋(960—1127)共存的王朝。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源于东胡鲜卑,后吸收农耕技术,逐渐改游牧生活为定居生活。在辽代,契丹民族与中原汉族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缔造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辽瓷,主要指辽人在辽境内自主烧制、使用的陶瓷器。它是我国北方契丹民族在接受唐、五代时期汉文化的影响下,结合本民族的习惯创造出的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陶瓷。辽国手工业工匠主要是汉人和汉化很深的渤海人,这种社会的经济状况决定了辽朝烧造瓷器的造型既有中原式,又有契丹式。中原式的瓷器大都照中原固有的样式烧造,有杯、碗、盘、碟、盂、盒、罐等;契丹式瓷器则是仿照契丹族传统使用的皮制、木制等容器烧造而成,主要有鸡冠壶、长颈瓶、凤首瓶、鸡腿瓶等[1]。辽瓷的装饰技法分为胎装饰和色釉装饰[2]。胎装饰工艺主要有划、刻、剔、贴塑、戳印、镂空等。划花是陶瓷器传统装饰技法的一种,一般指在尚未干透的陶胎或瓷胎表面用木刀、竹条、铜铁制品等尖刃或尖锥状工具按预期的图案进行纹饰划刻的一种装饰技艺。所体现的纹饰随意性较强,花纹的深浅宽窄不一,与施纹工具的种类及尖锐程度有关。刻花技术一般指利用锋利的斜刃或直刃平口刻刀在半干的瓷胎壁上较深地刻划出单线图案,然后沿划痕线的一侧选取一定倾斜的角度刻入,用平口刀剔除两刀之间的部分,即沿线条的半边或半边剔除的方法,使纹饰具有一定的浅浮雕效果。剔花技法主要被应用于化妆白瓷,先于胎体上施化妆土,然后通过剔除图案外全部化妆土的方式,或者剔除图案边缘部分化妆土的方式来显出轮廓,再罩以透明釉烧成,该技法主要应用于长颈瓶、提梁注壶、罐类器物的腹部,也见于盘的内壁,主要用于表达牡丹纹主题,一般与刻划技法结合使用,使花纹具有显著的立体感。印花装饰是先制作好带有设计纹饰效果的模具,然后按照模具规格拉出粗坯罩扣在模具上进行拍打,在器物坯体上模印出纹样的装饰技法。这种装饰主要应用于单色釉陶及三彩类器物。贴塑技法是将手制或模印出的花纹附贴于器胎上,从而形成装饰的效果。常见于在长颈瓶的颈部加塑凤首,或在鸡冠壶的边缘处捏塑有条带状的仿皮条、皮扣或璎珞的装饰等。戳印技法指用较细的尖状物或管状物戳印在器物表面,形成麻点状或小圆圈状效果,常用于皮囊缝合处模拟针孔或表示鸳鸯或凤鸟的羽毛。镂空技法是一种雕刻技术,指在器物坯体上透雕花纹形状为桃形或花形。这种技法在辽瓷中较为少见[3]。
辽瓷的釉彩装饰分为单色釉、双色釉和三彩釉。单色釉有白釉、绿釉、黄釉、黑釉、茶叶末釉等。双色釉彩器主要有白釉绿彩、白釉点黑(褐)彩、黄釉绿彩等,其中以白釉绿彩最为常见,黄绿釉次之。三彩属低温釉陶,多用化妆土来修饰釉面,施釉前经过素烧。多数三彩器以黄釉为主釉,绿釉和白釉用作补缀。辽三彩多见晕染现象,色块边缘模糊或呈锯齿状[4]。
辽瓷的纹样题材较为丰富,以植物纹最为常见,动物、人物等其他题材较少。植物纹中以花卉纹最为流行,主要有莲纹、牡丹、菊花、卷草、梅花等。动物纹有龙纹、凤纹、鱼纹、蜂蝶纹等。人物纹发现得较少,主要有婴戏、舞者等。此外还有火珠纹、仿皮条纹、几何纹(连珠纹、重圈纹、同心圆连弧纹、变形莲纹、圆钱纹)[5]。
二、北票市博物馆辽瓷概况及精品辽瓷选介
北票地区历史上曾是辽代统治区域,为川州所辖,因此北票又称“川州”。川州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时期置,公元940 年赐予阿保机的五弟辽明王耶律安端为头下州,称“白川州”[6],位于北票市南八家乡四家板村大凌河北岸。公元951 年因耶律安端的儿子耶律查割杀了辽世宗耶律兀欲而被诛,于是罢了耶律安端的领地白川州,去“白”字,称“川州”。因大凌河闹水患,辽开泰二年(1013)后白川州治迁到今黑城子古城。川州先隶积庆宫(辽世宗家属的宫),后改属崇德宫(萧绰太后宫),然后,再隶属于由萧绰太后赐给宰相韩德让的文忠王府。金天辅元年(1117)12 月,金将斡鲁古等于蒺藜山打败辽将耶律捏里,于是乾、懿、豪、徽、成、川、惠等州皆降,川州随之归金[7]。因此,契丹统治北票近200 年之久。当时的北票境内契丹人、汉人和渤海人杂居相处,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推进北票的繁荣发展,这也就是北票境内辽代遗址、墓葬十分丰富的原因。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北票地区陆续发现了多座有价值的辽墓,出土了多件珍贵文物,如北四家乡水泉辽墓、巴图营古家子辽墓、西官馒头沟辽墓、西官韩杖子辽墓等。其中辽瓷是一个重要门类,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精湛。
北票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 年6 月,其前身是北票县文物组。通过抢救性考古发掘、涉案移交、征集等方式,现收藏辽瓷300 多件。这些瓷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科研价值,不仅丰富了辽瓷的内涵,也为辽瓷的发展及断代保存了实物佐证。
下面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辽瓷25 件,按照契丹民族风格和中原风格两种类型进行简单介绍。
(一)契丹民族风格的辽瓷
北票市博物馆藏契丹民族风格的辽瓷主要有凤首瓶、鸡冠壶、鸡腿瓶、长颈瓶、执壶、高座砚台等。
1.凤首瓶
辽白瓷雌雄凤首瓶1 对2 件。2003 年北票市西官营镇韩杖子村二号辽墓出土。左瓶:高47.5 厘米,口径12.7—13.0厘米,腹径18.7 厘米,底径9.9 厘米。右瓶:高48.1 厘米,口径13.2 厘米,腹径18.6 厘米,底径10.3 厘米。二瓶整体造型一致,犹如敛翼直立的凤鸟,四瓣花式杯口以喻凤冠,圆唇,下贴塑凤首、凤尾。凤首精雕细刻,曲喙闭合,眉目清晰,眼珠采用铁彩点睛技法,生动传神。凤尾短而上卷,置于凤首后部。细长颈,颈上饰复线弦纹二组。肩部硕圆。两瓶腹部纹饰相同,均饰缠枝大牡丹花;肩部纹饰有异:左瓶肩部饰两枝相同的牡丹花纹,右瓶肩部饰象征孔雀开屏的覆菊瓣状羽毛纹。根据牡丹常被形容女性、能开屏的孔雀为雄性的特征推断为一雌一雄(左为雌,右为雄),年代为辽代早期(见图1)。白瓷胎,通体施白釉至圈足际。左瓶:保存基本完整;右瓶:器身有粘复痕[8]。
图1 辽白瓷雌雄凤首瓶(左为雌,右为雄)
凤首瓶是辽瓷中的典型器物,因其形似敛翅直立的凤鸟而得名。凤首瓶以辽代中晚期、陶胎、黄釉或绿釉的居多,辽代早期、瓷胎、白釉的极为少见,在凤眼上采用铁彩点睛技法的则更为少见,且造型美观,一雌一雄,因此这对凤首瓶堪称辽瓷极品,十分罕见,弥足珍贵,对于研究辽代早期凤首瓶的形制及纹饰方面,提供了新的考古实例[9]。
2.鸡冠壶
(1)辽白瓷带盖环梁鸡冠壶1 件。2003 年北票市西官营镇韩杖子村二号辽墓出土。通高20.0 厘米,口径2.8 厘米,腹径16.8—17.0 厘米,底径9.0 厘米。此壶上部略扁窄,下部近球形。顶部短管状口并有半环状提梁,口上附扁圆蘑菇状盖,盖顶饰菊瓣纹一周。腹部丰圆,平底微凹。腹部两侧堆贴圆形仿皮页缝合装饰,壶口根部堆贴皮条装饰一周,其下与另一侧贴短竖皮条装饰各一道。白瓷胎,通体施白釉,平底无釉。此壶形状浑圆,古朴美观,具有典型的契丹民族风格。保存完整(见图2)。
图2 辽白瓷带盖环梁鸡冠壶
(2)辽绿釉双孔鸡冠壶1 件。2003 年北票市西官营镇韩杖子村二号辽墓出土。高31.9 厘米,口径4.1—5.6 厘米,腹径18.8—22.1 厘米,底径10.7 厘米。正视略呈长方形扁体,上扁窄,下肥宽,呈弧形,通体施绿釉。肩部一侧置向上直立的椭圆形短流口,流口外壁饰三个“×”形纹。肩上钻双孔部分与辽代建筑构件中的鸱吻形状相似,一大一小,尾尖相对,可称“鸱吻形双孔系鸡冠壶”。此壶整体造型规整,肩部两鸱吻更是惟妙惟肖,实属罕见,尤其将古建筑中的鸱吻应用于鸡冠壶上,尚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辽代早期穿孔式鸡冠壶的型制及纹饰方面提供了新的实物例证,保存完整(见图3)[10]。
图3 辽绿釉双孔鸡冠壶
(3)辽白釉捏环梁鸡冠壶1 件。法库丁家沟出土。高20.5 厘米,口径2.2 厘米,腹径7.8 厘米,底径5.6 厘米。壶身瘦长,下腹略圆,管状直口,圈足,捏制环形提梁。颈基部贴塑凸棱一周。通体施乳白色釉,圈足无釉。口沿有近1.0厘米的磕伤,捏梁上有两处0.4—0.5 厘米的脱釉。
(4)辽橘红釉捏梁鸡冠壶1 对2 件。2010 年12 月北票市博物馆征集。其一,高30.3 厘米,口径3.1 厘米,腹径12.5 厘米,底径7.8 厘米;其二,高28.6 厘米,口径3.3 厘米,腹径12.2 厘米,底径7.6 厘米。管状直口,捏制环形提梁。长弧腹,中部略鼓,圈足,足壁外撇。器身施橘红色釉,釉不及底。保存完整。
3.鸡腿瓶
(1)辽茶末釉鸡腿瓶1 件。2003 年北票市西官营镇韩杖子村二号辽墓出土。高52.0 厘米,口径6.9 厘米,腹径16.2 厘米,底径12.0 厘米。体型修长。小口,平唇,短束颈,圆肩,筒形深腹,平底。器表有大小不一的乳突和气泡,并有多道防滑棱。瓶身有多道细裂纹。
(2)辽茶末釉鸡腿瓶1 件。2003 年北票市博物馆征集。高48.0 厘米,口径8.2 厘米,腹径22.3 厘米,底径15.1 厘米。体型肥硕。小口内敛,尖唇,短束颈,圆肩,筒形深腹,中部略鼓,平底。器表有大小不一的乳突和气泡。瓶身有多处脱釉;底沿有两处残损。
4.长颈瓶
(1)辽橘红釉长颈瓶1 件。20 世纪70 年代北票县北四家公社水泉辽墓出土。高34.8 厘米,口径9.1 厘米,腹径12.8 厘米,底径6.4 厘米。喇叭口,圆唇,细长颈,宽肩,斜直腹,敛足。颈及肩部各饰两周凹弦纹,颈基部突起一周。器身施橘红色釉,外不及底。此瓶挺拔秀丽,釉色莹润,为同类器中之精品。保存完整。
(2)辽黑釉盘口长颈瓶1 件。1981 年9 月北票县巴图营公社古家子大队白家窝铺生产队辽墓出土。高42.0 厘米,口径15.8 厘米,腹径24.5 厘米,底径11.2 厘米。浅圆盘状口,斜直壁,圆唇,细长颈,广肩,鼓腹向下渐收,圈足较矮,足壁外撇,小平底,外底面有镟削痕。肩下部饰凹弦纹两道。灰白色瓷胎,胎质细腻坚硬,通体施黑色釉,釉面莹润光亮,底足无釉。器身轮制痕迹明显。口沿有一处小三角形残缺,有粘复痕三道;颈部出土时已残断,粘复。
(3)辽白瓷凸弦纹长颈壶1 件。2003 年北票市西官营镇韩杖子村二号辽墓出土。高50.4 厘米,口径14.0 厘米,腹径26.5 厘米,底径15.6 厘米。平口,圆唇,长颈,溜肩,鼓腹,腹下部渐收,平底略内凹。颈中部、肩颈相接处各饰凸弦纹一道。器身内外遍施白色釉,底足无釉。此瓶造型规整,体大少见。保存完整。
5.执壶
(1)辽橘红釉弦纹葫芦形执壶1 件。1976 年1 月北票县北塔乡台吉营大队出土。高25.1 厘米,口径2.9 厘米,腹径最宽19.4 厘米,底径8.3 厘米。壶体呈双节葫芦形,上小下大。敛口,圆唇。上腹呈卵形,中部束腰,下腹硕圆,底接圈足。短流置于下腹上部,斜直外伸;执柄上部作圆形,下部直立,柄外壁压印六朵梅花图案。上腹中部和下腹上部各饰两周凹弦纹。通体施橘红色釉,施釉均匀,光泽滑润,近足部露胎。此瓶造型美观,制作细致,为辽瓷中的上品。保存完整(见图4)。
图4 辽橘红釉弦纹葫芦形执壶
(2)辽莲瓣纹带盖白瓷执壶1 件。北票市北四家乡水泉村辽墓出土。通高19.6 厘米,口径4.9 厘米,腹径15.1 厘米,底径8.1 厘米。直口,长颈,折肩,鼓腹,圈足,塔式盖,身与盖为子母口。肩一侧置管状斜直流,另一侧置弧形执柄。肩部刻覆莲纹,腹部雕双重仰莲纹。通体施白釉至足际。盖残缺近一半(见图5)。
图5 辽莲瓣纹带盖白瓷执壶
(3)辽白瓷塑贴葫芦形注壶及温碗1 套2 件。1997 年12 月北票市西官营镇馒头沟辽墓出土。注壶:通宽13.6 厘米,高23.7 厘米,口径3.4 厘米,上腹径7.3 厘米,下腹径14.2 厘米,底径7.5 厘米。敛口,圆唇。器身呈双节葫芦形,上小下大。上腹呈卵形,肩部贴塑梅花状纹四枚,两枚梅花纹之间饰一枚火焰纹。下腹圆鼓呈球状:上部一侧置短管状斜直流,与火焰纹同处一条竖直线上,另一侧置耳形执柄,执柄上贴塑六枚圆形梅花纹。圈足,足壁外撇,平底,底有镟削痕。白瓷胎,通体施白釉,外底面无釉。残碎已粘复,壶底有三处残损。温碗:高9.0 厘米,口径16.8 厘米,底径8.2 厘米。直口微敛,圆唇,深腹,直壁微内斜,圈足,足壁外撇,平底,底有镟削痕。白瓷胎,通体施白釉,外釉不及底。内底有四个支钉痕。残已粘复,口沿有一处长0.8 厘米的残损。
(4)辽白釉瓜棱形执壶1 件。2010 年12 月北票市博物馆征集。高20.2 厘米,口径3.5 厘米,腹径14.4 厘米,最宽16.6 厘米,底径8.7 厘米。直口,圆唇,细长颈,圆折肩,鼓腹,圈足,平底。腹呈六瓣瓜棱式。肩一侧置管状斜直流,另一侧置弧形执柄。执柄上饰两道竖线纹,肩与腹之间有一道明显的凹弦纹。通体施白釉至足外壁。流口末端有残损。
6.高座砚台
辽绿釉束腰陶砚台1 件。2003 年北票市西官营镇韩杖子村二号辽墓出土。高8.8 厘米,砚盘直径14.3 厘米,底座直径14.0 厘米,束腰直径8.6 厘米。侧视整体呈“工”字形。圆形砚面。砚面中间为一浅圆盘状砚堂,无釉。束腰形底座,中空。腰中部对称开四个大小相同的桃形镂孔窗。器身有多处残损,有粘复痕一道(见图6)。
图6 辽绿釉束腰陶砚台
7.三彩方盘
(1)辽三彩印花卉纹方盘1 件。2010 年12 月北票市博物馆征集。高2.5厘米,长12.8厘米,宽12.7厘米。三彩釉陶(白、黄、绿色)。盘呈方形,花口沿,斜直壁,内壁施白釉压印缠枝花纹,花纹外施黄釉圈框。内底施绿釉压印水波纹为地,上面用黄、白色釉在中间、四角点缀五朵花纹。平底,外底面无釉,内底有三个支钉痕。器身有粘复痕。
(2)辽三彩印花卉纹方盘1 件。2010 年12 月北票市博物馆征集。高2.8厘米,长13.1厘米,宽13.1厘米。三彩釉陶(白、黄、绿色)。盘呈方形,花口沿,沿边施白釉,斜直壁,内壁施绿釉压印缠枝花纹,花纹外施黄釉圈框。内底施绿釉压印水波纹为地,上面用黄、白色釉在中间、四角点缀五朵花纹。平底,外底面无釉,内底有三个支钉痕。器身有粘复痕。
(3)辽三彩印花卉纹方盘1 件。2010 年12 月北票市博物馆征集。高2.8厘米,长12.5厘米,宽12.4厘米。三彩釉陶(白、黄、绿色)。盘呈方形,花口沿,斜直壁,内壁施白釉压印缠枝花纹,花纹外施黄釉圈框。内底施绿釉压印水波纹为地,上面用黄、白色釉在中间和四角点缀五朵花纹。平底,外底面无釉,内底有三个支钉痕。器身有粘复痕。
(二)中原风格的辽瓷
北票市博物馆藏中原风格的辽瓷主要有碗、罐等。
1.碗
馆藏辽代瓷碗50 余件,有平口、花式口等,形制多样。
(1)辽白瓷斗笠碗1 件。1992 年北票市西官营白石村后山沟辽墓出土。高4.5 厘米,口径12.2 厘米,底径3.7 厘米。敞口,圆唇,斜腹微弧,圈足。白瓷胎,胎质细腻坚致,器身极薄,内外均施白色釉,底足无釉,釉质莹润。因器形似一倒扣的斗笠,故名斗笠碗。保存完整。
(2)辽白瓷花口碗1 件。1997 年12 月,北票市西官营馒头沟村辽墓出土。高7.7 厘米,口径21.2 厘米,底径8.0 厘米。五弧花式口,圆唇,腹壁斜直,圈足外撇。白瓷胎,胎质细腻坚致,器身自上而下渐厚,内外均施白色釉,底足无釉。器身有粘复痕。
(3)辽白瓷碗1 件。高9.1 厘米,口径17.2 厘米,底径6.9 厘米。敞口,圆唇,深腹,弧壁,圈足。器身内外均施白色釉,底足无釉。内底有四个支钉痕。内壁有细裂纹数道。
2.罐
馆藏辽代瓷罐有白瓷瓜棱形罐和弦纹白瓷罐等,其中白瓷瓜棱形罐14 件,弦纹白瓷罐1 件。白瓷瓜棱形罐造型相同,腹瓣五至十七瓣不等。
(1)辽白瓷瓜棱形罐1 件。2003 年北票市西官营镇韩杖子村二号辽墓出土。高10.8 厘米,口径9.8 厘米,腹径15.4 厘米,底径7.5 厘米。直口,圆唇,短颈,圆肩,鼓腹,腹呈五瓣瓜棱形,圈足。颈基部饰一道凸弦纹。器身内外遍施白色釉,外不及底。保存完整。
(2)辽弦纹白瓷罐1 件。高6.5 厘米,口径4.4 厘米,腹径8.5 厘米,底径3.7 厘米。1993 年11 月北票市南八家乡红石村下瓦房屯辽墓出土。小口,圆唇,短颈,溜肩,鼓腹,平底略内凹,肩部饰凹弦纹两道。通体施白色釉,底无釉。保存完整。
三、北票市博物馆藏辽瓷的重要价值
北票市博物馆收藏的辽瓷,品种多样,器型丰富,特点突出,制作精细,或端庄典雅,或率直粗犷,或朴拙巧慧,或沉实敦厚,无论从器物造型还是装饰技法看,足以体现出了辽瓷匠师的高超工艺和烧造水平。契丹族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对祖先的崇拜和依恋,以及粗犷豪放、率真朴实、憨厚沉实的性格和追求朴素的思想,都倾注在一件件精美的辽瓷中。尤其瓷器上所体现的“雌雄观、鸱吻”等都是考古界前所未见的,为辽瓷的研究与断代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