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的效果分析
2022-04-02蓝雯翡
蓝雯翡
516300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人民医院神内一区,广东惠州
急性脑梗死为神经科常见疾病,是脑血供突然中断之后,诱发的脑组织坏死性疾病。该疾病多发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群体,起病突然,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眩晕以及耳鸣等[1]。急性脑梗死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影响较大,将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使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需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2-3]。本研究分析评价了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后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纳入2019年4月-2021年3月惠州市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9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龄38~89岁,平均(63.5±0.5)岁;发病至入院救治时间为30 min~4.5 h,平均(2.4±0.1)h。对照组69例,男37例,女32例;年龄39~88岁,平均(63.0±1.0)岁;发病到入院救治时间为29 min~4.5 h,平均(2.4±0.12)h。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4-5];②患者及家属/监护人知情签署相关护理同意书;③均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②存在严重精神障碍与凝血功能障碍者。
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包括:常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及心理疏导等,即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护理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常规疏导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在护理期间的配合度及依从性等。
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护理方法,具体如下。①心理康复护理。受疾病及溶栓治疗的影响,患者易伴有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因此需对患者实施心理康复护理,多鼓励、支持患者,并指导患者家属多关心、照顾患者,可配合鼓励疗法、伴乐疗法,比如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进一步促进患者心理状态早期康复。②语言康复护理。早期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发音练习及听力练习,循序渐进地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鼓励患者读短句、长句,进一步指导患者进行口舌功能及面部肌肉功能练习,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早期康复。③肢体功能康复护理。早期以肢体被动训练开始,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以揉按、拿捏手法,促进患者肢体血运,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然后逐渐过渡到主动肢体练习,从床上屈膝运动、伸展运动开始,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包括下床站立、走动、上下楼梯练习等,逐渐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④日常生活康复护理。当患者病情恢复至一定程度,指导患者自行进行穿衣、脱衣练习,指导患者进行洗漱练习、如厕练习等;指导患者按医嘱用药,确保饮食的科学性及营养性,以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清淡、易消化类饮食为主;注意睡眠休息,忌熬夜,促进患者精神状态的改善。
评价标准:①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缺失功能进行评分,0~42 分,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神经缺失功能越轻[6]。②根据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7]。③根据日常生活能力指数量表(Barthel),对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8]。④根据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将对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3 个级别,90~100分为高满意度,60~89 分为适中满意度,<60 分为低满意度,总满意度=(高满意度+适中满意度)/总例数×100%。
统计学处理:采取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FMA 及Barthel 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FMA评分与Barthel 评分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FMA及Barthel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FMA及Barthel评分比较(±s)
组别n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7019.6±3.710.7±1.872.5±4.689.1±5.332.8±5.161.9±2.1对照组6919.4±3.816.5±1.672.4±4.876.5±4.832.7±5.348.9±2.3 t 1.1546.1481.17311.2911.35110.143 P>0.05<0.05>0.05<0.05>0.05<0.0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讨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与血管、血液、血流动力学异常诱发的大脑动脉狭窄及堵塞密切相关。此类患者存在起病突然的特点,可在安静休息状态下,或者睡眠时发病,发病时间可在数小时或1~2 d 内达到高峰,易导致患者出现头痛、眩晕、耳鸣以及偏身功能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9-10]。为了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医护干预,非常关键。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常用方法,阿替普酶药物能够选择性地在患者的血栓部位发挥作用,使血栓内纤溶酶被激活,使血栓溶解得到有效促进,使脑部血液灌注得到有效恢复,进一步使休眠神经细胞得到有效激活,促进神经细胞损伤的减轻,从而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速度加快。此外,从患者预后效果角度考虑,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护理方法:①心理康复护理,主要起到促进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早期改善的作用;②语言康复护理,主要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改善患者的日常交流能力;③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主要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④日常生活康复护理,主要使患者穿衣、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早期改善。和常规护理方法对比,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护理方法更加全面,针对性强,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观察组患者采取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护理,护理后NIHSS 评分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显著更低,FMA 评分与Barthel评分比对照组高;除此之外,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由此可见,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这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具有一致性[11-12]。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超早期神经功能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