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2022-04-06白雪

时代报告 2022年1期
关键词:石膏报告文学景区

一个秋日的下午,我来到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高铁站,因全国报告文学“石膏山杯”颁奖会举行,几个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作者也先后出现在这里,我们与先期抵达并亲自接站的《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副主编魏建军老师汇合。更为荣幸的是,我们将与原《中国作家》主编、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艾克拜尔·米吉提,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老师同行。

去石膏山景区的路上,阿拜老师风趣幽默的调侃和见多识广的奇闻轶事,引得车里笑声不断。傍晚时分,一座高大恢弘的景区牌坊进入视野,两旁是层林尽染的苍翠山林,如一幅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在牌坊后铺天盖地地涌入眼帘。茂密如织的原生林覆盖的山体,愈发显得郁郁葱葱,让人惊艳。这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石膏山。

遗憾天色渐晚,山谷里的色彩也渐渐变暗。此刻,曾经去过祖国许多名山大川的我,特别期待能尽快撩起石膏山的面纱,尽赏它美丽的容颜。

次日清晨,几个文友趁着会前的短暂间隙,迫不及待地走出入住的卧龙山庄,在晨曦中吮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仰望云雾缭绕的山谷。红、黄、绿、紫等绚烂的色彩,把石膏山装点得无比美艳。我和作家玫瑰、江雪兴奋地拍个不停,几个才见面不久的女人,在镜头前俨然像久别的朋友,乐此不疲地摆起造型,变换着位置,拍、拍、拍。惹人迷醉的俊山秀木,每一处都赏心悦目,令人垂涎。在我们玩性甚浓时,魏建军老师吆喝大家集合去会场。我们几人一步一回头,直到上车时还忍不住频频四顾。

不到9点钟,我们一行来到颁奖地。一下车就被路旁一块巨型的招牌石头吸引,上面雕刻着“龙吟书院”,俊逸的大字敦厚、庄重。石檐上有二龙戏珠的浮雕,栩栩如生。引得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进入龙吟书院大门后,一方展厅给我们带来几分意外的惊喜:赫然入目的是新中国我党杰出领导人的群体雕像,那一张张熟悉的容颜和伟岸的体魄,令人格外亲切和震撼!原来,这里还是太岳老区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我们走过展厅,进入依山势而建的另一个大厅,这是活动的主会场,已布置得井然有序。三面墙上,挂满了字画和摄影作品。获悉,不久前这里刚刚举办过“红色印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石膏山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吟虎啸的石膏山,以其自然天成的优质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新秀——纪实文学等文化元素,向所有来客亮出了一张含金量不轻的文化名片。

隆重而简短的颁奖仪式结束后,我们在景区导游的引领下,到紧挨着住所卧龙山庄的龙吟谷景点参观。它是石膏山景区已经对外开放的几大景观之一。沿着宽阔平整的山道,走进茂密丛生的原生林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个山西省旅游交通示意图上未曾标注过的石膏山,原生态资源如此茂盛。据导游介绍才知,石膏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山林树木均为大自然所赐。

走进龙吟谷,淙淙溪流清澈见底,形状各异、千姿百态的石头和漂亮的鹅卵石,静静地躺在澄澈的溪水中,它们倾听着山风弹奏的乐曲,望着从茂密叶片缝隙里投射进来的影影绰绰的阳光,年复一年,安详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我好羡慕那些石头,吸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精华。

在龙吟谷里时不时会与许多奇树、怪石不期而遇,其形与生活中的万象事态悄然吻合,或形似或神肖。有的树根系穿岩破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同绝世情侣,千年相依相偎,不离不弃。有的根藤相缠,像极了理不清剪不断的乱麻,相互纠缠。还有的石树相抱,情同母子,奈何风霜雪雨,深情环抱,永不分离。林间的万般景象,恰如人间万象,皆被一一涵盖其中。不得不惊叹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情不自禁地引用龙吟谷的一段解说词,它生动诠释了大自然与人类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独立性情,各自造势。科系树种,各有归属。巨细石类,皆有缘源……山水之造化,自然之百态。人与物相类,情与理相通。自有一款与游者神会知通,定有根石与心志无媒直达,但愿每一位贵客能不虚此行。”

活动结束的下午,石膏山景区组织我们参会人员去天竺景区游览,它也是目前已经开发的主要景点之一。大家上山行走了一段山路后,乘缆车直达北天门,免除了从北麓上山徒步要爬3574个石阶的辛苦。但这里离天竺景区的最高峰1880多米还有一段距离。

下缆车后,大家沿着栈道来到一处面积不小的绝壁旁,向上仰望,陡峭的石壁上生长着一片不很茂密的柏树,导游说它们叫崖柏。崖柏,顾名思义是生长在石崖上的柏树。它们的种子或被风或被鸟带到这面陡峭的崖壁上,在无土亦无水的地方,它们竟然奇迹般地在坚硬的石缝里生根发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顽强生长,始终不屈地傲然物外,向天而生。向自然界展示着坚韧不拔和宁死不屈的顽强精神,因之成为自然植物界中的尊长。

景区宣传牌上是这样介绍崖柏的:“石膏山危岩峭壁众多,以舍身崖一带为最,崖柏群也在此集中体现其形巧夺天工,活枝枯根,扭曲盘延,叹为观止。其神龙性十足,骨质姿态,呼之欲出。百年千年,栉风沐雨,沉香久聚,大气深藏,此乃太岳山腹部最能体现英雄情结的绝佳景观,自然分布在崖壁峭岩之中,尤以一条巨龙令观者称道。”

在大家的一声声惊叹之中,我突然看到道旁的石壁上有一首《崖柏颂》石刻,红色的字体十分惹眼,原以为是古人的诗作,近看落款处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孟繁信。读罢想起十四五年前,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和《报告文学》杂志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先锋杯全国报告文學大赛”颁奖会上,我们曾经一起站在中国现代文化馆的领奖台上。这会儿在石膏山不期而遇,不由万分感叹。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如今时隔多年,我们竟然会在这里重逢,怎不让人感慨?如今,孟繁信已是石膏山景区的文化顾问、龙吟书院的执行院长。他的诗作《崖柏颂》被刻在山道的石壁上,供游人诵读,留存久远。

在接近顶峰处有一处寺庙——天竺寺,这座始建于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海拔1800米的寺庙,奇妙之处在于它位于中岩(杆树岩)溶洞之中。“洞中藏寺,为石膏山古景之一‘梵音洞天’。门洞形如曲拱,进深约6米上建钟楼,古钟是明嘉庆年间县令所铸。正殿供奉观音菩萨,左右两边分别是文殊和普贤,东侧偏殿供奉送子观音,西侧偏殿供奉地藏、闵工和道明菩萨,东侧溶洞供奉达摩祖师和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参观完天竺寺,大家在南天寺旁的静心斋小憩,一僧侣用托盘托出一个个青花瓷盖碗,里面冲泡着碧绿如葱的山茶,细细的嫩芽,在水中亭亭玉立。轻呷一口,甘洌清甜,一股清流直抵胸襟。歇罢,我们由滑道返回到山下的观澜亭。滑道很长,大家带着几分好奇和兴奋,穿上一件帆布做成的保护臀部和大腿的屁帘,以减少衣服与滑道接触时的摩擦。大家的臀部如同套上了半截铠甲,显得非常滑稽。我们一个个带着几分紧张又有几分期待,在工作人员的认真指导下,戴上手套,按要求进入滑道,纷纷向山下滑去。尖叫声、呼喊声和欢笑声瞬间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霎时间,我们仿佛都回到了童年,回到记忆中非常久远的年代。我们中不少人已经年过半百,此刻,却变成老顽童一般,尽情回味着童年的乐趣,不知今夕何年。《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杂志常务副社长王夏老师那双高档白皮鞋,早被滑道两旁的水泥槽擦出一条条印痕,还有一块块厚而难除的黑垢。

被誉为“高原翡翠,避暑胜地,天然氧吧”的石膏山风景区,它不仅适合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运动养生,还适宜发展森林康养。它位于灵石县城东南35公里处,距离省城太原180公里,交通便捷。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省地质公园。此刻,不由暗自佩服打造石膏山风景区的山西石膏山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领军人物张建新,他独具慧眼,把石膏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相融,把历史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与现代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杂糅在一起,打造出一张叫得响的文化名片。如今的龙吟书院,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石膏山杯全國报告文学征文大赛”颁奖活动。它不仅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创作基地,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和中国民间摄影协会等多个书画摄影机构的创作培训和采风基地。一座书院,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地。文化赋予石膏山厚重而丰富的内涵,成为其山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仁者乐山,知(同智)者乐水。”难能可贵的是,石膏山已然成为中国报告文学创作者的福祉;纪实文学的丰富资源,也必将殷富石膏山,更多的作者会为石膏山书写出妙文华章,让这块人间璞玉焕发出熠熠光彩。

因时间关系,这次未能去红叶景区观赏我极其钟爱的红叶,可谓此行的一大遗憾!但我相信,只要报告文学创作基地还在,我总会有机会再来。因为报告文学,我曾前后3次来过山西,山西是我报告文学创作的福地,位于晋中的石膏山更与我缘分不浅。

石膏山,我要掀起你的盖头来,尽情欣赏你最美丽的容颜!我期待着,期待着一场与满山红叶的深情约会!期待着,期待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来旅游时,能在龙吟书院的展厅里,一睹全国报告文学名家创作敬献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再续报告文学的难解情缘。

作者简介:

白雪(本名吴红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报告文学》《长江丛刊》《人物传记》《作品》《中国地理》《散文选刊》《华夏》《人间》《嘉应文学》《南方日报》《青海日报》《山西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

责任编辑/雨晶

猜你喜欢

石膏报告文学景区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石膏固定后应注意啥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石膏之魂
“摘牌”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石膏鞋印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深化石膏应用性研究优化石膏制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