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发展与安全:未来五年面对的艰巨考验
——二十大报告学习与解读
2022-04-06《文化纵横》编辑部
当今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还是战争与混乱开始的时代?
关于时代主题的判断,是任何国家级别的战略选择都不可回避的前提,也是刚刚结束的二十大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基本前提。理解二十大关于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判断,是我们理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今后5年乃至2035年前工作的主要入手点。
二十大报告中说:“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二十大报告提示我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对尖锐挑战
自美国特朗普政府以迄拜登政府执政以来,6年多的时间,世界发生惊人变化,呈现出习近平主席所预言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种种特征。首先,经济上,政治开始干扰经济,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发生断裂,美国公然以意识形态统领经济,“友岸外包”“近岸外包”成为美国政府的自觉选项,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封锁打压中国成为美国各届政府的连贯政策。与此同时,由于美欧政府疫情期间狂发货币、俄乌冲突导致能源价格高企,美国和欧洲陷入通货膨胀高企与经济萎缩同时发生的窘境,经济危机迫在眉睫。其次,政治上,结盟政治正在兴起,美国纠集“民主同盟”,共同对抗中国、俄罗斯、伊朗等所谓“威权国家”,世界不仅有“新冷战”之忧,更有重回“一战”“二战”前期结盟政治相互对抗的巨大风险。最后,社会思潮上,世界范围的右翼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思潮兴起,欧洲右翼政党不断攻城拔寨,赢得议会主导权,掀起一轮又一轮反移民、反全球化、反民主的浪潮。所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质,就是自由资本主义国际秩序进入下行周期与紊乱期,“二战”之后尤其是冷战以来形成的全球化秩序开始逆转,世界政治经济发生剧烈重组。根据“一战”“二战”前后的历史经验,当自由资本主义国际秩序面对尖锐的矛盾冲突,其直接的后果便是以战争形式消除矛盾,而世界人民的生命财产将因此遭受极大损失。
俄乌冲突,既是北约不断东扩导致的地缘政治危机,也可以视为自由资本主义国际秩序进入下行周期的重要开端。冷战结束之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秩序不断向东扩张,但其与俄罗斯民族国家利益发生尖锐矛盾。俄罗斯资本与国家本欲融入欧洲秩序,以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然而美国、欧洲的资本主义秩序不能容忍俄罗斯的自主性,乌克兰危机实质上就是这种资本国际运动所导致的板块碰撞,它折射了当代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国际秩序深刻的内在矛盾。
俄乌冲突之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暴露出霸权政治的本质,其对俄罗斯采取了完全突破底线的制裁措施。这些制裁措施,将同样面对美国围堵打压的中国逼上险境,不得不在下述两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其一,中国被迫构建与现行的美国西方为主导的国际体系相平行的新型国际体系,这个体系将以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主体,以发展中国家的中等强国为骨干,以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等为运作平台,与美国西方国家形成事实上的尖锐对抗,并由此导致出现两个世界体系,两种国际秩序。这一选择成本代价极高。其二,中国依靠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欧洲等中间地带国家,与美国进行“竞争+合作”的新型博弈,力争引导国际体系向着和平方向、向着新型全球化方向、向着非脱钩的方向前进。在刚刚举行的印尼巴厘岛中美元首会晤中,习近平主席正是本着对人类命运负责的态度,本着为中国营造新的战略机遇期的初衷,抓住美国战略上东西两线不能同时与俄罗斯、中国对抗的短板,引领中美关系进入和平竞争的轨道,尽力避免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在塑造新型国际秩序的博弈中,中国的战略引领作用非常关键,这也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下集中精力谋求发展。
中美元首会晤会否达成愿景,美国会否在对华政策上摆脱内部政治掣肘,或者美国仍然会说一套做一套?这些仍有待时间检验,但二十大提示的“惊涛骇浪”的考验绝不会轻易消失,对此人们不应抱有幻想。
统筹发展与安全的战略方针面对艰巨考验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二十大提出“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方针,在报告中,“发展是第一要义”被再次强调,而“高质量发展”则是发展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报告专辟一节谈安全问题,关于“安全”的字眼,在报告中出现90多次,可见发展与安全同等重要,必须两者兼顾。这为新时代的发展与安全提出高标准高要求,也带来艰巨考验。
首先,发展通常就是以GDP增长为第一要义,财富总量的增加是衡量发展的核心指标。而“安全的发展”则不仅考虑财富的增长,还要考虑发展过程的公平性,发展的成果须为多数人所共享。因为只有共同富裕才是安全的发展,少数人获益的发展一定是不安全的。因此,二十大报告不仅强调“发展是第一要义”,而且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种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新发展观,对于各级政府而言都是高难度动作。
其次,发展必然要求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与全球经济体系深度融合,这也符合中国当前走全球化道路、吃全球化红利的国家利益。而安全则要求确立底线思维,将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部分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免出现类似芯片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开放与安全,如何统筹?尤其当中国日益成为全球主要工业生产国、买全球卖全球之际,中国的深度开放与国家战略安全就更是一组难以兼顾的矛盾,需要超高级的战略统筹与战略把握能力。
第三,新发展格局,就是对发展与安全的高级统筹。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格局。这种新发展格局与传统发展格局有本质的区别,其关键的区别在于,“双循环格局”是要将经济发展建立在以国内消费为主要拉动力的经济增长的模式之上,建立在国内大市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买全球、消费全球”的新经济格局之上。这将使原有的以出口和投资为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结构发生本质性改变,而这种改变,对习惯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而言,不啻一个根本性的挑战,需要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加快转型,确立新发展观,使发展与安全达成新的统一。
统筹发展与安全,统筹对外开放与自主可控,统筹国内与国际两种经济循环,统筹GDP增长与共同富裕,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演进的基本方略。对此,人们必须深刻理解,并坚定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