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加快推动腐蚀防护产业发展
——专访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王俭秋
2022-04-02潘慧林世爵
文/潘慧 林世爵
《广东科技》:您对“十四五”期间广东科技创新发展有何期待?
王俭秋: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腐创院”)是一家专注工程装备腐蚀防护的新型研发机构。我们希望能在“十四五”期间推进腐蚀防护产业的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国家腐蚀防护产业的发展。材料腐蚀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行业。腐蚀不仅会缩短有关材料结构的使用寿命,增大维修维护成本,严重时还会造成核电站泄漏、油气管线爆炸、桥梁坍塌、飞机失事等灾难性事故。联合国世界腐蚀组织公布:全球每年因材料腐蚀付出经济代价约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5%。在我国,每年因腐蚀导致的损失占GDP的3.34%~5.00%,约3万亿元/年~5万亿元/年,但是至少30%的腐蚀损失是可以通过防护技术加以控制。毫不夸张地讲,无论是上天、入地、探海、地面高技术,都离不开腐蚀控制技术。同时,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看,腐蚀控制可以为碳中和作出重大贡献。
目前,海洋经济已跨入以高新技术引领的新时代,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争相抢占的科技制高点。广东省海岸线更是占我国内陆海岸线总长的1/4,居全国各省份首位,海洋环境是最恶劣的自然腐蚀环境之一,如果解决不好腐蚀防护问题将给广东的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围绕着广东省海洋、海岸大气和土壤、苛刻工业环境条件下材料腐蚀的发生、发展以及防护与控制等基础问题,解决海洋牧场、海上钻井平台、海上风电、沿海城市的建筑、桥梁、地下管网、太阳能等城市基础设施的腐蚀防护与监检测,提升腐蚀性环境下重大工程结构的服役安全寿命,降低因腐蚀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对于保障和促进广东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以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重大。
《广东科技》:《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第二章第四节提到“建设一流科研机构和研究型高校”。贵院将在建设高水平科研院所方面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王俭秋:腐创院将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基地等方面切入,依托已建立的产业公共技术支撑与服务平台及创新交流平台,形成新型的腐蚀控制与防护技术产业群,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将腐创院建设成为腐蚀科学与技术原始创新的重要基地,高端人才培养与集聚的高地,国内一流且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基地。具体将重点开展以下6项工作:
第一,需求牵引,强化基础研究。腐创院将进一步加大基础前瞻研究力度,组建专门的基础研究团队,增加基础前瞻科研投入。同时坚持问题需求导向、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
第二,深化科研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腐创院将构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若干公司”的创新体系,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强化高端人才培养,优化科研项目考评办法,让科研人员从繁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高创新效率,加速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引领作用。
第三,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腐创院将依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形成的学科优势、研究成果及人才团队,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布局、人才优势和政策支持,大力推进已有成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腐蚀行业乃至新材料与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与进步。
第四,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发展。腐创院将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特别是针对“卡脖子”问题开展攻关,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第五,大力推进项目引进孵化,打造产业孵化基地。腐创院将持续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市场前景好、技术成熟度高、成长性好的项目孵化,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腐创院将依托企业孵化、产品研发、公共服务、投融资、教育培训等业务板块,打造产业孵化基地,从场地、技术、平台、资金、人才等方面为入孵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腐蚀控制技术产业生态链。
第六,建设国内外高端产学研交流平台。主要包括中国海洋材料发展高端论坛、中国腐蚀控制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亚太材料科学院等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技术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进一步降低因材料腐蚀而造成的国家经济损失、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广东科技》:您认为,“十四五”期间,广东科技创新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俭秋:为贯彻落实《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建议广东科技创新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聚焦创新人才需求方面持续发力,保障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人才创新所需的科研资源、物质环境,同时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给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挖掘科研人才的潜能,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
二是进一步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在职称评定方面积极探索,进一步下放职称评审权限,推动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职称自主评审。
三是在创新创业上,简化手续办理,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的创办开辟绿色通道,以此激发科学家的创业、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国家和地方才能迸发出无限活力。
四是积极支持和强化标准建设,制定《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落地配套政策和方案,发挥广东先行先试的带头作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在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的比率达到50%以上,特别是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科技创新2035重大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或广东省重大科研项目,探索建立健全科技成果与标准融合的实施路径,充分发挥广东自主创新技术以标准为载体,实现国际互认和技术输出。建立创新技术的标准化效益评估体系,通过标准宣贯、实施、检测、认证、效益评估等手段,推动创新技术从样机阶段快速走向产品量产阶段。
五是支持国际组织和全国学术组织或联盟落户广东,积极吸引国际性的科技组织落户广东,在落户注册方面简化流程、开辟绿色通道,打造独特的国际化学术生态,为广东科学技术的国际化和新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广东构建国际化学术生态、推进国际科技交流、提高国际影响力,向外界传递广东要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信号。
六是加强专利工作,促进科技创新。积极引导、充分调动企业申报专利的积极性,利用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基金等科技项目,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同时聚焦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强化创新主体地位。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建立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企业治理结构,吸引、留住高技术创新人才,构建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充分激发企业持续性创新动力供给,主动积极适应新时期、新要求和新使命。加大专利资助和奖励力度,进一步完善专利资助和奖励办法,更好地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加大对专利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专利申请人、发明人和社会公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营造自觉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专家简介】
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王俭秋
王俭秋,广东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高层次引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