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离婚”之后,老伴不肯复婚了
2022-04-03肖雪萍
肖雪萍
人不会无缘无故想到用“假离婚”来解决问题,“假离婚”里往往藏着真心意……
人们常说“女人心,海底针”,活到60多岁,梁福星才体会到这句话的深意。半年前,因为儿子想买房投资,游说他和老伴“假离婚”。他帮着儿子做工作,老伴王慧仪才同意。两个人去民政局协议离婚,把两套房产都划到他名下,让儿子以母亲的名义购买新房。没想到房子的事办妥后,王慧仪却一直拖着不肯复婚。她还懒于家务,不再像过去那样小心伺候他,抱怨梁福星不关心她、不陪她、不温柔体贴……情绪也变得不稳定,一时泪流满面,一时大发脾气。只要他抱怨一句,王慧仪就拿“法律上我们已经不是夫妻了,不满意就搬出去”来怼他!
梁福星一直觉得老伴只是说说,没往心里去。没想到,上周日他钓鱼回来,发现王慧仪真的搬了出去,当晚就病倒了。儿子慌忙送他去医院,王慧仪得知消息后也赶了过去,端茶送水地照顾他,看起来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可是,只要一提复婚的事,她就立刻把脸扭到一边不说话。
难道37年的夫妻之情,真的因为“假离婚”断送了?
“假离婚”藏着真心意
表面看来,夫妻“假离婚”完全是基于现实原因,比如买房或拆迁。但实际上,人不会无缘无故想到用“假离婚”来解决问题。这些夫妻在潜意识里想离婚,只是离婚成本太大,所以在意识层面否认这个愿望,然后给自己找到一个充分理由(如投资买房),再把离婚的愿望付诸行动,同时自我欺骗说“这是假的”。
王慧仪可能本来就对婚姻有很多不满,儿子替她说出心底隐藏的想法,而梁福星又表现得那么积极,一方面,让她减轻离婚的内疚;另一方面,内心对婚姻的诸多不满也被激发出来。她在“假离婚”后表现出来的情绪波动,更像是沉睡多年的自我苏醒。
真和假,是人类大脑创造的概念游戏,而我们的心灵只关注事实本身—离婚就是离婚,没有真假之分,在法律层面亦是如此。
先释放情绪,再解决问题
从王慧仪愿意照顾生病的梁福星看,她对老伴还是有感情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王慧仪对待复婚态度如此消极,梁福星就要主动起来,率先为改善关系做一些努力。
梁福星需要真诚地向妻子道歉。不是简单地说一句“对不起”,而是深刻反省自己在多年婚姻中做得不足的地方,比如不关心妻子的感受,對她缺少情感回应,等等。同时,他要用心倾听王慧仪诉说的委屈、怨恨、伤心。在倾听的过程中,不为自己辩护,也不做过多解释,只是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听她说。她每说起一件事,他都要仔细回忆那件事的原委,然后点头认可她的感受,告诉她:“对不起,让你受苦了。”如果梁福星担心难以表达清楚,可以先写一封长信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梳理好思路再找妻子当面沟通。
一个巴掌拍不响,虽然建议梁福星主动解决问题,但不代表王慧仪就没有责任。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释放,王慧仪就能恢复理性思考。此时,梁福星要发起一次又一次沟通,和她一起讨论婚姻关系的核心问题。这样,他们会一起认识到,37年的婚姻生活中,王慧仪没有教会丈夫如何温柔体贴地回应,如何关注和陪伴自己;而梁福星也没有教会妻子如何表达需求和感受,尤其是用让他能听懂、理解的方式跟他沟通。通过真诚、开放、尊重地反复沟通,他们还可能会发现其他积压已久的问题根源。
最关键的一步,是两个人一起商量改善婚姻的方法。他们可以互相提醒、互相监督,各自在行动上做出改变。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重新接纳彼此,让晚年生活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