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创驱动“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2022-04-06曲庆洋刘晓娟韩士元邱鲁军

科技创业月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科创三位一体论文

曲庆洋 刘晓娟 韩士元,2 邱鲁军 仲 倩

(1.济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 济南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3.济南大学 政法学院;4.济南大学 研究生院,山东 济南 250022)

0 引言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实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应从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培养向“具有国际视野的个性化、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转变[1,2]。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高层次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3-5]。进入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纷纷把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而大多数的科技创新中心都会通过借助高校的基础研究成果来不断增强创新能力[6]。然而,当前高校素质教育普遍存在着实践课比重低、创新实践训练机制落后和科创竞赛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系统性等问题[7]。已有学者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做了许多研究,其中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研究生创新技能不足,创新能力存在结构性差异,且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匮乏[8]。新时代我国各行各业高速发展,研究生缺乏创新能力,注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从而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和从业挑战[9]。

为切实增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紧紧围绕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目标,不断探索和推进研究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改革,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加大投入、优化服务、规范体系等,构建了科创驱动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切实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面对研究生创新技能不足、创新实践能力锻炼不充分、创新实践训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学院研究生经过实践,探索出一种基于制度体系化、项目外向度、平台专业化“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具体模块如图1所示。通过该模式的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探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科技创新思维得到较为充分的锻炼和提升,对增强研究生综合“软实力”成效显著。

图1 科创驱动的“三位一体”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1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学院结合研究生的发展需求,通过对积分制度、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的建立和修改,进一步完善学院的体系制度,进而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1)实施研究生综合测评科创积分制度。设置科学、完善的积分制度,能够充分发挥科创奖励的激励和导向功能[10],驱动研究生成为拔尖创新型人才。为进一步激励研究生勇于创新、勤于实践,促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人才的培养,学院实施研究生综合测评科创成果积分制度。明确科创赛事分类认定列表和加分细则,对研究生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如高水平科研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科创竞赛获奖等根据相应的等次进行积分。积分每学年认定一次,注重积分认定结果在学业奖学金评定、科创奖学金评选、科创奖励发放中的应用,充分调动研究生参加科创活动的积极性。

(2)制定科创工作管理制度。制定《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明确科创赛事列表和类别,明确参加、举办科创赛事的流程。制定《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试行)》,明确学生科创经费管理、申请、使用办法,明确单项赛事经费支持标准和学院教师科创成果奖励办法。

(3)建立健全科创激励制度。首先,建立科创竞赛获奖指导教师激励机制。为进一步促进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提升教师与企业、科研院所等从事科技合作、开展社会服务的热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制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参加实践活动认定实施办法(试行)》,将教师指导科创竞赛计入工作量,并将其作为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变更聘用岗位和晋升岗位等级的重要依据。其次,建立学生竞赛奖励机制。《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经费管理使用办法(试行)》规定,学院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学生参加竞赛活动的日常开销,并且对高等级、高质量、有利于专业和学科建设的科创赛事,学院对其进行重点奖励。在学院竞赛中表现突出的队伍将会被学院推选到学校参加校内选拔赛,在校内选拔赛中表现优异的队伍将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及以上级别赛事,获奖的将会获得学校奖励。

1.2 整合社会资源,提升项目外向度

校企合作是一种新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为研究生打造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充分发挥学院信创空间社团的辐射作用,以及校企方提供的专项培训,能够有效提升研究生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1)充分发挥信创空间社团辐射作用。聚合校友企业资源,遴选企业优质项目,建立多样化青年就业创业实习基地。每个项目选拔10~15名研究生,由企业方技术人员和学院相关方向导师共同指导学生,校企合作,以学校科技立项、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为“蓄水池”,制定中期答辩和结题答辩制度,发挥信创空间“孵化器”作用,将好的作品持续孵化,打通创新创业类比赛、创新训练计划双路径,为“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创青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赛和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等孵化优秀作品。

(2)校企合作为研究生提供专项培训。将学校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企业实践项目培训相结合,为参赛研究生提供专项培训。由于企业项目通常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能切实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对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1.3 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平台专业化

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仅要培养其扎实的理论基础,相应的科研创新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研究生学习与创新更加注重其学科专业领域的深耕,因此学院精心打造“研究生科创指导委员会” “研究生科创专项赛事组”和“研究生科创中心”三个平台,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着力提升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学科研究专业化的需求。

(1)成立学院研究生科创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委员会由分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任主任,委员由具有赛事指导经验的教师代表、部分专家教授、学院团委书记等组成,主要负责研究认定科创赛事的类别、研究修订科创赛事经费管理使用办法、选拔推荐专项赛事组负责人、研究制定专项赛事组年度科创成绩目标等。

(2)组建研究生科创专项赛事组。以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为单位组建专项赛事组,学科领域负责人任组长,明确每个赛事组承办赛事范围,根据各个导师专业特长,明确每个赛事指导教师,负责选拔组建由各年级学生组成的学生梯队并进行赛事培训和指导、对参赛作品进行培育和选拔、制定专项赛事组年度科创成绩目标、负责单项赛事经费总体预算。

(3)成立研究生科创中心。聚合研究生会学术部、各班科创委员力量,成立学院研究生科创中心,负责赛事通知、报名、宣传和科创梯队组织管理等工作。第一,针对竞赛类科创工作,以赛事为单位建立学生科创梯队,学院科创中心负责组织报名,专项赛事组负责选拔考核培养,形成教师指导学生、高年级牵头、低年级参与的可持续性赛事梯队,注重作品的持续孵化积累,确保高质量科创成果源源不断;第二,聚合学院科创类社团,成立学院信创空间社团,发挥学院教师、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优势,培养一批专业技能扎实、表达协作能力强、熟悉竞赛规则的学生科创梯队;第三,大力促进多学科多专业协同发展,整合科研资源,开展以“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 “中国研究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学科竞赛为引领、各类科技文化服务实践活动为支撑的创新实践竞赛,将学科竞赛引入研究生实训课程,促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双提升。

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2.1 研究生科创获奖数量逐年增加,培育高质量创新成果

近年来,在创新创业类大赛(A类赛事)中获得全国“互联网+”大赛铜奖1项、创青春国家级银奖1项。在学科竞赛中,2017年,获国奖2项6人;2018年,获国奖5项15人;2019年,获国奖9项30人;2020年,获国奖11项37人(见表1、图2、图3)。

图2 2017-2020年科创获奖人数

图3 2017-2020年科创获奖数量

表1 学院研究生2017-2020年科创获奖情况

2.2 学生创新意识增强,高水平论文发表逐年增加

学院研究生2017年,发表论文28篇,其中EI论文24篇,SCI论文4篇;2018年,发表论文32篇,其中EI论文26篇,SCI论文6篇;2019年,发表论文44篇,其中EI论文35篇,SCI论文9篇;2020年,发表论文54篇,其中EI论文30篇,SCI论文24篇(见表2、图4、图5、图6)。

表2 学院研究生2017-2020年论文发表情况

图4 2017-2020年度论文发表数量

图5 2017-2020年度EI论文发表数量

图6 2017-2020年度SCI论文发表数量

3 结语

科创活动对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学院将继续实践并不断完善科创驱动的“三位一体”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让更多研究生参与到科创活动中来,使更多研究生在科创实践过程中长知识、得锻炼、有提升。

猜你喜欢

科创三位一体论文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期论文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