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的主题出版:政策导向、理论动向、实践方向、价值取向

2022-04-03宋嘉庚付楠张新华

出版广角 2022年4期
关键词:读物十四五出版物

宋嘉庚 付楠 张新华

【摘 要】 “十三五”时期,我国主题出版取得了傲人的成绩,成为我国出版业不可或缺的出版领域。在国家层面上,主题出版实现了行政主管部门顶层设计由点到面的过渡,从“专项工程”走向 “重点工作”;在研究层面上,主题出版正在经历由散落分布的概念形成结构严密的体系,高校、研究院与学会等研究团体对主题出版的研究从“概念深化”走向 “体系构建”;在业务层面上,主题出版由少数出版机构的业务发展为大众出版机构共同参与,从“个案探索”走向 “整体布局”;在受众层面上,主题出版内涵愈发凸显,从“知识读物”走向 “精神动力”。

【关  键  词】“十四五”主题出版;国家层面;研究层面;业务层面;受众层面

【作者单位】宋嘉庚,北京印刷学院;付楠,北京印刷学院;张新华,北京印刷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时代网络出版管理机制研究”(18BXW040) 。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2.04.003

“十三五”时期,时代发展赋予主题出版广阔的舞台,主题出版也回应时代的重大课题。我国主题出版物选题数量连年上升,2016年出版单位组织上报主题出版选题1791种,2020年则达到了2233种,总印量与码洋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主题出版不断做大做强做优,成为我国出版业不可或缺的出版领域。从主题出版的内容层面看,“十三五”期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涉及的主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民生、科技、生态等方方面面的领域,既有党政思想类读物,又有宣传先进人物及事迹类读物,还有科普我国伟大成就类读物等,内容题材广泛。从主题出版物的创作风格看,既有底气,又接地气。从重大时间节点的表现看,“十三五”期间,主题出版对“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党和国家大事都给予了直接呼应,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主题出版作品向世人介绍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真实的一面。这些主题出版物为国家重大活动营造了氛围,赋予了力量,凝聚了民心,為生产生活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目前,在主题出版领域仍有很多规律正在摸索,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主题出版“走出去”有待突破、主题出版理论仍需深化等。“十四五”时期,为进一步把握主题出版的发展脉络,需从政策导向、理论动向、实践方向以及价值取向四个方面对主题出版进行梳理,深化主题出版的系统性研究。

一、 政策导向:从“专项工程”到“重点工作”

1.“十三五”时期的主题出版规划,专项工程的属性较为突出

从主管行政部门发布的发展规划来看,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7年印发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有两处对主题出版做出了部署:第一处为“主要任务”中的第一条“加强主流媒体建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对主题出版做出规划,即切实组织开展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传阐释,认真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宣传和主题出版,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1]。第二处为专栏2“国家新闻出版影视精品创作生产工程”中的01模块,对主题出版工程做出具体安排,即紧密结合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做好重大选题出版工作[1]。

2.“十四五”时期的主题出版规划,已明确被列为重点工作

2021年底印发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将“做强做优主题出版”列为首项重点工作,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重大政治任务, 及时策划、编辑、出版、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读物,打造文献精编、权威读本、理论专著、通俗读物等多层次作品体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出版精品,更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2]。《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还细化要求,提出了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出版传播,做好重大主题作品出版传播,推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品出版传播,强化主题出版组织引导。

《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设置“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版传播”与“主题出版传播”两个专栏,将主题出版工作部署落到实处。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版传播工作,要求精心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读物;针对主题出版传播工作,要求着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出版工程、“四史”题材作品出版工程、现实题材作品出版工程与重点时政社科期刊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工程。

3.主题出版工作已从年度出版工程成为出版行业的重点工作

如果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对主题出版是集中于党政思想、讲话精神、重大活动事件的工程式部署,《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对主题出版工作的部署则更加全面系统。《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不仅对主题出版的业务本身做出要求,还创造性地提出“书映百年伟业”好书荐读、“红色经典、献礼百年”阅读、党建文献主题阅读等读书学史活动。另外,《“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也将主题出版以第一位次的顺序纳入图书专项规划。主题出版真正迎来了“黄金时代”,成为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出版单位双效丰收的强劲动力。

4.主题出版规划已经拓展至相关工作系统和社会行业

除出版系统的主管部门外,教育系统也做出了集中安排部署。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教育部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修订已出版相关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完成在编在审马工程重点教材[3]。教育部还设置年度主题出版项目“全国高校出版社主题出版选题”,主题出版在相关行业的政策导向、顶层设计与重点部署中也正在形成影响力。在 “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并配套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其中提到“幼儿园配备的图画书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特色,富有教育意义”。主题出版在少儿教育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契机。

二、 理论动向:从“概念深化”到“体系构建”

1.主题出版概念认识逐渐深化

“十三五”时期,对主题出版概念进行理论探讨、学术研究的主体相对集中,主要来自于各大高校、研究院以及学会等学术团体,也有部分出版社或出版集团结合业界经验提出见解与看法。这些学者从各个角度切入,对主题出版做出了相当完善的研究与解读。在主题出版的基本概念上,韩建民等认为主题出版即体现党和国家意志, 围绕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各方面开展的倡导时代主旋律,帮助人民群众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出版活动[4]。王建华认为主题出版就是出版业根据党和国家对出版业的需要,通过开展出版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宣传功能[5]。周蔚华通过对主题出版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主题出版文件发布情况以及行政主管部门对主题出版的工作部署情况进行考证,对当前主题出版研究中的一些史实性错误进行了辨析与澄清[6]。

2.主题出版特性发掘更加全面

在主题出版的特性上,郝振省强调主题出版的本质属性,是“不论你策划什么样的选题,选择什么样的体裁,借助已有的什么样的品牌,你必须确保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传播和宣传主流思想意识和主体意识形态的,这叫作万变不离其宗”[7]。他从主题出版的历史性与现实性出发,阐述主题出版的必要性、规定性以及规律性。主题出版的必要性即主题出版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主题出版的规定性是讲主题出版的本质特征,回答的是什么的问题,而规律性则是讲主题出版获得成功的路径与方法[7]。此外,郝振省还从“古代与现代”“国内与国外”的时间与空间维度出发,论证了主题出版的普遍性[8]。范军认为主题出版需要做到“学术性”与“政治性”有机结合,将价值观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结合,“有意义”和“有意思”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9]。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新时代为背景,杨迎会认为新时代主题出版需要坚持“政治性”,提升“文化性”,把握“时代性”[10]。王振宇、郝文辉从主题出版的使命出发,认为“强化思想引领”是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政治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文化使命,“塑造国家形象”是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时代使命[11]。

3.主题出版融合发展趋势明朗

也有部分学者对主题出版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研判。孙利军等认为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的数字化前景蔚为可观,数字化不仅可以为主题出版发展提供技术,还能使主题出版功能愈发多样化,满足主题出版重度用户深入学习的需求,助力主题出版实现大众化与市场化[12]。韩建民等也认为主题出版的形态将由传统出版向融媒体出版转变,更多年轻读者喜闻乐见的新型主题出版物将大量涌现[13]。胡艳红提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主题出版可从“深度化”“生动化”“市场化”“国际化”四方面进一步发力。从“超前谋划,精心策划”“权威作者,原创解读”“准确定位,深度挖掘”三方面着手主题出版深度化工作;多方位、立体化对主题出版市场造势,多途径、多元化销售主题出版物[14]。

4.主题出版理论体系构建将成主流研究

“十三五”时期,主题出版学术理论研究完成了对主题出版概念的深化,丰富了主题出版的内涵,也赋予了主题出版新的时代意义。“十四五”时期,学界对主题出版的学术理论研究应主要集中于主题出版体系构建上,主题出版将可能成为出版理论中的专门板块。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主题出版将成为对外传播力研究的可能路径。此外,以“主题出版+”为基础的出版融合研究也将有可能成为一大热门。

三、 实践方向:从“个案探索”到“整体布局”

1.主题出版遵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互动发展规律

“自上而下”,即主题出版年度宏观类选题通过由出版管理部门下达至出版机构,进而从国家意志到大众思想落地生根;“自下而上”,即出版机构结合出版实际自发调整,能动地向上报送精细化选题,形成反馈。“十三五”时期,出版机构对主题出版的积极性与响应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变化。

2.“十四五”主题出版发展趋势明显

主题出版实践趋向主要有三种变化。一是选题数量,2016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的年度申报总量为1791种,而到了2020年则历史性地突破了2000种的峰值,达到了2233种。二是机构属性,2016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共立项120种,其中,中央级出版社所属的有58种,在整体增加的趋势下,到了2017年、2018年,中央级出版社所属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下降为47种、37种,可见,地方出版社参与主题出版态势明显,地方出版社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立项数量逐渐上升。三是主题类型,2016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绝大多数出版物为政治类读物以及文化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类读物,小部分读物为国家宣传类题材,如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绿色发展与森林城市建设》、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速度——中国高铁发展纪实》(中文版、英文版)、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高速铁路》等。2019年以后,越来越多的选题进入主题出版领域,文学题材里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70年长篇小说典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等;文艺类题材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画说初心”丛书》、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繁花似锦》等;出现频率最高的非党政题材读物当数科技类读物,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技发展70年(1949—2019)》、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科技改变中国丛书》。2020年,中国编辑学会组织策划了《中国科技之路》献礼一年后的建党百年。除图书的题材逐渐多样外,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还出现了新的阅读载体。2019年,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向太空进发”中国载人航天科学绘本系列》;2020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系列宣传画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战“疫”中国:全国美术作品选》等,這些以绘本、画集、美术作品的姿态出版的出版物,大大丰富了主题出版的阅读形式。

庄莹认为主题出版物将有四个趋势,一是“从政治类读物向多元叙事转型”,二是“从主题先行向价值引领转化”,三是“从注重实效性向长远布局转变”,四是“从囿于传统向新媒介形式和数字化转换”[15],即多元化、价值化、长效化、数字化。目前来看,多元化、价值化进程明显,主题出版种类越来越多样,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对内凝聚民心汇聚民力,对外高举旗帜展现形象;而长效化与数字化则是“十四五”时期应该追求的重中之重。主题出版物应当是精品,精品则需要也应当流芳百世。数字化是大势之趋,不仅是主题出版,整个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都迫在眉睫。

3.出版单位机构设置变化开启整体布局

如今,各出版单位对主题出版板块愈发重视,不仅在出版单位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有所体现,在各出版单位的机构设置中也有所体现。如在中央级出版社中,人民出版社开设了主题出版中心,下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红军文化两个分中心;在大学出版机构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设立了主题出版与重大项目策划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设置了主题出版专业部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决定在北京成立主题出版中心,并将其作为集团主题出版的专业机构。可以预见,“十四五”时期,出版机构成立主题出版中心等专业机构负责主题出版板块将会成为一种趋势,这种机构设置上的变化为主题出版发展提供了更大的保障,越来越多精美、优秀的主题出版物将会涌入市场,主题出版进入整体布局阶段。

四、 价值取向:从“知识读物”到“精神动力”

1.主题出版影响力向年轻群体渗透

读者对主题出版物阅读偏好的变化体现了主题出版发展的态势,而青年则是新时代当之无愧的主流阅读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将青年比喻为“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他认为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抓好青少年时期的价值培养十分重要,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十三五”时期,主题出版为青年的价值观培养以及价值取向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青年出版总社自2017年起每两个月发布一期《中国青年阅读指数报告》。2017年8月发布的《中国青年阅读指数报告》显示,文学阅读域图书是最畅销的,每个月的文学阅读需求指数均独占鳌头,而在文学阅读域市场中,小说的热度最高。但与此同时,哲学及社会科学阅读域的市场映射指数上升0.45,仅次于文学阅读域与自然科学阅读域,主题出版渲染效果可见苗头。2018年同期发布的《中国青年阅读指数报告》显示,阅读需求指数上升最多的是政治阅读域。而到了2019年,同期发布的《中国青年阅读指数报告》则给出解读“中国青年的民族情绪、爱国情怀空前高涨,政治参与积极性逐步显现,青年政治表达呈现新趋势”。国家层面的热点事件越来越受青年群体关注,主题出版成效显著。

2.少儿出版将成为主题出版新兴发力点

主题出版在少儿出版领域也正在做大做强。“十三五”开局之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种有9种为少儿类图书,而到了2019年,有11种少儿类图书入选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占比超过九分之一。整个“十三五”期间,共有39种少儿类读物入选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少儿类主题出版发展上升态势明显。

少儿类主题出版也是主题出版融合发展的产物。主题出版一般给人以严肃、宏大的第一印象,而对儿童来说,此类选题很难吸引他们阅读。为了兼顾少儿的阅读习惯,少儿类主题出版物往往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这也使得主题出版既能严肃又能活泼,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十三五”期间,少儿类主题出版的选题既有描绘英雄的主题,也有歌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既有科普知识读物,也有传递精神读物。“十四五”时期,随着新时代青少年的阅读偏好愈发转向主题出版类读物,出版社应加大力度迎合这种变化,强化针对青少年的主题出版工作,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态势,引导青少年群体的价值取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主题出版物成为青少年的精神动力与文化食粮。

五、结语

“十三五”时期,主题出版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十四五”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五年,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这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主题出版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主题出版的发展是一个复合型、长期性的庞大工程,需要政、产、学、研四大领域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印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2017-09-27)[2022-02-09]. http://www. nrta. gov. cn/art/2017/9/27/art_113_34590. html.

[2]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印发《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的通知 [EB/OL]. (2021-12-30)[2022-02-09]. https://www. nppa. gov. cn/nppa/contents/279/102953. shtml.

[3]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 [EB/OL]. (2022-02-08)[2022-02-09]. http://www. moe. gov. cn/jyb_sjzl/moe_164/202202/t20220208_597666. html.

[4]韩建民,杜恩龙,李婷. 关于主题出版与学术出版关系的思考[J]. 科技与出版,2019(6):43-50.

[5]王建华. 浅谈主题出版的内涵与发展[J]. 发展,2020(4):76-77.

[6]周蔚华. 主题出版若干基本史实辨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20(12):5-9.

[7]郝振省. 主题出版的历史性与现实性[J]. 出版参考,2017(1):1.

[8]郝振省. 主题出版的普遍性与规律性[J]. 出版发行研究,2017(5):1.

[9]范军. 出版主题的“意义”与“意思”[J]. 出版科学,2017(3):1.

[10]杨迎会. 论新时代主题出版的政治性、文化性和时代性[J]. 中国出版,2018(17):23-26.

[11]王振宇,郝文辉. 新时代主题出版使命解读[J]. 中国出版,2019(21):29-34.

[12]孙利军,周珣. 融媒体时代主题出版数字化创新策略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19(12):41-46.

[13]韩建民,熊小明,王卉. 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发展思考[J]. 出版广角,2019(4):24-29.

[14]胡艳红. 主题出版的精品打造:深度化、生动化、市场化、国际化[J]. 出版广角, 2018(6): 9-11.

[15]庄莹. 从顶层设计到选题创新:主题出版重點出版物研究(2012 —2020年)[J]. 编辑之友,2020(10):35-43.

猜你喜欢

读物十四五出版物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2017年出版物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