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22-04-02王军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体育风尚 2022年4期
关键词:感统设置游戏

王军 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

随着生活节奏显著加快,人们所拥有的生活环境也发生重要改变,生活方式和状态呈现出较强的动态变化。在新时期的成长环境下,小学生的感觉系统逐渐弱化,呈现出明显的失调现象,这给其健康成长和生活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跟随新时期的课改脚步,明确体育课程所具有的素质培育功能,将感觉统合训练有效地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从而强化学生的感觉系统训练,也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协调性,助力其塑造优良的身体素质。

一、感觉统合的内涵认知

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概念,具体指人体通过大脑所接收的信号以及所获取的具有一定刺激性的信息要素进行分析和决策,最终得到正确的判断和感知。该系统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内,对于儿童来讲,形成良好的感统能力对于其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促使其在成长中有效识别外界信息,并获取正确的感知意识,进而保障自身所具有的神经系统功能更加正常。

二、感觉统合失调原因及存在的危害

在新时期的成长环境中,小学生呈现感统失调的现象比较常见,可以说严重威胁其健康成长,通常情况下,出现失调的要素体现在视觉、触觉、听觉以及平衡力等方面,如果不加以规范管理和引导,那么将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建设和综合能力养成造成很大的局限。

(一)失调原因

小学生之所以表现出感统失调,首先,其主要原因在于日常生活中缺乏有效性、针对性的训练,导致其在感统方面的综合能力逐渐薄弱,严重情况下甚至完全丧失,还会导致小学生机体内部的神经系统发生紊乱等不良问题。

其次,在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下,小学生所摄入的铅汞等毒性元素超标,也会导致其在感统功能上出现异常,导致其行为迟缓以及注意力表现不集中,同时在信息识别和感知能力上也会逐渐薄弱。

最后,在新时期的生活环境下,每个家庭的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和提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产品进入每个家庭中,并成为小学生日常娱乐的必需品。由于平时家长缺乏对孩子的约束和管理,导致大部分小学生长期沉迷于电子游戏,而忽略日常体育锻炼,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当中,致使其缺少日常的感觉刺激。

可见,导致小学生出现感统失调的原因具有多样性,教师需要形成明确的认知,并深入分析所造成的不良危害。

(二)存在危害

感统能力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品质建设发挥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1]。一旦表现出失调现象,那么给小学生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峻的。首先,不利于其高品质的学习,感统失调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能力降低,而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进度,限制其学习品质的提升。

其次,在社会适应性方面也会导致学生面临一定的障碍风险,无法有效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同时也难以对社会环境中的事物和信息进行精准判断,导致其缺乏独立的生活和实践能力。

最后,感统失调也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建设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其在性格表现上比较孤僻,与其他正常学生相对比在情绪上更加敏感、暴躁,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社交,同时也会给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造成不良影响。

可以说,感统失调给小学生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峻的,不仅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同时也给学生的能力养成以及品格塑造都造成很大威胁。而体育是支撑学生感统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所具有的教学辅助功能比较显著。在认识到感统失调的危害之后,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育人思想观,精准把握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并科学落实相关的应用举措,从而推动感觉统合训练高效落地。让学生通过有效训练形成良好的感统意识,提高整体的体能素养,以及身体素质,也能够调整学生的性格和成长与生活状态。

三、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遵循感觉统合训练原则,树立全新育人观念

教师需要正确看待感觉统合训练所具有的功能,并遵循适当、适度的原则积极革新教育理念,从而为接下来规范开展相关感统教学和训练工作提供正确的思想指导。首先,要积极顺应素质课改的发展趋势,明确学生感统能力建设对其素质综合发展所具有的助推作用。并于感觉统合训练角度出发,就体育课程进行重新的规划与调整,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突出其训练功能,从而有效彰显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

其次,要将以生为本的战略理念有效贯彻到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当中[2]。全面开展学情调研,了解不同学生在感统能力方面的基础表现,精准识别学生所存在感统失调风险,分析具体诱因,然后规范设置具体的训练方案。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感觉统合训练活动与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之间更为贴近,让学生可以主动接纳和认可具体的训练活动,积极配合教师完成训练任务。通常,不同学生在感统方面所呈现的缺失表现是存在着明显差异的,并且在具体的诱因上也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组织感觉统合训练期间,教师需精准把握因材施教的战略准则,全面做好基础学情的调研工作,了解学生的实际诉求,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育人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发挥出感觉统合训练的执行效能,也能够让学生自身的感觉统合功能得到有效的规范。

最后,教师要将寓教于乐的思想有效贯穿到感觉统合训练始终,积极革新体育课的教学面貌,要设置趣味性的训练游戏,激发学生建立良好的乐学意识,从而促使其以规范的状态参与到训练中,刺激学生整体的感官,让整体的协调性、灵敏性都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比如说,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性的互动式投篮游戏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在手眼协调能力上得到有效拓展和提升,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手臂上的力量表现。也就是说,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以接力的方式逐一完成投篮任务,投篮成功则继续接力,投篮失败则需要重新开始,这样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耐心,并让肢体协调力和注意力更加规范。

(二)秉承健康为先理念,优化体育教学资源

在感觉统合训练与体育课程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跟随新时期的课改脚步,始终秉承健康为先的指导理念,多举措搜集和整理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保证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收获丰富的体育知识,并刺激其形成良好的乐学意识,在丰富的选择空间下建立起良好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喜欢的体育训练探索活动当中。首先,教师需要积极宣传“健康体育运动”的思想,可以有效借助新媒体设置短视频[3]。动态宣传“健康为先、快乐运动”的思想理念,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体育运动,积极接纳运动方案,并配合教师认真完成相关的训练任务。比如,在利用跳绳组织感觉统合训练活动期间,教师则可以先通过智能载体的方式,为学生介绍跳绳的好处以及对于学生感觉统合训练的功能优势。然后通过图示和动画的方式介绍具体的运动规则,以及在参与跳绳运动期间需要了解的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如何保持正确的姿势以及在跳绳时如何保证人身安全等,避免学生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出现意外擦伤。

其次,教师需要以健康为先,进一步整合丰富且多元的体育资源,将民间、民族的优秀体育资源有效引入到体育课堂当中,如设置乒乓球游戏,训练学生的反应力,也可以将滑板推球、撕名牌、两人三足、投壶等多项游戏整合到课程当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以及在感觉统合训练方面的实际需求,自主选择游戏类型,高效参与到训练当中。比如说,教师可以将踩高跷的民族体育项目有效引入到课堂上,充分发挥其在感觉统合训练方面的实践功能,重点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为了让学生规范参与踩高跷运动,并切实保证整个运动环境的安全性,教师可以对踩高跷的运动器材进行改良,做好简化处理。之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在整个过程中尽量保持平衡。

(三)明确感统失调原因,创新体育训练活动

教师在全面落实感觉统合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所掌握的学情信息,深入分析学生个体出现感统失调的现状,分析内在的诱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有序改善失调现象,慢慢提高学生在感统方面的综合能力。

首先,触觉失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触觉训练合理布置教学任务。即“将班级学生按照男女进行分组,然后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在此环节上组织学生根据具体的指令与旁边的同学拥抱、击掌,来训练学生的触觉感知能力。”并且,教师也可以组织“蒙眼摸物”的游戏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触觉敏感性。例如,为学生准备不同材料的器材,然后将学生的眼睛用黑布蒙起来,让学生在触摸中有效判断具体的事物类型。

其次,假如学生出现前庭失调的不良现象,那么教师则需要规范设置训练活动[4]。例如,借助平衡木组织趣味的体育游戏,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前庭功能,让学生身体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一开始,学生可能会表现出较强的不适应性,在面对平衡木游戏时比较紧张,频繁失误,此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鼓励,要让其产生自信,并积极克服自身挑战。为了让学生能够精准掌握平衡木的要领,教师在组织实践训练期间需要带领学生对此项训练项目进行探讨和分析,教师需要进行示范,之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并思考如何在平衡木上保持平稳状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发表观点,并总结优秀的技巧和经验,而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所具有的运动经验储备基础,为学生提供指点和帮助,让其能够对平衡木运动形成更深刻的认知,并规范参与到相关的训练活动中。

最后,教师也可以分别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出发规范设置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在听觉训练中,设置“敲一敲”的游戏活动,规范设置游戏情境,渗透游戏规则,即根据击鼓的次数做出不同的动作,如击两下鼓时,则需要原地跳跃一下。在视觉训练中,教师可以合理设置投壶等游戏,让学生能够在游戏参与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视觉水平。比如,教师也可以设置趣味的扔豆子游戏活动。即准备好一定数量的小玩具和布袋,之后合理地设置投掷间距。将布袋的位置进行固定,之后引导学生站在红线外进行投掷,从而有效训练学生的视觉敏锐性,也能够让学生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精力更加集中。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授课

在感觉统合训练中,教师需要认识不同学生个体在感觉统合能力方面的差异性表现[5]。并坚持以因材施教为思想导向,对具体的授课方案以及训练方法进行优化设置。让学生能够在参与训练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感统综合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做好学情调研,全面了解学生的感统能力基础以及对运动项目所表现的兴趣需求。之后科学设置具体的教育方案,有效解决不同学生在不同部位所出现的感统失调问题。

例如,在基于跑步这一运动要素设置感觉统合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针对运动环境进行多元化设置,分别构建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的运动跑道,之后设置多元化的运动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障碍跑、接力跑等运动当中,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体能,也能够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感统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综合学生的运动基础合理地设置训练难度,规范把握训练程度,在规范开展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上也要切实保障学生的运动健康。

其次,在分层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重点关注学生在兴趣方面的具体差异。根据其个性表现设置多元化的训练活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参与动力。也能够促使其在兴趣的激励下,更富有活力地参与到体育训练当中。比如,有些学生喜欢球类运动,有些学生喜欢跑步,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个性发展规律,科学设置有效的训练方案。从而在调动学生整体参与欲望的同时,让其在整个训练中表现得更具有活力。

最后,在分层开展感觉统合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在感统能力基础方面的差异,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指导职能。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训练态度,促使其有效掌握正确的训练要领,并规范性的完成训练工作。并根据感统能力较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有效的情感激励,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地对教师所组织的训练活动产生参与的动力。

(五)发挥器材辅助作用,强化感觉统合训练功能

在体育课上为了进一步突出感觉统合训练所具有的支撑功能,教师需要在教学形态上积极做出改进[6]。在常规教学和训练的基础上,需要充分发挥器材所具有的辅助功能,以此为助力进一步突出课堂整体在感觉统合训练方面的功能优势。教师在利用器材组织授课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始终对课堂活动保持好奇心,并刺激其形成良好的乐学意识,则需要基于具体器材创新多元化的游戏大活动。例如,在借助“大笼球”施教期间,则可以关注学生兴趣需求设置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以仰卧起坐的方式保持大笼球在腹部稳定的状态,并缓慢移动,锻炼学生在身体协调性方面的能力表现。同时,在全面实施感觉统合训练期间,教师需全面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引导其根据自身在感觉统合训练方面的实际需求,自主开发器具,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创新素养,也能够让其形成良好的主观意识,认真对待体育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日常的生活材料自助设计简易的体育装置,或者鼓励学生自主开发趣味的训练方案。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青蛙跳进行实践训练,或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综艺节目《奔跑吧》中的撕名牌游戏,通过竞赛运动有效参与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竞技精神,在全面提高学生体能素养、优化感觉统合训练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品质。

四、结语

依前所述,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将感觉统合训练有效落实到课程当中十分必要,能够有效缓解当前小学生的感统失调现象,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感知能力,提高整体的协调性,强化整体的素质建设。因此,教师需高度重视感觉统合训练,明确其所具有的功能价值,并在体育课教学实践期间,对具体的训练方法加以优化和创新。积极革新育人思想,并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创新训练活动,将因材施教的战略思想有效贯彻,还要发挥器材所具有的辅助作用,进一步突出体育课程所具有的感觉统合训练功能,让学生能够在接受综合性、多元性训练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素质品格。

猜你喜欢

感统设置游戏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玩具设计研究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把握感统训练黄金期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感统失调是怎么回事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不可不知的感觉统合能力
爆笑游戏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