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东航空难搜救现场

2022-04-03

文萃报·周二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黑匣子残骸消防

从3月21日东航坠机事故发生以来,各界救援力量迅速汇集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埌南镇莫埌村,已连续开展7天搜救工作。

搜救:“永不放弃”“全力以赴”

截至3月27日,3·21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总计出动7000余人次、200余台车辆,5架直升机及一批搜寻救援设备。

连日来,救援人员克服连续降雨、气温骤降骤升、烈日暴晒等不利因素,在满是泥泞的山坳间,一寸寸搜寻生命迹象,搜寻遇难者遗骸、遗物,告慰遇难者及家属;并寻找失事飞机的黑匣子及飞机残骸等关键证物,为调查组揭示事故原因提供支持。

在坠机事故核心区的蓝色隔板上,贴着“有序开展搜救”“尊重生命”几个醒目的白色标语;在搜救人员的防护服上,手写着“永不放弃”“全力以赴”的大字,这些文字都是对现场救援人员的生动写照。

作为第一支到达事故现场的救援力量,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藤县大队大队长杨有志已在救援现场连续战斗7天。

3月21日15时50分抵达现场后,他面对的是大量飞机残骸及浓重燃油气味,还有未完全扑灭的山火。面对复杂局面,他立即组织人员扑灭山火,防止火势扩大,并做好警戒保护现场,同时安排人员深入周边山林搜寻。直到接到现场指挥部让全体搜救人员撤出的命令后,他才带领消防救援人员在距离核心区域200米的地方彻夜待命。

连续降雨让搜救现场的道路变得泥泞,给救援行动带来了阻碍。3月23日下午,杨有志接到指挥部命令,重点对核心区域内的水塘进行排水,为搜救行动创造条件。他带领队员利用两台手抬机动泵进行积水抽排作业,为顺利找到失事飞机的第一个黑匣子创造了条件。

即使双眼布满血丝,声音沙哑,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杨有志始终坚守在救援一线。

“淤泥没过膝盖,即使戴防割手套,很多队员的双手还是磨出水泡和茧子。”杨有志说。

“我们将尽可能多地搜寻遇难者遗骸、遗物,给遇难者一个交代,给他们的家人些许安慰,我们也会尽力收集飞机的残骸,为后续事故调查提供支持。”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郑西说。

当地群众多方式协助救援

由于事故发生地点位于埌南镇莫埌村的山头上,核心现场三面临山,只有一条很窄的小路可以进入,有的救援人员坐摩托车奔赴救援现场,更多人则是拿着救援设备徒步前往。见到这一幕,50岁的埌南镇侠村村民莫光南立刻加入运送救援人员的摩托车车队中。在埌南镇莫埌村党群服务中心,连续多日值守的村民志愿者莫朝南,双眼布满血丝、雨靴和裤腿裹上了厚厚的淤泥。3月21日下午得知坠机事故发生后,这名57岁的村民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服务。他骑着摩托车一趟趟往核心救援现场外围运送面包、矿泉水、八宝粥,雨伞、雨靴、雨篷,一趟趟搭载工作人员,并帮助搭雨篷、拉水管。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3点半,仅休息了4个多小时的他,早上8点又出现在了志愿服务的现场。莫朝南还动员妻子和孩子们分别从梧州市、藤县和岭景镇赶过来,帮忙运输物资并做后勤工作,一家五口都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

据统计,从3月21日开始,每天都有30多名村民志愿者在莫埌村党群服务中心协助开展救援后勤工作。目前共有80多辆摩托车、100多位村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在应急指挥部的安排下,分为早班和晚班,提供不间断的志愿服务。他们中既有青壮年,也有六七十岁的老年人。

自救援工作开展以来,很多爱心商家、热心企业捐赠了雨棚、雨衣、棉被等物品,附近一些餐饮店将热饭菜还有牛奶、面包等食品提供给前线的救援人员。这充分证明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当地群众与失联乘客家属的心始终在一起。

还原第二部黑匣子发现过程

在3月27日的“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第八场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27日9时20分左右,消防救援人员在技术组指定的重点区域深度搜寻,人工挖掘出一橙色圆柱状物体。经民航专家确认为第二部黑匣子。

郑西介绍了发现过程:一个搜寻小组在核心区撞击点正东偏南5度、距离撞击点40米的位置进行人工精细挖掘作业。当消防救援人员挖掘至地表往下约1.5米深处时,在翻开一块树根后发现一个被泥土包裹的圆柱形金属罐体。随后迅速交由民航专家辨认,确认这个橙色的圆柱形金属罐体为飞行数据记录器存储单元。经检查,记录器其他部分损毁严重,数据储存单元较为完好。目前,该记录器存储单元部分已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译码工作。

此前3月23日16时30分左右,在事故现场主要撞击点东南方向约20米处的表层泥土中,发现了失事飞机上的第一部黑匣子。

郑西介绍,共有338名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进行搜寻,其中160人深入核心区搜索。为提高搜寻效率,在核心区采取与民航專家协同作业的方式,5名消防救援人员配一名民航专家,围绕重点区域划分网格,多组同步实施作业。

据悉,发现黑匣子的区域是经过民航专家判定的发掘重点区域之一,在今天之前,消防救援人员已经连续在此进行多日的搜救挖掘工作。据民航局通报,黑匣子的数据下载和分析工作正在进行中,然而目前不能排除第一个黑匣子存储单元损坏的可能。 至于修复时间,要视黑匣子损坏状况而定,短则几天,长则需要半年。

热成像如何帮助搜寻残骸

为尽快解开空难谜团,救援人员使用了热成像仪和生命探测仪,采取人工搜索和无人机搜索相配合的方式。救援人员还操作搭载了热成像仪的无人机从高空俯拍,再利用温度差异寻找幸存者或残骸。

无人机悬停在半空,实时拍摄的图像被显示在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上。在可见光镜头下,画面中的泥土地与周边似乎别无二致。切换成热成像镜头后,画面转为红、紫、黄三种色块。

国内一家无人机厂商从事应急消防市场工作的员工于维维对记者表示,自然界中只要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约为-273.15℃)的物体,就会以红外光的形式对外散发热量。这一光线被红外镜头捕捉到后即显示为热成像画面,不同温度会显示出不同颜色。此次空难现场,人体与飞机残骸和周边环境不同,因此存在温度差异,呈现出不同颜色。在新华社的视频中,与残骸温度相仿的物体显示为黄色,周边环境则呈现紫色。

空中红外热像仪适用于大面积、远距离、相对位置不固定的场景,与地面热像仪互为补充。无人机的普及将热成像这项成熟技术以低廉成本带到了空中,在火灾、雪崩等事故中发挥搜救价值。

(本稿稿件综合新华社、《中国青年报》等)

猜你喜欢

黑匣子残骸消防
黑匣子究竟是什么
东航失事客机第二部黑匣子抵京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快递黑匣子
消防意识
黑匣子
发现MH370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