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江流域园林常见菟丝子及其防治方法
2022-04-04周冰颖先旭东柯俊成雷海霞
周冰颖, 刘 霞, 谢 伟, 先旭东, 柯俊成, 雷海霞
(1.重庆市风景园林技工学校,重庆 400042; 2.重庆市九龙坡区园林绿化管理处,重庆 400051;3.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 464000)
菟丝子又叫无根藤,是一类异养生物,其自身不进行光合作用,寄主范围广,繁殖力和生命力极强,在园林中常覆盖于乔木、灌木冠层,导致寄主在失去观赏价值的同时降低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树势。2013年,菟丝子被我国原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属于一类全寄生恶性杂草。近年,随着林业生产及城市绿化的需要,各地种子及苗木调运的活动为其传播提供了有力条件,菟丝子的发生具暴发性和连续性,外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往往会大面积暴发,一旦疏于防治还会导致在同一地区连年发生。菟丝子可以对花卉、观赏乔灌木、果树、蔬菜、牧草、大田作物等植物造成直接性危害[1-2]。在自然界中,已知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可以针对菟丝子的寄生表现出超敏反应[3],而大多植物对于菟丝子寄生没有有效的防御机制去抵御其寄生。为降低菟丝子对植物造成的危害,需早期及时治理,现对菟丝子的防治多通过园林栽培技术和药剂进行。本文通过对我国园林常见菟丝子进行生物学习性分析及识别要点介绍,并总结防治方法,为进一步完善菟丝子防控机制进行了探讨。
1 我国菟丝子种类及分布
菟丝子属(Cuscuta)在世界范围内已发现200多种[2],均为茎寄生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菟丝子属在我国共发现11种,均为一年生寄生性缠绕草本植物[2],有金灯藤(C.japonicaChoisy)、中国菟丝子(C.chinensisLam.)、大花菟丝子(C.reflexa)、原野菟丝子(C.campestris)、南方菟丝子(C.australis)、单柱菟丝子(C.monogyna)、啤酒花菟丝子(C.lupuliformis)、欧洲菟丝子(C.europaea)、大鳞菟丝子(C.macrolepis)、高大菟丝子(C.gigantea)、杯花菟丝子(C.approximata)。
表1 我国菟丝子种类及分布Table 1 Common dodders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in China
2 菟丝子寄生及危害方式
菟丝子的植物体没有叶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生长及繁殖期均需要通过其藤茎攀附在寄主体表,接触寄主的部分部位藤茎变态生长出特化的吸盘伸出尖刺[4],刺入寄主吸取寄主自体合成和外界吸收的养分,从而影响寄主的营养物质合成及运输。
由于菟丝子通过其特化的吸器(haustoria)结构吸取营养和水分,木质化相对比较严重的老化树皮以及相对高大的树木往往不易被寄生,菟丝子的繁殖方式为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其一般通过春季自生种子萌发的嫩茎接触植物根部萌蘖小枝贴合生长寄生造成危害或通过其在寄主体越冬期所残留的植物体春季继续对寄主进行寄生危害,菟丝子的地上部分逐渐萌发扩散后便与地下部分分离,以地上部分寄生生长。
菟丝子生长能力较快,其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 ℃,最适土壤湿度为70%,若在种子出土萌发的8~10 d没有遇到合适寄主便会自然死亡[5-6]。在我国川渝地区3月底4月初开始萌发,4月底即会大面积蔓延,春季雨水较多时有利于菟丝子萌发;在我国太原地区4—5月有扩大趋势[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菟丝子种子 5 月上旬开始萌发[8]。菟丝子藤蔓覆盖寄主树冠能达到80%以上,影响寄主的光合作用,吸收土壤中及寄主体内大量的水分及养分,降低寄主植物树势和抗寒能力[9]。寄主受到菟丝子缠绕、攀援及覆盖后,枝干及树冠会由于寄生面积的扩大导致其变形,严重时可能导致寄主死亡。
菟丝子的繁殖力强,其茎干蔓延范围大,在生长期间蔓延很快。1株菟丝子寄生后开花结果产生的种子数量可达上万粒[10]。菟丝子对寄主的选择也有所差异,在多种寄主都同时存在的环境下与寄主形成寄生关系的过程也有所区别[11-14]。菟丝子在自然界中可以靠风力、种子随土壤、灌溉水、肥料、人类活动以及鸟类传播侵入,在民间也可作为一类中药应用,未处理过的菟丝子易被人们随意采摘、随手乱扔而造成传播[15-16]。
3 我国常见菟丝子特征
金灯藤、中国菟丝子在我国长江流域园林上比较常见,危害也相对比较严重[17],从外观形态来区分这2种菟丝子相对比较容易。
3.1 金灯藤
肉质茎较粗壮,无毛,黄色,其茎直径为1~2 mm,常带紫红色瘤状斑点且具瘤状突起(图1、图2),植物体分枝较多,无叶。蒴果卵圆形,花期8月,果期9月。在春末初夏种子萌发,其幼芽呈无色棒状。近年在生产中发现金灯藤严重危害果树,会造成果树大量死亡[5-6]。笔者在重庆地区调查时发现的菟丝子均为金灯藤。
金灯藤寄生植物以乔木、灌木为主,同时也会寄生木质藤本植物,常见的寄主有小叶榕、桂花、构树、小叶女贞[18]、木槿、杜鹃、珊瑚树等,未有发现其寄生裸子植物[19]。金灯藤还可以寄生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造成其植株矮小,最终叶片枯萎死亡的现象[20];但金灯藤本身作为一类寄生性杂草对环境中其他乔灌木的潜在危害性较大,暂未推广用金灯藤去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其他恶性非寄生性杂草。
3.2 中国菟丝子
中国菟丝子为肉质茎,较纤细,无毛,浅黄色,其直径约1 mm,其茎秆光滑,无叶,花梗相对茎秆稍粗,约1 mm。花萼呈杯状,花冠白色,蒴果近球形,直径约3 mm,花果期7—10月。
中国菟丝子的寄主以草本植物为主,园林上多危害如一串红一类的草本植物[17],在大田中也有发现其与苜蓿、甜菜、马铃薯建立寄生关系,中国菟丝子对大豆的危害较重,严重影响大豆产量[21]。
4 菟丝子防治方法
菟丝子一旦萌发,在适宜条件下生长能力极强,故应早发现早摘除,及时处理残枝避免二次发生,且对于越冬来源也应提前做好准备处理,检疫也是重要一关,针对已经大面积暴发的菟丝子还是应采用化学防治手段。
4.1 植物检疫
菟丝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病、虫、杂草录》规定中的二类检疫性杂草。在植物检疫方面要对于种子和苗木调运进行严格把关,尤其针对于菟丝子高发的地区,要严格进行检疫[22]。菟丝子种子较小,有光泽,呈褐色,易与其他作物种子区分;生长期的菟丝子茎干纤细丝状易折断,折断部位遇适宜条件又能继续生长,若检疫苗木时发现应及时处理。
4.2 栽培技术
菟丝子的种子存活力强,若肥料未腐熟其种子仍具有萌发活力,故有机肥要确保腐熟程度;对于近年曾发生过菟丝子的区域在园林中换栽及补栽植物或田块在种植前应进行深翻,深翻土壤达20~30 cm为宜[23],菟丝子的种子萌发需要相对充足的阳光,深埋便能使其不易出土。在园林绿地中的花坛、庭院、风景幼林、灌木丛等及时清除菟丝子易攀援的非寄生性园林观赏杂草等,以减少“桥梁寄主”[24]。
加强对园林植物的养护增强树势,对于菟丝子的寄生会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不同植物对养分的需求有所不同,有对地被菊的研究发现,地被菊在生长周期过程中,降低氮肥施用量,适当增施磷钾肥可使其茎部表皮层增厚,降低菟丝子的寄生率[24]。
在大田中,菟丝子一般不对禾本科的作物建立寄生关系,若田块中作物易被菟丝子寄生,可以采用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的方式隔断菟丝子的繁殖生长休眠期,降低寄生风险,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并在轮作期间深翻耕种土地,也可以消灭田里的菟丝子[25-26]。
4.3 物理措施
菟丝子一般是成片生长,故在野外或园林绿地中辨识度高[25],管理过程中及时巡查,早发现早防治。定期对园区进行巡查防治,发现及时上报,发生面积较小时可以采取人工摘除的方式,为减少枝干后续被寄生,可能残留的寄主也要一并剪除;对于园林绿地中萌生能力强的名贵树木,被菟丝子寄生后,可以对受害的林木进行修枝或截冠,将寄生部位的枝叶与菟丝子一同截除;其寄主所对应生长的土壤也应进行处理,避免残留菟丝子继续萌发危害。
处理寄主上所寄生的菟丝子植物体后,收集起来的菟丝子和被寄生残枝需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若在光照度高的地方,可将菟丝子的残枝用暴晒方式处理。去除菟丝子后,对曾发生寄生的区域定期复查,周围区域同时也应进行定期排查以免寄生,菟丝子种子的休眠期相对较长,通过物理摘除方法需要重复进行2~3年才能彻底消除菟丝子[27]。
4.4 化学防治
在菟丝子萌发前使用33%二甲戊灵乳油兑水喷雾,起到一定的封闭效果。在菟丝子生长期,有试验曾用大葱专用除草剂防治树莓上的菟丝子,药后30 d防治效果可达 88.4%,但会对寄主植物造成轻度药害[28-29]。另外,用仲丁灵防治树莓上的菟丝子,其防治效果达到50%,但仍会产生轻度药害[29];苜蓿田中的菟丝子可用仲丁灵进行防除;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对菟丝子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菟丝子生长盛期可施用6%草甘膦水剂,在菟丝子开花前10 d喷雾1次,2次为宜。
有试验使用10%双草醚悬浮剂(SC) 56 mg/L和5%咪唑乙烟酸134 mg/L防治黄金榕上的金灯藤,结果显示防效较好,药害轻,然而同样浓度的药剂施用在中国菟丝子上,其防效只有30.71%[30-31]。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74.7%草甘膦胺盐可溶性粒剂、43%草甘膦钾盐水剂对日本菟丝子有一定的防除效果,但均易对寄主植物产生一定程度的药害[32],需经过试验示范后谨慎使用。
对于一些普通喷药装置难以喷到的地方,如边坡区域或大型乔木,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药剂飞防工作。有数据显示,无人机可精准喷洒药剂,农药用量可节约50%,用水量可节约90%[33]。在使用化学药剂的同时要注意菟丝子寄主的生长情况,寄主若为新叶萌发或开花结果期应注意用药剂量,避免对寄主产生药害,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4.5 生物防治
现对于菟丝子采用最多的生物菌剂是鲁保一号,其孢子含量为3 000万/mL,该菌剂采用的菌株为尖孢炭疽菌菟丝子专化型[34],可以从菟丝子茎与吸器的部位入侵,形成深褐色病斑。常用 4 g/m2鲁保一号粉剂在无风的傍晚或阴天进行施药,隔7 d施1次,连续施药2~3次,施药前适当隔断菟丝子茎能使其对药剂进行高效的吸收,在用药过程中尽量避免施用其他药剂,但生物防治效果与化学防治相比会受环境等条件的限制[35]。
5 结论与讨论
寄生植物可以对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直接影响,同时改变寄主群落中的竞争力,严重时可能改变当地的物种组成。菟丝子作为较难防治的物种之一,其特殊的繁殖习性及寄生机制也使其成为寄生植物当中极具有挑战性和多样性的物种。相关研究指出,合理利用菟丝子对一些其他自养类型的杂草如薇甘菊能达到防治的作用,有研究发现金灯藤和中国菟丝子对薇甘菊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金灯藤防治效果一般生态风险较大,而中国菟丝子防治效果好,生态风险性较小[36-37],不同生态环境下菟丝子的生长力有所不同,若要利用菟丝子对其他危险杂草进行防治还需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在应用前进行风险性评估;菟丝子作为一味中药,在腰膝痛等方面有很大的功效[38],在生活中将菟丝子合理利用起来,会使恶性杂草发挥正面的应用价值。
园林养护是一个长期过程,病虫害防治也是养护中的重要环节,随着城市园林绿地的大量增加,调运苗木等活动逐渐频繁,寄主广泛的菟丝子在城市绿地上的发生也逐渐增加,在养护过程中不但需要定期进行园区、绿地巡查,对市民进行宣传,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做好前期防治,从而降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