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2022-04-03林少珠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3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林少珠

【摘要】数学教学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给予学生有效教学,能够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数学思想进行有效培养。然而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还有所欠缺,课堂教学的效率还有待提高,教学质量也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探究教师如何有效开展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

学生在小学时期学习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在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还有不足,数学课堂气氛不活泼、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模式落后等都会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策略来开展教学,通过高效策略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小学数学概述

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其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也是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基础。学数学是一个由简单至复杂的思维锻炼过程,数学好的人往往能在很多事情处理上思路清晰,逻辑连贯,主观能动上更胜人一筹。因此数学教育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教师对学生开展数学课堂教学,需让学生在学习当中逐渐理解、掌握几何图形与数量关系的基础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具备分数、小数、整数四则运算的能力,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空间观念与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初步培养,使得学生能够运用学习的知识来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小学教师对学生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需遵循思想性与科学性有效结合的原则;第二,需遵循学生积极性、自觉性与教师主导作用进行有效结合的原则;第三,需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四,需遵循重视直观和发展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原则;第五,需遵循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进行有效结合的原则。新课程标准的中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堂进行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当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才应该是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小学数学教师有效教学策略

第一,有效设计课堂导入。课堂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存在重要意义,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让教学有一个好的开端,让学生更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下,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并根据班级学生的数学水平,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导入,以此来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三角形的特征”这个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先通过课件来为学生呈现情景图片。图片内容可以是电线杆上的横木在晃动,然后向学生提问:如何让横木保持固定不动? 教师在课堂当中通过这种生活问题来进行教学导入,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同时,教师还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积极讨论,待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后,有学生会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将一根支木放置在发生晃动的横木上,使得几条边能够组建成完整的三角形,就能够实现横木稳定了。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运用电脑来演示三角形形成过程。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自然引入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使得学生可以能够快速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中,促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第二,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数学知识是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先对教材内容有所了解,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效结合,再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使得学生不再局限于枯燥、抽象的数学符号、公式,促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让数学教学课堂的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例如,教师在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能够结合知识点来有效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建筑物或生活用品进行细致观察,鼓励学生多进行思考,运用数学眼光来对现实生活物品的形状来观察,使得学生能够将抽象化的知识做到具体化,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在短时间内掌握数学知识点。

第三,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开展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若小学数学教师只是通过自己言传身教的方式来教学,则教学效果具有较大局限性。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积极运用现代先进信息技术,借助先进信息技术的优点来让数学教学更具灵活性,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有效活跃,并且让教学内容得到有效丰富,以此让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都得到显著提高。例如,教师在进行“图形的运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在课堂中向学生讲解知识点,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动画与图画形式来向学生有效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形象地观察到具有特殊含义的抽象图形。同时,教师也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向学生呈现图形动态性的平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图形平移”的知识。此外,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资源来有效搜索延伸计算机网络资源,使得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视野得到有效开阔,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四,重视课堂讨论。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精讲是重要的,但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互相讨论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想则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数学教师在课堂当中应当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发表感想的机会。数学教师能够在课堂当中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中动起来,增添课堂活力。当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讨论时,教师能够适当地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只要学生勇于表达,教师就需要及时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有效培养学生问题辨别、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之前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讨论后可得知曾学过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与平方米等单位。接着,教师再向学生提问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中能够发现学校很大,有学生会思考到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来表示学校面积,教师对提出疑问的学生给予肯定。然后,教师再引出更大的面積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敢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得学生乐于学习更多数学知识。

数学教育是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教育,在目前推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地课堂导入、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重视课堂讨论,并借助信息化技术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知识,从而让小学生积累更多数学基础知识,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兴隆. 新课标下的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策略浅析[J].教育研究,2020,3(3):101.

[2]韩俊然. 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环球慈善,2021(5):1.

[3]陈华胜.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 科学咨询,2020(37):2.

[4]王海峰. 浅谈新课程下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 新丝路:上旬,2020(3):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