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雷霆手段重击突出违法犯罪 打出声威打出实效

2022-04-06

中国防伪报道 2022年9期
关键词:海门涉企公安

江苏公安机关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哪里治安混乱就重点整治那里”,采取雷霆手段,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黑恶痞”“黄赌毒”“盗抢骗”“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

在此期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破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2.3% 和39.3%,发案数同比下降7.2%;侦破养老诈骗案件145起、“食药环”案件487起,有力地保护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7月下旬,围绕公安部挂牌督办的重点案件,省市公安机关捆绑作战,组织多个专案组赴全国28 个省份发起破案打击集群战役,已全部成功收网,打出了江苏公安声威。

部门联动合成作战 破获一批重大案件

江苏公安经侦部门坚决贯彻公安部和省公安厅党委关于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部署,强力推进“百日行动”纵深开展。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破获经济犯罪案件67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33名,涉案总价值107亿元。

坚持统筹组织纵深推进。按照省公安厅主责、市县公安局主战、派出所主防要求,江苏公安经侦部门盯紧盯牢各类重大案件和经济金融风险,加强高位统筹,将“百日行动”与“歼击22”专项行动、“苏安行动”等工作有机融合,做到上下一体、部门联动、社会共治、合成作战。江苏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统筹全省案件线索,联合研判攻坚,多领域持续不断发起集群战役和协同打击,破获了一批重大案件。

坚持突出重点严厉打击。以“歼击22”专项行动为牵引,江苏公安经侦部门深入推进“百日行动”,创新完善源头监测、警银合作、警种合成作战等多项机制,连续组织两波次集中收网行动,一举打掉45 个犯罪团伙,有效斩断多条非法跨境资金通道;密切关注“无票油”偷逃税犯罪活动,会同南京市公安局组织集中收网,打掉一批长期活跃在长江水域从事“无票油”买卖的犯罪团伙;在公安部经侦局指挥下,依法严厉打击证券期货领域犯罪,成功破获一起重大操纵证券市场案,有效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坚持上门走访贴近服务。江苏公安经侦部门上门走访各类企业1.1万余家,主动了解企业困难,围绕预防打击涉企犯罪、强化警企沟通协作、加强内部防范宣传、保障企业运行安全等方面征求意见建议,更加有效地服务企业发展和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注重排查发现涉企商贸活动中经济犯罪新动向,为依法严厉打击职业团伙犯罪和新型案件提供支撑。

南京警方破获特大通讯网络诈骗案 涉案金额 3亿余元

从8月15 日开始,南京警方组织开展“宁剑”破案攻坚集中收网行动,半个月的时间里,全市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574起,抓获各类刑事犯罪人员2636人,发起集群战役摧毁百人以上电诈犯罪团伙1个,抓获在逃人员206 人。

南京江宁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通讯网络诈骗案,带破全国各地案件1000余起,涉案金额3亿余元。

今年2月11日,市民周女士到江宁公安分局开发区派出所报案,称自己在网上做任务被骗580万元。接警后,南京江宁警方经分析研判,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通过梳理受害人提供的相关银行卡号等信息并分析资金去向,逐步挖出一个境外通讯诈骗团伙。

两个多月的循线追踪后,专案组决定全面收网。8月8日,江宁公安分局调集230多名警力,赶赴全国21 省45市,80 个抓捕组同时出击,一举摧毁境外回流电诈犯罪集团3个,抓获涉案人员76名。截至目前,涉及该案的103 名犯罪嫌疑人已全部被警方抓获归案。

南通海门:电诈发案、案损实现“双下降”

“百日行动”中,南通市海门公安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动作为、综合施策,进一步深化打击治理工作,全面提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违法骗犯罪质效。截至9月2日,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共发案451起,同比下降43.6%,案损同比下降10.7%;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起,抓获涉诈违法嫌疑人305 名。

狠抓宣传防范“控住面”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区反诈宣传效果,营造“全民反诈”氛围,海门区公安局着力构建社会防范体系,一方面加强校园、企业宣防,定期向教育系统、大型企业发送风险防范短信,定期为学生、企业员工开展反诈专题讲座。

另一方面,针对居家老人、网购人群、企业财务、景点游客等易受骗重点人群,采用安全教育培训、告知法律风险、主动劝阻保护等方式落实针对性防范宣传措施。同时,在“海门公安微警务”“新百千万工程”“无线海门”等平台推送防范信息,利用区镇村居“大喇叭”及时广播宣传内容。

2022 年以来,全区已针对各类群体发放反诈宣传海报8000 份、宣传单页50000 份、台卡4000份,累计线下宣传宣讲450余次。

狠抓专项打击“收住网”

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离不开防范,更离不开打击。2022 年1月下旬,海门公安对一个分工明确的“跑分”犯罪团伙实施收网抓捕,9 名违法嫌疑人落网。

经查,该犯罪团伙通过30余张涉案银行卡,累计转移非法资金高达1900万元,从中获利20万余元,警方的强势介入斩断了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赃款的转移链条。

对待电信网络诈骗,海门区反诈中心落实每案必侦,他们还充分发挥合成作战优势,联合网安、技侦等警种,对案件开展‘资金流、数据流、网络流、通讯流’研判,实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进度每日通报制度,一案一档跟进。

2022 年上半年,为拦截资金流入诈骗分子非法账户,海门区公安局反诈中心累计冻结个人银行账户1249 个、对公银行账户29 个、冻结第三方账户9 个。上半年海门区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9起,抓获涉诈嫌疑人305人,办理资金返还10起,返还资金80万余元。

狠抓源头管控“盯住人”

一则正告“金三角”地区34 名南通籍诈骗违法嫌疑人回国投案自首的消息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其中要求顾森森、李荣等南通海门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人员限期回国自首。

这种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釜底抽薪式打击方式,体现出全区公安系统和司法系统对辖区涉案重点人员动态的高度掌控。

2022 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区制定下发《全区跨境外流犯罪高位人员管控工作方案》《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暂行办法》,海门区公安局采取“见面走访、通话联系、平台核查、重点核查”多项举措,动态掌控本地户籍涉诈重点人员动态,加强对长期滞留境外涉诈高危人员的监督、管控,实现本地涉诈重点人员信息全采集、全列管,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9月2日,海门区公安局已成功核减滞留缅北人员41 名、滞留“金三角”人员3 名、滞留阿联酋人员1 名。

淮安清江浦警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经济发展

为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服务企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保障作用,淮安清江浦公安分局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创新便民利企举措,打造优质高效安全的营商环境,全力保障辖区经济健康发展。

一、坚持防患为先,优化发展环境“护企”。围绕涉企高发矛盾纠纷,组织警力开展“地毯式”滚动摸排,并制定针对性化解措施,做好化解处置工作,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定期组织召开企业联席会议,了解企业生产运营情况,掌握企业内危化物品的管理、运输及使用情况,通过座谈询问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与企业商讨解决方案,推动企业发展,征求企业负责人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为公安工作的开展提供民意指引。整合派出所民警、辅警、属地企业保安队员等力量开展联巡联防,覆盖所有厂区、居民小区、重点管控单位及主要路段,建立以企业内部防范辐射周边、社会群防力量兼顾企业互相联动整体巡防的工作格局,实现治安防范力量的最佳结合和互补。

二、坚持重拳出击,优化治安环境“安企”。针对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寻衅滋事、“套路贷”、电信网络诈骗、合同诈骗、伤害企业员工等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涉企违法犯罪行为,快侦快办、严查严打、深挖彻查,及时将违法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最大可能为企业追赃挽损。对辖区高发、易发涉企涉商警情、事件进行梳理总结,针对不同警情、事件特点,制定处置预案,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快接快处,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定期组织警力到企业,通过现场演练等方式开展突发事件处置、安全出行、内部安保、安防设施建设等方面知识教授。

三、坚持服务为先,优化政务环境“助企”。围绕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服务发展等重点工作,广泛收集企业、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认真分析研究,落实针对性整改措施并及时反馈。推出上门、预约等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方便企业和群众。同时,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不同时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等方法,主动查处各类涉企案件,为企业建立“安全隔离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深入企业采取法制讲座、图片展示、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送法入企”活动。通过发布预警提示、主动上门宣传等方法,向企业发送防范建议书、预警通报和防范常识。同时,为企业员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切实提高企业和员工自我防范能力,增强企业和员工自觉守法意识。

猜你喜欢

海门涉企公安
西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宁市加强涉企收费长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海门赞
青海省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实施意见
海门打开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一批涉企收费项目的通知
公安报道要有度
湖北赤壁:全面降费 落实涉企收费项目清理工作
海门农民为何能够增产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