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某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2022-04-06朱丽丽陈玉梅刘贺兰
詹 晶,朱丽丽,陈玉梅,贺 静,刘贺兰,郭 娟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也是衡量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1]。为提高宁夏地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而为建立完善的养老机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2月至8月在宁夏某养老机构的老年人2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样本量计算方法[2],样本量取所用问卷中变量数目最大值的5~10倍,本研究一般资料条目数6个,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量表条目数10个,主观幸福感量表条目数24个,所以选取的样本量为200例,考虑到不合格问卷等,再增加20%,共发放问卷24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24份,回收有效问卷216份,有效回收率为90.0%。纳入标准:①在养老机构居住时间≥3个月;②年龄≥60岁;③意识清楚,能正确回答问题。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躯体疾病及精神疾病者;②失能和失明老人。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养老机构同意。
1.2 研究方法
1.2.1 评价工具:①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费用支付方式,对生活满意程度等。②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量表采用Mahoney等[3]编制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该量表包括10个条目,即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用厕、转移、平地行走及上楼梯。计分为0~100分,≤40为重度依赖,41~60分为中度依赖,61~99分为轻度依赖,100分为完全自理。得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强,依赖性越小[4],总Cronbach α系数为0.70。 ③主观幸福感量表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5-6]。该量表有4个维度,包括24个条目,即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和负性体验。其中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各有5个条目,正性体验和负性体验各有7个条目。幸福感总分=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负性体验,分数越高,表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越高[7]。量表得分≥36分为高水平主观幸福感,≤12 分为低水平主观幸福感,13~35分为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该量表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70。
1.2.2 调查方法及质量控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样,考虑到不合格问卷等,再增加20%,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课题实施前,首先对调查小组成员集中培训,保证所采用的评价工具符合要求,采用统一指导语。填写问卷时向老年人讲解研究的目的、意义,要求老年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不能填写问卷者由家属或调查员代填,当场收回。
2 结果
2.1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分析:研究显示,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总分为(79.84±14.32)分,各条目由高到低依次为转移、平地行走、进食、穿衣、控制大便、上楼梯、控制小便、用厕、修饰、洗澡,见表1。
表1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情况(分,
2.2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得分分析: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总分高于常模(P<0.05),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正性体验、正性情感、负性体验、负性情感,正性体验、正性情感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单因素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生活满意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各条目得分与全国常模得分比较(分,
表3 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单因素比较(分,
2.4 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单因素分析: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年龄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费用支付方式、生活满意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显示,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P<0.05),与主观幸福感维度中负性情感及负性体验呈负相关(P<0.0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条目中的用厕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P<0.05),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呈负相关(P<0.0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条目中的平地行走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呈正相关(P<0.05),与负性体验呈负相关(P<0.05),见表5。
表4 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单因素比较(分,
表5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r值)
3 讨论
老年人是弱势群体,老年人养老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显示,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处于轻度依赖,主观幸福感总分为(30.40±12.76)分,处于中等水平,与全国常模[7](28.70±10.72)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调查区域有关。本次调查的养老机构位于银川市中心,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并配备有专业技术扎实、服务态度优良的护理人员,入住的老年人普遍经济状况较好,平时家人探望次数较多,与居家养老相比,老年人在养老机构的生活没有太大变化,因此主观幸福感较高,这与张秀敏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8]。另外,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其幸福感水平也越高,其原因是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收入和社会地位也相对较高,兴趣爱好广泛,自我调适能力较强,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另一方面,大部分有退休工资,经济压力较小,没有后顾之忧,且能够积极参加养老院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与王代娣[9]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同。
养老机构中,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253,P<0.05),老年人自理能力越强,主观幸福感水平越高,这与余梦瑶等人的研究一致[10]。老年人在用厕、控制大便方面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因此,养老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的排便环境,做好老年人的隐私保护。另外在转移、平地行走方面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养老机构要鼓励老年人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兴趣爱好;早睡早起,保证睡眠质量;适当室外活动;加强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多举办集体活动,如手工、书法、唱歌、下棋等活动。注重培养护理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其照护水平,护理员应做好动态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由于本研究的地域在银川市中心,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更好探索宁夏养老机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今后将扩大研究范围,开展多中心调查,为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