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影像为时代塑像为历史留痕

2022-04-03

云南画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留痕塑像老照片

朱宝昆不仅喜欢拍照,还喜欢收藏老照相机。2013年,朱宝毘和其他三位影友在第五届大理国际影会上举办《见证留痕》老相机展,展柜前观众络绎不绝、人头攒动,成为影会上的一个亮点,并获得第五届大理国际影会组委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小试牛刀激发了朱宝昆继续收藏照相机的热情。时光荏苒,9年过去了,而他已从当年收藏老相机200台,发展到现在的700余台,从单一的老相机收藏到老照片、摄影文献等多方面专题性收藏,丰富了藏品的内容,拓展了影像收藏的空间和范围。

他认为收藏并分享摄影器材、老照片、摄影文献是想通过影像藏品的展示,与影友共同分享百年老相机的故事,拉近胶片相机与数码相机的距离。通过老相机、老照片、摄影文献等的相互印证、相互支撑,更好地了解照相机的研制、生产、使用过程,展现摄影的发展变化历史。

2019年在昆明市博物馆策划主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老相机收音机回顾展》,并荣获国家文物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庆祝建国70周年展览全国百强展”的荣誉。

月影像为时代塑像为历史留痕

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了中国,武汉告急,全国进入了抗疫的紧急状态,昆明也不例外,大年初三,他便背起了相机,戴着3层纱布口罩,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穿梭于大街小巷,行走在各行各业,用了60天的时间拍摄了1万多幅图片,用了40天的时间整理编辑,自拍自编自费出版了一本《见证抗疫》的画册,真实地记录了昆明抗疫的每一个环节,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画册被国家文旅部,云南省、昆明市博物馆,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和昆明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及省市摄影家协会收藏。

谈到对摄影的钟爱和感悟,朱宝昆说:摄影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83年的历史,摄影的种类很多,在五花八门类别当中,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就是记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史料性。所以,作为一个摄影人,要注意拍摄具有文化内涵、历史价值、人文情怀、艺术水平的图片故事。

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影赛影展中获奖,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览活动、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展、扶贫攻坚成果展、云南省博物馆抗疫事迹展览中获奖或被采用。多年来,开展公益摄影活动,为自卫反击战老兵、企业一线职工、山村老人拍摄了许多珍贵影像,为时代塑像、为历史留痕。

◎云南图片库诚邀人驻

【欢迎全省各州市县及相关各单位合作开设专属窗口】

由云南画报社承办的“云南图片库”数字化宣传与交易服务平台即将上线运行。该平台具备“专业建设、自由投稿、专家遴选、版权贸易”等交互功能,以云南题材优质图片大数据存储、检索、销售和互动传播为手段,架构有“省级部门窗口、全省各州市县窗口、全省各產业部类窗口、各大型专题窗口”,并将陆续开通全省各州市县及相关各单位合作专属窗口、专业摄影师专属窗口。

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0871-63528282

猜你喜欢

留痕塑像老照片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礁堡·塑像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实施留痕管理 推进“两责”落实
毛主席塑像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