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寅初敢言敢怒见精神

2022-04-03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马寅初祝寿马先生

马寅初是蜚声中外的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和哲学双博士。

1927年,马寅初辞去北大教职,步入政界。抗战爆发后,面对诸多政府要员,那些大家族官僚资本罔顾国计民生,大发国难财,马寅初严拒金钱诱惑,不受拉拢。这种做派日益引起最高当局对他的不满,甚至嫉恨。

1939年,马寅初又提出议案,要求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以用于抗战经费,并强烈要求就从孔祥熙、宋子文身上开始实施。马寅初直言不讳地指出:“有几位大官,乘国家之危急,挟政治上之势力,勾结一家或几家银行,大做其生意,或大关其外汇。在做生意之时,以统治贸易为名,以大发其财为实……”正是鉴于这样的认知,所以马寅初强调,“必须要求政府对发国难财者从速开办临时财产税,先从大官之中发国难财者入手。”

马寅初的倡议,分明是在号召就是要动权贵们的奶酪。所以在当时背景下,此议案没能通过。但它的影响已传播到社会各界,得到广泛的社会支持。随后,马寅初四处发表演讲,揭露国民党的贪污腐败,抨击战时经济。也是这一年,在重庆的中共领导人会见了他,并和他做了深入交谈。这次谈话影响了马寅初一生,从此他开始走向革命。

1940年11月10日,马寅初应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所的邀请,在重庆实验剧院发表演讲,他开讲即说:“如今国难当头,人民大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浴血奋战;但是那些豪门权贵,却趁机大发国难财。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前方流血抗战,后方平和满贯。真是天良丧尽,丧尽天良!”

马寅初终于因臧否时局,尤其是其主张、提案、演讲、文章锋芒直刺当时最高权力中心,由此罹祸。其妻子王仲贞清楚地记得,那是1940年12月6日,她正和马寅初一起吃早饭,国民党重庆宪兵团长突然上门,说奉最高当局命令,请马先生去谈话。马寅初被强行带走。直至1941年3月的一天,家里收到马寅初来信,才知道他被单独关押。随后当局也允许他们通信,只是信件不能封口。后来家人才知道,他先被关押在贵州息烽集中营,不久后转至江西上饶集中营一个小院。此际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曾在1940年12月29日头版显著位置发表社论,题目为“要求政府保障人权释放马寅初氏”。

1941年春,马寅初被囚禁在江西上饶集中营期间,正好是他60岁寿辰。重庆大学学生为争取社会各方支持以营救马寅初,自发组织起来,要为马先生祝寿。祝寿筹备会甫一成立,即在重庆《大公报》《新民报》刊登广告。祝寿会举行那天,沈钧儒、邹韬奋,《新华日报》、新华社等记者,塔斯社驻渝记者及各阶层共数百人到场为马寅初祝寿。寿堂中央有一横匾,上书“明师永寿”四个金色大字。多位中共中央领导人联名送来装裱好的大幅贺联,上书:“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前一句是指寿堂里有许多马先生的学生,却独缺老寿星;后一句是说马先生在狱中以琴书为伴,生活很苦,床都缺腿,只好以龟垫支保平衡。另外龟也寓意长寿,“有龟”亦谐音“有归”。史有记载,江淮间有人家以龟支床,后家人移床,龟犹生。新华社将一副对联写在一大红绸缎上:“不屈不淫征气性,敢言敢怒见精神”。

祝寿会上还通过了一项建议,即大家集资在重庆大学校园修建一座“寅初亭”,以纪念马寅初,并请冯玉祥将军题写匾额。“寅初亭”落成第二年,亭中还挂出了马寅初老友黄炎培为“寅初亭”写的一首诗:“顽龙经岁困泥中,忙煞惊曹斗草童。报道先生今去矣,一亭冷对夕阳红。”

1942年8月,在国内外各界各种力量压力之下,当局终于释放了马寅初。不过重新回到重庆的马寅初仍受到当局重点“照顾”。中共领导人知晓这些情况后,对党内同志说,马寅初先生是一位经得起考验的爱国主义者!我们必须对他给予支持。《新华日报》可以经常发表他的文章,也可以让记者去采访他。马寅初对此一直心存感念。直到1944年,在一次国民党参政会上经当局宣布,马寅初才恢复自由。

猜你喜欢

马寅初祝寿马先生
群仙祝寿图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马叙伦与“三白汤”
找路边“专业防水”上门服务,说好的3000元却变8000元?!
外婆的祝寿野餐会
马寅初巧喻教子
马寅初三骂蒋介石
解放后,马寅初与周恩来的友谊
马寅初三骂蒋介石
千万不要给我祝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