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
2022-04-03董顺娣
董顺娣
关系型话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话题。从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2021年的“可为与有为”,近四十年来,关系型作文每隔几年就会重现一次,有时甚至连续几年都是关系型作文。
比如,1986年是“树木·森林·气候”, 1990年是“花与刺”, 1991年是“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2003年是“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是“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5年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2006年是“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和“这是一只可爱的鸟”,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是“距离与联系”,2021年除了全国甲卷的“可为与有为”,还有新高考Ⅰ卷的“强与弱”。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04年全国的高考作文题中有11套是关系型话题,十年后类似情况再度出现,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是“情与法”,上海卷是“坚硬与柔软”,四川卷是“老实与聪明”。 2014—2017年浙江卷连续四年都是关系型作文题。
关系型作文为何如此受命题者的青睐?因为关系型作文能够更全面地考查考生具体灵活地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能体现考生的思维品质和价值判断。
于命题者而言,关系型作文题是一个好的命题。然而,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关系型作文却是实实在在的大难题。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考生对关系型作文往往把握不住:要么只论述关系中的一方,完全不顾另一方;要么理不清关系,写作时逻辑混乱无序;要么停留在关系表层,缺乏深刻的论证与分析。因此,我们有必要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思维工具,帮助学生把握好关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这一思维工具就是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将对象作为一个整体,从其内在矛盾的运动、变化及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查,以便從本质上系统地、完整地认识对象。辩证思维包括三个基本观点,即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考生在审题立意时,如果能自觉地运用以上基本观点分析材料,全面、历史地看问题,就有可能更透彻地洞见复杂关系背后的规律,提出更为全面、更加深刻的见解。
一、用辩证思维辨明关系型作文特定概念间的关系
关系型作文审题立意的第一步就是辨明关系。一对或一组概念联系在一起,必然存在某种关系。一个句子与另一个句子联系在一起,也会构成某种关系。关系型作文通常由材料和话题两部分构成,因此,审题立意的第一步除了辨明题中给定的这一对或一组概念之间的特定关系,还要关注材料中句子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而联系的方式是多样性的,有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偶然联系与必然联系、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等,因联系的方式不同,故事物之间的关系也不同。
比如,“忧与乐”“强与弱”“信仰与怀疑”“个性与共性”,这一类由意义相反的词所构成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又如“文品和人品”“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这类由词义相近的词所构成的关系是并列关系。而“树木·森林·气候”,前两个概念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可以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前两者与后者之间是因果关系,也可以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至于“近墨者”与“黑或不黑”的关系,则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而因果关系中又有主次关系。此外,还有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等。还有些概念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花与刺”,既可以看作是对立关系,也可以看作是主次关系,还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关系类型不同,思维的角度和方法也就不同,因此,辨明关系对关系型作文的审题立意十分必要。譬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和吴孟超两位国士在同一天去世,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表示悼念。5月28日,为我们照亮过前路的群星又陨落两颗:历史学家、教育家章开沅在武汉去世,享年95岁;历史学家、翻译家何兆武在北京去世,享年100岁。对普通大众来说,那一群人、那一段历史,正在一点一点远去……年轻的我们,又将汇聚为新的、充满活力的河流,发展壮大,继续奔腾。
请结合材料,以“逝去与新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读材料,我们发现该材料可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叙述几位杰出人物的离世,第二层由伟人离世引发“逝去与新生”的思考。细辨材料中隐含的关系,不难发现,命题者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即一群人(伟人)、一段历史(光辉的历史)正在一点一点远去,同时也谈到了人们的主观感受,即“人们纷纷以各种方式表示悼念”。由此可以判断,材料中包含客观与主观的关系。
审读题目要求,“以‘逝去与新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很明显,“逝去与新生”包含对立统一关系。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原则,结合对立关系双方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又和谐统一的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立论角度。
一个伟大的群体、一段光辉的历史远去了,这是客观事实,我们无法改变,然而,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主观认识来消解内心的伤痛。我们深知,没有“逝去”就没有“新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永远”只是美好的愿望,“逝去”才是历史的必然。对于“逝去”,悲伤是难免的,但继承与发扬才是对“逝去”的最大尊敬。事实上,年轻一代也正在成长,正在汇聚成新的历史光辉。
另外,“逝去”并不代表消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逝去”是另一种“新生”。“逝去”的只是有形的生命,留下的是永远的精神,而这些精神又将成为“新生”的养料,因此,也可以说“逝去”成就了“新生”。
更进一步想,生生不息是生命的本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时代的新生者,唯有肩负起时代的使命,方能在完成使命后欣然退出,为新的“新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和充足的养料。
审题明确了写作范围,立意确定了写作方向,表达就可以各显神通。下面这篇考场作文就比较好地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力量。
一鲸落,万物生
防城港市北部湾高中1902 梁斌
袁隆平、吴孟超、章开沅、何兆斌……这一个个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带着其所承载的历史和故事,在这一年里,一点一点地远去。而他们留下的那些辉煌的成就、焕发的精神以及必行的使命仍在那里,等待走近的我们去继承。
逝去与新生,不可避免的必然。在我们的宇宙里,时间像一列永不停息、一往无前的火车。同样,以时间为主体的人类历史的火车也以不可逆的姿态向前行驶着。于是,新的乘客不断涌上历史这趟火车的同时,历史曾有过的事物与人,为了不让这趟火车过分拥挤,只好在中间的站台下车。但是,我们不必在怀念过去与过去的人时过多地悲伤,且听一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是的,有离去必然有新生,曾经的前辈们的身后,还有我们一代代后浪在奔腾着,年轻的我们犹如枯树下新生的萌芽一般生机勃勃,也如新临世间的幼崽般具有活力,曾经远去的他们,正等着我们这些新星冉冉升起。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说起愚公移山的故事,我的眼前便浮现出了那个挑石头、凿石山的苍老的身影,渐渐地,这个身影开始与一百年前那只船上的身影重合,开始与几十年来那些伏案研究的身影重合,开始与油田中的、与稻田中的、与深山中的、与医院中的……我忽地抖了一下,如梦初醒,那一个个执着顽强的身影大多不在了,但在隐约之中,我看到了一脉相承的精神以及他们所肩负的使命。我知道了,那就是他们;我明白了,那也将是我们。如《愚公移山》中愚公所想的那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如今的我们也继承着先辈们的精神和使命,砥砺前行着。
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无法确定新时代是何时到来的,但我们又好像有著多个起点,不过不管怎样区分新与旧,我们都无法否认,我们仍承载着那些曾经的使命。历史带走的那些人,终于突破了物理规则,打破了时间的枷锁,把他们曾经孕育出的精神留给了我们。而如今的我们,以新的姿态接手了这个世界,也必然要代表着新生,去面对未来的种种可能。如破石而出惊天动地的美猴王,也承载着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使命一般,小说如此,我们也如此。
传说,当鲸鱼死去时,它的身体便会落入海底,并以自身的养分,孕育出新的生态。一鲸落而万物生,曾经的先辈逝去了,但我们还新生着。
二、用辩证思维拓展关系型作文立意的广度和深度
新课程标准强调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辩证思维正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利工具,当考生学会了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在考生的眼中就不再是割裂的、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对立统一中运动、变化、发展的。当学生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去放眼大千世界、观察芸芸众生时,就可能拓展作文立意的广度和深度,写出观点全面、说理透彻、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来。
譬如,以“忧与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依据辩证思维的对立统一观点可知,没有“忧”就无所谓“乐”,没有“乐”也就没有“忧”,“忧”与“乐”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联系生活实际,结合阅读积累,可得出以下立论角度:其一,“乐”是人人都想追求的,但“乐”往往从“忧”中来(忧劳可以兴国);其二,“忧”是人人都想避免的,先“忧”才有后“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依据辩证思维的普遍联系观点可知,世界上没有绝对孤立的东西,每一种事物或现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着。“忧与乐”也一样,“忧与乐”与人、事联系着,与时空联系着,与品格联系着。谁忧谁乐,忧什么乐什么,什么时候忧什么时候乐,为谁忧为谁乐;忧乐中有智慧,忧乐中见人品,忧乐中显格局,忧乐中藏命运。据此,又可以有以下立论角度:其一,君王沉迷于享乐,百姓就难免有忧;其二,官员忧民所忧,乐民所乐,是国之大幸;其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四,位卑未敢忘国忧,天下安乐,匹夫有责;其五,不忧物质之不足,但乐精神之充实;其六,忧国忧民者,人恒敬之爱之,沉迷享乐者,社会终将抛弃之。如此种种,联系越广,思路越宽。
依据辩证思维的发展观点可知,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忧与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今日之乐,可能带来明日之忧;一时之乐,可能导致一世之忧。反之亦然。
一样的忧乐,不一样的视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原来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世界,作文也可以这样汩汩滔滔,欲罢不能。
说理深刻、思辨性强是思维好的一个表现。深刻能不能练出来?答案是肯定的。深刻是有方法的,辩证思维法就是其中之一。下面这篇以“德与得”为主题的考场之作堪称佳作,倘若借助辩证思维,立意的深度当可更进一步。
行有德之舟,以取大得
“德”即怀坦荡之心行正道,是人类高尚的品质;“得”即获得、取得,是人类追求的利益所在。而在现实生活中,在时代向前发展的洪流里,难以避免高尚品质与利益追逐的冲突,难以避免要在“德”与“得”中做出抉择,而我认为舍小得而铸大德,才是正确的选择,才能取大得。
康德有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准则,居我心中。”追求美德,践行正道是人类崇高的理想。河南暴雨,濒临破产的鸿星尔克捐助了五千万元,支持防洪前线,企业服务国家和民族之德昭然显现;当脊髓灰质炎在国内蔓延时,顾方舟奔赴千里从苏联取回“活毒种”研究,在缺乏条件的情况下,他先拿自己的儿子试药,医者为生命献身之德照耀世人,驱散肆虐的脊髓灰质炎;放弃了城市的优渥待遇,黄文秀回到家乡百色,深入山中进行扶贫,虽不幸在青春年纪长眠,但让群山迎来致富的希望,脱贫工作者舍“小我”成就“大我”之德熠熠生辉。他们本可以独善其身,守住自己的利益,但有德之人,不
趋小利,而为成就大家之得。
在社会中,难免有利欲熏心的人,为小利而抛大德。四川某大学的一名女学生吃饭时忘记带饭卡,与阿姨协商后用微信支付,事后却将阿姨举报了,只因这样做能让自己获得2000元整的奖励,而帮助她的阿姨却被更高额地罚款。这不免令人唏嘘和感叹。用这样不正当的手段去取得一时的利益,不仅败坏自身道德,还会使帮助别人的人寒心,从而造成社会的冷淡和漠然。因此,我们不应以道德为代价去交换一时的小得。
当今时代,全球化深入发展,挑战与机遇并至。我国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理念,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以彰显大国风范。面对肆虐的疫情,我们传递“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的慰问;支援第三世界,我们传递“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国于胶漆,坚于金石”的真诚,以大国之德应对暗流涌动的国际形势。反观某些西方国家,违背联合国宗旨,践踏人道主义,为实现自己的霸权而弃道德于不顾,发动战争,实行贸易保护,虽是以“得”为目的,最后却并未实现。可见,只有行正道,立大德,才能真正取得成功,才能实现“得”之追求。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我们不应让自己困于利益的僵硬外壳中,不应对盲目逐利之人趋之若鹜,而应坚定以德为导向,泛舟于时代中,以追求更完善的得。虽将经历栉风沐雨的艰难征程,但有德者,不以山海为远。
(此文选自柳州市2022届第二次模拟考标杆作文)
本文作者关注到现实生活中高尚品质与利益追逐难以避免的冲突,因此开篇便提出“舍小得而铸大德”的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以丰富的实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联系疫情背景,结合国际形势,拓展思维广度,进一步阐释了自己对“德与得”的认知。全文观点鲜明,思路清晰,逻辑自洽。这样的作品,的确可称考场佳作。
不过,笔者细思,“德与得”虽然难免冲突,但是否必然冲突呢?辩证思维告诉我们,对立的事物,往往又是统一的。“德与得”的关系是否只有是非取舍的关系呢?当然不是。事实上,在不违“德”的前提下,求“得”的社会更具活力。“德”能引来“得”,而“得”亦可促进“德”。河南水灾时,鸿星尔克现象即是证明。有时,为“德”而弃“得”反而可能“失德”。孔子批评子贡赎奴不领赏,表扬子路拯溺得牛,正是因为后者更利于善行和美德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人求“得”的社会,守“德”可能有两种结果。如果多数人不择手段地求“得”,那么守“德”之人可能“不得”,也可能另有所得。“德与得”不是必然联系的,《淮南子》有云:“君子为善,不能使福必来;不为非,而不能使祸无至。福之至也,非其所求,故不伐其功;祸之来也,非其所生,故不悔其行。”对于“德与得”,如果能这样来看,也许人生会更洒脱更幸福。
辩证思维的核心是全面地、客觀地、具体地、发展地看待问题,如上文,如果能够多思考一步,在取舍关系之外,再思考一层对立统一关系,则文章的深度会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