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2022-04-06雷冰孙辉彭静茹张丽梅薛伟旗刘瑾

护理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菌斑指数系统管理菌斑

有研究指出,重复的、彻底的口腔卫生指导(Oral Hygiene Instruction,OHI)可以获得与重复的专业机械斑块清除 (Professional Mechanical Plaque Removal,PMPR)相似的好处

。患者如何做好菌斑控制、如何获得专业性的指导和建议,还未出现一些标准的规范化管理。为改变目前的现状,我院牙周科和信息科共同研发了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菌斑进行系统性管理,为口腔护理工作提供持续改进,为临床科研提供数据支持,将人工智能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当中,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作出临床决策,已于2020 年6 月—2021年5 月就诊于牙周科患者使用该平台进行菌斑控制系统性管理,现报道如下。

1 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的构建

1.1 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 为了使慢性牙周炎患者做好口腔卫生维护,共有6 人完成平台的研究设计、运行和维护。1 名负责人初步提出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的设想,3 人负责查阅文献及资料

,进行现场调查、专家咨询等开展前期工作,最终由院领导、牙周科临床专家、护理质量管理专家、统计专家、信息科技术人员共10 人组成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研究团队,主要负责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拟定满足临床护理需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各模块的建立以及资料的统计。

1.2 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的设计原理及运行环境 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是以医疗HIS系统为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为硬件平台,充分利用医疗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源,以无线局域网作为网络平台,实现医疗信息系统在口腔门诊内的扩展与延伸。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能记录菌斑控制效果评价方式是O’Leary 的菌斑控制记录卡

(如图1),本研究将菌斑控制记录卡植入电脑终端,使其电子化(如图2)。菌斑指数在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上提前进行预设。根据预设的参考区间范围,确定患者菌斑指数所在的区间范围,再根据患者口腔卫生维护实施欠佳的原因分析,给出患者相应的评估结论、指导建议和具体要求。

1.3 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模块的构成 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包括菌斑控制评估模块、口腔卫生维护方法评估模块、健康教育模块3 大模块构成。

1.3.1 菌斑控制评估模块 通过资料收集,慢性牙周炎根据治疗方案行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后7~10 d进行复诊,发放口腔护理用品(牙刷等工具),患者现场进行口腔清洁后进行菌斑染色,使用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记录口内牙齿位置和名称:主要包括评估患者口内自然牙的牙齿数量和部位,在系统中标记出缺失牙、种植牙、烤瓷牙等非自然牙,剩余牙齿为该患者的自然牙即要评估的牙齿,每个牙齿4 个面均进行菌斑标记:使用菌斑染色剂在患者口内进行染色后,有菌斑的牙面即显示的红色斑片状菌斑,把每个牙面有菌斑的部位进行标记,点击开始计算,即可进行菌斑指数的统计,得出菌斑指数的值,并根据菌斑指数进行评估患者的菌斑控制是否达到了要求,具体结论如下:菌斑指数≤20%为菌斑控制较好,菌斑指数>20%为菌斑控制较差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为自身对照试验研究设计,选择2020 年6 月—2021 年5月陕西省某三级甲等口腔医院慢性牙周炎患者104例纳入本研究。纳入标准:(1)患有慢性牙周炎的患者,符合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

;(2)牙齿(不包括种植牙、冠修复牙齿、各种假牙)总数≥15 颗;(3)行牙周基础治疗后的复诊患者;(4)牙周治疗结束后依照常规方式进行过口腔卫生健康教育;(5)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及沟通障碍,语言表达不清者;(2)年龄18~60 岁;(3)服用特殊药物使牙龈增生较严重者;(4)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5)手部有严重疾病、受伤等的患者。患者均知情同意,该研究已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项目受理编号:2019-XJS-008)。

2.3 评价指标 (1)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采用O’Leary 的菌斑控制记录卡,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能帮助研究对象记录的菌斑控制效果的评价方式。记录方法:菌斑指数=[有菌斑牙面总数/(受检牙总数×4)]×100%。(2)计算菌斑指数所用时间:分别计算出每个样本的菌斑指数分别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计算所用的时间和使用菌斑控制记录管理平台系统计算所用的时间。传统的计算方法所用时间:数有菌斑牙面和总菌斑牙面数,用计算器算出菌斑指数,用秒表记录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菌斑控制记录管理平台计算方法所用时间:点击计算按钮+打印,用秒表记录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3)软垢指数(debris index,DI)

:菌斑染色后,使用目测法检查6个牙(16 牙、11 牙、26 牙及31 牙唇颊面和36 牙及46 牙的舌面),如果牙齿缺失,使用相邻的牙齿替代,0=牙面上无软垢;1=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 以下;2=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1/3~2/3 之间;3=软垢覆盖面积占牙面2/3 以上。(4)牙周袋深度>=4 mm 百分率(PD4+%)

的评估:牙周探诊检测,每个牙颊侧及舌腭侧各有近中、中间、远中三个位点,总共6 个位点,0=牙周袋深度为<4 mm,1=牙周袋深度>=4 mm,PD4+%=(牙周袋深度>=4 mm 位点数/总位点数)*100%。(5)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

,根据探诊有无出血,每个牙颊侧及舌腭侧各有近中、中间、远中3 个位点,总共6 个位点,0=无探诊出血,1 =有探诊出血;BOP+%=(出血位点/总位点数)*100%。(6)口腔卫生保健行为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设计参考了《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牙周病学的调查问卷

,包括日常居家口腔卫生维护的基本情况,《口腔保健行为问卷》内容包含“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的时长、每日使用牙线或者牙缝刷情况、刷牙方法”4 项内容,每个题目设置选项,均为单选,患者根据自己日常居家口腔卫生情况进行填写。该问卷的Cronbach α 系数为0.894,有较高的信度。

3.1 使用传统方法及使用菌斑控制记录平台计算菌斑指数的比较 使用传统的计算方法和使用菌斑控制记录平台的系统计算所用时间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临床应用 对能够参与本研究的患者,解释说明本研究的意义、目的,患者配合需要做的内容,患者知情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阶段,进行牙周探诊检查,收集患者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等信息,并进行《口腔保健行为问卷》调查。给患者进行传统的口腔健康教育,即在模型上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牙线或者牙缝刷等口腔维护方法及健康教育内容,并预约复诊时间。

2.2.1 项目学习的关键: 拆分项目,编织问题网 “二考”复习的主题是学生在“一考”复习的基础上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我完善、同伴互助、老师协助来解决问题。由此,学生认清自身的问题,才能明确复习的方向。项目学习由一个项目(总课题)开始,逐步分解、产生许多相关的子课题,最终形成一个结构化问题网络,使学生明确复习内容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本文研究表明,信息经济边际效应递增的趋势不能传达到信息经济福利层。因此,在发展福利层信息经济时,各省各级政府应当注重服务能力的提升,转变政府的管理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出“大政府”的传统管理模式。例如,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可以完善互联网教育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做好教育数据的集成与服务,加快社会保障及医疗信息化建设,实现工作人员信息网上查询、监控、数据统计,积极推动旅游信息化服务和管理,实现智慧旅游,依托无线平台,实现交通等行业的智能水平,向智慧城市迈进。

2 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的应用

1.3.2 口腔卫生维护评估模块 通过10 年来口腔卫生指导的工作经验,观察近1 000 多名患者菌斑染色及现场刷牙等口腔卫生维护行为,再通过10 名有6 年牙周科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会议讨论以及2 轮牙周科工作的8 名专家函询,最后确定患者口腔卫生实施欠佳的原因,共有“刷牙方法不正确”、“清洁工具使用情况”、“有菌斑牙面分布”3个维度。其中“刷牙方法不正确”维度包含“横刷法刷牙、含水刷牙、刷牙时间太短、刷牙次数太少、刷牙力度不够”5 个项目;“清洁工具使用情况”维度包含“牙刷头太大、牙刷更换不及时、未清洁邻面、牙缝刷选择不合适、牙线或牙缝刷使用方法不当”5 个项目;“有菌斑牙面分布”维度包含“前牙唇侧、前牙舌(腭)侧、后牙颊侧、后牙舌(腭)侧、邻面”5 个项目;总共15 个项目,每个项目可进行选择,选项为“是”或“否”,植入电脑终端。充分了解了患者口腔卫生维护情况后进行评估。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再经过毕业实习的历练,初步具备企业需求的知识储备,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从培养效果来看,学校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企业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人才,毕业生找到自己满意的岗位,三方共赢,实现最优的培养目标。

该平台依托医疗HIS 系统自动提取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号、诊断、主管医生等信息。以上模块内容均以结构化字段录入平台系统,为临床提供数据基础。信息技术人员在后台定期进行系统维护。

研究者行牙周基础治疗后7~10 d 复诊时,对研究对象进行菌斑染色,评估软垢指数,在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纳入患者菌斑情况,同时用传统方法和平台人工智能计算菌斑指数计算所需时间,发放口腔护理用品,包括牙刷、牙膏、牙线或者牙缝刷等,患者现场进行口腔卫生清洁,观察患者刷牙方法、方式,并记录刷牙时间,清洁邻间隙使用方法等,在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纳入患者口腔卫生维护欠佳原因。

护理人员根据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给出的菌斑评估结果及患者口腔卫生维护欠佳原因,现场一对一指导患者刷牙,从刷牙方法、刷牙顺序、刷牙力度、前后牙颊侧和舌侧牙刷位置放置,怎样刷牙会更好。基本顺序:唇颊侧→咬合面→上半口牙齿的腭侧→下半口牙齿的舌侧→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邻面,结合患者情况示教患者掌握正确方法,染色剂着色的部位菌斑被清除,证明患者清洁良好,反之亦然。健康教育结束后实施评估菌斑情况,评估软垢指数,使用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系统再次进行菌斑评估。

该平台依托医疗HIS 系统自动提取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就诊号等信息,菌斑指数、菌斑评估、具体建议、日常维护不正确的习惯等内容,打印出来交给患者,患者根据现场教学要求并能够居家实践及练习,有疑问或遇到困难电话或微信联系,也可来院咨询。

根据治疗计划,慢性牙周炎患者2~3 个月后复诊时,再次进行牙周探诊检查,评估慢性牙周炎恢复情况,收集患者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等信息,并进行《口腔保健行为问卷》的调查。

1.3.3 健康教育模块 根据患者菌斑评估情况和口腔卫生维护评估情况,提前植入指导建议和具体要求,内容如下:(1)菌斑指数≤20%。评估结论为:您的菌斑控制较好;建议:希望您继续保持,坚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牙周维护至关重要,现阶段您仍需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监测口腔卫生情况;具体要求:继续坚持正确的口腔卫生维护方法,才能做好牙周维护,并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监测口腔卫生情况。(2)菌斑指数>20%。评估结论为:您的菌斑控制较差;建议:您还需要不断努力,牙周病的治疗需要良好的口腔卫生作为基础,牙周健康的长治久安同样需要您高度配合,做好日常菌斑控制;具体要求:每日餐后及睡前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巴氏刷牙法、竖刷法、圆弧法)清洁牙齿,每次刷牙至少3 min,使用牙线或者牙缝刷清洁邻面,并按医生要求定期复诊,监测口腔卫生情况。护士根据健康教育模块的内容指导患者口腔卫生维护。

本文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校园网现状为背景,尽可能立足于实际应用,以校园网的主要性能指标及采用的主要网络技术作为研究切入点,以网络仿真工具OPNET Modeler为研究平台,对校园网进行仿真研究.通过增加新业务,仿真得到衡量网络性能的一些主要评价指标,如网络时延、应用响应时间、吞吐量、链路利用率等,然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校园网性能的“瓶颈”.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校园网的不足,提出科文学院校园网的升级改造方案,并利用OPNET Modeler对方案进行仿真评估,为校园网的升级改造提供较为客观、可靠的定量依据,以保证校园网建设中决策的正确性,降低校园网投资的风险.

2.4 资料收集方法 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龈下刮治术前以及治疗后2~3 个月复诊时收集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等信息及问卷调查;牙周基础治疗后1周复诊时,在口腔卫生指导前和指导后收集软垢指数、菌斑指数。以上各临床指数均由有10 年丰富临床经验的2 名主治医生经过统一规范化培训后进行收集。3 名护理人员经过统一规范化培训后进行在平台上客观进行菌斑标记,标记结束后同时计算菌斑指数,一人使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计算菌斑指数,一人使用菌斑控制记录管理平台计算菌斑指数,计算菌斑指数所用时间使用秒表进行计时,并记录所用时间。护理人员使用统一方法、统一指导语进行现场口腔卫生指导,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调查问卷的收集,不干预患者的填写,保证资料收集的真实性,填写完问卷的研究者需要检查,如有疑问或者遗漏项目等问题立即向患者说明,补充填写问卷,研究者确认调查问卷无误后方可收回。

3 结果

1.2 标本采集 抽取孕妇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装入真空普管中。待自凝后取血清3 000 r/min低温离心5 min,吸取上清液,置于-22°冰箱保存待同批测量。

3.2 口腔卫生指导前后各指标的比较 口腔卫生指导前后的菌斑指数、软垢指数、牙周袋深度≥4 mm 百分比、探诊出血阳性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对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游泳教学进行实验研究,在教学中进行水中游泳自救和水上救助的实验并进行教学实验前后对比。

3.3 口腔卫生保健行为的比较 口腔卫生指导前后均收集患者《口腔保健行为问卷》,通过每条项目的比较,“每天刷牙次数、每次刷牙时长、是否使用正确刷牙法、每天是否使用牙线或牙缝刷”这几个项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3。

4 讨论

4.1 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的使用缩短了评估患者菌斑计算时间 对于慢性牙周炎的患者而言,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的应用缩短了评估患者菌斑所用的时间,平均时间由传统方法的(30.90±14.01)s 缩短至(5.99±0.85)s,极大程度地节约了医护人员的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使患者对自己的菌斑控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4.2 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能够提高患者菌斑控制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菌斑指数、软垢指数、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率都在下降,口腔卫生好转,治疗后维护期菌斑控制效果较好,慢性牙周炎恢复较好。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能够评估患者菌斑控制情况,对于未达标的患者,给出原因分析,并且给出了指导建议和具体要求,护理人员再根据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给出的结果和建议指导患者口腔卫生维护方法。本研究给患者提供牙刷、牙线、牙缝刷

等清洁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这样方便了患者现场学习。护士根据评估结果指导患者现场刷牙,对于患者错误的方法现场当即指出,然后告知患者正确的方法并且现场实施,让患者真正做到了口腔卫生维护理论联系实践,真正掌握口腔维护技巧和方法,通过医护人员再次反复强调口腔卫生重要性,让患者从思想上真正去重视口腔卫生维护的重要性

,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通过现场指导使患者能够从刷牙时间、刷牙方法、刷牙次数等正确掌握,能够正确清洁邻面的菌斑,并且居家练习,从而使菌斑控制不断变好

。本研究真正能够让患者受益,让患者在治疗后掌握了正确的口腔卫生维护方法,做好慢性牙周炎维护期的菌斑控制。

4.3 本研究构建的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本研究以评估患者的菌斑控制情况而构建的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护士根据菌斑控制评估和口腔卫生维护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知识,指导患者正确刷牙及正确维护口腔卫生的方法。此菌斑控制记录系统管理平台的建立,实现了评估更加智能化

,简化了评估流程,缩短了手动记录、统计数据、生成报告、原因分析、护理方法等等时间,能够减少遗漏和错误,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医护对接实现智能化,使护理评估工作动态性和连续性,增加了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和价值感,促进了慢性牙周炎患者对口腔卫生深入了解和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付诸实施行为,为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后的维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Needleman I, Nibali L, Di Iorio A.Professional Mechanical Plaque Removal for Prevention of Periodontal Diseases in Adults-systematic Review Update[J].J Clin Periodontol,2015,42(Suppl 16): S12-S35.DOI:10.1111/jcpe.12341.

[2] 孟焕新.牙周病学[M].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3] 雷冰, 李婧, 冯梦娇, 等.系统性口腔卫生指导应用于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26(26):3669-3673.DOI:10.3760/cma.j.cn115682-20200207-00 501.

[4] O’leary TJ, Drake RB, Naylor JE.The Plaque Control Record[J].J Periodontol, 1972,43(1):38.DOI:10.1902/jop.1972.43.1.38.

[5] Burt BA, Ismail AI, Eklund SA.Periodontal Disease, Tooth Loss, and Oral Hygiene among Older Americans[J].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1985,13(2):93-96.DOI:10.1111/j.1600-0528.1985.tb01684.x

[6] Lee WC, Shiono M, Suzuki J, et al.The O’Leary et al.Plaque Control Record in Initial Periodontal Treatment [J].Nihon Shishubyo Gakkai Kaishi,1986,28(1):252-262.DOI:10.2329/perio.28.252.

[7] 王兴.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8] Subramanya AP, Prabhuji M.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Efficacy and 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of Oral Hygiene Instruction Methods for Calibrated Interdental Brush[J].Int J Dent Hyg,2021,19(3):287-294.DOI:10.1111/idh.12530.

[9] Ng E,Lim LP.An Overview of Different Interdental Cleaning Aid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J].Dent J (Basel), 2019,7(2):56.DOI:10.3390/dj7020056.

[10] Zhao Q, Wang SB, Xu G, et al.Periodontal Health: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for the Public Oral Health Strategy in China[J].J Clin Periodontol, 2019,46(4):406-419.DOI:10.1111/jcpe.13 082.

[11] 雷冰, 杨棽华, 苗棣, 等.回授法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卫生自我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 2020,27(14):75-78.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20.14.075.

[12] 赵红乐,代玲玉,吕梦,等.基于信息化平台院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管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J].护理学报, 2018,25(24):9-12.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8.24.009.

猜你喜欢

菌斑指数系统管理菌斑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系统管理学报》征稿简则
延续性护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一种新型含稳定亚锡-氟化钠牙膏的菌斑渗透率和脂多糖中和效率的临床评价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刷牙情况的影响
《系统管理学报》征稿简则
欢迎订阅《系统管理学报》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长邯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软件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