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供需对接“桥梁” 推进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

2022-04-02

广东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挑战赛科技成果广东

[导读]

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2021广东创新挑战赛的举办,旨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需求引导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大力推进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为进一步了解赛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本刊特邀七位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及工作实际,畅谈对参赛的看法与体会,以及对进一步办好该项大赛的建议。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研究员孙聂枫: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在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中,我们团队承担了韶关冶炼厂关于二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研发项目。针对开发大尺寸磷化铟单晶的生长技术以及大直径磷化铟单晶炉的设计制造,单晶成品率不小于35%、半绝缘磷化铟位错密度不大于500(个/cm2)的指标,对磷化铟行业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对磷化铟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针对进度指标,三年内,与工厂共同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创新平台,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的半导体产品的目标,提出了详细的进度安排。

孙聂枫

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通过揭榜比拼方式,对于加快建立以需求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解决技术创新难题,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加快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认真挖掘了有效技术需求,激活了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通过大赛平台,使高校、科研院所与更多的企业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新的合作关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帮助企业良性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通过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成功对接的需求方和技术方,整合相关资源,提供包括科技政策咨询、企业战略咨询、知识产权、技术交易和投融资等服务,并进行后续跟踪与效果评价,对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了很好地促进和推动作用。大赛组织方工作科学有序,聘请的评价专家技术专业、认真负责,评价机制科学合理。

希望中国创新挑战赛(以下简称“创新挑战赛”)能定期举办、扩大范围,加大奖励力度;持续关注获奖项目与企业的合作情况,并积极招商引资,鼓励相关项目尽快落地,形成生产力,形成产业规模,实现创新挑战赛的目标。

广东省生态透析环境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黄少斌教授:促进环境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我们团队参与了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东莞松山湖)东莞松山湖赛区的有关大气污染领域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治理方案的比赛。目前国内的部分企业精力都用于获得利润和生存空间,对企业环境问题的解决与较优环境治理方案的选取,取决于企业效益和社会责任感。企业之所以考虑治理环境污染,主要取决于政府的管控力度和国家与地方对环境污染排放的要求,政府在环境领域的严格执法有利于促进环境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目前的确有大量好的科研成果没有得到有效应用和推广,创新挑战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好的技术思想和路线得到企业认可,促进企业与研究单位的技术交流以及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挑战赛的主流思路具有正确性,创新挑战赛不一定会立竿见影,但可以直接或间接帮助有需要的企业获得好的技术思路和技术改进工艺,当然也能促进科研人员的研究更符合市场需求。

黄少斌

我们建议,创新挑战赛的评委不要局限于金融和管理领域的人员,最好有一部分相关技术领域的人员,这样更能评价出关键挑战者的技术水平。创新挑战赛的主办方可以挑选有价值的项目和单位进入创新挑战赛,可以遴选多个企业共性的环境问题、技术问题等进行挑战。项目评审过程,应该降低应用企业的评分权重,并最好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减少人为因素左右分数高低。创新挑战赛的主办方应该让评审专家提前数小时熟悉项目内容,防止评审专家短时间内判别不清项目质量。创新挑战赛答辩必须由挑战者直接进行表述和回答,不能由不懂技术的人员代表挑战者参与主答辩,防止不实和虚假的表述误导评委。创新挑战赛的主办方要对评委进行短时间的培训,提升评委对技术水平的甄别能力。创新挑战赛的主办方应对已经获得创新挑战赛奖励的人员和团队,提供进一步创业的奖励与优惠政策,促进成果的产业化和技术的推广应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和地市科技局可以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这类项目的技术完善和产业化。

东北大学冶金学院副教授王伟:让科研成果贴合产业需要 实现科技与产业发展共同进步

在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中,我们的研究团队针对广东精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极端环境用耐蚀铜合金材料开发及产业化”技术需求,进行了揭榜挑战。我们根据在该领域多年的研究积累,分析了铜在不同使用环境中的腐蚀失效机理,在此基础上,根据铜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的工况条件,提出了开发极端环境用耐蚀铜合金的关键技术,并成功揭榜。

首先,感谢佛山高新区及本次创新挑战赛的工作人员,为高校和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搭建的平台“桥梁”。由于受到疫情影响,本次创新挑战赛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本人的答辩通过线上进行,参与答辩的专家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截至2020年,我国铜管材料产量为205万吨,但目前整体上产品结构比较单一,面对特殊应用场景的产品较少,内螺纹管主要采用紫铜生产,其产品性能单一,产品的市场行业竞争力难以得到提高。国外对于极端环境用特殊材料均开发了新型特种高耐蚀铜合金,并对外进行“禁卖禁运”。针对上述问题,广东精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极端环境用耐蚀铜合金材料开发及产业化”技术需求,本人所在研究团队长期从事金属腐蚀机理与腐蚀防护的研究,在耐蚀铜合金开发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通过本次创新挑战赛,成功地与广东精艺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接头展开合作。我们将在后续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极端环境用耐蚀铜合金并推动其产业化。

王伟

本次创新挑战赛在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挺好的,希望今后能通过大赛接触到更多本专业领域的企业需求,通过与企业的对接和合作,让科研团队的科研成果能够更贴合产业的需要,实现在学术上和产业发展上共同进步。

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孙长勇:加强校企交流 实现科研和社会力量的合作

在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惠州赛区)的赛事中,本人作为揭榜方参与了此次赛事。在赛事期间,协助配合惠州赛区赛事组委会完成赛事各项工作,深入企业就技术需求进行探讨,为解决企业需求难题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并参与现场赛,进行揭榜比拼,最终荣获大赛优胜奖。

一直以来,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对于科研成果的研发,更多是重学术、轻应用,缺乏对生产实际、市场需求及成果如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考虑,理论与生产实际脱节,导致出现高校成果束之高阁、成果转化率低的现象。

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是一个很好展示个人能力及成果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能够切实了解到当下市场的发展需求、发展方向,解决了高校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等问题,进一步加深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与链接,对于后续科研人员对于成果的研发和研究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参考作用。同时,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也是当下新型的科研组织模式,让更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来知晓这些企业的需求,让更能者上、更智者胜,充分利用巨大的科技研发队伍的创新潜能,激发创新人才创新活力,为高校、企业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交流机会和渠道,实现科研和社会力量的合作。

当前,我国低碳烃资源产量丰富,发展低碳烃的高值化利用是我国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中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及顺酐生产下游产品是低碳烃高值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能源、环境相关的多相催化反应及纳米催化材料的研究人员,通过赛事,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帮助惠州市宇新化工责任有限公司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对我个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孙长勇

我们希望进一步办好创新挑战赛,建议赛事能够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高校院所的专家积极参与到赛事中,推动更多的高校成果走进市场、落地市场。其次,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金融、产业、服务等配套措施,让知识红利在市场上实现价值,从而带动创新者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再次,成果转化能否成功在于中试阶段,而中试研发需要大量投入,过程涉及面广、复杂性高,大量无研发中心的小微企业无法承受研发风险,导致在初试期就放弃研发投入,从而出现难以转化、不能转化的现象,因此建议完善风险机制,让成果落地转化更顺畅,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赛事顺利进行。

广州商学院外聘副教授王崇军:构建技术需求方和技术发布方公平、公开的沟通交流平台

在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中,本人承担评价企业技术需求的工作。

王崇军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涉及技术需求方和技术供给方。不仅如此,这个过程还包括了技术具体细节的沟通,以及这个过程中双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商务谈判等。正因为如此,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一个难点。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通过技术发榜和揭榜的方式,构建了一个技术需求方和技术发布方公平、公开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多个揭榜方技术路线和技术能力的比拼,以及技术需求方和相关专家的点评沟通,能够相对公开、透明地遴选出适合的技术需求解决方案。总之,创新挑战赛的方式为各方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互动对接平台。

广州力华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杨文光:五大亮点纷呈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在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中,本人承担了评审工作。我们公司和我本人是从事风险投资的,我们团队前身就是华南理工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多年来一直参与大赛评审,也从参赛项目中筛选了十余个项目进行了投资,绝大部分业绩成长态势良好。总结对大赛的感受主要有五点:

一是高科技人员参赛越来越多。参赛者从原来的纯技术汇报和科技成果展示,逐渐学习成长为对商业模式、市场竞争、产品定位、团队分工和资金支撑等产业化落地商务实操都有深度思考的复合型高科技创业者。

二是参赛赛道越分越细。不仅大赛规定了相关参赛方向和企业类型,企业本身也针对自己的竞争力作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无论是以前的短期无法落地的超前科技还是看似传统行业的营收大户,参赛企业都在尝试推出具备一定技术领先优势且落地预期强的产品,涌现出一批细分市场冠军和深沪上市公司。

三是“卡脖子”技术攻关越来越多。参赛的众多企业选择了核心技术攻关,包括以前被国外垄断的产品和技术方面的攻关,甚至出现了多家初创企业联合攻关的案例。

四是参赛企业越来越强。大赛中遇到很多往届大赛的参赛企业,有一些是连续多年参赛,虽然有的知道自己竞争力不足,但是他们参赛是为了听专家建议、向同行学习和商务推广,所以大赛无论是资金还是培训提升都对企业有极强的吸引力,而且也能明显看到企业相比以往的进步。

杨文光

五是大赛从多个角度考虑了参与方的需求。从资金和指导方面每年吸引数千家企业报名,为大赛注入“源头活水”;从投资和信贷方面吸引了投资公司和银行机构,为企业提供了更上一层楼的机会;不拘一格地采用广州企业相关产品用于承办大赛(如评分设备和直播设备等),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展示机会,为赛事承办园区提供了极大的招商和营销机遇。可以说大赛这个平台近乎完美、深度链接所有参与方,广州的准上市企业几乎所有投资机构都曾经见过,不会有“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的遗憾。

广州力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赵长多:提供校企合作平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本人在第六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中担任需求评审委员会委员,承担评委工作。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技术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技的主要产出地,积累了大量对国家和社会非常有意义的技术,同时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优秀的技术并没有很好地转化到市场并产生效益。个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高校技术过于“高精尖”。技术专家积极探索科研世界,在解决学术领域各种各样难题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又一个亮眼的技术,这些技术虽然可以在学术领域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转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支撑技术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一些技术束之高阁,久久不能落地。

第二,企业跟高校交流太少。企业作为技术创造价值的主要渠道和平台,缺少机会跟高校技术人员沟通,尤其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技术实力有限,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而这些难题对于高等院校的技术专家来说,可能短时间内就能解决,但是由于企业跟高校缺乏一个顺畅交流的平台,就需要企业不停地摸索,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才能实现技术的升级,进而导致我们国家科研资源的浪费。

第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不清晰。技术专家跟企业如何合作,产生的知识产权如何划分,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如何分配,如何将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市场问题转化成技术问题,从而可以让技术人员高效地解决相关技术难题等等诸多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清晰有效的解决途径。

赵长多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中国创新挑战赛举办的意义在于,一方面,给企业和高校技术专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平台,让企业能够近距离跟高校技术专家充分地探讨和交流,为双方后期的合作提供可能;另一方面,这个平台还可以为老师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技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知名期刊上,帮助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难题同样是技术研究的意义,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能够推动国家技术的发展、提升国民生活质量,都值得企业和高校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挑战赛科技成果广东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Ps挑战赛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Ps挑战赛
广东舆情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