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繁华姑苏,藏在白居易的诗里

2022-04-06颜风仪实习生马维佳

现代苏州 2022年23期
关键词:山塘刺史姑苏

记者 颜风仪 实习生 马维佳

今年,苏州首个沉浸式垂直江南文化街区“海市山塘”在众多苏州人的期待中亮相山塘街。这座集茶酒雅集、文创体验、戏曲表演、深夜食堂、花园酒吧等多元业态为一体的文化空间,是有着一千余年历史的山塘街面向革新,打造当代“不夜山塘”的成功尝试,也为苏州这座经典古老的地标增添了许多年轻化、潮流化的繁荣气息。

提及山塘街的前世今生,最离不开的仍然是从前那位儒雅风流的“姑苏诗太守”白居易。在第十二届江苏书展上,苏州大学文学院王家伦副教授便以“白居易诗中的苏州”为主题,讲述了白居易任苏州刺史的十七个月里,用数十首诗歌记录下的姑苏风情。

七里山塘,是他的卓越宦迹

回溯历史,山塘街的风雅繁盛一直有迹可循。明代文学家王穉登在《重修白公堤记》中记载道:“由唐宋迄今,生齿繁而受廛者众。半塘之东,闾阎栉比,其西即云霞水竹,畎亩陂池,塔影钟声与茅屋炊烟相映带,宛然碧水丹丘矣。”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便把阊门、山塘一带称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唐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被任命为苏州刺史,自此与苏州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任苏州刺史的这十七个月,是对此前仕途不顺的白居易的告慰,也是他寄情姑苏美景,施展政治抱负的契机。在苏州,白居易极爱走访虎丘名胜,自称“闲来时一过”“一年十二度”。也正是在走访的过程中,白居易发现一路上河道堵塞、交通不畅、居民往来不便,故而兴修水利,开河筑堤,形成山塘街的最早雏形。现如今,苏州在古城保护中不断强调的“水路并行,河街相邻”式格局,便是山塘街的真实写照。原来,当代苏州人的亲水情结在千余年前便得以延续传承,依水而居的苏州百姓,在山塘河边过起了悠然自得的小日子。小桥流水、舟船相行,也难怪有了杜荀鹤那一句广为流传的“君到姑苏去,人家尽枕河。”

山塘街的建成,畅通了苏州百姓的交通路线,成为从阊门到虎丘的绝美游览路线,也是白居易在苏州任刺史的一年多里一个难以磨灭的闪亮注脚。现在,游人行走于山塘街东口,仍能看见一座“山塘胜迹”石牌坊和一座唐少傅白公祠,用以纪念这条诗意盎然的“白公堤”。在山塘街建成后,白居易还作诗《武丘寺路》:“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显然,白居易本人对此也甚是自豪,街上百姓往来如织,岸边桃李莲荷数千株,水陆交通川流不息。这样的姑苏美景,这样的闲情逸致,如何能让这位“诗太守”不心动?

千年姑苏,用实力让白居易“真香”

别看修建完山塘街的白居易如此骄傲,一副想要永居苏州的架势,其实在来到苏州赴任之前,这位已经53岁的老人,心里颇为不爽利。“乱雪千花落,新丝两鬓生。老除吴郡守,春别洛阳城。江上今重去,城东更一行。别花何用伴,劝酒有残莺。”在《除苏州刺史别洛城东花》一诗中,白居易的复杂心境可见一斑。即将赴任苏州,可谓悲喜交加,悲的是年过半百,还要与洛阳东门的牡丹花依依惜别,此番告别不知何时再见;喜的则是重赴江南,还有一腔建功立业的壮志要抒发。而后者之“喜”,则在《赴苏州至常州,答贾舍人》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

马车一路从洛阳行至常州,在一路上阅读苏州地方志的白居易,也对这座城池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厌见簿书先眼合,喜逢杯酒暂眉开。未酬恩宠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来。”此时,过往的仕途不顺、壮志难酬都被抛诸脑后,想要在苏州建功立业的急迫心情在杯酒下肚后爆发。既然来了,就兴高采烈地前去赴任吧!

新官上任,自然要走访一番苏州的名胜古迹,阊门是不可绕过的一处。自古以来,阊门便是苏州城的地标建筑,明清时期一度成为江南地区的商业交易中心。登上阊门城楼,这位苏州刺史便可凭栏眺望苏州全景:“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这样的江南富庶之地,难怪令当时的白居易一改刻板印象,感叹“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也正是在走访中遍历了一圈姑苏美景,白居易才愈发爱上了这一方雄州。果然,姑苏美景醉人,让人“真香”更是不在话下。

当代国学大师、散文家张中行在《姑苏半月》中写道:“如果竟至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还是未能出入阊门……回顾生平也总是太遗憾了。”姑苏阊门,是地繁民富的阊门,也是文脉赓续的阊门。一千余年前的白居易立于此处,便可俯瞰姑苏繁华,物阜民丰。时至今日,从24米高的“天际线”向外望去,完整的古城风貌一览无余。历史变幻让苏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在姑苏古城这一条“视觉走廊”中,又似乎只是轻轻落笔,缓缓着墨,从未留下过度雕琢的痕迹。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姑苏多水又多桥的生机活力,在这短短的诗句里尽数体现。回头看来,透过白居易所撰的诗文,我们仍然可以窥见江南雄州的历史光辉。似乎现在任意一个形容苏州的语汇,都可以在诗句中找到它最初的模样。也许,这就是我们再度捧起诗卷,研读这座千年古城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山塘刺史姑苏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山塘街 一年 24小时
悠悠姑苏情,酥脆“蟹壳黄”
驻足山塘古戏台,体验繁华新风尚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姑苏繁华地 吴中第一镇
姑苏好时光
姑苏城外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