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研究

2022-04-03肖邓华

文化产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育人师生文化

肖邓华

当前,我们正处于新媒体信息技术时代,高校网络育人建设工作发展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明确网络文化育人的重要性,树立起“以生为本”的网络教育工作原则。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和体验需求,改进网络文化育人的方法和形式,确保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网络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正确利用网络展开学习。

新媒体发展对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建设工作的主要影响

扩大高校网络文化传播工作范围

在传统高校文化育人工作中,教育工作者更多是通过线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各类文化知识,缺乏与学生的亲密互动。而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开放性、交互性以及虚拟性的优势,将其作为阐释理论、引领思想、构筑价值的重要平台,力求传播的内容最大程度地满足师生需求,提高学生对学校网络文化工作的认识。

增强网络文化育人工作感染力

在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下,高校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综合利用文字、头像或视频等形式,传播多元文化信息,该教育传播形式具有明显的趣味性、灵活性和生动性等特点,有利于提高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每个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网络文化学习的行列中来。

提升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效果

相较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模式,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工作更为便捷,师生能够通过各种新媒体社交平台及时了解到各类信息,帮助自身完善知识结构,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新媒体平台的内容更新周期呈现出“短、频、快”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质量。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过程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平台信息服务功能不够完善

由于受到一些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在新媒体平台建设过程中,更加关注向学生传播校园资讯、专业知识以及就业信息等内容,缺乏一些多样化、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信息,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网络文化信息的积极作用。然而就目前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成果来看,还不能完全满足师生的学习需求。

部分高校对于新媒体平台建设服务工作不够重视,未能够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科学指导。为了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文化信息建设,高校应该引导教师合理利用新媒体平台与学生展开亲密互动,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目前,各大高校新媒体平台建设运营过程中能够为师生提供的服务还较为单一,这样就会造成大多数学生对于使用媒体平台展开网络文化学习缺乏一定的兴趣,而难以对本校媒体平台产生足够的依赖性。

除此之外,一些高校虽然在媒体平台上有效设计了班级课程、教师在线讲座等功能,然而由于信息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无法有效保障良好的时效性,从而导致本校学生利用该媒体平台进行学习的次数偏低。

在新媒体发展环境下,各大高校的网络育人工作建设开展都必须高度重视媒体平台功能的创新和完善,要结合师生的网络学习体验需求,合理增加互动反馈、教学评价以及社会文化版块等多样化功能,调动起广大学生的网络学习积极性,满足师生对于多元信息服务功能的使用需求。

传统媒介转型面临困境

在新媒体信息技术创新发展背景下,高校要想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加快传统媒介的转型革新工作,在网络文化育人工作中融入各项新媒体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水平。然而,高校由于受到自身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创新发展目的。比如,高校媒体管理工作者自身理念较为落后,他们普遍缺乏创新实践意识和能力,仍然在沿用传统的广播电台、图书报纸等渠道向师生传播文化知识,而忽视了目前市场上较为流行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例如学生所熟悉的短视频平台。

虽然一些高校注册了微信号,并展开网络文化育人活动,但未进行定期、科学管理,尚未有效构建起规范的信息推送服务体系,从而导致师生对高校新媒体服务平台了解不足,缺乏关注,难以吸引到广大师生用户,难以真正发挥出其价值。

网络新媒体平台体制不健全

在新媒体时代,个体传播载体的持续扩大和日益多样化,促使社会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学生极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对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完善网络管理模式,搭建平台,为广大师生营造出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育人氛围,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高校并未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新媒体平台,运营管理体制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各项管理制度渐渐流于形式,网络媒体平台管理人员自身能力与素质偏低,这些都会导致本校大学生对网络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失去兴趣,难以充分发挥出新媒体平台的文化育人作用。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实践

完善网络新媒体平台信息服务功能,构建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平台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构建和谐健康网络文化环境的重要性,要紧密結合本校教育发展情况和师生学习需求,适当加大对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平台建设的投资力度,确保能够及时完善平台信息服务功能,吸引更多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到网络文化学习中,从而有效发挥出正能量网络文化的积极促进作用,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

针对网络新媒体平台构建,一方面高校要引进足够的基础设施,合理利用官方门户网站、广播电台、社交媒体官方账号等资源,帮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爱好需求,选择不同的网络新媒体渠道,以便获取最新资讯,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对于不同网络文化知识的需求,帮助他们完善自我学习知识结构。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组织培养高能力、高素质的新媒体技术运营管理人才,安排专业人员参与到新媒体平台建设管理工作中,并督促他们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规范运营管理流程,主动加强与师生用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结合他们所反馈的意见,改进平台信息服务内容与方式,为师生传递大量具有正面影响力的网络文化。比如,高校新媒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利用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微信等,与学生探讨热门话题,拉近双方距离,有利于拓宽本校网络文化育人的覆盖范围,并有效形成强大的网络文化合力。EF324B9F-04F5-486A-B67B-324A73DBA51B

除此之外,高校还必须科学、有序地开展网络文化隐性教育活动,为广大师生用户搭建出一个和谐健康的网络文化交流环境,同时鼓励学生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网络创作。高校还可以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新媒体产品建设情况,将校园新闻话题与社会热门话题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广大师生用户提供富有校园特色的网络文化品牌,有利于提升本校网络文化育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创新网络文化育人方式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效率快以及互动性强的应用优势,能够极大程度地满足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各项工作开展需求。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网络育人过程中,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观念,将“互联网+”发展理念与网络育人工作融合在一起,积极有效地构建出全面立体化的媒体传播网,并及时完善本校网络文化育人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高校新媒体管理人员要树立起媒体融合发展的工作理念,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学生学习需求,整合利用好各项网络资源,落实好本校新媒体发展的战略方案。比如,新媒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利用主流短视频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论坛等媒体渠道,向师生用户进行实时报道,及时发布最新的信息,并以文字、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展示新闻内容,这样能够让师生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去选择相应的渠道,获取信息,并主动去传播具有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信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谐健康发展。

其次,本校新媒体管理人员要加强与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地发挥出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基于新媒体平台搜集整理到大量用户的操作行为数据信息,明确各个平台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网络思政传播内容,科学完善思政宣传工作模式,有利于提升本校思想工作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

最后,在新媒体平台网络文化新闻报道工作方面,相关工作人员要始终站在创新的角度,重视网络文化新闻宣传工作,并将其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强化新闻科学引导工作,有效发挥出新媒体平台的作用,提高广大师生的凝聚力,让更多学生自觉参与到网络文化学习与传播中,营造出轻松愉悦的网络学习氛围。

培养专业网络新媒体管理人才队伍,提升网络管理者媒介素养

在高校教育发展新时期,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培养专业网络新媒体管理人才队伍的重要性,并不断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和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充分发挥出新媒体在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有效拓宽网络文化的传播覆盖范围,提升网络传播的实效性。因此,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条件,适当加大对网络新媒体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投資力度,定期组织网络管理者参与到专业培训教育工作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促使他们能够规范、灵活地运用好各项新媒体技术,为广大师生用户提供更加丰富且完善的信息服务,满足他们对各种类型网络文化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针对本校新媒体网络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内容和相关规范工作要求,有效设定出专业完善的考核评价工作体系,明确各项考核工作指标,并积极邀请广大师生用户参与到本校各媒体平台服务体验评价工作中。综合表现突出的新媒体网络管理者,高校管理部门可以给予一些进修学习的名额,让教师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使他们能够得到校外实践的机会。教师通过外出学习,将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将先进的管理工作方法带到本校新媒体的网络运营管理工作中,帮助高校全面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效果,加快高校新媒体建设。

健全网络文化建设保障机制,促进高校网络教育健康发展

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各大高校需要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依托本校行政制度、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等手段规范网络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并落实好各项管控措施,杜绝出现违规操作行为。高校在利用新媒体展开网络文化育人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岗位中,这样能够保障本校教育工作操作规范,利用新媒体展开网络文化育人,向学生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文化信息,同时确保本校网络媒体运行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网络管理部门要依据本校网络文化育人的情况和发展要求,合理制定出对应的管理规章制度,以此来约束、规范各网络媒体的行为,促进新媒体在高校网络文化育人中应用实践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能够给高校网络育人建设工作带来很多积极作用,高校要及时转变现代教育工作理念,合理规范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网络文化育人活动。高校网络管理者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改进网络文化育人的方式与形式,完善信息服务模式,确保能够有效满足师生用户的各项体验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王耕.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30(11):15-16.

[2]李佳.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文化育人路径探究[J].新教育,2020(40):45-46.

[3]黄新颖.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路径探索[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5):222-223.

[4]卞舒云.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网络文化育人路径探索[J].大学,2020(07):45-46.

[5]李云,汪双华.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及平台运营——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4):117-118.

[6]陈永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J].中国培训,2016(14):121-12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育人方法与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ZDJH-274)。EF324B9F-04F5-486A-B67B-324A73DBA51B

猜你喜欢

育人师生文化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谁远谁近?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